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凌海市政府工作報告

過去的五年,是我市綜合經濟實力大幅提升的五年,是我市改革開放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重大進展的五年,是全市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和生活環境不斷改善的五年。五年來,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本屆政府團結和帶領全市人民,牢牢把握“富民強市”的總體思路,深入實施“五大戰略”,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戰勝了乾旱、暴風雪等嚴重自然災害,取得了防控“非典”和“禽流感”的全面勝利,較好地完成了市三屆人大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實現了進入全省縣(市)十強的奮鬥目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8年凌海市政府工作報告
  • 發布單位:凌海市政府
  • 性質:工作報告
  • 要點:十條
過去五年的工作,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城鄉環境明顯改善,各項改革邁出堅實步伐,財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民眾根本利益得到保障,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政府自身建設不斷加強,今後五年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奮鬥目標,2008年工作任務,

過去五年的工作


過去的五年,是我市綜合經濟實力大幅提升的五年,是我市改革開放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重大進展的五年,是全市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和生活環境不斷改善的五年。五年來,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本屆政府團結和帶領全市人民,牢牢把握“富民強市”的總體思路,深入實施“五大戰略”,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戰勝了乾旱、暴風雪等嚴重自然災害,取得了防控“非典”和“禽流感”的全面勝利,較好地完成了市三屆人大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實現了進入全省縣(市)十強的奮鬥目標。
五年來,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實現了“六個成倍增長,兩個顯著提高”:地區生產總值成倍增長,由39.6億元預計增加到120億元,年均增長24.8%,三次產業比由 37.2:26.4:36.4調整為22.5:51.7:25.8;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成倍增長,由2億元預計增加到4.15億元,年均增長15.7%;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成倍增長,由10.6億元預計增加到116億元,年均增長61.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成倍增長,由7.1億元預計增加到34億元,年均增長36.8%;實際利用外資成倍增長,由267萬美元預計增加到850萬美元,年均增長26%;出口創匯成倍增長,由4700萬美元預計增加到3.3億美元,年均增長48%。城鎮在崗職工年均工資顯著提高,由8157元預計增加到13210元,增加5053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顯著提高,由3212元預計增加到5500元,增加2288元。
五年來,我市先後被國家授予科技進步先進市、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先進市、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市、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示範市、保護性耕作示範市、民眾體育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被省評為雙擁模範城、公路文明市、林業建設先進市、“綠葉杯”競賽優勝單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先進單位、學前教育工作先進市、信訪工作先進單位。

