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瓦房店市政府工作報告

2009年瓦房店市政府工作報告

2008年,在中共瓦房店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市政府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團結和依靠全市百萬人民,全力應對金融危機、自然災害、價格波動等帶來的不利影響,以科學發展統一思想,以率先發展激勵鬥志,以和諧發展凝聚人心,保持了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13億元,同比增長18%;固定資產投資260億元,增長3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3.8億元,增長14.8%;全口徑工商稅收25.7億元,增長20%;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8.1億元,增長24%;農民人均純收入8100元,增長12.8%。在第八屆全國縣域經濟百強評比中列31位,比上屆提高5個位次,居東北三省第一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9年瓦房店市政府工作報告
  • 匯報單位:瓦房店市人民政府
  • 報告類型:政府工作報告
  • 報告時間:2008年12月24日
2008年工作回顧,2009年主要任務,

2008年工作回顧


2008年,在中共瓦房店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市政府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團結和依靠全市百萬人民,全力應對金融危機、自然災害、價格波動等帶來的不利影響,以科學發展統一思想,以率先發展激勵鬥志,以和諧發展凝聚人心,保持了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13億元,同比增長18%;固定資產投資260億元,增長3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3.8億元,增長14.8%;全口徑工商稅收25.7億元,增長20%;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8.1億元,增長24%;農民人均純收入8100元,增長12.8%。在第八屆全國縣域經濟百強評比中列31位,比上屆提高5個位次,居東北三省第一位。
一、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工業經濟保持較快增長
著力推進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工業強市步伐加快,裝備製造、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等傳統產業優勢得到鞏固和提高,化工、新型能源、風電設備製造和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有了較大發展。預計實現工業總產值764億元,增長29.9%;工業用電量17.2億千瓦時,增長15.6%;新增規模企業130家,總數達650家;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140億元,增長35%。依託“軸承之都”品牌優勢,全面加快軸承產業發展,軸承實訓基地竣工,軸承質量檢驗中心主體完工,實現軸承工業產值110億元,增長12.2%,軸承產業被評定為中國產業集群50強。鼓勵企業自主創新,5家企業成立大連市級技術中心。加快推進企業上市,5家企業進入整理階段,1家企業進入審批階段。新增省和大連市名牌產品6個、省和大連市著名商標21件。新通過ISO9000等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企業31家。實現民營工業增加值220億元,增長25.1%;新增民營企業550家、個體工商戶3322戶。
加快工業園區發展,投入資金近5億元,進行市級工業園區征地、動遷、場平、道路和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松木島化工園區污水處理廠完成土建工程90%,淨水廠開始試運行,鐵路及料場征地動遷基本結束,路基回填工程正在進行;西郊和祝華工業園區的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市級工業園區新引進項目66個,開工項目42個,投產項目18個;實現產業項目投資80億元,稅收3.7億元,安置就業6800人。華銳鑄業、升隆機械、摩士金峰軸承、深藍重工等項目投產或試生產,華銳風電總裝項目加緊建設。瓦軸工業園項目完成四聯、五聯廠房建設並部分投產。大化搬遷改造項目主體完工,設備總裝完成80%,熱電工程首台機組即將運行。鄉鎮園區建設力度加大,山水水泥項目竣工,金剛天馬水泥建成投產。投資28億元、省內最大的駝山風電廠一期開工建設;投資2.7億元的土城風電項目正式運行。
二、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
