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澄邁縣政府工作報告

《2007年澄邁縣政府工作報告》是澄邁縣原縣長楊思濤於2007年1月25日在澄邁縣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作的政府工作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7年澄邁縣政府工作報告
  • 報告時間:2007年1月25日
報告全文
政府工作報告
——2007年1月25日在澄邁縣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澄邁縣縣長 楊思濤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請縣政協各位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過去四年工作回顧
2003年以來,全縣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和縣委的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始終堅持“一縣一點一地”的產業發展方針,認真落實“五抓六看”要求,積極實施“突出龍頭、提升中心、拓展兩翼、帶動腹地、科學發展”的縣域總體發展戰略,進一步調整和最佳化產業結構,加快推進和諧社會和經濟建設,著力解決民眾切身利益問題,較好地完成了縣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順利實現了“十一五”良好開局。
——全面完成各項經濟指標,經濟快速增長質量較好。預計2006年,全縣生產總值達46.33億元(不含農墾,下同),與上年同比增長20.0%,比2002年增長55.2%,年均增長11.6%;其中,第一產業與上年同比增長8.0%,四年年均增長7.0%;第二產業與上年同比增長37.3%,四年年均增長17.4%;第三產業與上年同比增長4.0%,四年年均增長6.9%。全縣全口徑財政總收入達6.21億元,與上年同比增長26.6%,比2002年增長138.0%,年均增長24.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73億元,比上年增長41.3%,四年年均增長21.0%。地方財政總支出5.37億元(不含當年上級專款支出),比上年增長28.4%,比2002年增長90.5%,年均增長17.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7.51億元,與上年同比增長12.5%,比2002年增長42.8%,年均增長9.3%。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0.51億元,與上年同比增長24.0%,比2002年增長170.8%,年均增長28.3%;四年來,累計固定資產投資52.99億元。
——農業優勢產業不斷壯大,農業經濟發展創出新高。認真實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100例計畫,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熱帶高效農業發展成效顯著,農業產業化進程進一步加快。預計2006年,全縣農業總產值達23.09億元,與上年同比增長8.0%,比2002年增長31.6%,年均增長7.1%;農業增加值14.55億元,四年年均增長7.0%。全縣形成了沿海、北部、中部和南部各具特色的四大農業經濟區域和香蕉、冬季瓜菜、楊桃和荔枝、橡膠和檳榔、海洋捕撈與養殖等五大產業帶。建立了糧食、甘蔗、瓜菜、名優水果、漿紙林、海洋捕撈與養殖等10大農業生產基地。其中,福山咖啡、萬昌苦丁茶、無核荔枝享譽海內外;馬來西亞楊桃、印度蜜棗、日本地瓜、美亭香蕉、黑珍珠蓮霧、無核荔枝和無核黃皮等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的精品。特別是瓜菜生產發展迅猛,種植面積、總產量、總產值、島外銷售量、農民收入等五項指標均居全省第一。四年來,先後榮獲“中國果菜十強縣”、“中國果菜無公害十強縣”和“中國果菜無公害科技示範縣”等多項殊榮。
——產業結構調整成效明顯,工業經濟成長勢頭強勁。預計2006年,全縣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31:51:18,與2002年相比,一產占GDP比重降低8個百分點,二產占GDP比重提升11個百分點,實現了長期以來經濟成長由一產拉動為主到以二產拉動為主的根本轉變。預計2006年,全縣工業總產值58.03億元,與上年同比增長21.0%,比2002年增長69.2%,年均增長14.2%。2006年工業經濟對全縣經濟成長貢獻率達71.3%,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7.8個百分點,是解放以來增速最快的一年。四年來,全縣共有195個項目動工,其中建成投產或投入使用的項目154個,水泥、飼料、木材加工等形成了強大的產業規模,新增工業產值56.93億元,不僅填平了永發椰風集團13億多元的工業產值,還較大地拉動了我縣經濟的快速增長。工業經濟規模和發展速度都實現了新的跨越,2005年榮獲海南省市縣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指標考核二等獎。一批新投資建設的項目更是鼓舞人心:投資7億元的“福耀70萬噸浮法玻璃”一期工程兩條生產線已進入全面施工建設階段;投資6億元的中海油基地集團馬村物流碼頭項目和投資4.15億元的年產20萬噸精細化工項目也已全面啟動。這些龍頭型大企業和大項目的進入以及福山油氣田的崛起,不僅成為我縣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而且為我縣經濟快速發展撐起了堅強後盾,澄邁縣已昂首邁進海南省工業縣的行列。
——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增大,城鎮規劃建設步伐加快。2003年以來,我縣投入縣城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達4.75億元,興建了綠地廣場、南渡江金江段防洪堤和金江大橋工程,改造了文化路,啟動建設了金嶺多功能生態區、金馬大道和縣人民醫院等,使縣城面貌有了新的變樣。同時,加強老城經濟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多方籌集資金4.5億元,動工建設59項基礎設施配套工程,建設長達65公里的路網、46公里寬頻網、120公里供電線網及一批供電設施、57公里的天然氣供氣管網、76公里的排污管網、日供10萬噸的供水廠及配水管網等重要基礎設施。此外,四年來還先後改造了金江至屯昌、大拉至永發以及中興、仁興至金江等4條道路;啟動建設了西線高速公路澄邁出口路和福山出口路、美亭至大豐、金江至永發路等;並切實抓好農村公路“通達工程”和“通暢工程”等項目的建設。
