2016多學科視角下的一帶一路研究學術研討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6多學科視角下的一帶一路研究學術研討會
  • 舉辦時間:2016年11月30日
  • 地址:上海外國語大學
2016年11月30日,“多學科視角下的‘一帶一路’研究”學術研討會暨第十一期絲路茶坊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舉行。上海外國語大學絲路戰略研究所所長馬麗蓉、上海大學全球學研究中心主任兼拉美研究中心主任郭長剛、上外人事處副處長兼教師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趙秋艷、上外東方語學院希伯來語專業主任楊陽、上外東方語學院波斯語專業主任劉慧、上外歐盟研究中心專職研究員忻華、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梁捷、上外英語學院趙陽、上外圖書館館員嚴丹、上外法學院華瑀欣、上外中東研究所閔捷、上外日本文化經濟學院須軍等參加了研討。
上海大學全球學研究中心主任兼拉美研究中心主任郭長剛教授作了“‘一帶一路’背景下的中國—拉美戰略合作”主旨演講,從歷史學的視角回顧了拉美一體化的歷程,深入分析了中拉關係在拉美一體化背景下的機遇與挑戰。郭長剛教授認為,從拉美一體化的背景來看,拉美國家日益與美國對立,並在外交領域尋求自立。當下,中國非常適時地參與到拉美一體化進程中去,習近平主席近日對拉美的出訪成為中拉進一步開展合作的良好契機。他同時指出,儘管在地緣上拉美不在“一帶一路”的地理版圖之內,但是“一帶一路”的五通原則與中拉合作戰略完全一致,因此拉美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組成部分。結合近期的美國大選,郭長剛認為特朗普對拉美移民持強硬態度,對TPP持否定態度,其上台也將為中拉合作提供了契機,中拉合作前景光明。最後,郭長剛教授闡述了中拉合作的四點挑戰:第一、中拉合作不能再集中於大宗商品的模式,中拉合作急需多元化;第二、中國需關注並了解宗教在拉美地區的影響;第三、中國需要重視拉美工會的力量;第四、中國要加強與拉美的媒體合作,在媒體合作中充分藉助卡斯楚等重要人物的政治遺產。 之後,來自不同學科的青年學者就“一帶一路”話題進行了深入研討。上海外國語大學東方語學院希伯來語專業主任楊陽作了題目“以色列智庫對外交政策的影響”的發言。楊陽博士首先介紹了以色列智庫數量多、位置集中、多元化等特點,隨後介紹了以色列智庫對外交政策的影響方式,包括旋轉門機制、發表研究報告、定期出版物、智庫專家接受媒體採訪、召開會議等方式,在此基礎上,楊陽副教授通過案例研究,認為以色列智庫將在中以“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上外東方語學院波斯語專業主任劉慧以“跨時空的文明對話——明清時期中國伊斯蘭教漢文著譯者的文化適應選擇”為題進行了交流。劉慧副教授指出,明清時期的回儒對話是絲綢之路上文明對話的典型案例。她首先介紹了明清時期回儒群體的代表人物和共同特徵、及其漢文譯著活動,隨後則闡述了“以儒詮經”的文化實踐對“一帶一路”民心相通的啟示。
上海外國語大學歐盟研究中心專職研究員忻華博士作了“當前歐洲方面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和‘16+1’機制的認知視角”的主題演講。忻華博士首先介紹了歐盟目前面臨的四重危機,即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恐怖攻擊、難民潮、英國脫歐等。他隨後分析了歐盟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和“16+1”機制認知的特徵,包括對“16+1”機制分解歐洲的疑慮心理、對“一帶一路”基礎設施投資資金的利用心理、對“一帶一路”機制可能影響歐盟戰略平衡的擔憂心理等。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梁捷博士作了“爪哇文化再認識”的報告,以經濟人類學的視角分析了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的爪哇文化,以及爪哇在一千多年的時間裡對印度文化的本土化過程,同時提出了中國與印尼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潛在的合作領域。
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趙陽博士以“‘一帶一路’背景下的多語種人才培養研究”為題,介紹了“多語種+”卓越人才培養、“小語種”特需人才培養等“一帶一路”背景下的語言人才培養模式。趙陽博士認為,中國“一帶一路”建設步伐加快,需要多語種人才的支持,國家也要為多語種人才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大的空間。
上海外國語大學圖書館嚴丹博士則從新聞傳播學及圖書館學入手,作了題為“加強中國外交戰略對外傳播的信息源建設”的發言,他認為“一帶一路”的推進需要世界各國對中國外交戰略和相關信息的充分獲取與理解,而充分了解和掌握國外學術界對中國外交研究的信息源選取和利用狀況有助於我國有針對性地加強此方面建設。
上海外國語大學法學院華瑀欣博士以“從庫什克河到克里尚河:絲綢之路跨國水權糾紛”為題,通過翔實的國際法案例,指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主要存在著水量、水質和水道利用等三種水權糾紛。在此基礎上,華瑀欣以伊犁河、瀾滄江—湄公河、松花江等跨境河流為例,認為我國與“一帶一路”國家在水權領域的合作有待加強。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閔捷博士作了“‘一帶一路’視角下的中東地緣政治探析”的發言,認為中東地區有著內生的聯繫機制,並在歷史上形成了核心區與邊緣區。2010年後,邊緣區與核心區的密切互動激化了中東亂局,中東難民問題也外溢為歐洲國家密切關注的焦點。作為應對,閔捷認為中國可藉助中東核心區與邊緣區的互動,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並將中巴經濟走廊、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建設成為中國應對中東地區局勢變化的戰略支點。
上海外國語大學在“一帶一路”研究領域擁有多語種、多學科的優勢,參加此期絲路茶坊的學者便涉及政治學、經濟學、哲學、歷史學、法學、中國語言文學、英語語言文學、亞非語言文學、阿拉伯語語言文學、日本語言文學、西班牙語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教育學、人類學、圖書館學等多個學科,體現了上海外國語大學在“一帶一路”研究中所應具有的重要地位及責任擔當。
2016年,上海外國語大學絲路戰略研究所與教師發展中心合作,以“建立流動的絲路學對話平台”為目標,在國內北京、上海、新疆等地、以及在德國和吉爾吉斯斯坦等國主辦了11期絲路茶坊,逐步實現舉辦地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延伸,並於國內外引起較大影響。在中國高校“一帶一路”智庫研究中心所發布的《中國高校“一帶一路”智庫2016年度報告》與中國高校‘一帶一路’智庫影響力人物榜單上,上外絲路戰略研究所榮獲中國高校“一帶一路”影響力智庫(綜合影響力全國第9、媒體影響力全國第3)、所長馬麗蓉教授則榮獲中國高校“一帶一路”影響力人物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