農業在連續5年豐收基礎上再獲豐收,主要產量指標創歷史最好水平。預計實現農業總產值107億元,增長15.8%。實現糧食總產量45.5萬噸、水果55萬噸、蔬菜66萬噸、肉蛋奶28.3萬噸、水產品17萬噸。加快壯大優勢產業,新建標準化畜禽養殖小區97處,新增肉雞養殖1000萬隻、肉牛1萬頭、生豬10萬頭;新植果樹5.2萬畝;發展保護地3.2萬畝。積極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新建、擴建農產品加工企業16家,扶持銷售額千萬元以上經紀人10戶,發展農民合作社103家,新建千噸以上農產品儲藏庫18座;壹橋苗業和龍城食品被認定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雪龍公司被確定為國家級現代農業科技合作基地。新建農業標準化示範區57處,創建省級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5個;通過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23處,新獲無公害農產品標識45個、綠色食品標識25個。我市被農業部確定為全國農產品加工創業基地、全國畜禽加工示範基地和全國水果加工示範基地。
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大連市下達新農村建設任務全面完成,新農村示範村修建村屯道路82條,新建、改建無害化廁所700座,治理河道16公里,清除垃圾12.8萬噸。造林12萬畝、植樹2640萬株,建設生態文明村20個,綠化生態河60公里,治理水土流失8.1萬畝。加快清潔能源套用,建成大型沼氣池6個、戶用沼氣池1876個。大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新建小型水源工程227項,完成8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新增灌溉面積2.5萬畝。建成農村飲水工程10項,解決了1.2萬人飲水困難。城市公交化運營模式向農村延伸,復州城鎮和太陽街道實現公交化運營。培訓農村實用人才8萬人次,轉移農村勞動力1.2萬人。
三、著力最佳化商貿旅遊業,服務業發展水平得到提升
啟動城市商業網點規劃編制,完成中心商貿區部分區域詳細規劃。新商業城等重點改造項目竣工,市區集貿市場改造基本結束。加快發展新興業態,引進新業態店鋪20家,國美電器、肯德基和大商超市共濟街店開業,大商新瑪特購物廣場項目簽約。著力提高餐飲業檔次,新增3星級飯店3家。新發展食品安全店200家。穩步推進新城區商貿區建設,商務樓主體工程竣工,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投入使用。加強農村新型流通體系建設,建成農資配送中心1個、二級配送站4個,以復州城為試點的中心鄉鎮商貿業規劃基本完成。
科學開發旅遊資源,初步構建起海濱休閒、溫泉康體、歷史文化、滑雪運動和生態觀光互動發展的旅遊新格局。投資3590萬元實施仙浴灣、龍王廟和駱駝山海濱浴場升級改造,十洲雲水項目完成部分主體工程,情侶島項目完成綜合開發規劃和部分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5億美元的駝山濱海溫泉項目前期工作啟動;農家游成為新的亮點。接待遊客360萬人次,增長19.2%;實現旅遊收入12億元,增長16.5%。
積極改善金融生態環境,鼓勵金融機構支持地方發展,預計實現金融存款餘額257億元,貸款餘額102億元,分別增長22.1%和17.8%;完善金融服務體系,村鎮銀行正式掛牌,小額貸款公司正在籌建。房地產業新開工83萬平方米,建成45萬平方米。物流、通訊、保險、中介、法律服務、現代商務等業取得新進展。
四、紮實推進重點工程建設,發展環境進一步最佳化
核電項目1號機組完成土建工程60%,2號機組完成35%,3號機組預應力廊道完工,重件碼頭完成85%,累計完成投資90億元。全力支持長興島開發,疏港高速公路征地動遷全面完成;哈大鐵路客運專線動遷基本結束;濱海路路基施工基本完成,攤鋪路面60公里;松沙線一級路改擴建工程正在進行;新建農村公路60公里。努力緩解用電緊張局面,500千伏瓦房店變電所前期工作啟動,新建、改建66千伏變電所7座,新建66千伏變電塔1座,新架66千伏線路4條、10千伏線路16條,改造10千伏線路21條。
高起點、高標準啟動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初步完成城市發展戰略規劃和總體規劃綱要編制;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進展順利。投入4000萬元,實施城區園林改造,植樹7.5萬餘株,居民休閒環境得到改善。全城採用LED節能照明計畫開始實施,照明節電率70%以上。投資1億元,進行市區供水、供氣、供熱設施改造。修建市政道路4條,打通內環路北段並完成路基工程。城市化進程加快,建成區面積擴大到35平方公里。城市管理工作進一步加強,清理占道經營3萬餘人次,拆除違章建築2萬平方米,交通秩序和市容市貌有了較大改觀。依法維護拆遷和施工秩序,保障了重點工程項目的順利實施。
開展全國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完成1817個工業及生活污染源清查;關閉造紙企業8家;啟動粘土磚瓦生產企業關閉工作;進行了29家企業治污設施升級改造。實現二氧化硫減排2204噸,化學需氧量減排160噸,萬元GDP綜合能耗下降4.8%。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我市被確定為全省循環經濟試點縣(市),松木島化工園區成為國家級循環經濟試點園區。
五、重點強化招商引資,開放型經濟穩步發展