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


工業經濟增速強勁。積極開展“項目年”活動,實施“工業倍增”計畫,工業經濟駛入快車道,工業總產值由46億元預計增加到246億元。金屬冶煉、建材石材、農副產品深加工、服裝紡織成為我市四大支柱產業,汽車零部件、機電製造、新能源等新興產業正在形成。工業園區發展到14個,濱海工業帶和環城經濟圈建設取得明顯成效。規模以上企業由40戶預計發展到150 戶,其中產值超億元企業由2戶發展到22 戶,10 億元企業3戶。新擴改工業項目595個,多晶矽、風力發電等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填補了省內和錦州地區行業空白。
對外開放成效顯著。制定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組建招商局,設立廣州、深圳招商引資辦事處,聘任了政府經濟顧問。實施“走出去,請進來”戰略,對外經貿往來由日韓拓展到歐美、東南亞、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先後組織和參加各種招商活動120餘次, 成功在日本、韓國、泰國、台灣、香港、上海、深圳、大連、餘姚等地舉辦了招商會;以建市十周年慶典和蕭軍文化節為契機,開展了經貿洽談活動。累計引進項目315個、域外招商引資18.8億元。以沈宏、華龍、華宇、百通為主的出口創匯企業由14戶發展到28戶,出口創匯連續五年占錦州總額50%以上。
農業升級快速推進。以農民增收為目標,大力發展特色農業,新增高效經濟田55萬畝、設施農業15萬畝;新建畜牧小區63個、大型飼養場550個;人工造林68.5萬畝,發展果樹28萬畝、桑樹1.5萬畝。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新增龍頭企業22戶,訂單面積達到42萬畝。年經營額500萬元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18個。保護性耕作、水稻全程機械化等先進農業技術得到推廣,成功承辦了錦州市首屆秋季農展周。啟動了10萬畝國家基本農田保護示範區建設。完成小柳村造地等精品農建工程186項,連續三年奪得省“大禹杯”。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建成新農村示範村50個、新能源示範村20個,安屯三義、大有文字官等7個村進入錦州市級新農村示範村行列,雙羊鎮被評為全國文明鎮。
海洋漁業迅猛發展。堅持捕撈、養殖、加工並重,形成了一體化發展格局,水產養殖面積達到122萬畝,水產品總產量實現88萬噸,漁業經濟總產值實現82億元。對蝦養殖走出低谷,海參養殖獲得成功。淺海開發、設施漁業等十大漁業園區快速發展,漁業龍頭企業達到12戶,達蓮、金海等企業進入省級漁業龍頭企業先進行列。精品漁業、無公害水產品基地面積分別達到20萬畝、23.7萬畝,設施漁業面積達到7.8萬平方米。投入1500多萬元,建成了南凌國家一級漁港。
第三產業日益繁榮。以市場建設為重點,推進商貿流通業快速發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12.7億元預計增加到 20億元。市場建設三年規劃順利完成,城鄉各類市場達到54個,華躍農機、雙羊肉食批發等一批專業市場不斷做大做強,市農貿市場、商貿城大集等綜合市場提檔升級,新建錦州遼西糧食批發、凌海石材等7個專業市場。我市被農業部評為全國百家調出生豬大縣,建業無公害韭菜批發市場被納入商務部“雙百”市場工程。“萬村千鄉”工程順利實施,新建連鎖農家店285家。東東快車、華聯等大型超市成功落戶凌海,凌海電力商城即將投入使用。開發了岩井寺、凌河口濕地等旅遊資源。工商、物價、質監和藥監等部門積極開展專項治理,維護了市場經濟秩序。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由27.2億元預計增加到42.9億元。農村信用聯社、商業銀行、農業發展銀行等金融機構不斷加大貸款力度,支持了我市經濟發展。

城鄉環境明顯改善


城市發展拉開框架。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城鎮體系規劃、中心鎮總體規劃通過省專家評審。投入1200多萬元,改造了國慶路、商業路、錦凌路和凌海大街,實現了西環路與102線相接,打通了青年大街法院至一高中路段,城市南拓初見成效。
城市品位明顯提升。公安局辦公樓、電力集團辦公樓、凌海市客運站、建設大廈、錦州灣大酒店等城市標誌性建築相繼建成。完善了明珠廣場、體育場、九華山公園配套設施,擴建了凌河公園並更名為蕭軍公園。啟動了集中供熱工程。消滅了主城區摸黑路。翻建維修了市內全部公廁。新建紫光花園、農電新村等住宅小區15個,人均擁有住房面積25.8平方米,位居全省前列。新增保潔面積25萬平方米,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34.6%。完成了市區街路、樓門標識設定和農村門牌安裝工作。2006年我市在全省縣(市)民眾生活質量評比中獲得第七名。
基礎設施更加完善。防海水入侵、小凌河河道治理、城市排水管網和水源地改造等一批重大項目開工建設,有的竣工並投入使用。高標準完成102線、大錦線、寶錦線135公里路段維修和濱海公路五支路段路基改造工程,維修改造外貿二街、雙凌路等市內街路40條,實現了90%以上村通油路和三分之二以上村屯街路砂石化。在沿海地區、西北和東部的山區半山區實施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全市吃上安全水村民達到90%以上。

各項改革邁出堅實步伐


農村綜合改革不斷深化。全面取消農業稅,減輕農民負擔7000多萬元,化解村級債務6200多萬元;發放糧食、良種和農機購置等各項補貼資金1.2億元。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林權制度改革進展順利。農村信用聯社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
企業改制力度加大。順利完成財稅服裝廠、化學試劑廠等32戶企業改制任務,實現了國有資本有序退出。積極為金紙股份和金日公司改制服務,為4200多名解除勞動關係人員接續了養老保險,發放失業保險金1500多萬元。糧食、供銷等系統企業改制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行政體制改革穩步推進。科學規範和調整了科技、動監等機構行政管理職能。鄉鎮事業單位改革精簡機構157個、分流人員146人。

