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市人民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構建和諧社會,強力推進以工興市戰略、科教興濮戰略、人才強市戰略、開放帶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和品牌城市戰略,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新成績,圓滿完成了市五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實現了“十一五”發展的良好開局,連續三年被省政府授予目標管理優秀單位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7年濮陽市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07年
- 地點:濮陽市
- 類別:政府工作報告
前言,主要內容,
前言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主要內容
一、2006年工作回顧
——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綜合實力穩步提升。初步核算,全市生產總值達到455.7億元,比上年增長15.8%,增幅居全省第四位,分別比全國、全省平均水平高5.1和1.7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長8.3%,第二產業增長18.8%,第三產業增長12.8%。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26萬元,增長14%。
——工業經濟實力進一步壯大,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221億元,增長22.8%。其中,地方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102.8億元,增長34.9%。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綜合效益指數達到268%,比上年提高了52個百分點;實現銷售收入692億元,增長29%;實現利稅131億元,增長80.3%;盈虧相抵後實現利潤83億元,增長67.2%。八大優勢產業完成增加值205.9億元,增長22.7%,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的93.3%。年初確定的128個投資超千萬元的重點工業項目,完成投資113.6億元,為年計畫的157.2%。有110個項目竣工投產,年可新增產值能力87.5億元、利稅能力10.05億元,創造就業崗位28768個。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農村經濟全面發展。糧食生產創歷史新高。全市糧食總產達到225.8萬噸,比上年增長11.6%。農業結構不斷最佳化。全市優質專用小麥達到200萬畝、優質水稻達到67萬畝、優質專用玉米達到90萬畝,分別占播種面積的65%、100%和76%。經濟作物面積達到212萬畝,建成了尖椒、食用菌、冬棗、鮮切花等一批特色農業基地。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進一步提高。全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387家,其中年銷售額超億元的達到11家。畜牧養殖業快速發展。全年肉、蛋、奶產量達到23萬噸、29.5萬噸和3.3萬噸,分別增長8.1%、4.9%和31.2%。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籌措2億元新建和改建農村公路811.4公里,其中“村村通”工程完成投資1億元,新建公路605公里,新增通油路行政村464個。新建農村沼氣池30152座,超額完成省定2萬座的建設任務。投資3420萬元解決了農村9.5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全市培訓農村勞動力10.3萬人,轉移輸出勞務工52.5萬人,收入23.5億元。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成績顯著,榮獲全省“紅旗渠精神杯”市級杯七連冠。林業生態建設取得新成效。完成人工造林18.3萬畝,新建農田林網12萬畝,完成通道綠化307公里。組織實施了“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共建成農家店535家。加大扶貧開發工作力度,全市共解決和鞏固溫飽3.3萬人。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取得階段性成果。
——新建一批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重點項目,發展後勁進一步增強。全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84億元,比上年增長30.6%。其中地方投資完成116億元,增長42%。開工建設了170個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37.1億元,為年計畫的140.8%,其中有132個項目竣工投產,其餘項目完成了計畫進度。一大批事關濮陽發展和民生的重點項目建設取得突破。金堤河治理工程又建成了台前縣李皮匠溝、苗口溝和范縣十字坡溝三座閘站,基本解決了范縣、台前縣60多萬畝耕地內澇問題;備受廣大市民關注的渠村引黃閘改建工程建成通水,解決了50萬城市居民生活、城市工業及150多萬農民的用水安全和193萬畝耕地灌溉問題;國電2×20萬千瓦熱電機組建成併網發電;年產100萬噸的同力水泥粉磨站項目竣工投產;安陽至濮陽500KV輸變電工程竣工投用,縣城電網改建工程全面完成;大廣高速公路濮陽段建成通車,結束了我市無國家幹線高速公路的歷史;濮陽垃圾發電項目試車成功;濮范高速公路、龍豐紙業25萬噸紙機工程、濮陽縣秸稈發電等項目開工建設。中原大化年產50萬噸甲醇項目完成投資15.5億元,為年計畫的194%。年初向全市人民承諾的12件實事全部落實。