依託優勢產業和工業園區,開展特色產業招商、專業園區招商、產業鏈條招商,招商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得到加強。組織國內大型招商活動15次,引進銘源丙烯、溫州工業園等31個項目,簽約額77億元。組織102家企業參加軸承產業招商,達成意向投資30億元。引進項目516個,到位內資238億元,增長25.7%。堅持內外資雙輪驅動,組織參加境外招商活動10次。新批建外資企業34家,契約外資3.6億美元,增長9.7%;實際使用外資1.26億美元,增長50.4%,創歷史最好水平。德國博世集團和日本伊藤忠株式會社兩家世界500強企業在我市投資。積極化解金融危機、匯率變化和貿易壁壘等帶來的不利影響,實現出口創匯4.4億美元,增長12.8%。外派勞務3700人次,增長7.8%。
六、積極推進社會事業,社會發展水平持續提高
科教興市戰略得到深化。申報科技計畫項目92項;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82億元;瀋陽農業大學在我市設立博士工作站。投入資金3100萬元,加強辦學設施標準化建設,“提高水平”普九通過省驗收;新啟國小、三國中教學樓等完成主體工程;3所職業學校實訓基地投入使用;高中階段教育普及率達到85%;重點高中被評為省級示範高中。完善公共衛生服務設施,衛生監督、疾病控制、醫療救治、婦幼保健、食品藥品安全等項工作取得較好成績。豐富民眾文化生活,建成鄉鎮綜合文化站14個、村綜合活動室12個、農民健身籃球場31個;體育場改造工程竣工並投入使用。完成復州城清真寺維修改造。新建、改建鄉鎮計畫生育服務站7個。建成殘疾人康復站52個。完成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任務,啟動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瓦房店改革開放30年大事紀略》出版發行。有線電視“村村通”工程全部完成。外事、氣象、地震、糧食、供銷、城區街道、郵政、人民武裝、工會、工商聯、科協、慈善、婦女、青年、老齡和關心下一代等工作也取得新的進展。
為民辦12件實事得到較好落實。加強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安置就業25000人;籌集再就業資金近5700萬元;開發公益崗位2187個;開展職業技能培訓12400人次。社會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養老、醫療、失業等保險待遇進一步提高,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7.3%,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5%。依法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清理拖欠農民工工資918萬元。提高城鄉低保標準,月增發40餘萬元;為困難民眾發放臨時救濟款690餘萬元;6所農村區域性中心敬老院主體工程竣工。51個社區居委會完成第七屆換屆選舉;投資4050萬元,建設農村社區服務中心81個。加快棚戶區改造,新建成25萬平方米,回遷居民2000戶;城中村改造開工20萬平方米;基本完成城市中心區火炕樓供暖改造;對94棟棄管樓房進行大修;政府出資購買房屋2000平方米,實行了廉租房制度;完成農村困難家庭危房改造545戶。免除城市2.3萬名中小學生學雜費;採取政府補助、寒窗基金等方式,較好解決了貧困學生就學問題。為5069名失業轉退休人員發放獨生子女補助費961萬元。清理整頓價格秩序,制止亂收費行為,價格成本監審工作獲全國優勝單位。為四川地震災區捐款2160餘萬元,援建高標準臨時用房818套。
七、努力加強政府建設,和諧穩定局面進一步鞏固
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切實提高行政效能。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削減、調整行政審批項目40項。開展行政事業性收費和規範性檔案清理工作。全面啟動規範和細化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工作。完成第二批行政執法主體資格認定。編制電子政務外網建設規劃。主動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辦理人大代表建議256件、政協委員提案228件,辦結率100%。開展了公務員公共管理培訓。強化稅費征管,最佳化稅收結構,稅收質量明顯提升,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連續6年居全省縣級第一;科學合理安排支出,有效地保障了民生工程和社會事業發展需要。加強審計監督,涉審金額20億元。強化政府採購和招投標管理,節約政府資金2.5億元。規範土地市場交易行為,掛牌成交土地269萬平方米。加大安全監管力度,安全隱患整改率達100%。完成鄉鎮、街道總體應急預案編制,組織應急演練18次。深入開展大接訪和矛盾糾紛大排查、大調處活動,信訪穩定工作得到加強。深化公安“三基”建設,構建起打、防、管、控為一體的警務機制,社會治安形勢有所好轉,“奧運”安保任務圓滿完成。
