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淮南市政府工作報告

2008年淮南市政府工作報告,於2008年在淮南市發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8年淮南市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08年
  • 類別:工作報告
  • 地點:淮南市
主要成就,工作計畫,

主要成就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關於2007年工作及五年來主要成就
2007年,是我市奮力崛起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全市人民在市委的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建設,牢牢把握巨觀調控帶來的有利條件,努力克服國際國內複雜因素和洪澇災害形成的影響,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保持了平穩健康快速協調發展的良好勢頭。
——國民經濟平穩快速增長。預計全市實現生產總值355億元,增長12.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6億元,增長2.8%,第二產業增加值197億元,增長14.3%,第三產業增加值122億元,增長11.2%;實現財政總收入48.5億元,增長12.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3.1億元,增長17.5%;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450億元、貸款餘額365億元,分別比年初增加49億元和73億元;固定資產投資243億元,增長22.8%,為歷史最好水平;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9.0億元,增長16.5%,提前實現“百億商貿”目標。
——社會事業加快發展。人口自然增長率6.85‰;城鎮登記失業率4.2%;高中階段毛入學率66.3%;城鄉低保覆蓋率分別達6.9%和3.7%;億元生產總值生產事故死亡率比上年下降14.29%。
——資源環境得到有效治理保護。初步測算,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2%;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排放分別下降6%和7%。
——人民生活有較大改善。預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萬元,增長12.5%;農民人均純收入 3600元,增長10.7%;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5%,低於全省平均水平。