財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財源建設取得重大突破。狠抓財源建設不放鬆,積極兌現各種優惠政策,扶持新老稅源企業發展,全市納稅百萬元以上企業發展到34戶,沈宏、華龍連續3年納稅超億元。實現了油田資源稅屬地徵收,為在我市境內取水的8戶中省市直企業安裝了水流量計。今年全口徑財政收入預計突破9億元大關,實現了財政收入與地區生產總值同步增長。
稅費征管力度不斷加大。面對稅源結構變化、稅收政策調整等不利因素,財稅部門依法加大征管力度,做到應收盡收,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國稅部門堅持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挖掘收入潛力,拓展收入空間,收入總量大幅增加。地稅部門在稅收入庫困難的情況下,科學分析稅源結構,全面推行稅收管理員制度,確保了收入連年增長。財政部門強化非稅收入管理,增加了政府可支配財力。
財政管理水平明顯提高。實行收支兩條線、國庫集中支付、部門預算和新的政府收支分類科目,增強了財政工作透明度。嚴格執行支出預算,實現了市鄉兩級公教人員工資統一發放,5次上調了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工資和補貼,提高了企業離退休人員工資標準,為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和軍轉幹部上了醫療保險,補發鄉鎮拖欠公教人員工資1700多萬元。在全省44個縣(市)財政綜合績效評價中我市名列前茅。

民眾根本利益得到保障


勞動就業工作紮實推進。建立了城鄉統一的培訓就業服務體系,累計培訓5.7萬人,實現就業再就業3萬人,勞務輸出4.5萬人,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6.5萬人,“零就業家庭”全部實現至少1人就業。
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建立了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4.4萬人、3.7萬人、8200人,啟動了工傷保險;全面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參合率達90%以上;提高了優撫對象醫療補助標準,實行了城鄉低保對象重大疾病定額醫療救助制度;圓滿完成農村低保提標擴面工作, 農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數達到1.7萬人;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實行動態管理,實現了應保盡保。
社會救助工作卓有成效。實施整村推進扶貧,貧困人口由9.2萬人減少到5.7萬人。累計投入幫扶款物1000多萬元,救助困難民眾4萬多人,資助貧困大學生300多人;投入850多萬元,為“三老”、特困殘疾人、貧困戶新建和維修房屋2699間;投入1400多萬元,建成區域性中心敬老院2所、高標準敬老院19所。深入實施殘疾人康復救助工程,救助貧困殘疾人1072人。充分發揮慈善協會作用,扶貧濟困、團結互助的社會氛圍更加濃厚。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進一步加強。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廣泛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社會文明程度和公民素質明顯提高。落實《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行政執法進一步規範。“四五”普法順利完成,“五五”普法深入開展。第四、五屆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圓滿完成。
科教文衛等事業蓬勃發展。推進科技自主創新,累計投入科技費用6.5億元,申請專利200多項。新增省和錦州市名牌各5個。建成現代化一高中並進入省級示範高中行列,成立了市職業教育中心,投入800多萬元建成市實驗學校,新建板石溝等18所農村九年一貫制學校,減免了農村中小學生學雜費,配備校車180多輛解決了農村中小學生上學難問題,順利通過“普九”提高標準檢查驗收。市醫院、中醫院改造穩步推進,建成市疾控中心大樓,加強鄉鎮防保站建設,完善了市鄉村三級防控網路。全面開展人口和計畫生育新機制試點工作,人口自然增長率連續五年控制在1.48‰以內。完成廣播電視硬碟播出工程,投入1000多萬元,實現了村村通有線電視。積極開展全民健身運動,舉辦了全民運動會,承辦了省十運會籃球、腳踏車等比賽項目。廣泛開展民眾性文化活動,豐富了城鄉居民文化生活,重建蕭軍故居,建成蕭軍紀念館新館。加強土地市場管理,儲備城市南拓土地600畝。實施污染物減排和總量控制,清除了鐵北農藥庫、金紙集團氯鹼車間渣場等環境污染源,凱美克斯公司和電力鋼廠搬出了城區。電力部門積極籌措資金進行電網改造,改善和緩解了供電緊張狀況,為現有企業發展和招商引資項目落戶凌海提供了保障。氣象部門為農業防災減災提供了決策依據,促進了農業增產增收。擁軍優屬成績突出,國防後備力量建設成效顯著。完成了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順利開展了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和1%人口抽樣調查。啟動了市志修編工作。外事、僑務、民族、宗教、人防、檔案、老齡和婦女兒童等項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績。
社會政治保持穩定。依法規範信訪秩序,嚴格落實領導包案、周排查、跟蹤督辦等信訪工作制度,累計受理民眾來信來訪2萬多件次,一批涉法、涉地和涉農信訪案件得到妥善處理。加大對煤礦和非煤礦山的管理力度,深入開展各行業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全面落實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責任制,安全生產形勢平穩。“平安凌海”創建工作全面展開,新型治安防控體系初步建立,打擊刑事犯罪力度加大,刑事和治安案件大幅下降,公安“三基”工程建設為省和國家提供了成功經驗。

