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瓦房店市政府工作報告

2011年瓦房店市政府工作報告

2010年,是我市深入落實《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推動科學發展新跨越取得重大成就的一年。一年來,在中共瓦房店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全市人民煥發出高昂的發展熱情,在創新中破解難題,在競爭中贏得主動,完成了市七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1年瓦房店市政府工作報告
  • 匯報單位:瓦房店市人民政府
  • 報告類型:政府工作報告
  • 報告時間:2010年12月27日
2010年工作和“十一五”時期成就回顧
  
2010年,是我市深入落實《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推動科學發展新跨越取得重大成就的一年。一年來,在中共瓦房店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全市人民煥發出高昂的發展熱情,在創新中破解難題,在競爭中贏得主動,完成了市七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
按照全口徑統計,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50億元,同比增長25%;固定資產投資750億元,增長80%;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6.5億元,增長45.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7.8億元,增長19.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20元,增長15%;農民人均純收入10560元,增長16%。在第十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中列18位,比上屆提高9個位次,居東北地區第一位。
一、著力調整經濟結構,加速產業最佳化升級
突出工業主導地位。致力於產業集群發展,引進建設了一批高端項目,軸承、風電裝備、LED光電、清潔能源等優勢產業持續壯大。瓦軸集團投資60億元興建的軸承城中心區項目奠基,重卡軸承項目開工建設,將有力提升軸承之都影響力。投資10億元的華銳重工大型推進器及球墨鑄鐵件擴能項目、投資3.5億元的德萊斯LED照明項目開工建設,將加速完善我市船舶製造、風電裝備、LED光電產業鏈條。投資1億元的天源工業鏈條項目當年開工、當年竣工,將成為我市通用設備製造領域又一世界知名品牌。投資27億元的大工具機數控和立式加工中心項目已開始設備安裝,投資18億元的鑄鍛造項目即將開工建設,在推動我市工具機產業整體提質升級的同時,又將形成一個新的百億元規模產業集群。華能國際等4個風電項目開工建設,中電投駝山一期等2個風電項目投入運行,清潔能源產業支撐作用將進一步增強。新認定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9家,申請專利成果420項。新增省名牌6個、大連市名牌12個。新增私營企業695家,淨增註冊資本21.5億元。鄉鎮工業園區快速發展,新上千萬元以上項目190個。老虎重工繼為高鐵研發生產配套產品之後,新引進開發的高鐵除雪車項目即將試生產;德陽軸承鋼鑄鍛項目正在進行設備安裝;凱威重工項目即將投產。新增銷售收入億元以上企業30家,其中10億元以上企業3家。實現工業總產值1260億元,增長26.1%,其中軸承工業產值230億元,增長29.2%。實現工業增加值353億元,增長28.8%。工業用電量22.2億千瓦時,增長18.3%。工業經濟快速發展,產業集群不斷壯大,今年全市新增規模工業企業199家,總數達1000家,在東北縣域名列第一。
積極發展都市型農業。堅持集約化發展、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步伐加快。新建設施農業自然小區186處,其中設施大區18處,自然小區折合標準小區485個;新建畜禽標準化養殖小區105個;東馬屯、天盛等都市型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建設紮實推進,設施農業居大連領先地位。認定無公害農產品產地118處,認證綠色食品15個、有機食品1個。復州城八里村被沃爾瑪確定為油桃直采基地,我市直采基地總數達4處,占大連市一半。農業綜合開發成效顯著,資金爭取量以及項目管理水平居大連區(市)縣之首。新建、擴建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19家;發展千噸以上儲藏設施28座,儲藏能力達30萬噸。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大禹杯”競賽我市再獲佳績。新農村建設“六化”任務全面完成。今年我市成為首批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國家級蘋果標準化生產示範縣和中國果菜產業最具國際競爭力十強市。