——改革創新取得新的突破,政府自身建設得到加強。推行行政審批體制改革、政府公務用車改革、村財鎮管體制改革、仁興福山兩鎮移交縣管理以及規範“三權”工作均取得明顯成效。創新老城經濟開發區管理服務體制,其中有“六項”為投資者、開發商服務的形式或內容為全省首創,有“四項”為全國首創。積極開展“實施投資環境年”活動,投資發展環境進一步最佳化,我縣被評為海南唯一的“中國50家投資環境誠信安全區”。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積極探索城區基礎設施特許經營等新型投資運營機制,成功地啟動了金江城區和老城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項目的社會化融資工作。加強依法行政和行政複議工作,政府自身糾錯能力明顯增強。建立部門牽頭包點負責制、重點項目領導聯繫負責制和縣領導批示事項督辦制,大力倡導執行文化,政府的科學民主決策能力和行政服務效能明顯提高。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事項315件,政協委員提案392件,民主政治建設得到加強。加大案件查處力度,共結案件71宗,黨紀、政紀處分72人(次),涉及科級幹部24人,移交司法機關9人,追回違紀資金92.1萬元,廉政建設工作取得新成績。
——科技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精神文明建設上新台階。積極開展創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活動,科技對經濟貢獻率達50%以上。2004年被評為“中國科普示範縣”,連續四年榮獲全省“科技進步先進縣”稱號。實施中國小危房改造工作成績顯著,全縣完成改造面積7.33萬平方米,率先在全省超額完成中國小D級危房改造任務。加大教育硬體投入,把教育的重點放到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和教學質量上,全面減免九年義務教育階段中國小學雜費。全縣“普九”義務教育不斷得到鞏固和提高,適齡兒童入學率、鞏固率均達98%以上。深化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高。近幾年,每年全縣高考本科第一批被錄取的學生都在200人以上,去年澄邁中學有一名學生考取了清華大學。深入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設,民眾的道德觀念和文明意識有了新的提高。文明生態村建設成績顯著,全縣共創建196個文明生態村,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改善。加大資金投入,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啟動縣圖書館、文化館(文化活動中心)、博物館、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影劇院等文化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加強文物保護工作,開展民眾文化活動卓有成效,先後被評為“全國文物工作先進縣”和“全國特色文化廣場活動組織獎”。雙擁工作成績顯著,再次被評為“全國雙擁模範縣”。計畫生育工作保持在全省先進的行列,2006年被評為“全國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
——著力解決關係民生問題,和諧社會建設紮實推進。大力加強就業再就業工作,就業再就業各項指標全部超額完成省下達任務,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社保資金管理和社會保障工作有了新的進展,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金、低保對象保障金做到按時足額發放。投入扶貧專項資金697萬元,加強南部地區、民族地區、革命老區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貧困村莊農民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加快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體系建設,目前全縣參合農民達30.1萬人,參合率達90.6%;投資862萬元,加強三級衛生網路建設,建設村級衛生所(室)160個,解決民眾看病難問題。切實做好社會低保工作,按照城市和農村最低保障標準每月118元和68元,對全縣城市低保對象9598人和農村低保對象8646人發放生活補貼;還為43位殘疾人蓋新房子,解決其住房困難。分別撥付1374萬元和1134萬元解決了拖欠農民工工資和拖欠徵用農民土地補償款問題。妥善安置歷史上安置不到位的退役士兵115人,一次性給予自謀職業退役士兵260人經濟補償金額292萬元。按照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的要求,積極開展創建和諧社區、和諧村鎮、和諧單位等活動。加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嚴厲打擊各種刑事犯罪活動,全縣社會治安穩定,人民民眾安居樂業。加大農村土地權屬糾紛的調處力度,妥善解決了農村土地權屬糾紛735宗,面積14.7萬畝。認真做好民眾來信來訪工作,全縣信訪數量明顯下降,有效地遏制了重大信訪問題和群體性事件上升勢頭。
——城鄉居民收入明顯提高,人民民眾共享發展成果。2006年,全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7692元,比上年增長9.8%,比2002年增長28.7%,年均增長6.5%;農民人均純收入3598元,比上年增長6.8%,比2002年增長33.7%,年均增長7.5%;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達22.3億元,比上年增長16.2%,比2002年增長58.4%,年均增長12.2%。四年來先後五次給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增加工資,年人均工資額翻了一番多,達到省政府規定的標準。城鄉居民收入的增加,有力地促進了人民民眾生活質量的提高,城鎮居民用於住房、交通、通信、教育和旅遊保健等方面的支出,都比2002年增長52%以上。城鎮居民家庭汽車購買量比2002年增長248%;新增固定、行動電話用戶分別為2.8萬戶和6.8萬戶,比2002年分別增長62%和227%。
審計、統計、金融、史志、檔案、民族、宗教、殘聯、農墾、安全生產、外事僑務、氣象、防震減災等各項事業亦都取得了新的成績。
各位代表!四年來,我們取得的巨大成就來之不易,這是省委、省政府和縣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縣人大依法監督、縣政協民主監督的結果,也是全縣各族人民團結奮鬥、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此,謹讓我代表澄邁縣人民政府向全縣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職工、離退休老同志、農墾幹部職工、駐澄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人民警察和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向為我縣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做出貢獻的廣大勞動者和建設者表示衷心的感謝!向長期關心支持澄邁建設事業的國內外投資者、開發商、各界人士表示誠摯的謝意!