各位代表!今年,面對巨觀經濟環境變化帶來的新情況、新問題,我們堅持以積極的態度應對挑戰,以創新的思路解決難題,以務實的作風改善民生,經濟社會發展繼續在全省縣域保持領先。這一切,歸功於市委的堅強領導,得益於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凝聚著全市百萬人民的辛勞與汗水。勤勞智慧的瓦房店人民,用激情和汗水,譜寫了不畏艱難、開拓進取的奮鬥篇章,譜寫了同心同德、和衷共濟的團結篇章。在此,請允許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向給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向駐瓦部隊、武警官兵,向關心和支持瓦房店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海內外朋友,表示最誠摯的感謝!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為:發展方式有待進一步轉變,自主創新能力亟待增強;應對金融危機壓力較大,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任務艱巨;城市規模、功能和品位有待提升,建設中等城市步伐還需加快;財政收支矛盾突出,財政資金運作壓力日益加大;城鄉發展和區域發展仍不平衡,城鄉居民增收渠道尚需拓寬;不穩定因素依然存在,推動民主法治、增進社會和諧工作繁重;廉政建設、效能建設存在薄弱環節,政府職能、機關作風仍需轉變和改進。這些矛盾和問題,我們高度重視,將繼續採取得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2009年主要任務


2009年是深入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關鍵之年,是我市全面建設東北縣域科學發展示範城市的第一年。從當前面臨的形勢和環境看,世界金融危機正在向實體經濟、新興經濟體和開發中國家蔓延,波及範圍之廣、擴散速度之快、影響程度之大超乎預想,世界經濟將出現低迷和調整期。我市是東北縣域開放度較高的城市,外資企業、外貿出口企業及相關配套企業較多,受金融危機影響較為直接,反應較為強烈。目前,部分產品出口壓力增大、部分重點產業受到一定衝擊、部分中小企業經營困難加劇、部分農產品價格下跌,這些都將對我市經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但是,我們必須看到,30年改革開放奠定了良好的體制、物質和技術基礎,我國具有較強的抵禦風險能力和增長活力,目前經濟的基本走向是好的,仍處在重要的戰略機遇期。一是有利於推動重大項目建設。黨中央、國務院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提出了十項擴大內需、促進增長的措施,不但有助於我市加快在建項目建設,抓緊啟動一批新項目,也有利於緩解資金壓力、降低融資成本,使許多過去想乾而又幹不了的事情如今有了實施的可能。特別是明年我市域內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工程將啟動或全面建設,在強勁拉動經濟成長的同時,將從根本上改善我市發展條件。二是有利於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和國家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政策的實施,有助於我市加快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步伐,也將為我市裝備製造業發展提供更加有利機遇。三是有利於吸引國內外資本。金融危機將使大量國際資本重新尋找投資機會,國內南資北上趨勢日益明顯,有利於我們進一步吸引國內外資金,加快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特別是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即將上升為國家戰略,為我們又提供了一個千載難逢的重大機遇。
在複雜嚴峻的形勢下,我們既要認清面臨的各種有利因素,堅定信心,搶抓機遇,化危為機,又要增強憂患意識,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準備得更周密一些,迎接各種挑戰,奮力渡過難關,努力奪取經濟社會發展新勝利。
2009年市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按照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要求和市委六屆十五次全會部署,圍繞建設東北縣域科學發展示範城市和早日躋身全國百強縣(市)前列目標,積極應對金融危機帶來的嚴峻挑戰,著力調整經濟結構、提升發展質量,著力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著力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和產業項目建設,著力提高社會發展水平和改善民生福祉,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2009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5%,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為實現上述目標,要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堅持科學發展,推進產業升級,加快轉變發展方式
按照鞏固提高第一產業、最佳化發展第二產業、積極發展第三產業的思路,推進三次產業協調發展。