提升發展現代服務業。加快完善設施、提升能級,現代服務業取得長足發展。實現服務業增加值214.5億元,增長30%,占GDP比重提高1.6個百分點。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38.2億元,實現商品房銷售收入22億元。編制完成《商貿流通業產業規劃》和《“十二五”商貿流通業規劃》。遠洲大酒店投入運營,提高了我市的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大商新瑪特購物廣場、世紀購物廣場、勝利地下購物廣場等一批現代商業設施即將投入運營,有效提升了商業業態水平。汽車、住房等大宗消費升溫。“家電下鄉”銷售數量和金額均居全省縣級首位,是“全國家電下鄉工作先進縣”。新建、改造農村農貿市場10處。編制完成了全市旅遊業發展規劃。提升改造旅遊景區12個。新龍門風呂酒店等項目投入運營,總投資15億美元的駝山湯海休閒度假區開工建設。全年接待遊客40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3億元,分別增長11%和10%。積極發展文化產業,圖書報刊、文化娛樂、藝術培訓等初具規模。著力打造地方金融高地,民生銀行設立支行,全市銀行金融機構總數達17家;金融機構貸款餘額175億元,存款餘額近400億元,位居東北縣域前列。
二、著力啟動沿海開發,加速構築面海發展平台
堅持面海發展、瓦長互動、全域謀劃,全力爭取布局,著力搶占先機,沿海開發進入全面啟動階段。一年來,我們積極破解各類難題,為沿海四區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經過努力,沿海經濟區和龍門旅遊度假區分別成為遼寧沿海經濟帶重點發展區域和重點支持區域;太平灣港被確定為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核心港口,成為全省重點建設的十大港口之一。建立完善沿海各區工作體制機制,相關工作全面展開。
沿海經濟區從零起步,聘請各方面專家進行了充分的技術論證,目前基本完成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創新動遷安置模式,基本完成動遷普查,安置工作有序進行;同步推進產業招商,投資10億元的恆源纖維等項目簽約,投資18億元的南陽機車產業園項目達成投資意向。龍門旅遊度假區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正在編制;區域河道治理完成概念性規劃;龍李線規劃設計完畢,明年開工建設;簽約項目4個,總投資22.8億元,西江秀水溫泉酒店等項目開工建設。紅沿河核電循環經濟區開展了總體規劃和產業規劃前期調研,海水淡化及鹽化工等項目達成意向。太平灣臨港經濟區產業規劃正在編制,港口的建設、運行模式已經確定,待起步區方案批覆後即可啟動建設。
三、著力開展招商引資,加速開放型經濟步伐
把引進戰略投資者作為主攻方向,依託沿海開發,突出產業優勢,積極對接世界500強和國內大公司、大集團。赴深圳、溫州、寧波等國內發達地區招商24次,全年到位內資440億元,增長41.9%。積極探索“引進來”招商模式,接待國內外企業來我市考察洽談100餘次。堅持內外資並重,赴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開展招商,實現契約金額3.7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1億美元。高度重視招才引智,著力引進領軍人才和技術團隊,瓦軸集團等6家企業分別獲批海外研發團隊項目和引智專家項目。積極最佳化外貿出口結構,軸承、鑄造產品、農產品等出口實現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出口創匯6億美元,增長14.9%。成功舉辦了軸承之都暨沿海經濟區主題招商推介會,近400名客商參會,簽約項目139個,簽約額754.5億元,一批軸承、工具機、光伏等產業項目落地並開工建設。
四、著力加強基礎建設,加速提升城市功能