回顧四年來的工作,我們積累了不少有益的經驗,主要體會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牢記第一要務,心無旁騖抓發展。澄邁各項社會事業建設之所以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主要是我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解放思想,求真務實,堅定不移地把發展這個第一要務貫穿到各項工作中。正確把握澄邁產業定位,理清經濟發展思路,始終做到心無旁騖抓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使經濟始終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勢頭。
第二,推進改革創新,最佳化環境樹特色。深化審批體制改革,率先在全省成立了行政審批中心,設立服務視窗,為投資者開發商和人民民眾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針對老城經濟開發區土地管理不規範,部分企業長期圈地、占地不開發等現象,縣委縣政府統一思想,排除各種阻力與干擾,大膽賦予老城經濟開發區相對獨立處理區內立項、選址、註冊、環評、報建等權力,設立“馬上辦”辦公室等一系列服務機構,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全天候和保姆式的服務,使老城經濟開發區的經濟建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飛躍式發展。堅持依法行政,努力營造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規範有序的市場環境、公正公平的法治環境、誠實守信的人文環境和優美和諧的生態環境,有力地促進了經濟快速健康發展。
第三,堅持以人為本,關注民生解民憂。始終堅持把人民利益作為至高利益,把維護和發展人民利益作為最大追求,把發展的長遠目標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問題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把增加就業再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把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作為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突出抓好“兩個確保”(即:確保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確保下崗職工人員最低生活保障)和社會低保工作,妥善解決七所八站、勞大生、退伍兵安置等問題和拖欠幹部職工的工資問題。在扶貧、救災、救濟、安全生產和維護社會治安等重大問題上,都採取了切實有效的措施,較好地解決了民眾的切身利益問題。
第四,加強黨的領導,凝聚合力創佳績。我們堅決貫徹執行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始終堅持同中央、省委保持高度一致,在縣委領導下,堅持中心工作前沿抓,重點工作帶頭抓,團結全縣廣大人民民眾,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使全縣形成了“廣泛參與、上下齊動、同心協力、共圖發展”的良好局面。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縣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還存在著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縣域經濟總量小,人均GDP水平還不高;產業結構不盡合理,三產比重較輕,一產質量不高;區域發展不平衡,南北差距較大;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城鎮化水平較低;就業再就業壓力較大;文化、教育、衛生髮展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農村髒、亂、差現象還很嚴重;農村土地矛盾糾紛仍然較多;涉毒犯罪在一定範圍、一定區域內較為突出,社會不穩定因素依然存在;投資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等等。未來五年要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仍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對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這些問題,採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今後五年的奮鬥目標和任務
各位代表,未來五年是我縣實施“十一五”規劃,全面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關鍵時期。未來五年,新一屆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加快推進和諧澄邁建設,繼續貫徹“一縣一點一地”產業發展方針,切實按照“依託中心城市,加快發展澄邁;服務中心城市,不斷提高澄邁;融入中心城市,縮小發展落差”的努力方向,全面實施“突出龍頭,提升中心,拓展兩翼,帶動腹地,科學發展”的縣域總體發展戰略,加快發展新型工業,實現工業經濟新崛起;認真實施品牌發展戰略,實現特色產品新崛起;努力拉長三產“短腿”,實現旅遊服務業新崛起;切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城鎮建設新崛起。調整最佳化產業結構,在經濟特區和特色產業的“特”字上做足做活文章,調優一產,調強二產,調高三產。加強資源節約和生態縣建設,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狠抓投資環境建設,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大力發展社會各項事業,切實解決民生問題,全面推動社會建設與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協調發展。經過全縣人民的共同努力,把澄邁建設成為海南現代農業大縣、新型工業強縣。
根據上述要求,未來五年,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縣生產總值達到85億元,年均增長13%;人均GDP達2萬元以上,年均增長12%;全縣全口徑財政總收入達12.5億元,年均增長1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1億元,年均增長1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萬元以上,年均增長6%;農民人均純收入4800元,年均增長6%;城鎮新增就業崗位8000個,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8‰以內;萬元GDP能耗控制在0.9噸標準煤之內。
確定這樣的目標,有利於保持巨觀調控目標的連續性;有利於把更多的財力、物力放在社會發展和加強薄弱環節上,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有利於引導各方面將主要精力集中到深化改革、調整結構、提高經濟成長的質量和效益上。今後五年,我國將進入全方位、寬領域的對外開放階段,隨著“9+2”泛珠三角區域經濟合作,大特區和大都市“雙大互動”計畫的推進,大海口經濟圈的構建,瓊北經濟區的重新規劃,粵海鐵路客運站的開通,“三港合一”的實施,金馬大道以及繞城高速公路等一系列大型基礎設施的興建,將為我縣在創新中加快發展創造良好的機遇和條件。特別是老城經濟開發區通過實施“大企業進入、大項目帶動”的發展戰略,一批能拉動經濟成長的大型項目將相繼建成投產、發揮效益。今後五年,將是我們澄邁經濟實現飛躍式發展的五年。