工作計畫

一年來,我們主要抓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第一,貫徹落實巨觀調控政策,經濟運行質量進一步提高。著力解決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努力在貫徹巨觀調控中又好又快發展。認真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大力促進農民增收,投入各項支農資金6.4億元,增長23%。加快實施工業強市戰略,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戶,預計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62億元,增長15.5%;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51,提高10個百分點;實現利稅41億元,增長9.7%。著力最佳化投資結構,加工製造業完成投資13.5億元,增長22%。進一步擴大消費需求,城鄉市場持續活躍,旅遊、金融等服務業迅速發展。嚴格土地審批和環境評價,強化節能減排措施,整頓規範小煤礦、山石開發秩序,關閉了一批小煤礦、小機組、小水泥、採石場、石灰窯,淘汰了一批落後生產能力。促進縣區經濟加快發展,4個區財政收入增幅超過20%,新增財政收入超億元的區2個,鳳台縣繼續位居全省十強縣前列。
第二,奮力抗洪救災,災後重建和新農村建設進一步深入。面對淮河1954年以來最大的流域性洪水,堅持把人民民眾生命安全放在首位,運用了4個行蓄洪區,組織各方面力量,調集大批物資,投入各類資金2億餘元,6026戶倒房戶已全部搬進了新居,實現“六有一無”目標,取得了抗洪救災和災後重建的全面勝利。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示範村鎮建設和村莊整治取得積極成效。糧食生產克服嚴重洪澇災害影響,總產132.3萬噸,創歷史新高。建成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1個,通過國家綠色食品認證12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12個。加強農村公共事業,建成“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家店178個、農家書屋30個,新建農民體育健身工程12處,改擴建農村敬老院12所。加快推進採煤沉陷區治理,基本建成市礦統籌新農村建設試點劉龍新村。村村通工程、沼氣工程、治淮工程取得新進展,完成農村公路建設315公里,完成農田水利土石方517.8萬立方,新建沼氣池4000口。順利完成小島移民遷建工程,徹底解決了853戶小島居民的水患之害和惡劣的居住環境,終於實現了小島人近半個世紀的夢想。
第三,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新型能源基地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顧橋、劉莊等6個現代化大型煤礦和改擴建礦井竣工投產或試運轉,口孜東煤礦通過國家核准,新增煤炭產能2300萬噸;田集電廠一期、平圩電廠二期、洛河電廠三期等技術起點較高的燃煤電廠相繼建成發電,新增電力裝機容量387萬千瓦;新上了一批符合工業化要求的煤電項目和配套工程。加快建設安徽煤化工基地,強力啟動煤化工新區及年產60萬噸甲醇、20萬噸二甲醚項目,煤基合成油催化劑、甲醇制丙烯工業試驗裝置等科技先導型項目開工建設,藍天化工廠移址新建,德邦100萬噸純鹼擴建一期竣工投產。規劃建設了安徽煤機裝備製造基地、省級生物醫藥及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綠色食品加工基地。萬向二期、山河藥用輔料、益益萬噸配方奶粉等一批項目相繼竣工。凱盛重工、萬泰機械電子、光華光神特種線纜、電子產品製造基地等一批項目開工。資源綜合利用取得新進展。新上了一批煤矸石發電廠、瓦斯和低溫餘熱電站,新建新型牆體材料生產線9條。服務業水平進一步提升。蘇寧、幸福樹電器等知名企業落戶淮南,家樂福購物廣場、商之都淮南購物中心、華聯商廈擴建等項目開工。新創國家3A級旅遊景區1個、2A級1個,建成了一批“農家樂”項目。
第四,改革開放向縱深拓展,經濟社會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我市被列為中部老工業基地試點範圍。增值稅轉型試點改革的實施,對增強企業造血能力、推進結構調整具有深遠意義。國有資產管理體系和公共財政體系進一步健全,國企改革和金融改革進一步深化。全面完成國有企業清產核資和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清查工作。實施改制重組企業8戶,整合醫院7家。全市不良金融資產打包處置工作全面啟動。國投新集公司成功上市,實現上市企業“零”突破。全省首家(淮南礦業集團)財務公司開業。城投、國資等融資平台運作成效明顯,全年實現融資50億元,與中鐵四局簽定了45億元山南新區投資開發契約。農村綜合改革、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進展順利。行政管理改革邁出新步伐,出台了《部分行政管理許可權下放縣區管理的實施意見》,下放許可權76項。行政審批事項繼續清理,政務服務中心“一站式”水平提高。對外開放取得新成效,預計全年實際利用外資2億美元,增長11.0%;實際到位省外資金88.0億元,增長28.0%。預計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9000萬美元,增長14.5%。開發區建設取得新進展,全年新批入區項目25個,竣工項目17個。朝陽東路延伸段竣工,打開了“東擴”的通道。田集海關保稅倉庫揭牌運作。對外交流合作取得新突破,與合肥市簽訂了《加強區域合作的框架協定》。
第五,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城市功能進一步完善。完成市礦統籌規劃和2個分區規劃、2個控制性規劃、6個專項規劃編制。交通設施建設取得新成績,合淮阜高速公路淮阜段建成通車,淮蚌高速公路淮南段征地拆遷等前期工作完成。山南新區建設取得新突破,洞山隧道全面貫通;南緯三路一期、陳洞南路一期建成,北環路、高壓走廊改造、三和農民新村等工程開工。城市基礎設施得到加強。完成火車站站前廣場及龍湖路南段、李嘴孜排污口改造;市體育文化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廣場北路、淮河大橋改造、龍王溝泵站擴建、東部生活垃圾處理場、西部城區供水管網改造、城市集中供熱改造、市消防指揮中心等工程開工建設。新購公車50輛,建設天然氣加氣站3座。實施農貿市場升級改造項目10個,竣工9個。舊城改造繼續推進,施工商品房面積490萬平方米,竣工142萬平方米。生態淮南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創建國家園林城市通過考核驗收。泉大資源枯竭礦區生態修復一期工程實施,十澗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開工;新建、改造遊園10處,成片造林2.4萬畝。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進展順利,文明創建活動取得實效,基本建成中心城區圖像監控系統,城市綜合管理水平邁上新台階。
第六,實施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戰略,各項社會事業發展進一步協調。列入國家、省科技攻關項目9項,完成省級科技成果鑑定33項,認定省級高新技術企業6家、產品6個,申請專利244件,新增省名牌產品4個。創新平台建設取得新進展,煤礦安全高效開採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現代礦業省級重點實驗室批准建設。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改擴建農村中國小81所,改造D級危房2.4萬平方米,選派510名教師到農村支教。加快發展高中階段教育,新創省示範高中1所,安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被評為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中職招生人數增長30.5%。高等教育辦學規模擴大、質量提高,安徽理工大學躋身全國高校本科教學評估優秀行列,淮南師院、淮南聯大新校區加快建設。文化、體育事業得到加強。新四軍紀念林等3個基地被命名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紫金硯等5個項目入選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市博物館二期工程全面實施。我市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中國豆腐之鄉”,鳳台縣被中國舞協授予“中國民族民間舞蹈藝術之鄉”。成功舉辦第十四屆中國豆腐文化節。中國文聯、全國婦聯、安徽省人民政府聯合在淮南舉辦了首屆國際少兒藝術節,25個國家和地區少年兒童代表參加了“5+1”的各種活動,淮南的少兒藝術開始真正走向世界。新聞出版工作得到加強,廣播電視在創新中邁出新步伐,對外宣傳取得新成果。《八公山志》出版發行。啟動了承辦省第十二屆運動會各項籌備工作。人口計生完成省下達的各項考核目標任務。統計、檔案、防震減災取得新進步。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權益得到保障,民族、宗教工作取得新進展。外事、對台工作進一步加強,國防動員、人民防空、民兵預備役建設邁上新台階,創建“全國雙擁模範城”實現五連冠。
第七,注重解決民生問題,和諧社會建設基礎進一步夯實。投入資金2.3億元,強力實施十二項民生工程。建立了城鄉義務教育“兩免一補”保障機制,惠及全市31萬中小學生;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首批惠及10萬人;建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參保人數達到16.8萬,擴大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範圍,參合人數達到76.7萬;提高城鄉醫療救助水平,建立健全城鄉衛生服務體系、重大傳染病病人醫療救治和生活救助制度、農村部分計畫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進一步鞏固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城鎮未參保集體企業退休人員基本生活保障,提高了農村“五保戶”供養標準。實行了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試點並向全市推開,提高了城鎮養老、失業保險標準。全年發放社會保障資金11.5億元,增長16.6%。新增城鎮就業3.2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4萬人,基本消除了城鎮零就業家庭;新增農村勞務輸出3.2萬人,完成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4543人。實行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提高了全市最低工資標準。開工建設經濟適用房32萬平方米,發放廉租住房及補貼826戶。實施農村扶貧開發整村推進項目13個,加大對山南七個鄉鎮扶持力度,農村交通、教育等基礎設施和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改善。
第八,推進依法行政,民主法制建設進一步加強。堅持依法行政、依法治市,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地方性法規1件,對政府規章進行了全面清理,修訂5件、廢止13件,頒布5件,辦理行政複議案件27件。“五五”普法深入實施。各級政府自覺接受法律監督、民主監督、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列席市政府常務會議,全年辦理人大代表議案2件、建議78件,辦理政協委員提案459件。安全生產、食品藥品等領域專項整治和執法監管進一步加強,瓦斯治理走在全國前列,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平穩。紮實開展平安創建,強力推進公安“三基”工程,社會治安保持穩定,刑事發案率明顯回落,人民民眾安全感普遍增強。市看守所已建成啟用,強制戒毒所和人民警察培訓學校基本建成。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堅持市領導信訪接待日制度,一批信訪問題得到有效處理。嚴格落實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強化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懲防並舉的反腐倡廉工作力度不斷加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