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十大科學新聞

2014年十大科學新聞

參考訊息網12月18日報導 美國《科學美國人》月刊12月號評出2014年十大科學新聞。本年度發生了許多不僅將在實踐上,而且將在思想上產生深遠影響的科學事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4年十大科學新聞
  • 評選單位:美國《科學美國人》月刊
  • 所屬類型:新聞
  • 發表時間:2014年12月
參考訊息網12月18日報導 美國《科學美國人》月刊12月號評出2014年十大科學新聞。本年度發生了許多不僅將在實踐上,而且將在思想上產生深遠影響的科學事件,下面分別予以介紹。
1.伊波拉疫情暴發
伊波拉病毒今年突然引起公眾注意,其在西非引發的疫情甚至比之前發生的所有伊波拉疫情加在一起還嚴重。病毒重創了獅子山、賴比瑞亞和幾內亞,並且波及全世界。此次疫情是今年3月最早在幾內亞進入公眾視線的,到12月中旬病毒已感染逾1.7萬人,並導致逾6000人死亡。伊波拉給大多數受疫情影響國家的經濟、衛生系統和政府留下了永久的印記,並迫使當地社區為阻止疫情擴散而拋棄傳統禮儀,包括擦洗死者遺體以及在見面時握手、親吻等。
儘管研究人員在過去一年裡已對伊波拉病毒有了很多了解,但對該病毒仍沒有經過驗證的疫苗或治療方法。多種潛在的療法和疫苗正處在臨床試驗階段。
2.人類探測器首次登入彗星
在航天科學領域,2014年是彗星之年——具體來說是“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之年。這是一顆灰濛濛的巨大冰狀彗星,它在大部分時間裡都漂浮在火星和木星之間。與所有彗星一樣,這顆彗星是太陽系早期留下來的相對原始的殘餘物,其內部蘊藏著線索,有助於科學家解答關於太陽系行星組成方式的長期奧秘。
今年8月,歐洲航天局的“羅塞塔”彗星探測器在經過長達十年的外太空旅行後到達該彗星,並進入軌道,以便在這一冰狀天體沖向太陽的過程中對其展開一年的研究。在“羅塞塔”的太空旅行達到高潮的同時,它向彗星釋放出“菲萊”號著陸器,這個洗碗機大小的著陸器意在實施人類對彗星的首次軟著陸,並在彗星表面進行數月的行動。11月中旬,當“菲萊”瞄準翻滾中的彗星連續嘗試降落七小時,最終實現無動力著陸的時候,整個世界都在凝神觀看。
在著陸完成後不久,人們才意識到“菲萊”遇到了麻煩。原本用來固定著陸器的穩定推進器和魚叉形裝置未能發射出來,從而使“菲萊”號在彗星輕微的重力作用下發生彈跳,仿佛降落在一張蹦床上。最終它偏離了方向,並發生了一定角度的傾斜,置身陰影使它的太陽能電池無法完成充電。儘管科學家奮力營救該著陸器,但在著陸完成不到3天后,“菲萊”號因為電池耗盡而不再發出任何信號,不過在此之前,它發回了前所未有的數據和圖像。這些數據和圖像目前仍在分析之中。
3.美中達成歷史性氣候協定
對於應對氣候變化而言,今年是重要的一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完成了對氣候科學狀況的第五次評估,認為人類仍難辭其咎,且問題正在惡化。美國環境保護署發布了關於削減發電站二氧化碳污染排放量的計畫。聯合國秘書長召開了關於全球變暖的國際峰會,包括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內的100多位國家元首與會。逾十萬人在紐約街頭遊行,要求這些世界領導人對氣候變化採取行動。就連美國航天局也加入進來,並在經過第二次嘗試後終於把“軌道碳觀測者2號”衛星送入軌道。
然而,什麼都比不了美中這兩個世界最大污染排放國達成的歷史性協定。中國同意使其溫室氣體污染排放量在2030年左右停止增長,屆時還將利用水電、核電、太陽能及風能等非污染性能源滿足其20%的電力需求。美國則保證在2025年之前將其溫室氣體污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礎上削減26%-28%。
4.“宇宙大爆炸”引力波證據真偽成疑
如果像所謂“暴脹”理論推測的那樣,宇宙在誕生後不久即呈指數級迅速膨脹,那么它可能形成過被稱為“引力波”的時空漣漪。當科學家在今年3月宣布,他們發現了這種漣漪的確切證據時,該成果被稱讚為“科學史上最偉大的發現之一”,因為它似乎提供了關於宇宙暴脹的第一個直接證據。
然而,懷疑隨之而來。這些為地球南極附近的宇宙泛星系偏振背景成像二代望遠鏡(BICEP2)實驗項目工作的研究人員,是否真的故意無視了關於其數據的更加平淡的解釋?在隨後的幾個月里,物理學家們就此展開了你來我往的爭論:有數十篇論文對BICEP2的發現及其潛在影響進行了分析。最新的測評現在認為,BICEP2的數據可能不僅是由引力波導致的,也可能源於平淡無奇的古老塵埃。
5.千年一遇的乾旱襲擊加州