實現以上奮鬥目標,全縣上下必須統一思想,深化改革,著力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增長方式,在創新中加快發展;必須堅持以人為本,著力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全面落實協調可持續發展戰略;必須堅持解放思想,著力推進自主創新,大力推進對外開放;必須堅持不懈地把穩定工作擺在重要位置,紮實推進“平安澄邁”建設,積極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全力維護社會穩定;必須堅持最佳化發展環境,提高全社會服務意識和服務質量,竭誠為投資者、開發商排憂解難,努力創造全省一流的投資環境;必須充分發揮和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著力解決民生問題,凝聚民心,形成合力。只有這樣,澄邁才能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我們的預期目標才能實現。
(一)加快發展現代新型工業,穩步提升工業經濟總量
進一步做大做強老城經濟開發區。進一步完善老城經濟開發區的整體規劃和控制性詳規,規範區內產業用地布局和產業發展方向。立足區位優勢,充分發揮“中國50家投資環境誠信安全區”的品牌效應,採取多元化投融資模式,大力加強老城新城區、盈濱半島旅遊區、海南博士˙院士產業園暨海南省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鐵路與港口物流區、工業大項目區和臨港加工區等六大園區的基礎設施配套工程建設,進一步完善和提升“七通一平”水平。按照讓利民眾的原則,妥善協調好各種利益關係,切實解決好“企中村”、“廠中村”等問題,進一步最佳化整合區內土地資源。圍繞“高科技、大港口、大工業、大物流”的發展目標,加快實施“大企業進入、大項目帶動”發展戰略。堅持不污染環境、不破壞資源、不搞低水平重複建設的“三不”原則,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強與“9+2”泛珠三角區域、大特區與大都市互動和瓊港之間經濟合作,加快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技術含量高、財力貢獻多、就業機會廣和帶動效應強的大型新型工業項目,做到項目引進一批,建設投產一批,發揮效益一批。同時抓住“三港合一”全面實施的良好機遇,加快發展臨港加工業,實現我縣臨港經濟新崛起。不斷創新管理體制,完善服務保障體系。繼續完善服務承諾、服務時限、首問負責、項目跟蹤、社會治安保障等制度;切實做好招商、親商、安商、富商等工作,讓投資者開發商入區有決心、回報有信心、發展有雄心。到2011年,把老城經濟開發區建設成為全國投資軟環境最佳、投資硬環境一流的開發區之一,使老城經濟開發區成為海南西部工業走廊的龍頭、海南省貨物集散中心和瓊北旅遊新熱點。
進一步加快金江鐵路物流加工區建設。充分利用國家開發銀行的授信資金和就業再就業資金,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發揮鐵路和公路的交通優勢和區位優勢,積極引進發達地區勞動密集型轉移企業,大力發展物流業和農副產品加工業,努力把該加工區建成我縣重要的農副產品深加工基地,為解決城鎮勞動力就業、農村勞動力轉移和農副產品流通加工做出貢獻。
進一步加快福山油氣化工基地開發建設。我縣福山地區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發展前景良好。要大力支持石油勘探工作,切實抓好油氣田供氣管網工程和油氣處理站等項目建設的協調服務工作,著力協調和解決福山花場地區石油化工基地建設用地、橋頭石油儲備庫及儲油碼頭建設用地、地震作業及勘探開發井場用地。加強安全綜合管理,確保油氣生產銷售安全,促進產品加工銷售,力爭使福山花場地區早日成為全省新興原油、天然氣和石油化工生產基地。同時,還要積極支持中石油白蓮油氣處理中心基地建設,為我縣工業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進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加大對非公企業的扶持、引導、服務力度,千方百計為非公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困難,特別是融資難的問題。此外,還要切實解決非公有制企業在土地、環保、招工等方面存在的各種矛盾糾紛,為非公經濟發展保駕護航,推動非公經濟快速健康發展。
(二)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不斷促進城鄉協調發展
加大對“三農”的投入。貫徹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放活的方針,落實國家關於把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重點轉向農村的各項政策措施。未來五年,縣級財政新增財力25%用於農村教育、衛生、文化、水利、交通等事業建設;積極整合支農資金,進一步規範、最佳化項目申報、審批、管理,建立健全支農資金投資評估機制,提高支農資金的使用效益。
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鄉村道路、農村電力、漁港、農田水利建設,發展農村沼氣,進一步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實施信息進村入戶工程,擴大農村信息服務覆蓋面。按照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社會服務一體化、社區管理一體化的標準,規劃小城鎮和村莊建設,全面提升農村公用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
加快調整農村經濟結構。按照比較效益最大化和保持生態平衡的原則,調整最佳化農村經濟結構,大力發展無公害、生態型農業;突出瓜菜、水果、畜牧、水產等優勢產業,培育發展特色產業和特色產品,打造澄邁品牌。建設一批專業村和產業鎮,形成“一村一業”、“一鎮一品”特色發展格局。加強行業協會及中介服務組織建設,積極推行“龍頭企業+農民”、“基地+農戶”、“農戶+農戶”等經營模式,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進一步加快農業標準化建設,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和標準化水平。繼續實施“農村經濟結構調整100例”計畫,實現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新突破。
繼續深化農村改革。加快農村綜合改革,大力推廣“家庭承包+社會化服務組織”經營模式,把“家庭承包+社會化服務組織”作為農村經濟組織結構的主要模式。穩定農村土地家庭承包,規範農村土地流轉,防止農村土地發包中承包面積過大、承包期限過長、承包金過低的問題,確保農民長期的土地收益權。推進林權制度改革,落實農民經營自主權,充分調動農民造林、護林的積極性。高度重視海防林建設,按時完成海防基幹林帶全面合攏計畫。
堅定不移地推進文明生態村建設。把文明生態村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綜合載體,堅持政府作引導,民眾為主體,充分調動廣大農民民眾投工投勞積極性,廣泛動員社會力量支持和參與,擴大創建規模,加強規劃和後續管理,提升綜合創建水平。今後五年,使全縣半數以上的自然村都建成文明生態村。
大力支持農墾改革和發展。把國有農場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通盤考慮,協調發展。支持農墾深化改革,推進農墾與地方的資源整合,實現農墾與地方優勢互補,促進和諧發展。加大護林保膠工作力度,妥善處理地方與農場的土地矛盾糾紛,促進國營農場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三)切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城鎮化建設進程