——改革開放力度加大,招商引資成績突出。國有企業改革繼續深化,全市177家國有企業改制面達到97%,盤活資產1.5億元,安置職工2300人。其中市直41戶國有企業完成了改革任務,改制面達到93%。市甲醇廠20萬噸甲醇擴建工程與全國100強—永煤集團正式簽約。按照全省統一部署,完成了公務員工資套改。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效。基本完成了建設系統“三項改革”。交通和統計方法制度等改革取得新進展。招商引資成效顯著。以第四屆河南投洽會、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和500多台商赴濮為平台,開展了招商活動,共簽約契約117份,總投資94.7億元。內外貿易發展迅速。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15億元,比上年增長14.7%。外貿進出口總額3.2億美元,增長92%。其中外貿出口達到2.7億美元,增長73%,增速居全省首位。全市新批外商投資企業21家,實際利用外資4632萬美元,增長25.8%。全年新簽對外承包工程和外派勞務契約額5.2億美元,完成營業額3.8億美元,外派人數5543人,分別占年目標的158%、147%、139%,3項指標連續8年均居全省首位。
——非公有制經濟蓬勃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半壁江山”。全市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達到582家。全市非公有制經濟完成增加值232億元,比上年增長21.2%;完成營業收入797.9億元,增長16.6%;實現利潤88.2億元,增長20.5%;實交稅金10.4億元,增長20.3%。非公有制經濟占全市經濟總量的50.9%,比上年提高了3.8個百分點。
——財政穩定增收,金融運行平穩。全市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8.6億元,比上年增長21%。一般預算支出完成42.4億元,增長21.9%。充分發揮了公共財政職能,在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完善城鎮基礎設施,發展社會事業,保障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達到341.4億元,較年初增加26.9億元;各項貸款餘額達到177.3億元,增加36.2億元。各項貸款餘額創2000年以來最高水平。
——城市建設和管理取得新成績,人居環境進一步最佳化。以迎接國家衛生城市復檢為契機,切實加強城市建設和管理,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和功能,城市面貌發生新變化,國家衛生城市復檢工作取得成功,被全國愛衛會重新確認為國家衛生城市。第三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已報省政府待批,完成了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等城市專項規劃和5個縣城的總體規劃。新建、續建開州路北延、黃河路東延等城市主次幹道10條,改造城市背街小巷14條,擴大了城市綠化美化面積,完善了市政、環衛等基礎設施。新建了9座公廁、8座垃圾中轉站。縣城和小城鎮建設取得新成績。濮陽縣文留鎮、柳屯鎮被評為“全國文明鎮”。全市城鎮化率達到30.32%,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在首屆《中國城市生活質量報告》排行榜上,濮陽市居第125位,在省內城市中排名第5位。
——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和諧社會建設成效顯著。深入實施科教興濮和人才強市戰略,組織實施各類科技項目189項,新增民營科技企業40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5家、省級高新技術產品17種。與鄭州大學、省科學院建立了市校、市院合作關係。基礎教育進一步鞏固,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有了新的發展。普通高考再創佳績,全市本科上線9318人,比上年增加1088人。落實農村中國小“兩免一補”資金6339萬元,符合條件的貧困學生全部發放到位。加強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紮實開展“爭先創優”活動,全市人口自然增長率達到4.71‰,低於全省平均水平。南樂縣被評為“全國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大力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文化產業發展,豐富了民眾性文化活動。文化藝術中心廣場建成投用,大弦戲等4個劇種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濮陽縣元唐兀公碑等3處遺址被批准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掃黃打非工作成效顯著,被評為“全省掃黃打非工作先進市”。市電視編播大樓主體建成。大力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結束了我市東部地區長期不能收看濮陽電視台無線電視節目的歷史。新一代天氣雷達站建成投用。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競技體育取得新成績,在省十運會上我市代表團獲得45枚金牌。進一步改善城鄉居民醫療條件,改建了20所鄉鎮衛生院,新建了6所社區衛生服務站。台前縣、濮陽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穩步推進,參合農民84.3萬人。大力發展旅遊業,2006年全市接待遊客231.9萬人次,增長6.4%;旅遊收入3億元,增長8.9%。認真做好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人員5.4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8萬人,其中“4050”人員7953人。改造和擴建了74所鄉鎮敬老院,農村五保戶集中供養率達到省定20%的目標。鞏固了“兩個確保”,城區和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分別提高到160元和20元,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率和社會化發放率均為100%。我市成為全省第一個擴大失業保險基金支出範圍試點市。人民生活水平繼續提高,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63元,增長12.4%;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907元,增長17.6%。切實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全市各類傷亡事故和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38.2%和24%,連續三年被省政府評為全省安全生產工作優秀市。