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十大科技事件

2014年發生在科學技術領域的大事件,無一不對人類未來有深遠的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4年十大科技事件
  • 年份:2014年
  • 類別:科技
  • 特點:影響深遠
1.伊波拉疫情暴發
2014年,伊波拉病毒的肆虐,讓世人措不及防,其在西非引發的疫情甚至比之前發生的所有伊波拉疫情加在一起還要嚴重。病毒重創了獅子山、賴比瑞亞和幾內亞,並且波及全世界。
西非地區最早感染伊波拉病毒的是一位2歲的男孩,他於2013年12月在幾內亞的東南地區死亡,這個地區幾乎沒有任何醫療系統,當時還沒有人知道這是伊波拉病毒。直到2014年3月,伊波拉病毒蔓延暴發,患者死亡人數超過50人,人們終於認識到這是一種可怕的傳染疾病。到2014年12月中旬病毒已感染逾1.7萬人,並導致逾6000人死亡。伊波拉給大多數受疫情影響國家的經濟、衛生系統和政府留下了永久的印記,並迫使當地社區為阻止疫情擴散而拋棄傳統禮儀,包括擦洗死者遺體以及在見面時握手、親吻等。
雖然在感染伊波拉的病患中已經出現了不少的倖存者,但在主動治療方面,人們依然束手無策。多種潛在的療法和疫苗正處在臨床試驗階段。
【伊波拉病毒暴發時間表】
2013年12月,2歲男孩Emile Ouamouno成為第一例伊波拉感染者並死亡。
2014年十大科技事件
2014年3月22日,伊波拉在幾內亞暴發。
2014年4月1日,無國界醫生組織宣布伊波拉疫情嚴重。
2014年4月8日,世界衛生組織反駁無國界醫生組織的言論,並表示伊波拉疫情疫情暴發沒有那么嚴重。
2014年6月23日,無國界醫生組織警告伊波拉疫情已經失控。
2014年8月8日,世界衛生組織承認伊波拉疫情嚴重,並宣布國際公共衛生進入緊急狀態。
2.人類探測器“羅塞塔”首次登入彗星
在航天科學領域,2014年是彗星之年——具體來說是“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下簡稱“67P彗星”)”彗星之年。這是一顆灰濛濛的巨大冰狀彗星,它在大部分時間裡都漂浮在火星和木星之間。彗星是早期太陽系的物質,研究它們對探討太陽系、行星演化和地球科學都有重要的意義。
2014年8月,經過10年漫漫旅程,歐洲航天局的“羅塞塔”彗星探測器終於抵達67P彗星。羅塞塔的任務是跟隨這顆彗星,跟著它圍繞太陽公轉,探索彗星的方方面面。11月13日,“羅塞塔”向67P彗星釋放出“菲萊”號著陸器,全世界為之關注。
在著陸完成後不久,人們才意識到“菲萊”遇到了麻煩。原本用來固定著陸器的魚叉形裝置未能發射出來並且其背部反推發動機也沒有點火,從而使“菲萊”號在彗星輕微的重力作用下發生彈跳,也就是說,“菲萊”仿佛降落在一張蹦床上。最終,它偏離了方向,並發生了一定角度的傾斜,置身陰影使它的太陽能電池無法完成充電。儘管科學家奮力營救該著陸器,但在著陸完成不到3天后,“菲萊”號因為電池耗盡而不再發出任何信號,不過在此之前,它發回了前所未有的數據和圖像,科學家已經證實,菲萊登入器在67P彗星表面上檢測到有機分子。而含碳有機分子是地球生命的基礎,這一檢測結果,或許可以為我們了解地球早期的生命起源帶來更多線索。
3.美中達成歷史性氣候協定
對於應對氣候變化而言,2014年是重要的一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完成了對氣候科學狀況的第五次評估,認為人類仍難辭其咎,且問題正在惡化。美國環境保護署發布了關於削減發電站二氧化碳污染排放量的計畫。聯合國秘書長召開了關於全球變暖的國際峰會,包括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內的100多位國家元首與會。逾十萬人在紐約街頭遊行,要求這些世界領導人對氣候變化採取行動。就連美國航天局也加入進來,並在經過第二次嘗試後終於把“軌道碳觀測者2號”衛星送入軌道。
最重要的是,中美兩個最大能源消耗國達成了歷史性的協定。2014北京APEC會議期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歐巴馬共同發布了《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歐巴馬總統宣布美國計畫於2025年實現在2005年基礎上減排26%~28%的全經濟範圍減排目標;習近平主席宣布中國計畫在2030年左右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並計畫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