加快城鄉公路建設和港口建設。今後五年,計畫投資修建和擴建公路1200公里,力爭2011年前完成行政村主要道路基本硬化、縣城至各鎮及連線高速公路的道路上等級。高起點編制好馬村港港口建設規劃,啟動馬村綜合樞紐港一期擴建工程建設,提升馬村港的綜合吞吐能力。
加快能源開發建設步伐。加強縣城和老城經濟開發區電力基礎設施建設,確保老城經濟開發區和全縣的電力供應。提高福山油氣田和白蓮油氣田的油氣綜合利用能力,加快建設通往福耀玻璃項目專用供氣管道和金江鎮的輸氣管道,降低一次性能源的對外依存度,提高抗風險能力。
加大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在南渡江瑞溪段建設2.7公里的南岸防洪堤工程;沿南渡江流域規劃建設2座中小型發電站、5個電灌站、1箇中型供水廠及一批小型供水工程,解決民眾安全飲水和生產灌溉問題;在北部海岸建設新興港、東水港等防潮堤工程,解決海岸被侵蝕問題。同時加強水資源保護與水環境治理,加大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力度,嚴格保護地下水資源。
推進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澄邁縣城市總體規劃、全縣各建制鎮的城鎮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工作。抓好金江鎮文明路、文化北路、環城西路、人民路、解放路、立新路的改造;採取政府投資和社會融資的多種投資方式,用兩年的時間全面改造金江縣城的城中159條土泥道;完成縣人民醫院的遷建,擴建金江自來水廠、金馬片區二縱三橫的路網,興建東園商住小區、金江污水處理廠等。加緊建設老城供水廠、老城污水處理廠,改造城區供水管網等。加快建設縣文化館(文化活動中心)、圖書館、博物館、影劇院、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金寺公園、電視發射塔和改造燈光球場等。按照縣委提出的“一年變小樣,二年變新樣,三年變大樣”的發展目標,以創建省級文明衛生縣城為目標,高起點規劃,高品位建設,推進新區擴容,實現“一條大道托起一片新城”。同時突出抓好南渡江金江段沿江兩岸市政改造,把金江鎮建設成為一個文明、整潔、亮麗的現代化中心城鎮。
(四)擴大對外經濟交流合作,強力推進旅遊資源開發
積極做好招商引資工作。充分發揮我縣經濟發展的比較優勢和區位優勢,加強與海口地區、泛珠三角區域經濟合作與交流,積極參與省內外經濟合作與競爭。抓住新一輪國內外生產要素重組和產業轉移的有利時機,創新招商方式,採取出門招商、網上招商、委託招商和代理招商等方式,著力引進大型、特大型企業,引進技術高新、管理先進和附加值高的加工製造產業,延長產業鏈條,實現外來投資有較大增長。
加快發展外向型經濟。實施“走出去”戰略,積極引導和鼓勵我縣翔泰漁業、中漁水產、欣龍無紡等一批有條件的企業開展跨國經營。積極創造條件,使我縣更多的外向型企業融入國際大型企業的生產鏈和採購鏈。加強出口商品生產基地建設,積極推動我縣外向型企業的改革創新,促進產品換代升級。加強瓊、港、澳、台的經濟合作交流,充分利用其資金、技術、管理、信息等優勢,大力發展外向型產業,促進我縣經濟快速健康發展。
強力推進旅遊資源開發。儘快修編完成《澄邁縣旅遊總體規劃》。構建多元化投融資機制,加大旅遊開發投入,引進具有戰略目光、實力雄厚的大企業、大集團對我縣重要的旅遊景點進行重點開發,進一步挖掘整合我縣旅遊資源。修復和完善老城大成殿、廣德橋、通潮閣和美亭美榔姐妹塔等歷史古蹟,積極開發“紅色文化游”、“農業觀光游”、“陶瓷觀光游”和“森林生態游”等旅遊項目,高標準、高品位、高質量、快速度推進盈濱半島及周邊地區的開發建設,辦好一年一度的盈濱“龍水節”,使我縣儘快形成旅遊業、服務業相互依存,協調發展的強勢。
(五)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有效促進可持續發展
加強資源的有效保護和利用。採取更加嚴格的措施,強化資源的保護利用,切實加強對生態功能區、自然保護區、生態示範區的監管。加強領導,統一規劃,合理開發,嚴格審批程式,規範資源出讓,實行陽光作業,嚴禁“暗箱”操作,切實防止資源流失。嚴禁資源非法、低價流入少數人手中,對低價出讓和非法占有資源的,必須依法堅決查處。
下決心抓好環境污染防治。重點抓好南渡江金江段排污口整治,改善南渡江金江段的水質,使居民生活污水和沿江工廠、醫院等污水達標排放,同時在取水口處建立水源地保護區。抓好老城經濟開發區現有企業的排污整治工作,特別是要加快華能火電4台12.5萬千瓦老發電機組的脫硫技改工作,切實減輕污染企業對環境污染程度。加強海岸線管理,禁止海邊興建不符合要求與規劃的污染項目,確保海水水質達到國家標準,港口、內海水質達三類標準,風景旅遊區達二類標準,自然保護區達一類標準。
建立完善環境保護監督機制。把污染總量控制和環境質量作為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實行年度考核、社會公布、公眾監督。依法加強對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並對環評報告的審批實行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實施排污許可制度,完善排污收費機制。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嚴厲懲治違法犯罪分子。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廣清潔生產,積極發展綠色生態產業。制定優惠政策,鼓勵支持企業推廣套用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及先進的管理經驗,推動工業廢物和生活廢物的資源化利用,大幅度降低生產環節的原材料消耗和排污量。加大環境保護宣傳力度,提高全民生態意識,倡導健康節約的消費和生活方式,在全社會形成重視節約資源和關注生態環境的良好氛圍。到2011年實現萬元GDP能耗和水耗分別控制在0.9噸標準煤、230噸水以下的目標。
(六)全面落實科教興縣戰略,加快人才興縣強縣步伐
加快科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加強農業適用科學技術培訓,加快農業科技進步,認真實施“星火培訓”等系列工程,抓好“超級水稻”、海淡水養殖等新品種的引進。切實抓好無公害果菜試驗,以及魚鴨生態養殖推廣套用等工作,全面提升我縣科技進步水平。積極支持和引導企業與社會力量投資科研,加大科研開發力度,利用我縣現有國家非織造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博士後科研工作站,以及海南省海洋生物農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科研平台,加大協調高新技術研究開發和推廣套用力度,著力提高科技對經濟成長貢獻率。今後五年,使我縣科技“110”服務功能覆蓋全縣所有自然村,科技對經濟成長貢獻率達到55%以上,確保我縣科技工作邁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縣行列。
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地位。紮實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斷改善辦學條件,最佳化育人環境,加大學校布局調整力度,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實施薄弱學校改造計畫,大力扶持偏遠貧困農村的教育,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切實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整體素質,鞏固提高“兩基”成果。繼續實施“兩免一補”,擴大公辦學校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家庭學生寄宿生活費補助範圍。全力推進“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利用現代教育手段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加快發展高中教育和職業教育。新辦一所高質量的完全中學,提高高中教育面和教育質量;多方籌資建設10所標準化生態循環示範學校;推進技校、職校合併,創辦海南澄邁職業技術學校,鼓勵各類職業技術學校開展校企合作辦學,發展壯大職業技術教育。廣泛開展各類職業培訓,未來五年,實現培訓各類人員達2.8萬人次以上。