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做強做大水果、蔬菜、畜禽、水產四大優勢產業,新建標準化畜禽養殖小區69個;新植果樹5萬畝;發展保護地3萬畝、集中連片小區240處;池養海參產量8000噸。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新建、擴建農產品加工企業8家,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20家,扶持銷售額千萬元以上經紀人5戶,新建千噸以上農產品儲藏庫6座。發展種植業訂單80萬畝、養殖業訂單8000萬隻(頭)。進一步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建設標準化示範區50個,申報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15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15個、綠色食品標識10個。新建各類水源工程120項,小型水庫除險加固4座。採取積極措施,努力解決農產品價格波動、農村勞動力就業形勢嚴峻、農產品質量安全等問題給農民增收帶來的影響。完成大連市級34個新農村示範村“五清五改”工程。大力發展村民社區,引導農民轉變居住和生活方式。全面推進城鄉統籌協調發展,推動交通、供水、環保等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加強農村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提高村委會依法自治、服務民眾、化解矛盾、發展經濟的能力。
推進工業轉型升級。加快裝備製造、化工產業集群和新型能源、電子信息、食品加工、新型建材等產業基地建設,著力引進產業鏈的高端環節和補鏈環節,推進自主創新,引導創新要素向優勢產業集聚,工業總產值增長20%,規模工業產值增長30%。著力最佳化軸承產業布局和產品結構,全面做強“軸承之都”品牌,加快軸承質量檢驗中心建設,爭取成為國家級軸承檢驗中心。鼓勵企業兼併重組、低成本擴張,積極培育旗艦型、領軍型骨幹企業;引導中小企業為規模以上企業配套協作,積極培育成長型企業,新增規模企業100家。以相對穩定存量、積極擴大增量、努力抵禦風險為目標,密切關注企業發展,制定相應政策,創造寬鬆環境,解決發展難題,與企業共渡難關。深入實施名牌戰略,爭創省和大連市名牌產品5個、省和大連市著名商標20件;新通過ISO9000等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企業30家。激活民間資本,鼓勵全民創業,新發展民營企業490家、個體工商戶3115戶。增強與長興島臨港工業區的關聯和互動,主動接受輻射,在省沿海經濟帶開發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完善市級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和配套功能,加快推進華銳鑄業、華銳風電總裝、LED大功率晶片、大化搬遷改造、銘源丙烯、深藍重工等重點產業項目建設,完成產業項目投資56.5億元。強化園區效益,嚴格項目準入標準,提高入園企業投產達產率和稅收貢獻率。遵循“規模適度、集約高效、功能配套、錯位發展”的原則,做精做優鄉鎮工業園區,實現開發集約、產業集聚。
推動現代服務業發展。完善全市流通業發展規劃。完成全市商業功能區劃定位,做好步行街商業設施改造;提升新型商業業態,逐步形成以大型購物中心為主體,以品牌店、便利店、連鎖店為補充的商業格局。加快新城區商業設施建設,新瑪特購物廣場、華庭商務樓和家居大世界二期投入運營。推進餐飲業升級改造,著力提高接待能力。做好中心鄉鎮商貿業發展規劃,加大商業設施建設和改造力度,引進國內知名商業企業進駐。完善市場體系,在5個鄉鎮建設封閉式農貿市場。啟動旅遊總體規劃編制。加快推進駝山、炮台、許屯、仙浴灣等旅遊度假區建設,精心打造銘湖溫泉、情侶島等一批中高檔旅遊產品。加快鄉村旅遊發展,打造緊密互動的旅遊精品線路。積極開發濱海路旅遊資源。實現旅遊收入13億元。大力發展與現代製造業相配套的物流業,加快軸承行銷市場建設,規劃建設物流園區;努力發展為新型工業化提供服務的信息、科技、文化、諮詢中介等服務業。出台扶持政策,加速推進工業地產、商業地產和旅遊地產開發建設。構建銀企合作平台,促進金融業提高服務質量和信貸效益;推進誠信瓦房店建設,進一步改善金融生態環境。
全面加強招商引資。深入開展項目建設年活動,以更大魄力、更大力度和更有效方式推進招商引資工作,形成新一輪項目引進高潮。堅持內外資並舉,把招商引資與最佳化產業結構相結合,引導外來資本參與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擴大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提高招商引資質量,重點引進外延關聯度大、集聚效應高、產業帶動力強的基地型、整裝型產業項目和地區經濟總部。制定和完善新時期加強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最佳化投資環境,提高服務質量,切實營造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圍。到位內資和實際使用外資分別增長20%以上。調整最佳化外貿商品和市場結構,擴大高新技術產品、高附加值產品和品牌產品的出口,積極開拓新興市場。
二、堅持集約發展,推進節能減排,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循環經濟試點單位創建,西郊工業園區力爭實施集中供熱,松木島化工園區污水處理廠投入運行。鼓勵鄉鎮園區採取市場化運作,建設集中供熱和集中治污設施。推動入園項目按產業鏈條布局,促進企業間資源和產品關聯共生。積極發展清潔能源,東北新能源等風電項目建成投入運營。
