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遼中縣政府工作報告

2004年我們紮實工作,圓滿地完成了縣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經濟和社會事業得到了全面發展。呈現出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5年遼中縣政府工作報告
  • 領導:市委、市政府和縣委
  • 監督與支持:縣人大、縣政協
  • 目標:帶領全縣人民振奮精神,合力拚搏
2004年政府工作回顧,——經濟成長速度明顯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明顯增加,——經濟和社會發展環境明顯改善,——社會穩定工作有了明顯好轉,——民主法制建設明顯增強,——社會事業建設明顯進步,——政府機關施政能力明顯提高,面臨的形勢與任務,工作措施,

2004年政府工作回顧


  
2004年我們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有效監督與支持下,帶領全縣人民振奮精神,合力拚搏,紮實工作,圓滿地完成了縣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經濟和社會事業得到了全面發展。呈現出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經濟成長速度明顯加快


2004年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實現80億元,比上年增長18.3%;固定資產投資實現17億元,比上年增長70%;地方財政收入實現1.2億元,比上年增長25.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實現6300元,比上年增長6%;農民人均收入實現3990元,比上年增長11.8%。
圍繞招商引資工作目標,項目引進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全年引進內資15億元,比上年增長15.4%;引進外資336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0.3%;新建3000萬元以上的項目24個,超額完成市里下達的指標。尤其是溫州不鏽鋼產業集群、瀋陽工具機集團鑄造等超億元的項目落戶遼中,從而扭轉了遼中多年來沒有大項目的局面。
圍繞農民增收的目標,進一步加快了產業升級。全年農業生產總值預計實現38億元,同比增長13.1 %。新發展富民經濟小區170個、農業園區10個。糧食產量實現52.7萬噸。畜牧水產業實現產值21億元。落實標準化生產面積100萬畝,農產品的質量和品牌效應在市場中產生良好的影響。
圍繞工業強縣的目標,為企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預計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21.3億元,比上年增長29%。全縣規模以上企業由46戶增加到61戶。規模以上企業產值實現28億元,比上年增長125.8%。盤活老企業6戶,盤活閒置資產1069萬元。企業技術改造投資實現3.5億元,為規模企業的發展夯實了基礎。
圍繞滿足消費需求的目標,加快了第三產業的發展步伐。預計實現增加值29.5億元,比上年增長12.5%。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3.5億元,比上年增長16.5%。新建和擴建各類市場23個。整頓了農資、糧油等商品市場,使市場經營秩序有了明顯的改善。
圍繞財政增收的目標,在培植新稅源的同時,財稅部門堅持依法治稅,應收盡收,在稅源貧乏的情況下,精心調度,全力挖潛,加強征管,強化稽查,確保稅源均衡入庫。縣級財政收入首次突破億元大關,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

——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明顯增加


我們在充分挖掘自身潛力的基礎上,積極爭取上級配套資金,加大了對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全年共投入資金10.5億元,較好地完成了市、縣、鄉三級專項工程建設。其中,投入資金4億多元完成了防氟改水、蒲河整治、排水站維修、種養富民小區等工程的建設,增強了農業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投入資金4951萬元,完成了城內供電、供水管網和巷路改造等工程建設,改善了城鎮的人居環境;投入資金1360萬元,完成了開發區內水、電、路的修建工程;投入資金8670.6萬元,完成了沈盤線路基改造和農村公路網改造等工程建設;投入資金900萬元,全面啟動了污水處理廠建設工程。教育、衛生等設施建設的投入也有了大幅度的增加。這些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的投入,不僅改善了人民民眾的生產、生活條件,也為經濟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經濟和社會發展環境明顯改善


以營造優質的發展環境為目標,重新制定了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實施園區內的項目、資源、收入共享,為引資和投資者提供了優越的政策環境。整合了園區內的土地資源,有效地發揮了“一區四園”的整體功能。進一步完善招商體制,組建了專業招商隊伍。創建了虛擬辦事大廳,使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有了明顯的提高,為今後的招商引資工作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社會穩定工作有了明顯好轉


強化了信訪工作力度,繼續採取領導包案制度,落實信訪責任制,規範信訪程式,建立了信訪接待大廳。著力解決了土地承包、征占地補償、供暖和關乎民眾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理順和完善了農村土地承包關係,有232個村完成了土地量化和規範流轉工作,解決了14個村590名農民征占地補償問題,有效地控制了民眾集體訪和越級訪,使民眾集體訪案件數量有了大幅度的下降。加強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六合彩”
邪教組織等違法犯罪行為和各種刑事犯罪活動,破獲各類刑事案件949起,抓獲各類犯罪團伙28個,有效地維護了社會穩定。