大力實施人才興縣強縣戰略。把人才工作納入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緊緊抓好培養、吸引、用好人才三個環節,大力加強專業化黨政人才、職業化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社會化專業技術人才三支隊伍建設。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場體系,疏通三支隊伍之間的人才交流渠道,促進人才合理流動。從人才要生產力、從人才要效益、從人才要發展,營造一個有利於各類優秀人才脫穎而出、人盡其才的優良環境,建立健全一個有利於人才引進的工作機制和本地人才培養成長機制,為實現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保證。
(七)加快發展社會各項事業,紮實推進精神文明建設
加快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衛生保健制度,繼續抓好解決民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為民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加快醫療基礎設施建設步伐,進一步完善縣鎮村三級衛生服務網路和以社區衛生服務為基礎的新型衛生服務體系。今後五年,新建改造25個行政村衛生室和30個社區衛生服務站(中心),使行政村和居委會醫療所(站)覆蓋率達到100%。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加強衛生與健康教育,改善城鄉衛生面貌。
加快發展文化體育事業。重點建設廣播電視發射鐵塔、縣城燈光球場、澄邁文化體育廣場、金江文化商城、廣播電視大樓、金江金寺公園等。通過政府引導,積極鼓勵社會力量建設文化娛樂設施,健全縣、鎮、村(社區)三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進新聞、出版、藝術培訓等方面的產業經營,繁榮文化事業。認真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農村電影放映“2131”工程,不斷豐富人民民眾文化生活。今後五年,要擁有國家一級館標準的圖書館和文化館,每個鎮有1個文化站,每個行政村有1間文化室。
強化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建立健全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機制,加強全縣計畫生育服務網路建設,推進計畫生育工作長期化、制度化和規範化,進一步降低人口自然增長率和性別比,提高人口質量。爭取全縣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51萬人以下,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8‰以下。
加強國防動員建設。加強民兵預備役工作,完善國防動員體系建設,增強平戰轉換能力。加強人防設施建設,健全交通戰備機構。深入開展國防教育,增強全民國防意識。深入開展“雙擁”活動,進一步密切軍政、軍民關係,繼續鞏固和擴大“全國雙擁模範縣”和“全省雙擁模範縣”工作成果。
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大力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特別要加強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形成文明的道德風尚。全面推動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進課堂、進崗位、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深入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更加廣泛地開展文明社區、文明單位、文明家庭等民眾性文明創建活動,在全縣形成知榮辱、講正氣、促和諧的風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愛幼、扶貧濟困、禮讓寬容的人際關係。加大農村髒亂差整治力度,提高農民民眾的文明衛生意識。
(八)加強社會民主法制建設,全力維護社會穩定和諧
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自覺接受同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認真執行人大的決議,定期報告政府工作。高度重視人民政協的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作用。積極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的意見。堅持和完善職工代表大會和其他形式的企事業單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職工合法權益。加強政府民主法制建設,規範政府依法行政行為,努力打造“法治政府”。加強普法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識。
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加大嚴打工作力度,重點打擊殺人、“兩搶一盜”、販毒等各種刑事犯罪。深入紮實地開展創建“平安澄邁”和“不讓毒品進我家”活動,大力創建“無毒社區”和“無毒村莊”建設,動員和集中全社會力量,始終以高壓的態勢,嚴厲打擊吸毒、販毒等犯罪行為,堅決從源頭上遏制毒品蔓延勢頭。切實做好民眾來信來訪工作。堅持執行領導接訪日制度,進一步完善和落實領導包案制度和掛牌督辦制度。健全縣、鎮、村三級信訪工作網路,積極開展人民調解工作,認真調處社會各種矛盾糾紛,妥善解決帶有政策性、苗頭性、群體性的信訪問題,努力把農村土地糾紛等各種社會矛盾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加強文化娛樂場所的管理。切實強化網咖管理。嚴禁未成年人進入網咖,嚴禁開設色情網站,嚴禁以各種非法手段誘導青少年進入網咖,嚴禁在網咖進行賭博。違者除沒收違法經營所得、處以罰款外,還要責令其停業整頓。情節嚴重的立即吊銷營業執照,並移交司法機關處理。嚴格規範酒吧、燒烤園和慢搖吧的經營行為。加強酒吧、燒烤園和慢搖吧的整頓,經營業主對其娛樂場所內發生的色情、賭博、吸毒、聚眾鬧事等違法犯罪活動不加以制止或制止不力的,除按有關管理規定處罰外,還要立即責令其停業。對情節嚴重者,吊銷其營業執照,並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加大監管工作力度,加強對經營者經常性的法律、法規教育,使他們規範經營,守法經營,為民眾提供一個健康有益的文化娛樂場所。
(九)加大國企改革和社保力度,提高人民民眾保障水平
加快國有企業改制步伐。目前,我縣尚有85家國有企業沒有完成改制,改革任務很重。因此,我們要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加大組織實施力度,加快推進改制步伐,爭取在2007年內全面完成國有企業改制任務。在改制中,要妥善安置好企業職工,並切實解決再就業和社會保障等問題。
千方百計增加就業再就業。實施優惠的就業再就業政策,積極組織勞務輸出,培育發展打工經濟,同時引進發達地區勞動密集型轉移企業,鼓勵企業擴大招工;增加就業服務網點,建立城鄉一體化的勞動力市場。加快推進小城鎮建設,引導更多的農民工進入城鎮就業居住,實現城鄉互動的良性發展和農村富餘勞動力有序轉移。今後五年,全縣新增城鎮就業80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