推進重點工程建設。紅沿河核電項目一期1、2號機組主體完工;3、4號機組核島完成土建工程量的57%,常規島完成43%;核電二期5、6號機組啟動建設,累計完成投資280億元。積極做好哈大鐵路客運專線、南北疏港高速公路、皮炮高速公路征地動遷等工作。成功解決了瓦五鐵路一期動遷難題,保證了國家重點工程建設。老虎屯客運站正式立項。大夥房引水工程(瓦房店段)完工。大唐熱電聯產項目通過國家發改委評審。努力解決困擾已久的電力施工動遷難題,新建66千伏變電站3座,500千伏瓦房店變電站、220千伏橋東變電站投入運行。老城八線、松沙線、黑大線工程竣工,南外環、復大線進入動遷階段。新建農村公路50公里。高標準建設養護示範路6條。我市榮獲省“公路文明縣”稱號。
強化城鄉建設管理。完成城市總體規劃、7個小城鎮第四輪總體規劃、31個新農村規劃編制。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基本結束。全力迎接國家衛生城複審,投資6300萬元,改造東西五一路、水果街、新聯路等市政道路33條;投資近千萬元,完善城區綠化及環衛設施。市區新建和改造供氣管線4公里、供水管網近3公里,供熱分戶改造54萬平方米。在大連涉農區(市)縣率先實現環境衛生全域化管理。堅持建管並重,深入開展城市管理綜合整治,市容市貌明顯改觀,我市再獲省“綠葉杯”縣區組評比第一名。
積極改善生態環境。生態市建設規劃通過省級專家評審;創建國家生態鄉鎮和生態村,6個鄉鎮、11個村通過省環保廳審查。加快推進重點減排工程,瓦軸電廠實現關停。沿海經濟區三台片區和西郊工業園區實現集中供熱。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315天。龍山污水處理廠二期開始前期準備。加強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全市鄉鎮全部建起畜禽無害化處理點(井)。全面完成造林7.8萬畝、植樹2451萬株任務,造林面積核實率、核實合格率全省第一。調動全社會力量,實施大規模造林綠化,秋冬季造林整地、栽種大樹取得階段性成果。實施生態河治理工程35項、126公里,投資強度和治理規模位居大連市前列,部分重點河段已成為水清、岸綠、林茂、景美的綠色走廊。
五、著力改善民計民生,加速構建和諧瓦房店
持續改善民眾生活。安置就業2.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26%。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啟動城鎮無社會保障老年居民養老保險,實現了城鎮養老保障制度全覆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9.3%。進一步提高城鄉低保待遇。發放救災、救助等資金1100餘萬元。慈善救助作用不斷強化,全年發放慈善救助款物折合人民幣1227.7萬元。配齊農村區域性中心敬老院內部設施。改造殘疾人家庭危房105戶。實施農村改廁6190座。建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5項,解決了2.6萬人飲水問題。受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320件。全市90歲以上老人按月發放生活補貼。70歲以上老人實現了免費乘坐公車。
大力發展社會事業。持續提升教育發展水平,高中階段入學率達90.4%。榮獲全國“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優秀實驗區”稱號。加強校安工程建設,改造D級校舍3萬平方米,啟動了C級校舍加固工程。每年投入520萬元,為學校及幼稚園配備保全;在國中和國小安裝了視頻監控系統。投入資金1680萬元,完成信息化教育“班班通”一期工程。啟動中國小教室照明系統改造,學生用眼健康得到保障。發放各類教育補助金554.7萬元。積極發展文化事業,5個鄉鎮綜合文化站、20個村綜合活動室、橫山書院三館一碑廊以及全民健身中心投入使用,民眾性文化體育活動廣泛開展。完善公共衛生服務功能,疾控中心業務用房主體完工,城鄉醫療環境得到改善。切實加強人口計生工作,人口出生率為6.5‰;兌付計畫生育獎扶資金1420萬元;市人口和計畫生育服務中心投入使用。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利用病死畜禽加工食品、無證經營藥品等行為得到遏制。“五五”普法通過大連市驗收。順利開展了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完成全省第七輪“雙擁模範城”創建和第十屆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建成低收入鄉鎮人才周轉性宿舍7個。“全國無障礙建設城市”創建工作紮實推進。
民族、宗教、檔案、人防、氣象、僑務、紅十字、防震減災、老幹部、老齡和關心下一代、民兵預備役、城區街道等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績。
