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全文
政府工作報告
——2007年1月12日在屯昌縣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縣長范高淨
各位代表:
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縣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一、過去四年工作回顧
2003年以來,縣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團結和帶領全縣各族人民,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從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出發,以擴大經濟總量、提高經濟成長效益和人民生活水平為目標,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著力調整最佳化經濟結構,大力發展特色經濟,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最佳化投資環境,千方百計開展招商引資上項目,國民經濟實現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社會各項事業取得新的進步。
(一)國民經濟保持較快發展態勢,經濟效益明顯提高
2006年,預計全縣生產總值實現148959萬元,四年年均增長11.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9107萬元,年均增長12.6%;第二產業增加值10509萬元,年均增長10%;第三產業增加值53343萬元,年均增長10.5%;地方財政收入4136萬元,年均增長9.89%;農民人均純收入2876元,年均增長12.6%。
1、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增收工作成效顯著,農村經濟成長後勁明顯增強
一是以“楓木苦瓜”為主打品牌的瓜菜、水果等,高效農業方興未艾,已成為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二是積極創建林業大縣,做大做強林業經濟。四年新增造林面積14.4萬畝。三是繼續鞏固和發展橡膠、檳榔特色產業,種植面積分別達到14.3萬畝和6.7萬畝,榮獲“全國檳榔生產十強縣”稱號。四是實施“百村千戶萬頭養豬工程”,著力打造“屯昌黑豬”、“屯昌閹雞”等知名品牌,大力發展畜牧業生產,“屯昌黑豬”成為全省唯一獲得地方標準的品種。全縣創建養豬專業村63個,培育養豬專業戶991戶,年出欄5000頭以上的規模養豬場達到6家。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建設被評為全省先進市縣。五是大力推進淡水養殖規模化生產,羅非魚養殖面積達12000畝,比2002年增加7000畝。六是跳出農業抓農民增收,積極組織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全縣外出務工農民達1.9萬人,占富餘勞動力的71%,打工經濟已成為農村重要的收入來源。
2、國企改革步伐加快,招商引資成果喜人,資源型加工業快速發展
按照成熟一家,改制一家的原則,積極穩妥地推進國企改革。四年來完成了百貨公司等14家國有企業的改制和關閉工作,妥善安置職工999名,為職工繳交社保金1241萬元。依託特色資源優勢,堅持走出去、引進來,千方百計招商引資上項目,招商引資工作取得突出成績。四年來共上馬平安炮竹廠、檳榔加工廠、中密度刨花板廠等15個工業項目,計畫總投資額達2億元。檳榔、木材、花崗岩等資源型加工業長足發展,工業經濟總量不斷擴大,我縣被省確定為“林木深加工示範縣”。2006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711萬元,比2002年增長265%,塑膠管、家具、花崗岩板材等工業產品出口取得歷史性突破。
3、城鄉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第三產業發展後勁明顯增強
四年來,全縣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25766萬元,完成重點建設項目20個。水利設施建設投入8315.5萬元,恢復和改善灌溉面積1.3萬畝,新增灌溉面積2500畝。投資1848萬元建設飲水工程167宗,受益人口近10萬人。配合省交通廳完成了35條省道、縣道改造工程,縣城至各鎮公路基本實現硬化。投資7700多萬元新建和改建鄉村道路28條95公里,解決11個自然村的道路問題。投資800多萬元,完成縣城13條街道的改造建設;加快縣城舊城區改造,建設了原財政局小區、糧食商貿區等一批新型小區,投資288萬元的原縣委大院錦繡小區正在加緊建設。康英大酒店、雅苑賓館、農家生態樂園等一批服務業項目相繼建成使用,帶動第三產業蓬勃發展。