政府自身建設不斷加強


服務意識進一步增強。堅持想民眾之所想、急民眾之所急、做民眾之所需,克服各種困難,千方百計辦實事,著力解決百姓關注的看電視難、出行難、上學難、看病難、吃水難等問題。充分發揮市民投訴中心作用,共受理市民投訴1659件,辦結率達97%以上。成立公共行政服務中心,提高了辦事效率。開通了政府網站,及時向社會公布政府檔案、辦事程式和服務事項。
工作制度進一步健全。制定了《凌海市人民政府工作規則》和《加強市政府領導班子自身建設的決定》。對重大行政決策實行調查研究、專家論證、集體決策制度,提高了政府工作的科學性。推行崗位責任制、限時辦結制,成立市政府督察室,各項政務工作得到有效落實。加大對行政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責任追究力度,部門和行業工作作風明顯好轉。
工作透明度進一步提高。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五年共辦理人大議案3件、人大代表建議162件、政協委員提案484件,辦復率100%。監察、審計部門依法獨立履行監督職責,行政行為有效規範。積極推進“陽光政務”,公開面向社會招聘教師和公務員,對國債和公益事業項目實行招投標,杜絕了“暗箱操作”。
各位代表,過去五年取得的成績,是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有效監督的結果,是社會各界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人民齊心協力、奮力拚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向駐凌部隊指戰員、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向駐凌單位,向所有關心、支持、幫助並為凌海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貢獻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一些矛盾和問題:產業結構不盡合理,工業化、城鎮化水平不高;市鄉兩級財政收支結構問題比較突出;農民增收難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經濟發展環境需要進一步改善;政府機關的服務水平和辦事效率需要進一步提高等等。這些困難和問題有待於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今後五年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奮鬥目標