切實維護和諧穩定。以妥善處理各類矛盾糾紛為重點,以開展新一輪“爭創”為載體,以執法公信力建設為著力點,強力推進社會矛盾化解、社會管理創新、公正廉潔執法,政法綜治維穩水平實現新的提升。開展“信訪工作效率年”活動,一些沉積多年的信訪難題得到解決,民眾來訪案次及人次呈下降趨勢。紮實推進公安“三項建設”,深入開展打擊多發性侵財犯罪等專項活動。加強公安基礎建設,投資836萬元的指揮中心建成並投入使用。組建巡特警大隊和社區專職巡防隊伍,形成了覆蓋城鄉的治安巡邏防控網路。強化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治,全年安全生產形勢平穩。健全完善應急體系,成立應急救援大隊。在土石流易發區組織緊急避險,增強了民眾安全意識,社會反響良好。
六、著力強化自身建設,加速轉變政府職能
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監督和市政協民主監督,主動向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進行政情通報;辦理人大代表建議236件、政協委員提案253件,辦結率均達100%。制定市政府工作規則,成立政府法律顧問團,促進了依法行政,提高了科學決策水平。加強規範性檔案管理,清理各類規範性檔案99件。強化政府投資項目審核,嚴格規範建設工程招投標和政府採購,節資率達16.3%。開展市本級預算執行情況、專項資金使用情況等方面審計,審計監督作用不斷強化。加快電子政務及電子監察系統建設,進一步規範了行政權力運行。完成政府機構改革,以及元台和瓦窩鎮由我市託管相關工作。深入推進政務公開,保障了民眾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政府部門導入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質量手冊和程式檔案編審工作基本結束。組織開展了公務員基本功訓練,服務基層、服務民眾能力進一步提升。
各位代表,2010年是“十一五”規劃收官之年。五年來,我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工作,立足高起點,搶占制高點,達到高水平,經濟總量持續擴張,產業優勢迅速擴大,發展基礎逐步夯實,城鄉建設成效顯著,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十一五”規劃的各項目標任務已圓滿完成。
五年間,全市累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99億元,年均增長19.2%;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715億元,年均增長44.3%;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05億元,年均增長35.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0.6億元,年均增長17.2%。現代產業體系加速形成,軸承、臨港產業配套、清潔能源、風電裝備、LED光電、食品加工等產業集群持續壯大,榮獲全國唯一的“中國軸承之都”稱號;現代農業快速發展,被確定為全國農產品加工創業基地、畜禽加工示範基地和水果加工示範基地,成為中國果菜無公害十強市;現代服務業加速形成,新增商業設施40萬平方米,引進了大商、國美、肯德基等一批國內外大型商業企業;三次產業結構由“十五”期末的17∶55∶28,調整為10∶57∶33。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森林覆蓋率由“十五”期末的40.5%提高到42.9%,主要污染物減排達到或超過預期目標。城鎮化率由“十五”期末的45%提高到55%,成為東北縣域首家國家衛生城市和國家環保模範城市。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均為“十五”期末的2倍,連續兩次榮登全省縣(市)生活質量排行榜榜首。社會事業蓬勃發展,科技進步貢獻率由“十五”期末的32%提高到40%;教育水平顯著提升,辦學條件極大改善;公共衛生體系基本建立,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健全,文化、體育、人口計生等工作取得重要進展。在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中,我市由“十五”期末的46位,晉升了28位,在東北地區率先進入前20強。以大規劃、大項目、大投資、大艦隊、大和諧為特點的瓦房店模式被遼寧省委在全省推廣。今天的瓦房店,正沿著科學發展、創新發展、和諧發展的軌道闊步前進!