(二)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四年來,縣財政用於教育、文化、衛生、計生、科技、社會保障等社會事業投入達58200萬元。繼續鞏固和提高“兩基”成果,落實中小學生“兩免一補”政策,全面完成中國小C、D級危房改造任務,創建文明生態學校57所。重點加強學校管理,狠抓教育教學質量。研究制定中國小獎教獎學等8項教育改革措施,公開招聘高中學科帶頭人和中學教師;大力發展高中教育和職業教育,將職業技術學校從育新中學剝離,並與9所省重點中專學校聯合辦學,2006年新招生人數達460人;推動屯昌中學、紅旗中學與文昌中學、海口一中等省重點中學聯手辦學;成立教育基金會,向71名貧困大學生髮放助學金42.8萬元。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投資558萬元完成縣醫院和11所基層衛生院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全縣農民參合率達91.78%。人口計畫生育各項指標控制在省定標準以內,人口再生產保持低生育水平。2006年人口自然增長率8.03‰,出生人口性別比109.1,符合法定生育率96.3%,已連續三年被評為全省先進(二檔)。五項保險工作成績突出,四年累計發放保障金1.34億元,從2006年8月開始,將機關事業單位在職及退休人員醫療保險費的財政負擔部分從3%提高到6%。從2006年10月起各鎮機關、事業單位及中國小校教職工全部納入住房公積金繳存範圍。廣播電視事業發展迅速,全縣電視覆蓋率達93%。
(三)民眾利益得到保護,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堅持開發式的扶貧方針,採取聯手扶貧、建立基地、扶持貧困地區發展經濟等措施,加大扶貧攻堅力度,使農村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基本得到解決,扶貧攻堅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四年來,又有12480人解決了溫飽問題,全縣貧困人口降至24611人,其中未解決溫飽人口6847人,低收入人口17764人。千方百計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提高民眾生活水平。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02年的2060元,提高到2006年的2876元。建立了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縣5786名困難居民被列入低保範圍,基本做到應保盡保。城鎮從業人員養老、醫療、失業、工傷保險穩步推進。多方籌措價值15931200元救災救濟資金和物資,幫助受災民眾解決生產生活困難,維護了災區的穩定。
(四)政府職能進一步轉變,行政效率明顯提高
按照中央、省委和縣委的部署,深入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切實解決民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取得了明顯成效,使幹部受到了教育,民眾得到了實惠。進一步建章立制,規範政府行為,積極推進依法行政。全面推進政務、村務、廠務、校務公開,不斷提高工作質量和辦理效率。堅持領導幹部接訪日制度,變民眾上訪為幹部下訪,有效地化解了社會矛盾。堅持標本兼治,深入開展糾正行業不正之風和反腐倡廉宣傳教育,嚴肅查處違法違紀案件,黨風廉政建設取得新的進展。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廣泛聽取各民主黨派意見,決策水平和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
過去四年,我縣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所取得的成績,是在省委、省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全縣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縣政府,向全縣各族人民,向社會各界、各階層人士,向駐屯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公安司法幹警,向農墾幹部職工,向給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向所有關心和支持屯昌建設事業的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清醒地看到當前我縣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一是經濟總量小,三次產業結構不合理,農業生產現代化程度不高,工業對稅收的貢獻率偏低,第三產業發展缺乏亮點。二是財政收支結構仍不合理,非稅比重較高,缺少大量穩定的新增稅源。三是社會保障能力還不強,社會就業壓力大,部分民眾生產生活仍困難。四是投資軟硬環境仍不盡人意,政府部門工作效率有待提高。這一切,都有待於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加以克服與解決。