加快推進污染減排。建設全市污染源自動監控中心,在重點排污企業安裝自動線上監控設備,嚴厲查處偷排直排等違法行為。撤併城區集中供熱覆蓋範圍內4噸以下燃煤鍋爐;啟動投資28億元的熱電聯產項目。進行城市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建設,積極開展中水回用。實施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畫,完成鄉鎮環境規劃編制,推動鄉鎮污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建設。加強畜禽、近海水產養殖污染防治。
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全面加強土地管理,嚴格執行項目投資強度和容積率標準;盤活存量土地,促進土地集約利用。圍繞化工、鑄造、建材等重點耗能行業,落實各項節能措施,力爭做到增產不增能、擴建不擴能、增能靠節能。實施重大技術改造項目56項,確保萬元GDP綜合能耗下降4%。加強水資源節約利用,繼續做好水源地保護。紮實推進農村沼氣能源套用。
全面加強生態建設。啟動創建生態市規劃編制。實施生態造林工程,造林12萬畝、植樹2500萬株;強化林政資源管理,保護森林資源。治理水土流失7萬畝。加大生態治河力度,新修河道堤防工程18公里,河堤綠化30公里。加強礦山開發整治,關閉粘土磚瓦生產企業,加快生態建設步伐。
三、堅持統籌發展,推進功能升級,加快中等城市建設
突出規劃先導作用。按照“南北適度拉長,加強東部改造,重點向西拓展”的思路,完成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全面推進人口50萬、用地規模50平方公里的中等城市建設;按照全域謀劃的發展思路,完善全市產業功能區劃;圍繞城市功能區劃要求,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圍繞新農村建設,做好3個小城鎮規劃和60餘個村的新農村規劃。嚴格執行和落實各項規劃,確保城市按規劃發展、項目按規劃實施,切實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加快重點工程建設。全力配合哈大鐵路客運專線和長興島鐵路建設工程;確保長興島疏港高速公路建設順利推進,做好丹大連線沈大至長興島高速公路建設準備;全力配合紅沿河核電站工程建設,協調推進江石底核電站建設的啟動工作;全力配合大夥房水庫引水工程建設;完成濱海公路建設。開工建設500千伏瓦房店變電所及220千伏橋東變電所,新建66千伏變電所7座,完成66千伏變電所增容和出口改造4座;力爭將14個鄉鎮變電所納入上級電力建設計畫。針對國家重點投資領域,精心包裝一批項目,爭取國家政策和資金扶持。
加強城市建設管理。高標準實施城區綠化美化亮化工程,根據氣候特點、水文土質條件,在城區周山、道路兩側、居民小區,選擇搭配適宜的樹種、花草,進行綠化美化;加快推進LED節能燈、公園廣場地燈、主要建築物輪廓燈等景觀燈建設。加快城鄉結合部、城中村拆遷改造和基礎設施建設,力爭2010年前基本消除城區瓦平房。按照現代城市管理理念,推進城市管理向社會化、現代化、法制化轉變。加大城市綜合執法和整治力度,營造安全、有序、文明的城市環境。
統籌區域協調發展。依託產業園區,加快推進崗店、祝華、太陽、九龍街道和老虎屯鎮的城市化建設。進一步加快復州城次中心城市和東崗、炮台、永寧等小城鎮建設,全面提高小城鎮檔次。繼續扶持欠發達鄉鎮發展,積極推進嶺東地區發展。進行李官、瓦房店、老虎屯、瓦房店南和炮台等瀋大高速公路出入口區域改造,改善周邊環境。
四、堅持以人為本,推進社會發展,構建和諧瓦房店
深入實施科教興市戰略。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堅持走以套用開發為重點的科技創新道路;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爭創國家智慧財產權保護試點示範縣(市);制定全市信息化發展規劃。制定優惠政策,做好中高級人才引進工作。按照“國小鄉鎮化、國中區域化、高中城市化”思路,繼續加大撤併學校和整合教育資源的力度;啟動“雙高”普九工作;完成重點高中風雨操場和專用教室建設,新啟國小、三國中教學樓等投入使用;加強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強化職業技能培訓。
加速發展社會事業。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切實提高醫療質量,降低醫療和藥品價格,著力解決民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加強醫德醫風建設,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繼續穩定低生育水平,降低出生人口缺陷率。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保護工作;繼續開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發展遼劇事業,積極培養遼劇人才;加強體育設施建設,增設開放式、免費體育活動場所,召開第三屆全民運動會。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嚴厲打擊傳銷活動。籌建智力和精神殘疾人托養服務中心。深入開展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