各位代表,五年來所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積累的經驗彌足珍貴。這是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團結奮鬥、開拓進取的結果,更得益於歷屆市委、市政府打下的良好工作基礎。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所有參與和關心支持瓦房店發展的各位領導、各界朋友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各位代表,我們有理由為“十一五”期間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瓦房店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必須用全球性視野、戰略性思維,認真審視發展中存在的困難與問題。主要表現為:地區發展不平衡較為突出,實現全域城市化任務繁重;土地、資金等制約已經顯現,要素瓶頸亟待破解;區域競爭日趨激烈,率先發展面臨壓力;城鄉居民收入水平不高,與民眾期望相比存在差距;政府公共服務能力有待提升,效能建設、作風建設、廉政建設需要加強。對這些問題,我們一定高度重視,在今後政府工作中著力加以解決。
“十二五”發展目標和2011年重點工作任務
  
各位代表,“十二五”時期是瓦房店新一輪發展的重要機遇期,也是加快面海發展、推進全域城市化的攻堅期,既面臨著重大發展機遇,又需要應對各種新的挑戰。對此,我們必須有清醒認識,牢牢把握機遇,全力破解難題,堅定不移地朝著既定目標奮進!
“十二五”時期指導思想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和大連加快全域城市化的歷史機遇,以科學發展新跨越為主題,以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為主線,以全域城市化為載體,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大力實施工業強市、面海發展、生態立市和科教興市戰略,最佳化空間布局,提升城市功能,調整經濟結構,提高創新能力,保護生態環境,加強社會建設,進一步增強綜合經濟實力和競爭力,將瓦房店建設成為環渤海地區具有競爭力的現代新興工業城市,躋身全國百強縣(市)前十位。
“十二五”主要發展目標為:到2015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00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00億元。到“十二五”期末,全市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民生質量大幅提高,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培育形成一批競爭力強的產業集群,沿海開發開放形成規模,新的城鎮框架體系基本建立,進入全國百強縣(市)前十位。
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市政府工作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市委六屆十九次全會部署,搶抓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和大連全域城市化戰略機遇,強力推進面海發展,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全面提升城市功能,著力改善民生福祉,努力構建沿海與內陸相協調、增量與提質相結合、城市與農村相統籌、內力與外力相融合、經濟與社會相一致的發展新格局,為“十二五”實現科學發展新跨越奠定堅實的基礎,加快建設環渤海地區具有競爭力的現代新興工業城市。
主要預期目標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20%;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5%;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5%。
為實現上述目標,要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強力推進面海發展,加快構建區域發展新格局
沿海經濟區立足拉開框架、建設新城,加快編制各類專項規劃,加速推進征地動遷、場地平整和基礎設施建設,加緊出台產業準入標準及優惠政策,加大房地產項目引進開發力度,努力當好沿海開發建設排頭兵。產業園區要充分藉助長興島的輻射帶動,推動省紡織技術服務中心等重大項目落地開工。
龍門旅遊度假區立足高端規劃、早出形象,依據先期策劃成果,編制完成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打造海濱休閒度假、溫泉休閒度假、文化商貿三大組團。全面啟動路網工程,完成龍李線建設,做好李華線、吳華線開工準備。啟動污水處理廠建設。完成浮渡河防洪治理及綠化帶建設。
太平灣臨港經濟區立足臨港產業、港區聯動,完成產業規劃,加快編制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全力爭取國家和省政府支持,創造性地破解難題。啟動28平方公里起步區征地、征海,以及圍海、填海工程,推動港口開工建設。
紅沿河核電循環經濟區立足完善定位、夯實基礎,完成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以及專項設計編制,加快推進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做好淨水廠、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建設前期準備,為中廣核等項目入駐創造條件。
強力推進沿海四區開發,力爭沿海經濟區成為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太平灣及紅沿河經濟區成為遼寧沿海經濟帶重點支持區域。把產業集聚擺在突出位置,著力引進一批戰略投資者,建設一批大項目,構建多點支撐、多元發展、多極增長的新格局。內陸鄉鎮、街道要與沿海開發建設搞好對接,努力形成海陸互動、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競相發展的生動局面。
沿海開發關乎瓦房店的未來發展,關乎全域城市化進程,關乎全市百萬人民民生福祉。“十二五”期間,我們將舉全市之力,努力將百里沿海打造成為具有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集聚區,具有國際水準的現代化中心港區,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景色宜人的高端旅遊目的地,一個渤海灣畔高品質的國際化生態城市!