4.科學家首次探測到原初引力波
2014年3月17日,BICEP(BackgroundImagingofCosmicExtragalacticPolarization宇宙河外偏振背景成像)在CfA(哈弗天體物理中心)召開新聞發布會稱:他們探測到了一種非常微弱而又極其重要的信號—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B-模偏振(簡稱B-模)。
不過這次的發現也引發了懷疑。他們認為研究團隊起初沒有考慮銀河系塵埃的影響。9月,歐洲空間局公布了布朗顆衛星關於銀河系塵埃的觀測數據。目前,BICEP2和布朗顆兩個團隊合作分析,試圖對之前的引力波發現的真實性做出一個結論。目前,科學界仍在等待這個最終結論。
5.加州遭遇千年一遇的乾旱
降水稀少,加上創紀錄的高溫,令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眼下的旱情成為1200年來最嚴重的旱災。雖然加州一貫乾旱,但目前的缺水狀況在該州歷史上顯得格外突出,因為氣溫與以往的乾旱時期相比更高。此外,乾旱還波及了德克薩斯地球、堪薩斯、科羅拉多河新墨西哥。
加州是美國的農業大州,全美一半的水果和蔬菜在這裡種植。乾旱導致的農作物歉收,大約造成了22億美元的損失。與此同時,根據世界氣象組織12月在聯合國利馬氣候大會期間發表的一份報告,今年世界各地的平均氣溫很可能是有記錄以來最高的,這使得2014年成為連續第38個氣溫數值“異常高”的年份。
儘管有這樣的評估報告,但最近發布的一份由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出資贊助的研究報告指出,海洋和大氣的自然運行模式才是加州旱災背後的“主要推動因素”。報告稱,沒有“任何確鑿證據”能證明,人類導致的氣候變化與這次乾旱有關。
6.商業航空領域的災難
2014年10月28日下午6點22分,美國軌道科學公司研發的“天鵝座”飛船從美國維吉尼亞州瓦勒普斯島發射升空。但在升空後6秒鐘,該飛船發生爆炸,火光沖天。雖然無人傷亡,但悲劇的發生不僅讓軌道科學公司股價在盤後交易大幅下挫,也讓NASA頗為尷尬。
“天鵝座”是美國軌道科學公司為了NASA商業軌道運輸服務發展計畫而開發的無人駕駛補給飛船。自2011年美國太空梭退役後,美國向國際空間站運送人員和貨物需要依靠俄羅斯飛船,且花費不菲,NASA致力於通過推動太空活動商業化來改變這一局面。NASA選中了兩家公司——美國軌道科學公司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2008年開始,美國軌道科學公司在NASA的資助下研發飛船。今年1月,成功發射了一次“天鵝座”,正式加入國際空間站運送物資的行列。
在“天鵝座”爆炸後的三天,當地時間10月31日,英國維珍銀河公司商業飛船“太空船二號”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莫哈韋沙漠地帶墜毀,致使飛行員一人死亡,另一人重傷。針對此次墜毀事故的原因,外界初步集中在“太空船二號”的燃料使用上。而此前曾有報導說,維珍銀河曾多次收到針對此類宇宙飛船安全的警告。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執行主席克里斯托弗·哈特於當地時間11月1日晚些時候召開新聞發布會稱,“太空船二號”墜毀後產生的碎片散落在了一個長約8公里的區域,表明飛船可能是在飛行過程中發生了解體。哈特表示,對飛船墜毀事件的調查可能會持續12個月。而這對希望領跑新興太空旅遊工業的維珍銀河公司來說,這顯然是一次巨大的挫折。
這兩起災難事件還引起了公眾對私營航天公司的質疑,以追求商業利潤為目的的私營公司是否能完成人類最艱難的探索任務,恐怕應該打上一個問號。
7.致命的生物實驗事故
今年6月,美國發生近十幾年來,涉及潛在生物恐怖劑炭疽的最大事故。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位於亞特蘭大的意見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在對活炭疽菌進行滅活時出現疏漏,隨後實驗室人員將可能帶有活炭疽菌的樣本轉移到三個低級別實驗室,而後者並不具備處理活炭疽的設施。由於相信樣本已經滅活,低安全級別實驗室的工作人員沒有穿上適當的防護設備,炭疽桿菌擴散,接觸到高致死率炭疽菌的工作人員接近90人。事發後,工作人員立即進行了抗生素治療,同時接受疫苗注射,以防止感染。萬幸的是,由於細菌暴露程度不高,並應對得當,沒有人因此身亡。