總結過去四年的工作,有五點體會:一是必須堅持發展這個第一要務,用改革和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抓住一切機遇加快發展。二是必須堅持正確的產業發展方向,不斷調整最佳化產業結構,做大做強特色鮮明、潛力巨大的優勢產業,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三是必須努力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重點打造“廉潔、務實、高效”的政務環境,“安全、舒適、快意”的自然環境和“友善、寬容、共贏”的人文環境。四是必須倡導執行文化,強化執行意識,改進執行方式,加大執行力度,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狠抓落實。五是必須堅持執政為民,把實現最廣大人民民眾的利益,做為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真心實意為民眾排憂解難,多辦好事實事。以上工作經驗對今後工作仍具有指導意義,還需繼續貫徹落實。
二、今後五年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奮鬥目標
當前屯昌經濟社會已步入一個健康穩定較快發展的新時期,加快發展的時機已到。今後五年將是我縣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保持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推進和諧社會建設,全面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重要時期。剛剛結束的縣十一次黨代會也已為今後五年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我們要充分把握有利條件,正視困難和挑戰,進一步增強加快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開拓創新,銳意進取,艱苦奮鬥,千方百計地把屯昌改革、發展、穩定的事情辦好。
(一)指導思想
今後五年縣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縣十一次黨代會提出的要求,按照“教育樹人,文化啟智,商旅興市,工業強縣,農業富民”的思路,努力構建“一線四區”經濟社會發展區域布局,編制“八大規劃”,建設十大工程,把屯昌打造成海南中部地區商貿物流中心、文教體衛中心、交通信息中心,推進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奮鬥目標
今後五年我縣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全縣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地方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2%,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8‰以內,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在8‰以內,每萬元GDP能耗年均下降1.9%。
三、今後五年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聚精會神,突出中心,全力推進經濟發展
全力推進經濟發展,是我們面臨的各項任務的中心任務,是人民民眾根本利益所在,是解決各種問題的希望所在。發展經濟必須努力實施改革推動、項目驅動、企業帶動、服務拉動“四大”戰略措施。一是改革推動。凡妨礙發展的思想觀念和習慣習俗都要堅決摒棄,凡束縛發展的制度和機制都要堅決破除,凡有利發展的制度和辦法都要大膽探索、積極試驗、適時總結和推廣。二是項目驅動。項目是投資承載體,屯昌目前尚處投資拉動和數量增長期,唯有多在經濟上項目,才可能有較快增長。必須傾力策劃包裝項目,誠意招商、安商,努力做成一批項目。三是企業帶動。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企業尤其是知名企業在屯昌落戶,不僅帶來投資,還帶來新的生產和消費模式,帶來市場,帶來技術、信息,帶活一方經濟,帶富一方百姓。對千家萬戶農民來說,尤其有待搭乘企業這艘船,組織起來,闖入市場大海,到達致富的彼岸。四是服務拉動。經濟發展的第一競爭點是環境的競爭,而這環境首先是政務環境。政府不僅要管理經濟和社會,更要服務經濟,服務百姓。要從單一的管理的習慣思維定勢中走出來,創新服務思想、拓寬服務領域,創造寬鬆有序、平等競爭、高效快捷的服務環境。