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大力實施城鎮社會保障制度和養老保險制度,大力實施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大病保險、生育保險、住房保障等,擴大社會保障的覆蓋面和提高保障水平。進一步完善城鄉低保制度和社會弱勢群體的福利制度,重點對象是城鄉低保戶、特困戶、失地農民、下崗工人、殘疾人等;逐步提高農村低保補助標準,努力實現利益分配的社會均衡發展。今後五年,全縣養老保險參保要達到3萬人,企事業退休人員社會化服務管理率達100%,農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應參保人數的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100%。
積極做好社會救助工作。切實幫助困難家庭解決就醫看病、子女上學等實際困難。建立“城鎮居民住房解困基金”,切實幫助困難城鎮居民家庭解決住房難等問題。進一步理順關係、完善制度,開展經常性社會捐助活動。繼續推進農村特困戶救助工作,搞好農村特困民眾大病救助工作。完善農村五保戶生活保障制度,確保供養資金。加強災害救助體系建設,全面提高災害的緊急救援能力。
切實抓好安全生產。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積極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和重大危險源監控活動,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認真推進非公有制企業安全監管試點經驗推廣工作,繼續修訂完善重特大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和做好應急救援預案的演練工作。以事故多發的行業和企業為重點,從解決突出問題入手,深化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生產監督,從嚴執法,確保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十)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推進政府管理創新
正確履行職能,規範政府行政行為。建立健全各個領域的規劃,提高規划水平,充分運用規劃引導我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整合政府資源,打造政府投融資平台,推進資源最佳化重組。加強對涉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領域的監管,抓好食品、藥品、農資等重點市場專項整頓,保持良好的市場秩序。建立和完善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工作機制、公共突發事件應急機制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機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
提高行政效能,增強執行力和公信力。健全部門協調製度和執行制度,建立和完善目標管理制度,實施嚴格的績效考核。科學合理界定縣、鎮政府和各部門的決策許可權,按照事權劃定財權。建立和完善重大問題集體決策制度,以及專家諮詢制度,社會公示和聽證制度,提高決策水平。深入貫徹《行政許可法》,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嚴格落實行政首長問責制度,真正做到權責統一、有責必問、有問必究、有錯必糾,提高依法辦事的能力。
完善監督機制,強化對行政權力的監督。加強對重點項目、產權交易、土地出讓、政府採購、醫藥購銷等領域進行重點審計。建立和完善建設工程招標投標、經營性土地使用權出讓和政府採購等制度,進一步規範市場秩序、企業行為和行政權力。積極支持監察、審計等部門依法獨立履行監督。擴大政務公開的範圍和層次,推進電子政務和政務網路建設,接受公眾監督,不斷增強政務工作與社會公眾的互動性。
加強政風建設,堅決防止和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大力發揚艱苦奮鬥和勤儉節約的精神,把有限的資金實實在在用於幫民富民上。加大反腐倡廉力度,旗幟鮮明地開展反腐敗鬥爭。下大力氣治理文山會海,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於深入基層、調查研究、解決問題上。高度重視和認真解決好人民民眾收入、征地、拆遷、就業、上學、就醫、社保等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聚精會神搞建設、心無旁騖抓落實,堅決摒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三、奮力拚博,狠抓落實,開創2007年工作新局面
2007年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工作,保持經濟社會發展良好勢頭,對於迎接黨的十七大勝利召開,意義十分重大。今年我們提出全縣經濟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全縣生產總值增長15%左右,其中第一產業增長8%;第二產業增長21.5%;第三產業增長10%。農業總產值增長8.2%,工業總產值增長2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2%,全縣全口徑財政總收入增長15%,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12.5%,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7.3%。為實現以上目標,我們要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以發展農村經濟為重點,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
大力發展農業優勢特色產業。做優瓜果菜產業,做強畜牧、水產產業,做大橡膠、檳榔熱作產業。發展壯大黑珍珠蓮霧、橋頭無核荔枝、福山咖啡、福山福橙、萬昌苦丁茶、美亭香蕉、加樂雜交豬、白蓮鵝、茂源和牛、永髮乳羊等十大農業品牌,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水平,不斷擴大瓜菜、水果和水產品在省內外市場的份額。加快調整農村經濟結構。大力發展遠洋捕撈業和海、淡水養殖業;發展壯大鴨、鵝以及牛、豬飼養業。提高漁業、畜牧業在農業中的比重。加快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特別是在預冷保鮮、儲運和深加工方面,爭取引進和創辦一批具有一定規模的加工企業,切實解決農副產品銷售難問題,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抓好東水港防潮堤三期工程和促進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完成松濤灌區黃竹至大豐乾渠配套工程和南渡江山口段防洪堤工程任務;切實解決好永發居委會等18個村莊1.77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完成金江至永發、美亭至大豐、文儒至濟公山等道路路面建設改造工程;抓好農村公路“通暢工程”、“通達工程”項目建設。加強文明生態村建設。廣泛發動社會力量,加大工作力度,積極組織民眾投工投勞,確保文明生態村創建工作取得質與量的同步提升。
(二)加快開發區發展步伐,推進老城地區重點項目建設
抓好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加快老城經濟開發區主要路網、供水工程、污水處理廠、海灣大橋、北二環路、配水管網工程等項目建設,確保老城供水廠在上半年實現供水。推進重點項目建設。認真抓好馬村三港合一、整體開發盈濱半島及周邊土地、東匯特種鋼等大項目的建設,加快推進福耀浮法玻璃、海洋資源集團20萬噸精細化工項目、中海油基地集團馬村物流碼頭和光譜薄膜電池等新項目建設速度,促使儘快建成投產,產生效益。