省定目標內的清理建設領域拖欠工程款任務基本完成。土地管理、環境保護、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審計、物價、史志、人防、地震、氣象、保險、郵電通信、殘疾人事業、國防教育、民兵預備役等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績。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進一步加強,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不斷深化。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紮實推進依法治市,認真貫徹《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全面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支持各民主黨派、工商聯民主監督、參政議政。雙擁共建工作繼續推進,軍政軍民團結進一步加強。認真開展商業賄賂等專項治理,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成效。切實加強信訪工作,及時化解社會矛盾,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連續三年被評為“河南省平安建設先進省轄市”。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成績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公安民警以及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仍然存在一些實際困難及薄弱環節,主要是:農業雖穩步發展,但基礎比較薄弱,抗災能力不強,農民增收壓力較大;工業發展勢頭很好,但地方自主發展能力不強的結構性矛盾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偏低,並且有下降趨勢,分別比全國、全省平均水平低19和9個百分點。同時,經濟發展受市場因素制約較大,煤電油氣運有效供應不足、價格上漲,影響了企業效益;部分企業流資短缺,生產經營困難等等。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並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二、2007年工作的總體要求、奮鬥目標和主要任務
2007年是我市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加快濮陽發展的關鍵一年,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經濟全球化趨勢深入發展,科技創新成果加速套用和推廣,國際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加快轉移,製造業及相關技術、資本加快向投資環境較好的國家和地區轉移,世界經濟仍將保持較快增長勢頭。國家加快促進中部崛起、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繼續加強和改善巨觀調控,保持巨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將進一步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省八次黨代會提出了加快“兩大跨越”、推進“兩大建設”、奮力實現中原崛起的歷史任務,為我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經過近幾年的努力,濮陽經濟持續快速發展,2004年至2006年,全市年均GDP增速達到15.1%,是歷史上增長最快的時期,經濟加速發展的勢頭非常明顯,我們已經具備了加快發展的良好基礎和必要條件。同時,也要看到,世界能源資源價格波動,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經濟加快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以及增長方式粗放的矛盾日益突出,區域競爭不斷加劇;我市經濟社會發展與省內先進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一些主要經濟指標增幅仍處於全省落後位次。因此,當前我市面臨著有利條件大於不利因素、經濟發展環境相對較好的總體形勢,我們要按照市五次黨代會提出的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濮陽的奮鬥目標,圍繞實現經濟強市、文化強市兩個新跨越,大力推進濮陽建設和發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省八次黨代會和市五次黨代會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加快和諧社會建設,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濮陽的目標,大力實施以工興市戰略、科教興濮戰略、人才強市戰略、開放帶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和品牌城市戰略,強力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著力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增長方式,著力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著力推進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著力促進社會發展和解決民生問題,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3%;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3%,力爭達到15%;全部工業增加值增長1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力爭達到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外貿出口增長15%,實際利用外資增長30%;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2.5%以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8%;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降低4.4%,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減少2.4%和1%;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下;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城鎮新增就業人數6萬人。