進一步改善民生。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努力增加就業崗位,推動素質就業和創業就業,積極應對金融危機帶來的就業壓力。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逐步提高社會保險待遇。增強勞動爭議調處能力,積極構建和諧穩定勞動關係。完善住房保障制度,通過經濟適用房、廉租房等方式,重點解決低收入群體住房難問題。加強小區物業管理,落實管理責任,提升管理水平。投資3500萬元,改造城區供水、供氣、供熱設施。加強農村安全自來水建設,解決1萬人飲水困難。完成6所農村區域性中心敬老院建設。啟動市殯儀館擴建改造。健全社會救助體系,完善市鄉兩級慈善機構,鼓勵社會力量興辦福利和慈善事業。加強食品、藥品、農產品、餐飲衛生監管,保障人民民眾健康安全。進一步加強價格監測、成本監審工作,加大價格監管力度,嚴厲查處亂收費、價格欺詐、哄抬物價等違法行為。
推進平安瓦房店建設。加強治安重點地區和突出治安問題的集中整治,嚴厲打擊嚴重刑事犯罪及“兩搶一盜”等多發性侵財犯罪,重拳打擊涉黑涉惡團伙犯罪,加速公安信息化建設,增強人民民眾安全感。做好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法律援助和信訪穩定工作,繼續開展大接訪活動,推進重信重訪和矛盾糾紛排查專項治理,健全信訪穩定工作責任制,著力解決民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確保社會和諧穩定。逐步建立健全公共安全防控體系,做好信息研判、預警預報和應急處置工作。完善安全生產監管機制,防範和化解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
五、堅持執政為民,推進政府建設,努力建設人民滿意政府
新的一年,市政府要適應外部環境和形勢的變化,抓住戰略調整的有利機遇,深入落實建設東北縣域科學發展示範城市規劃綱要,全面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著力轉變不適應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著力解決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著力構建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著力提高領導科學發展和應對複雜局面的能力,在科學發展、率先發展、和諧發展上取得新成效。
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市縣政府依法行政的決定,完善依法行政制度建設。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建立健全決策程式,完善重大問題集體決策、專家諮詢和聽證制度。推進政務公開,保障人民民眾對政府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
創新運行機制,建設服務政府。創新政府管理方式,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簡化行政審批程式,不斷提高行政服務效率,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加快電子政務建設,最佳化政府運作方式和工作流程,建立高效、快捷的政務工作體系。切實克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改進文風、會風,不斷精簡會議和檔案。政府工作人員要時刻擺正位置,乾工作、想問題、作決策,要立足於解決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要經得起民眾的檢驗。
強化節儉意識,建設節約政府。始終保持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勤儉乾一切事情,節約辦一切活動,堅決取消不合理、不必要的行政開支,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加強財源建設,做強、做大、做優財政盤子。從嚴控制財政支出,在保工資、保運轉、保穩定的基礎上,努力增加民生工程和社會事業投入。加強政府投資項目的計畫和資金管理,加大政府重點項目、重點領域的審計、監察力度,提高投資績效。加強政府債務監控,進一步防範和化解財政風險。
完善監督機制,建設廉潔政府。健全政府職責體系,落實行政分級負責制,推行行政問責制,確保政令暢通。完善監督機制,形成人大監督、政協監督、政府層級監督、專門機構監督和社會監督相結合的監督體系。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快構建預防和懲治腐敗機制,切實做好反腐倡廉工作。
各位代表,瓦房店市正處在搶抓機遇、迎接挑戰、全面振興的重要發展階段,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是我們的責任、時代的使命和人民的期盼。讓我們在中共瓦房店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振奮精神,堅定信心,紮實工作,開拓創新,為把我市建設成為東北縣域科學發展示範城市、早日躋身全國百強縣(市)前列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