二、大力推進轉型升級,持續提升產業發展競爭力
做強優勢產業集群。立足現有工業基礎,堅持以存量吸引增量、放大總量,加快大項目、大產業、大基地建設。做強做大軸承、風電、食品加工等超百億元產業集群,培育光電、工具機等產業集群,規劃建設以核電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集群、以現代紡織為基礎的新材料產業集群、以臨港工業為依託的現代物流產業集群,推動優勢產業集群向“中國產業集群50強”邁進。持續擴大軸承之都優勢,確保通過國家複審。加快風機配套產業發展,打造全國最大的風電裝備生產基地。編制完善軸承、紡織、化工產業及軸承城中心區規劃。堅持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發展光伏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認定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8家以上,實現高新技術產值400億元。大力發展民營經濟,促進民間儲蓄優勢向投資轉化,推動具備條件的企業上市。發揮工業園區主陣地作用,創新體制機制,提升服務功能,加速企業集聚、產業集群、人才集中。西郊、祝華工業園區重點推進軸承城中心區、光電園、機電園等“園中園”建設,確保軸承城中心區重卡軸承、德萊斯LED照明、華銳重工大型推進器及球墨鑄鐵件擴能、天源工業鏈條、大工具機數控和立式加工中心、老虎重工高鐵除雪車等十大項目投產,裝備業配套軸承、軸承工具機、風電及新能源配套軸承、大工具機鑄鍛造、老虎重裝高鐵維護裝備等新項目開工建設,加速形成新的產業支撐點。將瓦窩和元台鎮納入全市產業規劃布局。鄉鎮工業園區要著力完善基礎設施,提高承載能力,突出特色,梯次發展。
大力發展都市型農業。以服務城市、繁榮農村、提升農業、富裕農民、最佳化生態、拓展功能為目標,優選市場投資主體,加快都市型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和新農莊建設。加強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升壯大優勢產業,新增設施農業3萬畝。最佳化農業種植結構,“十二五”期間,在穩定糧食產量的前提下,糧、果、菜種植比例由目前的6∶3∶1調整為4∶4∶2。發展農產品加工企業、農民合作組織和經紀人隊伍,完善與農戶利益聯結機制,明年培育龍頭企業12家,建設千噸以上儲藏設施10座、農產品出口基地10處。加強農業標準化生產,認定無公害農產品產地50處,申報農產品地理標誌3個。持續提升農產品質量,繼續推進“農超對接”。深入實施農村“六化”工程,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
積極提升服務業能級。把發展現代服務業作為提升城市競爭力的重大舉措,努力提升服務業貢獻率。加強城鄉商品市場體系建設,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快速發展。制定促進服務業發展政策,加強服務業項目招商,積極引進知名商業企業入駐,做大總量,拓寬領域,增強功能,提升水平。啟動中心商業區改造,提升城市形象和功能。遠洲大酒店要確保通過五星級飯店評審。加快建立以生產銷售、科技信息和金融服務為主體的農村服務體系,促進鄉鎮服務業轉型升級。以駝山湯海休閒度假區開工建設為契機,強力實施旅遊大項目、大投入、大行銷,全力打造濱海路西部風情海岸,大力發展溫泉度假旅遊,加快推進生態觀光旅遊,積極開發復州城歷史文化旅遊。開工建設旅遊項目15個,完成投資30億元。舉辦第二屆大連(瓦房店)國際蘋果節。積極發展文化產業,推進文化傳媒、四維影院、會館場所等設施建設。進一步落實獎勵扶持政策,促進金融機構支持地方發展。積極發展信息諮詢、設計研發、服務外包等新興服務業。發揮行業協會作用,不斷提高市場化水平。
產業是城市發展的基礎,也是瓦房店優勢與希望所在。為此,必須把產業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續壯大優勢產業,做強做大特色產業,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努力將瓦房店打造成為全國聞名、世界知名的產業大市和產業強市!