1、以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為核心,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一是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壯大農村經濟主導產業。要根據縣委“突出地域特色,突出產業特色,一村一品”的要求,抓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發展特色農業。繼續做大做強橡膠、檳榔等傳統農業,要通過查荒滅荒,充分利用“五邊地”發展橡膠、檳榔生產,今後五年每年各新種植1萬畝。同時,加大經營管理、科技套用力度,逐步提高橡膠、檳榔產業的效益。做大林業經濟,調整林業發展結構,重點發展馬占相思、桉樹、沉香、花梨等速生豐產林或珍貴鄉土樹種。2012年,沉香、花梨種植均達到1萬畝。最大力氣抓好以瓜菜下水田為重點的設施農業,要通過幾年努力,使大部分整治過的田洋都從種植低效作物,改為發展設施農業等高效作物。2012年高效作物下水田要達到5萬畝。發展以“屯昌黑豬”、“屯昌閹雞”為主的畜牧業,要藉助與省畜牧獸醫局和龍泉集團合作契機,實現政府、企業、農民合作,做大屯昌豬養殖業,2012年生豬出欄量達到40萬頭以上。做精淡水養殖業,要理順政府投資建設水庫管理,充分利用3萬畝水面,發展羅非魚養殖。
二是努力向農村引入市場機制,發展現代農業。引導公司、企業與農民形成產權清晰、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團體。探索金融信貸業支持農民創業的新途徑。通過典型引導、示範帶動、政策扶持,鼓勵更多農民進入務工經商,努力造就一批農民經社人和行銷大戶。積極組織和扶持農村各種行業協會,使其通過組織起來自我服務,提高農業產業化、組織化水平,推廣實用科技。發揮郵政、供銷、電信在農村流通中的積極作用。
三是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持之以恆抓好打工經濟,利用新建育新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開展訂單式技能培訓,切實提高勞務輸出的質量,重點關注男性勞動力的輸出,加強對外出務工人員的跟蹤服務和管理維護打工人員權益,提高轉移就業的穩定性,積極發展勞動力轉移中介服務組織,多渠道開拓勞務輸出市場。繼續加大對農民的直接補貼力度,做好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等中央支農直補政策,對農民增收起重要作用的高效農業、設施農業給予必要的地方財政扶持。通過制度創新促進農民增收。通過不斷深化扶貧改革、農村綜合改革等各項改革,使農民獲得更多實惠。
四是抓好新農村示範片區建設,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要加大投入,整合農業、交通、扶貧、衛生、農林、發改等部門專項資金,高標準創建沿海榆中線新農村示範片區(即“一線”)。重點改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使90%以上的農村都用上清潔、安全的飲用水。實施農村公路“通達”工程和“通暢”工程,建設農村公路244條880公里,建設鎮至行政村硬化道路49條,基本實現行政村通瀝清水泥路。全面改造村級組織辦公場所和建設鄉村文化活動室。
2、積極扶持現有工業發展,抓好礦產資源的開採利用,發展地方特色工業
一是抓好現有工業企業發展。通過引進資金、技術、人才,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更新技術設備,做大做強縣糖廠、松脂廠、澱粉廠、聖大木業等現有工業企業,增加產值,提高效益。二是加大工業企業的改革力度。對縣陶瓷廠、水泥廠等企業,採取“一廠一策”等多種形式,通過盤活土地,按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解除勞動契約,理順社保關係,解決其債權債務等問題。三是利用一切有利條件,做好縣城北面“工業開發區”的土地徵用和規劃等前期準備工作。重點發展食品工業、南藥加工、木材加工、家具製作、礦產加工、陶瓷工業、松香生產、農產品加工、冷凍保鮮加工、高新技術產業及倉儲業。做好礦產資源的開採利用,我縣礦產資源儲藏豐富,特別是鉬礦、金礦、花崗岩、高嶺土等蘊藏量較大,具有很高的開採價值。要重點抓好坡心鎮海株金礦、南呂鎮南呂嶺金礦、中建農場金礦和南呂農場黃竹嶺鉬礦、屯城鎮安墩鉬礦的勘查,爭取儘早開發。支持協助做好烏坡高通嶺鉬礦開採利用。著力打造烏坡、坡心、南坤“礦業勘探和開發區”,提升礦業開發水平,拉長產業鏈,增加稅收。
3、搞好屯城“經貿文化區”建設,夯實城鄉基礎設施
要圍繞把屯城建成海南中部地區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中心的目標,重點建設“一河兩路三景四區五園”,做大做精做美做亮屯城,真正把屯城建成海南中部地區的明珠。一是要利用好省扶持中部資金和國家開發行資金;利用我縣作為欠發達縣份,土地、勞動力低廉等優勢,加大縣城建設招商引資;強化經營城市“理念”,運用市場機制,變城市資源為城市建設資本,如國有企業改革要與城市建設結合起來;統籌工作,籌措縣城建設資金。二是要努力建設一批重點工程,整治吉安河,建設吉安公園;改造建設縣委招待所小區和人民影劇院小區;建設中線高等級公路屯昌出口路、縣城環東二路、文化廣場、桌球館、老幹部活動中心、移動通訊大樓、工商辦公樓、藥監辦公樓、政法廣場、人民公園、中心公園、文贊水上公園、羊角嶺水晶地質公園。三是全力扶持縣城賓館酒店、商業貿易、房地產、交通運輸、文化、體育等傳統服務業的發展;積極構展物流配送、社會服務、醫療保健等新型服務業;支持新的消費方式,提升消費等項,擴大需求,拉動經濟成長。
4、加大“木色湖旅遊開發區”規劃建設力度,發展旅遊業