十七大明確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今後五年,是我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期,是我市經濟發展面臨競爭更加激烈、矛盾更加突出的挑戰期,更是凌海經濟騰飛、社會和諧發展的機遇期。國家實施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省委省政府實施“五點一線”戰略、錦州市建設遼西沿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給我們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只要我們解放思想,把握機遇,真抓實幹,開拓進取,經濟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的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
今後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全面融入省“五點一線”戰略和錦州灣整體開發大格局,繼續深入實施“五大戰略”,注重協調發展,注重改善民生,注重生態文明,全力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產業升級、推進新農村建設、提升城市品位,努力建設經濟發達、環境優美、生活幸福、社會和諧的新凌海,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現代化進程中走在全省前列。
奮鬥目標是:到2012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35億元,年均增長16.3%(新口徑),三次產業比調整為17:53:30;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到7.3億元,年均增長12%;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290億元,年均增長19.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60億元,年均增長24.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達到260億元,年均增長15.5%;實際利用外資累計達到6600萬美元,年均增長15%;出口創匯累計達到15億美元。
經濟更加發達。堅持把節能減排作為調整結構和轉變增長方式的重要手段,實現由外延增長向內涵增長轉變。積極發展園區經濟,著力打造“四個”產值超50億元的園區,即翠岩、沈家台、班吉塔特種鐵合金產業園區;石山、白台子、三台子石材產業園區;建業、大有、西八千風電產業園區;新庄子光伏產業園區。加快雙羊中小企業園區建設,打造百億濱海工業帶。扶持培育一批主業突出、成長性好、市場潛力大的骨幹企業,逐步形成七大支柱產業。建成全國特種鐵合金生產基地、東北最大多晶矽生產基地和東北最大風力發電場。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推進農業標準化、品牌化、集約化和機械化生產,培育10戶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成10萬畝國家基本農田保護示範區。加快市場建設,提升現代服務業水平,構築凌海物流發展平台,建成一批標準高、輻射面廣的綜合型、專業型批發市場。
環境更加優美。推進城市東優西進南拓,最佳化金城街道生活區,建設雙羊輔城區和凌南新城區,發展高層建築群,城市人口突破20萬。淘汰燃煤小鍋爐,城市80%以上天數空氣品質達到國家Ⅱ級標準。城鎮污水集中處理和垃圾無害化處理均達到80%以上,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0%以上。實施農村公路工程,實現村村通油路。實施農村安全飲水工程,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70%以上。實施農村改廁工程,70%以上的農戶用上符合衛生要求的廁所。提高小城鎮建設水平,逐步建成以閻家為中心的南部城鎮群,以石山為中心的東部城鎮群,以翠岩為中心的西部城鎮群。建設100個生態文明村。
生活更加幸福。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城鎮在崗職工年均工資突破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000元。構建城鄉一體化就業格局,實現有勞動能力和就業願望的勞動者充分就業。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實現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完善城鄉居民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體系,讓民眾得到滿意的醫療衛生服務。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擴大城鄉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覆蓋面。高度關注弱勢群體,確保城鄉困難民眾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推行經濟適用房、廉租住房制度,逐步消滅城市棚戶區。努力使全市人民勞有所得、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
社會更加和諧。促進城鄉協調發展,逐步縮小城鄉差別。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促進城市文明向農村輻射。發展循環經濟,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積極引進人才和技術,鼓勵技術創新,尊重科技、尊重人才、尊重知識的社會氛圍更加濃厚。積極打造地方文化品牌,繁榮文化事業。加強道德建設,培育健康文明風尚,誠信友愛、團結互助的理念深入人心。社會安定有序,人民安居樂業。