在這起事件後一個月,一位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又在美國馬里蘭州國立衛生研究院的一個冷藏室發現了6瓶被遺忘的天花病毒。這6瓶經過冷凍乾燥的病毒的日期可能是上世紀50年代,藥瓶上標有天花字樣,並與其他10瓶未標註藥瓶一起被放置在一個硬紙盒中。馬里蘭州衛生研究所立刻將病毒放入高安全級別實驗室,並將發現通知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目前已經將樣本運送到亞特蘭大,並將它們送入高安全級別的實驗室。
近年來這類實驗室出現細菌丟失或泄露的事故大幅增加,這些案例說明,即使是最好的設施也存在隱患。美國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的專家建議美國的生物防禦政策需要進行重大變革。美國生物防禦政策包括防備疾病爆發,以及防備生物物質被用於恐怖攻擊。
8.首次成功合成酵母染色體
今年3月,由多國研究人員組成的科研小組宣布,他們成功合成了第一條能正常工作的酵母染色體。這意味著科學界向培育人造生物邁出了一大步,被譽為攀上了合成生物學的新高峰。
科研小組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他們的論文。他們利用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歷時7年成功構造了源於釀酒酵母的、被稱作 synIII 的染色體,儘管合成的僅僅是釀酒酵母16條染色體中最小的一條,但這是通往構建一個完整的真核細胞生物基因組的關鍵一步。最讓研究人員自豪的是這條染色體被成功整合進活體酵母細胞之中。研究負責人、美國紐約大學的Jef Boeke 說:“攜帶這條合成染色體的酵母細胞相當正常,它們與野生酵母細胞幾乎一模一樣,只是它們還擁有一些新的能力,能夠完成野生酵母無法完成的事件。”
這項研究突破了細菌和病毒的限制,在合成生物學領域獲得了重大突破,科學家通過剝離“垃圾DNA”,改進了酵母染色體設計,並表示這項技術可賦予染色體新的屬性。雖然該研究尚處於初期階段,創造的人造酵母菌株可用於醫學、疫苗,甚至是生物燃料。
9.黑客攻擊帶來的變革
美國最大家居建材零售商家得寶(HomeDepot)今年成為黑客攻擊的受害者。這次黑客攻擊可能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56億條零售信用卡處理系統信息被盜取,震驚美國。9月,家得寶確認,公司的支付系統遭受黑客攻擊,在美國及加拿大商店使用信用卡或借記卡的用戶可能會受到影響。該公司表示目前已經與第三方公司、銀行以及美國執法部門合作,對客戶信息被盜一事進行調查。
家得寶並非第一家遭到攻擊的大型企業,今年以來美國多家零售商成為受害者。由於大量消費者信息泄露,再次引發了美國民眾對個人信息安全的憂慮。由此也進一步推動美國零售商、銀行、支付卡公司增加安全保護措施,促使他們加快在信用卡及支付卡中安裝微晶片的步伐。家得寶計畫今年年底前在所有美國商店安裝晶片支付終端。
10.貝殼雕刻化石改寫人類發展史
考古學者發現,在印度尼西亞地下1個約50萬年曆史的貝殼化石上,出現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雕刻證據。這項發現或將改寫人類發展的歷史。國際考古團隊在東爪哇特里尼爾的梭羅河沿岸仔細檢查貝殼化石後,得到驚人發現。在這個貝殼化石上有之字形的刻痕,且有被當做工具的證據,這些證據促發學界重新思考神秘的早期人類直立人。根據碳測法,這些貝殼化石的歷史約有43萬年至54萬年。
在這些貝殼中,有的有光滑和柔順的邊緣,可能是被人類當做工具使用,用來切斷或削刮之用;有的有鋸齒形的溝槽,這是用類似鯊魚牙齒等利器刻出來的。這些人為的標記比此前在南非發現的人類最早雕刻的世界還早了30萬年。
這些證據足以顛覆學界對直立人笨手笨腳、愚笨的刻板印象。在貝殼上刻下之字形痕跡的人能夠聰明到能夠運用薄薄的、平滑的貝殼做為工具;他的腦筋也足夠好到能夠在貝殼上刻下抽象圖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