要借省政府恢復中線旅遊線路的契機,抓緊完成木色湖旅遊開發區的規劃,然後上馬建設環湖路等一些前期基礎設施,為招商引資開發建設奠定基礎。通過木色湖開發建設帶動,全縣第三產業特別是旅遊業的發展。
5、切實抓好財政金融工作,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加強財源建設,大力扶持各種帶稅產業發展,積極培植稅源,不斷擴大稅基,增加財政收入。要堅持“一保吃飯,二保工作,三保建設”的原則,管好、用好每一分錢,確保幹部職工工資的正常發放,以及“兩個確保”資金和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正常支出。嚴格財政支出,減少各種不必要開支,把有限的財力用在發展經濟的“刀刃”上。要強化征管,依法治稅,嚴格“收支兩條線”管理。要進一步完善國有資產管理監督和營運機制,制定切實有效的監管辦法,嚴防國有資產流失。要繼續完善部門預算編制、政府集中採購、國庫集中支付、會計委派等改革。支持金融部門推進金融改革,加強金融監管,最佳化信貸結構,加大對農業、服務業、房地產業等經濟發展重點領域的信貸支持,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二)關注民生,發展社會事業,構建和諧屯昌
1、推進教育改革,提高教育事業水平
一是整合縣城教育資源,積極發展高中和職業教育。把原屯中建成完全高中,在旁邊的紙廠規劃建設屯中國中部;把向陽國小建成九年一貫制學校,把原育新中學建成獨立的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二是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實行校長公開選拔和教師競爭上崗。推行獎教獎學,每年縣財政拿出50萬元獎勵50名骨幹教師;學生考取北大、清華,每名學生獎勵5萬元,任課教師按每名學生獎勵5萬元;學生考取全國前10所名牌大學(不含北大、清華),每名學生獎勵1萬元,任課教師按每位學生獎勵1萬元。三是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全面改造農村薄弱學校,使其達到應有要求。建設一批規模較大、條件較好的中國小寄宿制學校,並利用沼氣探索生態循環型校園建設,改善師生生活條件。用實用活遠程教育,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2、進一步健全公共衛生體系建設
不斷完善縣人民醫院和基層衛生院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建立健全農村衛生室,完善農村衛生三級網路。抓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現覆蓋全縣農村居民。採取綜合措施,加強醫療行風建設,努力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3、發展文化體育事業
建設文化廣場,籌辦“中國海南(屯昌)民間技能大賽”。建設桌球館,爭取全省性乃至全國性桌球比賽在屯昌舉辦,全力打造“桌球之鄉”。有計畫有目的地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體育活動,支持民間文體組織的發展和活動的開展,豐富城鄉文化娛樂生活,推動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
4、切實抓好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
堅持黨政領導親自抓的計生目標管理責任制,積極完成“四術”任務,夯實基層基礎工作,努力治理好性別比偏高問題,做好社會撫養費的徵收。
5、重視解決就業問題
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落實好稅費減免、小額擔保貸款、資金獎勵和社會保險補貼等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自主就業、自謀職業和個人創業。完善對困難民眾的就業再就業援助制度,積極開發公益性崗位,幫助零就業家庭和“4050”人員、殘疾人等困難群體實現就業和再就業。
6、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進一步健全城鎮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逐步提高社會保障的統籌層次和擴大保險覆蓋面。不斷做好城鄉低保工作,切實做到應保盡保,關注困難民眾,幫助弱勢群體,建立和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主、社會互助為輔助、優惠政策相配套的救助體系。積極幫助民眾重點解決上學、就醫、住房等方面遇到的困難,維護好民眾切身利益。
7、維護社會穩定