(三)認真實施城鎮發展規劃,加快城鎮化建設步伐
加快城鎮規劃編制工作。儘快完成澄邁縣城市總體規劃和全縣各建制鎮的城鎮總體規劃修編工作,包括各類專項規劃編制以及加樂、橋頭、瑞溪、中興、文儒、仁興等六個鎮的城鎮總體規劃。加快城鎮建設。充分利用國家開發銀行的授信資金和其他資金,儘快完成縣城文明路、環城西路的綜合改造。採取政府投資和社會融資的方式,全面改造金江縣城中159條土泥路,完成西線高速公路澄邁出口路、福山出口路和縣人民醫院遷建等工程建設,力爭金江鎮的城市面貌有一個新的變樣。加強城鎮環境綜合治理。以老城、永發、瑞溪、白蓮、美亭、福山、金安、長安為重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努力改變小城鎮的落後面貌。同時繼續安排100萬元資金,支持兩個鎮改善辦公居住環境。
(四)加快發展旅遊物流經濟,拉長第三產業短腿
加快盈濱半島旅遊區開發。按照“整體規劃,資源整合,統一開發”的原則,堅持“高標準規劃、高品位設計、高質量建設”的標準,加快整體規劃建設,確保永慶生態旅遊區一期工程上半年投入運營。加快現有景區景點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加籠坪森林保護區、九樂宮溫泉、濟公山旅遊區、美榔姐妹塔、金寺等現有景區景點的規劃、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建設。修復老城大成殿、廣德橋、通潮閣和美亭美榔姐妹塔等歷史古蹟。充分利用毗鄰省會海口的優勢,適當發展一些投資少、見效快的旅遊項目。積極開發“紅色文化游”、“森林生態游”、“陶器觀光游”、“假日休閒遊”和“農業觀光游”等新的旅遊項目,大力培育新的旅遊產業經濟成長點。加快培育和發展物流業。拓寬融資渠道,鼓勵、支持社會各方面投資,加快發展物流業。在港口和鐵路貨物編組站附近規劃建設商貿、倉儲、信息、餐飲、交通運輸等綜合配套服務設施,加快我縣第三產業發展。
(五)進一步解放思想,積極推進各項改革工作
切實抓好國企改制工作。堅持解放思想,按照“統籌考慮、一企一策”的辦法,進一步加大組織實施力度,確保今年內全面完成國有企業改制工作任務。加快推進林權制度改革。堅持積極有序、配套推進的原則,爭取在今年內全面完成全縣林權制度改革工作。
(六)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努力建設和諧澄邁
加快教育事業發展。加大教育硬體投入,把教育工作的重點放到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和教學質量上。今年重點改造10所農村薄弱學校。加強高中教育和職業教育工作。今年要新辦一所完全中學,同時創辦海南澄邁職業技術學校,使我縣高中教育和職業教育都有一個新的發展。加強科學技術推廣。以創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為目標,切實抓好科技示範村和科技示範戶的科技培訓和技術推廣工作。擴大農業科技“110”服務範圍,使我縣農業科技服務“110”覆蓋面達90%以上。強化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加強全縣計畫生育服務網路建設,完善農村人口和計畫生育激勵機制,降低人口自然增長率和性別比,提高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水平,繼續保持我縣計畫生育工作走在全省的先進行列。大力發展文化事業。認真抓好文化體育設施建設,大力發展文化體育產業,全面完成縣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影劇院等五大項目和瑞溪文化廣場項目建設,多方籌資啟動金寺公園項目,使縣城形成具有較強帶動力和輻射力的文化體育聚集中心。出版發行百年《澄邁縣誌》。加強扶貧工作。建立健全聯手扶貧工作機制,完善和落實“三集中”扶貧措施,加強資金管理,集中力量改造貧困村莊,加快少數民族地區、革命老區和邊遠貧困農村發展。
(七)加強投資環境建設,保障澄邁經濟快速發展
積極開展最佳化投資環境活動。大力倡導執行文化,提高行政執行力。建立健全政府、企事業單位和個人信用體系,強化政府行政承諾,不斷提高政府公信力和誠信度。完善行政審批事項的內容、程式、許可權、時限、收費、結果等“六公開”制度,做到能實行備案制、核准制的就決不納入審批程式,能立即審批的立即審批,能一次性辦結的一次性辦結,決不推諉拖拉。切實抓好省企業信用評價中心和澄邁縣人民政府在老城經濟開發區創建和實施的“改善金融服務,最佳化投資環境示範區”建設,為企業融資創造良好的環境。建立工作考核評議制度。深入開展對縣政府組成部門和直屬單位評議活動。對在工作中決策失誤、違法行政、執行不力、效能低下、疏於管理和處置不當等的行政領導,按照有關規定,分別給予誡勉談話、通報批評、責令做出檢查、責令公開道歉、責令辭職、建議免職等問責處理。切實抓好廉政建設。加強反腐倡廉工作,嚴肅查處違紀違法案件。積極倡導和培育廉政人文文化,不斷完善“人權、事權、財權”管理制度,做到“官為民服務、事為民所謀、財為民所用”。
(八)堅持以人為本,著力解決關係民生的突出問題
做好就業再就業工作。認真解決好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和企業職工的安置問題,加大職業培訓力度,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確保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抓好社會保障工作。建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進一步完善醫療保險制度,擴大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覆蓋面,統籌解決好企業離退休人員、城市低保對象、各類優撫對象的相關待遇問題。加快醫療衛生事業建設。實施大病救助制度,擴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覆蓋範圍,加快醫療基礎設施建設步伐,重點加強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所站的基礎設施建設,保障人人享有衛生醫療保健服務。積極構建社會公共安全體系。完善公共安全突發事件預警機制和應急指揮機制,改進地震氣象等技術監測條件,進一步提高防災、減災、抗災能力。加強道路交通、消防、易燃易爆物品和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進一步提高公共安全保障和緊急救援能力。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深入紮實地開展創建“平安澄邁”活動,堅持以高壓的態勢,嚴厲打擊“兩搶一盜”和吸毒、販毒等犯罪行為,切實加強網咖等娛樂場所管理,全力維護社會治安穩定。認真做好民眾來信來訪工作。繼續執行領導接訪日制度,積極開展“大接訪”活動,妥善處理民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把農村土地糾紛等各種社會矛盾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各位代表!實現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澄邁經濟發展必將邁上一個新台階,社會事業發展必將實現一次新跨越,改革開放必將開創一個新局面,人民生活水平必將有一個新提高,城鄉整體面貌必將發生前所未有的新變化,一個經濟繁榮、人民富裕、社會文明、環境優美的新澄邁將展現在我們面前!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偉大旗幟,在省委、省政府和縣委的領導下,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凝聚全縣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搶抓機遇,紮實工作,全面推進和諧澄邁建設,為實現澄邁在西部工業走廊的新崛起而努力奮鬥!為加快澄邁經濟社會全面發展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