完成上述目標,要重點抓好以下十個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推進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壯大工業經濟實力。要圍繞資源型工業城市轉型,堅定不移地實施以工興市戰略。按照“龍頭帶動、產業支撐、最佳化結構、集群發展”的思路和新型工業化的要求,更加注重工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更加注重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增強,全面提升工業綜合實力和競爭力。一要最佳化工業結構,壯大優勢產業。重點支持石油化工、林紙林板、特種玻璃及電光源、食品加工、冶金建材、機械設備製造、紡織、電力等八大優勢產業最佳化結構,轉變增長方式,拉長產業鏈條,發展精深加工產品、終端產品和高檔產品,提升產品檔次。政府要牽線搭橋,在政策和資金等方面支持鼓勵外資和民間資本放大和延伸我市優勢產業,使資源優勢、產業優勢變成經濟優勢和競爭優勢。二要抓好龍頭項目建設,促進產業化發展。要下大氣力做好世界500強和國內500強企業的引進工作,新上一批大項目、科技含量高的項目、能形成和帶動產業發展的龍頭項目,提升濮陽形象,增強濮陽實力。要大力支持中原油田、中原乙烯、中原大化、濮耐、龍豐紙業、力諾玻璃、中原總機廠、全力食品、三強集團等八大優勢產業中的企業龍頭,發揮優勢,做強做大,增強產業競爭力和帶動力。要整合八大優勢產業的資源,最佳化結構,集群發展,制定標準,培育品牌,實現新的跨越。同時,今年要集中力量抓好122個投資超千萬元的重點工業項目建設,形成新的增長點。三要發展園區經濟,打造產業集群。要把高新區和濮陽工業園區建成濮陽對外開放的視窗、新型產業發展的示範區和經濟發展的動力基地。高新區要搞好功能區詳細規劃及發展規劃,狠抓招商引資和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服務功能,壯大經濟實力。工業園區要借鑑上海及長三角地區的先進經驗,制定科學的管理體制和運作模式,走科學化、規範化發展的道路。各縣(區)也要加強本級工業園區的配套完善,使新項目向工業園區聚集。
(二)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面發展現代農業。要認真落實中央、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部署,堅持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扎紮實實做好農業和農村工作,全面發展農村經濟,促進農民持續增收。一要加強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設。要搞好農業綜合開發,加強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保護,抓好濮陽縣、清豐縣、南樂縣國家優質小麥基地和范縣、濮陽縣優質無公害水稻生產基地建設,全市糧食產量穩定在190萬噸以上,爭取達到200萬噸。要加強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建設,擴大146個標準化畜禽養殖小區的生產規模。要積極發展畜產品精深加工,實現畜產品加工增值。發展稻鴨共作、水產養殖。積極發展特色農業、品牌農業和標準化農業,培育特色主導產業,進一步擴大尖椒、花卉、食用菌等高效經濟作物面積。加強農產品安全監測、無公害農產品基地認定、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認證工作。要重視林業生態建設,大力營造速生豐產林,發展林下經濟,提高林業綜合效益。
要大力扶持73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發展,加快構築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要積極發展適應現代農業要求的物流產業,鼓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健全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二要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切實把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重點轉向農村,財政新增教育、衛生、文化等經費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量主要用於農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讓金用於農村的比重,著力解決農村農田水利、飲水安全、農村公路、清潔能源、農村電網和廣播電視等突出問題。要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繼續做好引黃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工程建設,年內新增有效灌溉面積2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6萬畝,新增除澇面積8萬畝。要加快農村供電、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實施農村電影放映“2131”工程,基本實現每村一月放映一次電影,繼續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三要推動新農村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加強對新農村建設的規劃指導和扶持。深入開展“抓試點、爭致富、辦實事”活動,搞好306個試點村建設,完善村內道路、給排水和垃圾處理等公共設施,搞好村莊綠化,改善農村環境衛生和村容村貌。培育新型農民,推動勞務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農村發展和鄉風文明。