推進平安屯昌建設,始終保持對各種嚴重刑事犯罪的嚴打高壓態勢,下力氣解決好民眾反映強烈的“兩搶一盜”問題。抓好《信訪條例》的貫徹落實,提高預防和處置群體性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認真排查社會不穩定因素,有效化解容易引發民眾上訪的突出社會矛盾,維護廣大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要特別注意妥善處理由於分配製度改革可能引發的新問題,及早研究對策。遏制土地糾紛問題已經成為影響我縣社會穩定的主要因素。要組織專門工作組深入農村,開展土地糾紛的排查和調處,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信訪工作責任下沉,下決心解決一批突出的群訪事件。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做好對重點領域的安全監管。大力推進社區建設,完善社區公共報務,開展社區民眾性自助和互相服務。健全社會組織,發揮各類社會組織提供服務、反映訴求、規範行為的作用。
(三)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推進政府管理創新,建立勤政、廉潔、務實、高效的政府
1、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
一是繼續推進政企分開。政企分開是政府職能轉變的關鍵。由企業自主行使的生產經營和投資決策權,都要由企業自行決定、自行負責,政府各部門都不得包辦企業投資決策,干預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政府要將抓經濟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為各類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上。二是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深入貫徹行政許可法,進一步減少和規範行政審批事項。要對現有行政許可項目和非行政許可審批項目繼續清理,該取消的要堅決取消,能下放的要儘快下放。對已經取消的行政審批項目,要切實加強後續監管工作,堅決杜絕各種變相審批行為。要完善行政審批方式,簡化和規範程式,制定操作規程,並向社會公開。三是健全行政服務中心。配齊行政服務中心的班子和工作人員,加大投入,完善行政服務中心的辦公設施設備,使行政服務中心投入實質運作,實現行政許可和行政審批由各部門分散辦理向縣行政服務中心集中辦理、現場辦理、網上辦理轉變,充分發揮行政服務中心的應有作用。
2、不斷規範政府行為
政府要在更好地履行經濟調節和市場監管職能的同時,切實加強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要創新經濟管理制度和方式,更多地運用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調節經濟活動。強化市場監管,加強對涉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領域的監管,深入整頓規範市場秩序,反對不正當競爭,嚴厲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制假售假等擾亂市場秩序的違法行為。要按照建設服務政府的要求,創新公共服務體制,改進公共服務方式。以發展社會事業和解決民生問題為重點,著力解決就業、就學、就醫、社會保障、社會治安、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人民民眾最關心的利益問題,最佳化公共資源配置,加強公共設施建設,完善社會管理制度,提高社會管理水平,為全體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務。
3、認真履行政府職責
政府及其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該辦的事情,一定要盡職盡責地辦好。違法和不當行使權力,或者行政不作為,都要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要建立行政首長問責制,真正做到權責統一、有責必問、有問必究、有錯必糾。要提高辦事效率和質量,完善服務服務態度,認真幫助基層和人民民眾解決實際困難。
4、加強政風建設,反對本位主義、官僚主義、形式主義
加強政風建設,必須反對三種不正之風。一是反對舍大局利益保部門利益;舍大局利益求一已私利,刮油水、要好處、打折扣;舍大局利益不講配合協作等本位主義。二是反對不關心發展大局,不關心民眾疾苦,不關心工作實效,怕負責任,怕得罪人,怕出力氣等官僚主義。三是反對不研究政策,不研究情況,不研究怎樣把事做成,滿足於當傳聲筒,上繳矛盾,被動應付,消極待等等形式主義。
四、2007年的工作重點
2007年是新一屆縣政府的開局之年,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實施“十一五”規劃,積極推進和諧屯昌建設的關鍵一年。縣政府將按照縣委提出的“教育樹人,文化啟智,商旅興市,工業強縣,農業富民”的大展思路,全面啟動“一城四區”布局規劃和十大工程建設,全力推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大展和社會事業全面進步。2007年的主要預期奮鬥目標是:全縣生產總值達到163800萬元,增長10%;地方財政收入4632萬元,增長1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03元,增長8%;農民人均純收入3106元,增長8%;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8.5‰以內。