三、科學統籌城鄉建設,全面樹立濱海城市新形象
加強城鄉建設管理。依據城市總體規劃,加快編制主城區組團、老虎屯組團、復州城組團等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各類專項規劃,抓好城市東部地區以及沙河沿岸規劃。加速城鎮化建設,編制6個示範鎮、4個示範村,以及4個小城鎮第四輪總體規劃和30個新農村規劃;建設復州城、永寧、李官3個人口超5萬的新市鎮。鄉鎮及涉農街道要加強中心街區的規劃和改造,改善環境面貌,推動服務業發展。正確處理完善提升主城區與開發建設新城區的關係,在加快新城區建設的同時,主城區要按照“東拓西進、南延北擴”的發展思路,大力推動房地產業發展,新開工建築面積要達到200萬平方米,以滿足市民日益提高的住房需求。積極推動商業地產發展,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提高主城區現代化水平。繼續完善城區路網,新建、改造西內環街等道路6條。結合房地產及商業項目開發,規劃建設地下停車場。強化交通管理,倡導文明通行,有效緩解道路擁堵現狀。運用現代管理手段,開展科學、規範、文明執法,營造和諧宜居的城市環境。
加快推進重點工程。全力配合核電建設單位,保證一期機組安裝及二期土建工程進度。強化同城效應,積極爭取城際軌道交通延伸至我市。完成北疏港高速公路、長興島引水工程二期征地動遷。瓦五鐵路二期竣工通車;九寨至五島鐵路開工建設。積極推進南外環、復大線建設;新建農村公路69公里。大唐海派等3個風電項目竣工,大唐國際等3個風電項目開工建設。新建和改造66千伏變電站4座、66千伏線路4條、10千伏線路8條。
狠抓生態環境保護。深入實施生態市建設規劃,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推動鄉鎮垃圾和污水治理。落實重點環保工程,啟動龍山污水處理廠二期、污泥處理廠和建築垃圾處理廠建設;新增集中供熱面積15萬平方米;化學需氧量以及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削減率達到上級要求,確保通過國家衛生城複審和環保模範城覆核。新建小型水源工程120項。繼續加大生態河治理力度,全年投資1億元,治理生態河83.5公里。實施政府組織、部門負責、社會參與的大規模造林綠化,擴大經濟林栽植面積,確保造林39萬畝、植樹1.5億株,全面提升城市生態質量。
我們將堅持沿海與內陸同步,新城與主城同步,城市與農村同步,經濟與環境同步,加速推進全域城市化,不斷提高城市承載力,進一步提升城市競爭力,努力做到全市統籌兼顧、和諧發展!
四、不斷深化對外開放,進一步增強發展活力與動力
高強度開展招商引資。強力推進產業招商,鼓勵國內外資本進入三次產業各個領域。以園區和基地為平台,以項目為支撐,以環境為保障,圍繞核心企業、知名品牌,著力引進能形成產業鏈的重大項目,引導產業向規模化、集群化方向發展。實施高端項目攻堅計畫,重點引進投資億元以上產業項目60個。
高水平開展對外合作。加大海外市場開拓力度,鞏固日本、美國等傳統市場,拓展印度、南美、非洲等新興市場。做強做大15家重點外貿出口企業,加強地區品牌和出口名牌培育,不斷最佳化出口產品結構,實現外貿出口增長15%。
高標準組建招商隊伍。調整充實招商力量,配優配強沿海各區及鄉鎮、街道招商隊伍。切實加大培訓力度,著力提高招商人員捕捉信息、跟蹤洽談、策劃推介能力。強化激勵考核,落實目標責任,充分調動招商部門及人員積極性。
我們將樹立更加強烈的開放意識,創新開放平台,最佳化開放環境,拓展開放領域,提升開放層次,以開放集聚要素,以開放增添動力!