降水稀少,加上創紀錄的高溫,令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眼下的旱情成為1200年來最嚴重的旱災。雖然加州一貫乾旱,但目前的缺水狀況在該州歷史上顯得格外突出,因為氣溫與以往的乾旱時期相比更高。
與此同時,根據世界氣象組織12月在聯合國利馬氣候大會期間發表的一份報告,今年世界各地的平均氣溫很可能是有記錄以來最高的,這使得2014年成為連續第38個氣溫數值“異常高”的年份。
儘管有這樣的評估報告,但最近發布的一份由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出資贊助的研究報告指出,海洋和大氣的自然運行模式才是加州旱災背後的“主要推動因素”。報告稱,沒有“任何確鑿證據”能證明,人類導致的氣候變化與這次乾旱有關。
6.災難令商業航天失色
今年相隔數天發生的兩起災難性事故,給蓬勃發展的“新航天”行業造成重創。該行業是由通常得到億萬富翁資助的私營企業組成的鬆散集合體,這些企業爭相使遨遊太空這件事變得更加經濟、更加常規化。
10月28日,由美國軌道科學公司運營的“大火星”無人運載火箭在發射不久後爆炸,原因很可能是其所採用的俄制主發動機發生故障。僅僅三天之後,10月31日,英國維珍銀河公司的“太空船二號”亞軌道太空飛行器的試飛以悲劇告終,該太空飛行器墜毀在美國莫哈韋沙漠,兩名試飛員一死一傷。
軌道科學公司計畫在2016年再次發射前往國際空間站的“大火星”火箭,並將採用一種新型主發動機。維珍銀河公司未來的計畫則多少有些不明朗。數以百計的富豪同意支付每人25萬美元的費用,預訂搭乘“太空船二號”體驗亞軌道飛行,但一些因此受到驚嚇的“太空遊客”正在要求退款。
7.美國實驗室處理致命微生物連曝疏漏
2014年發生在美國聯邦實驗室的一連串安全事故導致國會召開聽證會,並促使議員們再次呼籲加強對高封閉級別科研場所的監管。
6月,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一個實驗室準備運送炭疽樣本,卻沒對這些細菌進行適當的滅活處理。次月,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研究人員發現,6瓶早已被人遺忘的天花病毒被隨便放在國家衛生研究院的一個冷藏室里。而在3月份時,美國農業部的研究人員收到了從疾控中心的一個備受推崇的實驗室寄來的動物流感病毒,但隨後發現這些樣本已經因為疏忽而受到H5N1流感病毒的污染。這些疏漏呈現出一種令人憂慮的出錯規律。美國疾控中心主任湯姆·弗里登稱這一系列事件敲響了警鐘,暴露出“嚴重問題”。涉及這些致命病原體的失誤沒有造成人員傷害,但導致高安全級別實驗室的樣本運送工作暫時凍結,並對生物安全流程進行全面審查。疾控中心涉及事故的兩個流感和炭疽實驗室也被關閉。
在上述事故發生後的幾個月里,疾控中心在生物安全高級別區域內安裝了攝像頭和平板電腦,以避免日後再次發生疏忽事故。
8.首次成功合成酵母染色體
什麼人能夠從零開始製造出複雜細胞生命的第一條染色體?答案是數百名大學生。今年3月,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製造染色體”課程的本科生們宣布成功複製了控制有性繁殖的酵母3號染色體。
這些學生合成了按順序排列的鹼基(即A、C、T、G分子),並把它們整體植入酵母中。酵母自身的DNA修復系統把這些DNA納入已有的染色體,隨著時間推移,原來的天然染色體便被人造染色體替換。此舉標誌著這種染色體在歷史上首次由人工合成並被生物技術的模式生物之一——酵母所接納。
9.網路攻擊預示著磁條信用卡的淘汰
美國家得寶公司今年成為一次大規模數據失竊事件的受害者。今年9月,網路竊賊從該公司的零售信用卡處理系統中盜取了大約5600萬份交易記錄,這一數目遠遠超過美國塔吉特百貨公司在2013年12月被盜的4000萬份記錄,但少於2007年美國TJX公司失竊的9000萬份記錄,後者是史上規模最大的信用卡數據盜竊案。儘管網路盜竊案發生的頻率令人震驚,但家得寶事件因其失竊交易記錄的龐大數目以及這件事對於淘汰老式磁條信用卡所產生的潛在影響而格外引人注目。
移動支付系統現在可以有效代替傳統信用卡和借記卡。例如,今年10月面世的蘋果支付系統允許用戶通過iPhone手機,在不向零售商透露客戶支付信息的情況下進行購物。
10.符號思維被證明存在於其他類人物種
是什麼讓智人有別於類人家族的其他成員,並促成了我們人類作為一個物種的非凡成功?一個流行的觀點認為,關鍵在於我們的符號思維傾向,而符號思維是語言的基礎。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穴居人也有這種天賦。現在又有訊息傳來:一種更古老、更原始的人類祖先——來自亞洲的直立人——也顯示出他們擁有符號思維的跡象。
研究人員在印尼爪哇島上一處直立人遺蹟中發現了一個刻有幾何圖形的貝殼。此處遺蹟的年代可追溯至54萬至43萬年之前。這個貝殼比在南非發現的先前已知最古老的雕刻符號至少早了30萬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