(三)大力推進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著力辦好事關民生的12件實事。要加大投資力度,新上一批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大項目,保持固定資產投資的持續增長,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動力。今年,要抓好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方面186個投資超千萬元的項目,概算總投資187億元,年內計畫完成投資100億元。重點抓好中原大化50萬噸/年甲醇、龍豐紙業25萬噸/年輕量塗布紙、市甲醇廠20萬噸/年甲醇擴建,抓好濮陽縣華寶玻璃5萬噸/年電光源玻管、和興食業4萬隻/日肉雞分割項目,清豐縣恆力佳泰1500噸/年食用菌加工、七點半食品公司15萬噸/年食品飲料加工項目,南樂縣鵬程6000噸/年木糖及木糖加工、宏業化工5萬噸/年過碳酸鈉項目,范縣興發玻璃2億隻/年聖誕飾品、龍馬實業4萬噸/年銅加工項目,台前縣恆潤石化2萬噸/年高檔石油樹脂加工、綠源牧業500頭/日肉牛分割加工,華龍區瑞傑實業3500噸/年石油助劑加工、華龍科技1萬噸/年玻璃纖維加工項目,高新區穎泰化工擴建、新力化工汽車專用高檔塗料等大型項目建設。抓好濮范高速公路、南林高速公路濮陽段建設,力爭開工建設德商高速公路范縣段、大廣高速公路北延至省界段工程。做好龍豐紙業二期工程30萬噸漿、50萬噸紙,中原乙烯30萬噸擴建以及范縣、清豐縣、濮陽縣鹽化工項目的前期工作。積極配合和服務榆林至濟南天然氣管道濮陽段、長泰鐵路濮陽段工程等建設項目。要根據國家巨觀經濟政策和產業投資方向,圍繞八大優勢產業再論證充實一批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重大項目,爭取進入國家、省大盤子。搞好重點項目建設,要堅持用市場機制的辦法解決建設資金不足問題,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強化企業和民間資本的投資主體地位,拓寬外資、民資和社會資金的融資渠道,引導更多的資金進入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領域。
今年市政府要辦好與全市人民民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12件實事:(1)加大對農民的補貼力度。積極籌措資金,繼續實施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農業生產資料綜合直補、優質專用小麥良種補貼、專用玉米良種補貼、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補貼、測土配方施肥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確保補貼金額高於上年。(2)繼續改善農民基本生產生活條件。籌措資金3500萬元,改建“村村通”公路200公里,完善黃河灘區村村通水泥路,建設150個農村招呼車站,完善農村客運設施。籌措資金2880萬元,解決8萬人以上農村居民飲水安全問題。籌措資金8000萬元,用於無電村戶和農網盲點村電力建設,實現農民用上電、用好電、同價電。籌措資金2000萬元,扶持農村沼氣工程建設,新建2萬戶,在沼氣推廣成規模的地區建設沼氣服務站。(3)鞏固提高農村義務教育水平。全部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繼續對困難家庭學生免費提供課本並補助寄宿生生活費。從2007年起,用兩年時間把貧困地區農村中國小課桌凳更新配置一遍。籌措資金2550萬元,用於農村176所中國小校舍維修改造。籌措資金3125萬元,用於農村930所中國小和94個教學點的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建設。(4)緩解民眾看病難、吃藥貴問題。籌措資金2000萬元,完成19所鄉鎮衛生院的改造任務,增加基本醫療設備配置。改造貧困縣醫院和婦幼保健院。在全市農村全面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按上級部署對價格偏高藥品進行分期分批降價。(5)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籌措資金1000萬元,完成216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加強基層司法所建設,積極建設平安鄉村。(6)做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繼續實施農村勞動力技能就業計畫、農村勞動力培訓陽光工程、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培訓雨露計畫,完成引導性培訓7萬人、技能性培訓3萬人,確保全年新增5萬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認真解決進城務工農民子女上學問題。(7)加強城鎮就業再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全面落實就業再就業優惠政策,積極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加大對“4050”人員、城鎮低保人員等困難群體再就業的幫扶力度,確保全年城鎮新增就業6萬人,消除零就業家庭500戶以上,實現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1萬人、其中“4050”人員4000人。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1.8萬人、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4.8萬人。(8)加大對城鄉困難群體的救助力度。完善農村低保制度,適當提高農村低保補差標準,確保每人每月補差不低於30元。加強農村敬老院建設,農村五保戶集中供養率提高到30%。增加對城鄉醫療救助的資金補助,確保補助金額高於上年。加大扶貧開發力度,力爭解決和鞏固3.1萬農村貧困人口溫飽問題。(9)加強區域污染防治。所有縣城建成污水處理項目和生活垃圾處理場,建立運營長效機制,確保已建成污水處理項目和垃圾處理場正常運行。(10)完善城市基礎設施。籌措4000萬元資金,完成石化路東延及10條背街小巷改造,安裝黃河路、開州路等新修路段路燈,建設10座公廁、10座垃圾中轉站。籌資1000萬元,對頤和廣場、濮水公園等城市公共綠地進行高標準改造和建設。籌資500萬元,建設戚城文物景區西大門。(11)加強城區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籌措2800萬元資金,建成市第九中學教學樓並投入使用,開工建設油田六中綜合樓等項目。(12)加快經濟適用房和廉租住房建設。爭取新開工建設經濟適用房5萬平方米,逐步使城市低收入家庭住上經濟適用房。建設廉租住房5000平方米,解決100戶城市困難家庭的住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