2008年工作任務


  
2008年是新一屆政府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關鍵一年,更是落實十七大精神、完成今後五年奮鬥目標的第一年。因此,做好明年工作意義十分重大。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
──地區生產總值130億元,增長18%(新口徑);
──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8億元,增長15%;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5億元,增長32.4%;
──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51億元,增長30%;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億元,增長20%;
──實際利用外資1020萬美元,增長20%;
──域外招商引資6億元,增長20%;
──城鎮在崗職工年均工資15500元,增長17.3%;
──農民人均純收入6000元,增長9.1%。
圍繞上述目標,著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深化結構調整,提高工業經濟運行質量
加速發展支柱產業。鼓勵沈宏、華龍、華宇等金屬冶煉企業增加科技含量,拉長產業鏈條,最大限度地規避市場風險。扶持特種電機等機電製造企業技改擴能,引導春雨石材等建材石材加工企業和百通等農副產品深加工企業加快產品轉化升級,擴大生產能力。促進光和密封等汽車零部件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加快金華、國電電力等新能源企業發展步伐,提高新興產業對工業經濟的貢獻率。全市新增規模以上企業20戶、產值超億元企業6戶。工業總產值達到306億元,增長25%。
加快工業園區和工業帶建設。以建設科技型、環保型、專業型園區為重點,推進特種鐵合金、石材、風電、光伏產業園區建設,提高園區品位。加快雙羊中小企業園區建設,實現產業、資金和技術集聚,打造富有活力的高標準特色園區。以濱海公路建設為契機,加快濱海工業帶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新能源、海產品深加工等特色產業,工業帶內工業總產值達到53億元。
推進重大項目建設進程。以大項目帶動大產業,以大產業促進大發展。加速金廈風電、電力制鋼、大地豐肥業等在建項目建設進程,確保早日投產達產;緊緊抓住瀋陽輝山乳業奶製品、美國UPC風電、西班牙水泥等簽約大項目,完善項目建設責任制,做到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抓到底,著力提高項目的資金到位率、工程開工率和投產達產率。全市新上固定資產投資5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30個。
(二)突出招商引資,推動對外開放再上新台階
夯實招商引資基礎。修改和完善《凌海市關於鼓勵招商引資的暫行規定》,保持招商引資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建立招商項目台賬,提高引進項目成功率。加大公共行政服務中心建設力度,切實精簡審批事項,縮短審批時限。強化親商理念,繼續實施回訪制,暢通客商投訴渠道。加強項目儲備,精品包裝項目達到78個。
注重招商引資實效。突出企業和園區招商引資的主體地位,緊緊圍繞重大產業項目、產業集群招商。鼓勵民間投資,推進民營企業與國內知名企業合資合作。強化利用外資,主攻日韓、歐美和港澳台,重點引進實力雄厚和產業特色鮮明的外資企業,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組織和參加好各種招商引資活動,每個鄉鎮和有關部門至少組織或參加2次外出招商引資活動。
加大外貿出口和勞務輸出力度。堅持科技興貿、以質取勝,鼓勵現有出口企業採用國際質量標準組織生產,提高競爭力和出口份額。加快培育新興出口生產企業,調整出口產品結構,促進外貿出口持續增長。出口創匯實現3.3億美元。擴大勞務輸出規模,組織境外勞務輸出350人次。
(三)立足現代農業,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
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抓住我市被國家確定為調出生豬大縣的有利機遇,提高畜牧業規模化、集約化飼養水平,新建畜牧小區22個。著力推進果蠶業由數量型向質量型、效益型轉變,發展果樹1萬畝、大棗5000畝、桑樹5000畝,新增養蠶戶1700 戶。深入實施“陽光工程”,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1.2萬人。結合“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工程,科學規範蔬菜、水果、畜禽、水產等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70個,每個村至少有1名科技經紀人。實施12個村整村推進扶貧,實現3.8萬人穩定脫貧。
加快農業發展步伐。推進“一主三化”進程,加快農業經濟發展。抓好糧食生產,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搞好設施農業建設工程、興機惠農工程和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程。新增設施農業2萬畝,完成保護性耕作核心示範區面積10萬畝,完成小流域治理2萬畝、農業綜合開發4萬畝、基本糧田改造4萬畝,新增灌溉面積2.5萬畝、改窪治澇3萬畝。搞好農業科技進村入戶工程,引進、推廣農業新技術50項、新品種120個。搞好農業產業化經營, 加快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全市新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戶、訂單農業面積5萬畝。搞好農業標準化建設,新增無公害認證5個、綠色食品認證3個。搞好農業示範園區建設,發揮市農業科技示範場和雙羊高效農業示範園區帶動作用,發展占地300畝以上農業示範園區10個。加快10萬畝國家基本農田保護示範區建設步伐。