2007年,縣政府將著力抓好三個方面工作:
(一)緊抓加快發展第一要務,推動經濟進入大開發大發展軌道
抓好沿海榆中線為軸心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片區建設,大力推動高效農業下水田,突出發展水果、冬季瓜菜、反季節瓜菜、花卉等高效農業,以及羅非魚、“屯昌黑豬”等水產業、畜牧業。加強與大企業集團合作,創建新興鎮新北村委會的“一村一品”養豬示範村、哈密瓜種植示範基地、永青集團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和農產品服務站等項目,發揮推廣示範作用,進一步調整最佳化農村經濟結構。積極推進工業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做好項目用地儲備,爭取工業項目早日落戶開發區。爭取動工建設環東二路、文化廣場、行政辦公區、移動通訊大樓、工商辦公大樓,改造建設縣委招待所小區、原縣委大院錦繡小區和人民影劇院小區等一批重點項目,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最佳化投資環境,吸引更多的項目、資金、技術和人才參與我縣的開發與建設。做好木色湖旅遊度假區項目的策劃、包裝、推介和引資開發工作,推動旅遊業快速發展。繼續完善鄉村道路、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建設13條長77.4公里的通暢、通達公路工程;建設農村安全飲水工程18宗,解決47個自然村13882人口飲水問題,加快縣城1.5萬噸自來水廠項目建設進程,滿足居民的用水需求。繼續穩步推進國企改革,重點做好縣糖廠、陶瓷廠的改制和職工安置工作。嚴格落實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責任制,確保各項考核指標均在省指定範圍內,不發生重大、特大安全生產事故。切實加強環境保護工作,深入開展污染源專項治理,爭取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早日動工建設。
(二)推進社會事業全面進步,著力構建和諧屯昌
進一步加大縣財政對社會事業的投入,2007年縣財政的社會事業支出預算達5202萬元(其中五項保險1698萬元)。繼續深化教育改革,做好中國小校布局調整規劃,爭取建設1—2所九年一貫制的寄宿制學校。不斷擴大職業技術學校辦學規模,創造條件實施中國小校利用沼氣試點,建設生態循環型校園。全力推進“農村中國小現代化遠程教育工程”,確保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全面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爭取農民參合率達97%以上。加強鎮衛生院和農村衛生室的醫療和防疫體系建設,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進一步加強人口與計畫計畫生育工作,爭取進入全省先進行列。深入推進文化體育事業發展,加快建設桌球館和老幹部活動中心,以及一批民眾休閒、娛樂、健身場所。實施“三集中”扶貧戰略,計畫投資9909.80萬元,主要用於村道路、水利設施、農田整治、基礎教育、農村沼氣、農村飲水及少數民族村建設等民生項目,不斷改善人民的生產、生活條件。著力解決當前“三農”存在的突出問題,加大農村土地糾紛調處力度,保持農村社會穩定。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擴大城鄉居民低保覆蓋面。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規劃建設政法廣場。
(三)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創建服務型政府
一是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對全縣的行政許可事項進行清理,逐步減少行政許可事項,促進政府職能從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完善縣行政服務中心和機關區域網路建設,確保正式運作。二是加強幹部隊伍建設,創建學習型機關。建立健全乾部定期培訓和集中學習制度,營造機關濃厚的學習氛圍。重點學習現代經濟知識、科技知識、社會管理知識和法律知識,努力提高依法行政和社會服務水平。三是全面推進政務公開。通過加強縣政府網站建設,做到縣政府及各機關單位的政務公開全部在網上公開,主動接受民眾監督,逐步實現行政許可事項網上諮詢,網上受理和辦理,切實提高行政效能。四是健全對行政權力的監督機制。權力運行的每個領域、每一個環節都主動接受人大監督和民眾監督。
各位代表,加快屯昌發展是全縣人民賦予我們的歷史任務,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開拓創新,團結奮進,勵精圖治,為推進屯昌又好又快發展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