五、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深入實施民心工程。一是統籌城鄉就業。以項目擴大就業,以創業帶動就業,以培訓促進就業,全年開發就業崗位2.5萬個。二是增加民眾收入。健全完善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福利待遇正常調整機制。落實促進低收入農戶增收措施,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三是完善城鄉保障體系。啟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提高養老社會化水平,新建社區養老服務中心7所。四是健全社會救助體系。全面落實城鄉低保分類救助和特困救助制度,不斷提高城鄉低保和救助標準。繼續關心支持殘疾人事業,籌建精神和智力殘疾人康復訓練中心。五是改善民眾生活條件。新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9項,解決2.6萬人飲水問題;新建、改造城區及周邊供水管線23.2公里。在李屯、瓦紡等小區建設休閒場所,完善北山、西山公園,增添休閒設施。六是關注低收入民眾住房問題。建設廉租房150套、經濟適用房150套,發放實物配租補貼150戶。七是方便民眾出行。市區攤鋪路面24.8萬平方米,鋪設方磚17.4萬平方米。更新公車輛,最佳化線路布局,延長營運時間。八是加大法律援助力度。將坑農害農案件首次納入法律援助範圍,切實維護弱勢群體合法權益。九是加強市場價格監測與監管,嚴肅查處價格欺詐和亂收費行為。用好用活價調基金,扶持建設農貿市場15個。十是大力發展學前教育,提高公辦幼稚園比例,新建面積8000平方米的公辦示範幼稚園1所。
積極發展社會事業。切實加強基礎教育,完成“雙高普九”任務,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強化校安工程建設,徹底解決C、D級校舍問題。完成信息化教育“班班通”工程。完善公共衛生設施,啟動投資2億元的市中心醫院門診綜合樓建設。市疾控中心投入使用。落實健康家庭促進計畫,健康家庭指導站覆蓋率達100%。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切實發揮鄉鎮綜合文化站、村級綜合活動室以及農家書屋作用。制定人才引進、獎勵政策,最佳化人才發展環境。加強食品安全綜合監管,嚴厲打擊制售偽劣食品行為。開展第八屆城市社區換屆選舉。完成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全面啟動“六五”普法。
全力維護社會穩定。加強綜治工作基層基礎建設,深入開展系列平安創建活動,爭創全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先進市。深化公安“三項建設”,進一步提高治安管理、打擊犯罪等能力。加快應急聯動中心與動態監控系統聯網,增強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置能力。健全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完善安全生產監管體系,嚴防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完善大調解工作體系,綜合運用行政、法律、經濟等手段,積極化解社會矛盾。加大信訪資金投入,妥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六、切實增強科學發展能力,努力建設人民滿意政府
增強依法行政能力。牢固樹立法治理念,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監督和市政協民主監督。堅持定期向人大報告工作和向政協通報情況,認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辦理工作。堅持依法行政,嚴格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行使職權、履行職責。堅持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制度,完善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相結合的行政決策機制。
增強行政執行能力。認真落實決策目標、執行責任、考核監督三大體系,加強效能監察,堅持行政問責。強化政府決策的權威性,看準的事要緊盯不放,決定的事要堅決執行。完善部門協調配合機制,努力形成幹事創業的強大合力。
增強公共服務能力。深入推進政務公開,加快電子政務外網建設,完成政府部門導入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工作,努力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公信力和規範性。繼續規範行政審批,完善“一站式”服務,推動行政審批服務再提速。
增強廉潔從政能力。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在堅決懲治腐敗的同時,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預防、更加注重製度建設。完善政府投資監管,加大審計力度,規範建設工程招投標、經營性土地出讓、政府採購等行為。堅持從嚴治政、廉潔從政,努力樹立政府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困難與挑戰考驗著我們,目標與使命激勵著我們。任何困難也動搖不了我們勇往直前的信念,任何挑戰也阻擋不了我們加快發展的步伐!讓我們在中共瓦房店市委的堅強領導下,緊緊依靠全市人民,滿懷發展激情,煥發昂揚鬥志,恪盡職守,埋頭苦幹,為把我市建設成為環渤海地區具有競爭力的現代新興工業城市、早日躋身全國百強縣(市)前十位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