加強新農村建設。推進示範村建設,大力推廣村企共建型、產業帶動型、市場拉動型等新農村建設模式,建成錦州市級示範村8個、縣級示範村42個。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擴大以“一池三改”為重點的新型能源覆蓋面,新建大業程廣、余積蘇富等12個能源建設綜合示範村。推進農村生態環境建設,完成人工造林作業面積11萬畝,新建右衛大王、安屯張家等20個綠化新村。
(四)加快海上開發,構築海洋經濟新優勢
調整漁業發展布局。完善海洋與漁業經濟發展規劃,打造海水養殖、臨海水產品加工等5個經濟帶和海參養殖、歐洲丁鱖魚生態養殖等18個精品漁業養殖基地。更新改造現有漁船,提高捕撈作業能力。做好大有八支路國家一級漁港申報工作。依法加強海域管理,全面實現海域有償使用。拓寬漁民轉產轉業途徑,提高漁民向二三產業轉移能力。
積極發展養殖業。鼓勵和引導漁業養殖企業擴大經營規模,廣泛套用日光溫室養殖、貝類苗種中間培育等新型養殖技術,推廣海參、鱸魚等優勢品種。新增設施漁業面積1萬平方米、精品漁業面積2萬畝。全市水產養殖面積達到48.8萬畝,水產品總產量實現9.4萬噸,漁業總產值實現5.8億元。
大力發展加工漁業。發揮達蓮海珍品真空凍乾、蒞江海鮮調味品等項目的示範作用,鼓勵養殖企業發展水產品加工業,拉長產業鏈條,進一步提高漁業綜合效益和市場競爭力。全市漁業加工產值達到3億元。
(五)加強市場體系建設,實現第三產業新突破
推進市場升級。最佳化市場結構布局,推進生產要素合理流動。進一步擴大凌海石材、建業無公害蔬菜等專業市場規模,建成謝屯蔬菜批發市場。爭取上級資金扶持,加快華躍農機、北方桑蠶等企業的發展。建立城市廳棚式市場專項維修基金,確保市場安全有序運營。規範集貿市場,實現鄉鎮大集全部進場經營。
擴大商貿流通。編制完成《凌海市商業網點規劃》。運用現代經營方式改造傳統商貿業,大力推行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新型流通業和現代物流業, 提高現代服務業市場化程度和整體水平。深入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新建連鎖農家店60個。加強食品、藥品和餐飲衛生監管,實施食品藥品“放心工程”,保障人民民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加快旅遊開發。培育旅遊市場,整合旅遊資源,加大景區依法管理力度。打造隆海山莊、岩井寺等農家樂休閒品牌,發展鄉村旅遊;以蕭軍紀念館、蕭軍故居、遼瀋戰役前線指揮所為依託,開發紅色旅遊;利用好凌河口濕地、翠岩山等旅遊資源,做大生態旅遊。旅遊收入實現4.8億元。
(六)強化增收節支,增強財政保障能力
拓展生財渠道。集中精力扶持骨幹企業和納稅大戶,鞏固主體財源;千方百計推進在建重大項目投產達產,培植新興財源;積極發展商貿流通服務業,壯大群體財源;大力推進城市經營和土地資產經營,挖掘潛在財源。每個鄉鎮都要新上1戶納稅百萬元以上企業。
強化聚財能力。嚴格依法治稅,維護正常稅收秩序。建立健全重點稅源監控體系,大力開展陽光稽查,深化部門聯動壓縮欠稅制度,堵塞稅收征管漏洞,減少稅款流失,確保應收盡收。強化非稅收入管理,多渠道增加財政收入。
提高理財水平。建立財政支出績效評價體系,完善財政監督機制,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依法執行支出預算,嚴控消費性支出,增強財政調控能力。堅持量入為出,把新增財力向社會保障、助農增收、科技教育、生態環境保護等領域傾斜,確保重點支出到位。金融部門要加大信貸力度,保證經濟社會發展對資金的需求。
(七)堅持統籌發展,營造良好人居環境
推進城市南拓。編制城市南拓詳細規劃。充分利用亞行貸款,按照一年打基礎、兩年出形象、三年大變樣的思路,重點建設交通網路、供排水管網、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推進凌南新城區“七通一平”進程,擴大城市發展空間。
加快小城鎮建設。進一步完善城鎮體系規劃,用經營城市的理念建設管理小城鎮,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努力增強城鎮經濟實力。以雙羊、閻家、石山、翠岩、右衛、余積為重點,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著力構建布局合理、功能互補的城鎮發展格局。
完善城鄉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蕭軍公園和九華山公園配套設施,增強服務功能。加快棚戶區改造,認真落實廉租住房政策,逐步解決城鎮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加強小凌河水毀工程建設,確保防洪安全。搞好102線、大錦線等69公里黑色路面維修工程,加快濱海公路39公里路基工程建設。逐步更新城市公車輛,新建鄉鎮客運站5個,凌海市客運站進入國家一級站行列。推進電力集團重點項目建設進程,加快城鄉電網改造,解決供電緊張問題。
規範城市管理。嚴格規劃管理,加大執法力度,杜絕不批亂建行為,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設立九華山公園控制區。搞好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嚴厲查處欺街占道經營、亂貼亂掛等行為,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能力,再奪省“綠葉杯”。主城區安裝噪聲監測儀,有效監測交通噪聲。整頓道路交通秩序,加強“神牛”管理。深入實施小康環保行動計畫,抓好生態示範市建設。
(八)著力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搞好十大民心工程。一是主城區實現集中供熱;二是鋪設青年大街南段黑色路面;三是啟動自來水三期改造工程;四是啟動天然氣入城市工程;五是維修改造市內10條街巷;六是基本實現村通油路;七是免除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課本費;八是建成4所中心衛生院;九是三分之一鄉鎮建立綜合文化站;十是完成防海水入侵工程。
切實維護民眾利益。嚴格落實就業再就業扶持政策,加大勞務市場建設力度,實現城鎮就業再就業4500人、勞務輸出1.8萬人。貫徹實施《勞動契約法》和《就業促進法》,加強勞動監察執法工作,切實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依法擴大養老、失業、醫療、工傷和生育保險覆蓋面,強化基金征繳和運作監管,確保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正常發放。繼續實行城鄉低保動態管理機制,及時將城鄉生活困難對象納入低保範圍。積極發展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建立社會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站。
發展社會各項事業。推進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申請專利60項,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實現6億元。加強農村基礎教育,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打造凌海教育品牌;建成職教中心實訓基地,通過“普九”雙高標準檢查驗收。建成市醫院門診大樓和血栓病專科醫院病房樓,不斷擴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受益面。完善蕭軍紀念館,開展文化廣場和文化下鄉活動,豐富城鄉民眾文化生活;加強網路文化建設,實現文化信息資源共享。開展“全民健身與奧運同行”系列活動,積極舉辦各類體育比賽。提高人口素質,穩定低生育水平。擴大有線電視信號覆蓋面,保障安全優質播出。加強國土資源保護,依法管好用好土地資源。開展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繼續鞏固省雙擁模範城創建成果,促進軍政軍民團結。加強氣象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減少氣象災害造成的損失。進一步落實信訪工作領導責任制,暢通信訪渠道,維護正常信訪秩序。建立健全社會預警體系和應急救援機制,妥善處理群體性和突發性事件。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堅決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確保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繼續關心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等項事業,促進經濟社會健康協調發展。
加強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市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形成文明向上的社會道德風尚。深入開展“五五”普法,提高全民法制意識。發展基層民主,加強社區建設,抓好村民自治工作,保障人民享有更多的民主權利。加強基層人民調解工作,積極開展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化解各類矛盾糾紛。深入開展“平安凌海”創建活動,不斷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解決治安突出問題,依法打擊刑事犯罪,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增強人民民眾的安全感。
(九)加強自身建設,打造人民滿意政府 提高務實創新能力。堅持深入基層調查研究,關心民眾疾苦,千方百計為民眾辦好事、實事。加強目標考核和績效管理,加大督察檢查力度,加大抓落實力度,做到獎罰分明,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創新政府工作體制、機制,以創新求突破、求實效、求發展。
提高科學決策能力。堅持民主決策和科學決策,進一步健全重大事項專家諮詢、社會公示和聽證制度,廣泛徵求社會各界的意見,認真聽取民眾的呼聲,加強政府網站建設,提高工作透明度,確保政府決策具有科學性、正確性和前瞻性。
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深入落實《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加強公務員法制教育和隊伍建設,不斷提高依法行政的素質和水平。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進一步提高議案、建議和提案的辦理質量。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完善行政執法程式和行政複議制度,嚴格遵守法定職權,嚴肅履行法定程式,確保政府行為符合法律要求。
提高拒腐防變能力。加強反腐倡廉建設,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堅持做到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把民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不斷完善政務公開制度,嚴格執行招投標、土地出讓、政府採購等有關規定,從源頭上預防腐敗行為發生,努力建設富有活力、清正廉潔、團結和諧的政府。
各位代表!我們肩負的使命神聖而光榮,我們對完成明年工作任務和實現未來五年奮鬥目標充滿信心。讓我們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團結一暗心,真抓實幹,開拓進取,奮力拚搏,為全面建設凌海小康社會,為開創凌海全面振興新局面,為凌海人民生活更加美好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