——民主法制建設明顯增強


加強民主法制建設,主動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建立了重大事項報人大決策和向政協通報制度。積極採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政府工作。共承辦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189件,滿意率達到98%以上。建立行政效能投訴機制,開展了《行政許可法》知識培訓活動,提高了公務員依法行政的能力。堅持依法治縣,推進“四五”普法進程,全面實行政務公開、村務公開,依法保護了農民的民主權益。嚴格落實《安全生產法》和《消防法》,建立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責任制度,全年無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完成了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基層政權建設得到了加強。

——社會事業建設明顯進步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強化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整合教育資源,撤併村辦國小44所,改善了辦學條件。進一步完善了扶貧幫困工作,使優撫對象的困難基本得到解決。新開發再就業崗位3800個,安置再就業人員4000人。加強了縣疾控中心、康復中心、計生服務中心等公益設施建設,改善了服務條件。增強了對老幹部工作的支持力度,落實了離休幹部補貼政策。體育文化事業也有了長足的進步,民眾的業餘文化生活環境有了明顯的改善。工商、質量技術監督、電信、土地規劃、衛生、環保、廣播電視、人口和計畫生育、統計、物價、審計、人事、司法、監察、宗教、僑務、兵役、人防、檔案、氣象、地震、金融、保險、老齡、殘聯、修志等方面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進步。

——政府機關施政能力明顯提高


按照縣委“統一思想,振奮精神,凝聚智慧,謀求縣域經濟快發展”的要求,從加強學習入手,增強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的服務意識,提高了政府的執政能力。從規範辦事程式入手,樹立勤政務實的優良政風,切實轉變了政府機關的工作作風,簡化了辦事程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從堅持以人為本思想入手,注重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強化了執政為民的公僕意識,使關乎民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從強化廉政制度建設入手,落實了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大執法監察力度,嚴肅查處了損害民眾利益的違法違紀問題。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的工作之所以取得這樣好的成績,是全縣廣大幹部和民眾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齊心協力、奮力拚搏、紮實工作的結果;是縣人大、縣政協有效監督和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市直單位和社會各界密切配合、通力合作、鼎力相助的結果;是離任的老領導、老同志積極建言獻策、傾情奉獻、發揮餘熱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全縣廣大幹部民眾,向縣人大代表、縣政協委員和離退休的老領導、老同志,向關心和支持遼中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市直部門和駐軍單位,向所有關心和支持遼中三個文明建設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要清醒地看到,在發展中還存在諸多方面的問題。一是經濟規模小,總量不足,質量不高的現狀依然沒有得到徹底改變。二是農產品深加工龍頭企業少,能力弱,拉動能力不強,農民增收後勁不足。三是縣、鄉財政和村級收入乏力,新的收入增長點不多。四是發展環境不優,硬環境已落後於周邊縣區,軟環境仍適應不了激烈的引資競爭需要。影響社會穩定的一些熱點、難點問題還沒有得到徹底解決。特別是我們部分幹部的思想觀念不新,發展意識不強,服務能力差,工作效率不高等現象的存在,將會嚴重阻礙跨越式發展的步伐。上述這些問題我們將認真研究,逐步理順,徹底解決。

面臨的形勢與任務


  
科學地分析和判斷我們所面臨的形勢是我們更好地搶抓機遇,科學決策,加快發展的內在要求。縱觀我縣所面臨的形勢仍然是困難與希望同在,機遇與挑戰並存。 首先,隨著國家、省、市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和發展縣域經濟政策的實施,縣域經濟的發展優勢日益凸顯出來。隨著瀋陽市這個老工業基地的振興與崛起,它的拉動能力和輻射能力顯著增強,將我縣拉進了具備瀋陽市近郊優勢的行列。外資內移、南資北移、城資鄉移的趨勢已經形成,部分企業來遼中落戶預示著遼中大發展的機遇已經到來。其次,由於國家巨觀調控政策的實施,發達地區的調控滯後性嚴重製約企業的發展和生存,缺水、缺電、缺土地、缺勞力已成定勢。隨著這些發達地區高新技術產業的不斷發展和城市建設規劃的不斷完善,傳統產業的發展空間將越來越小,向外搬遷異地辦廠已勢在必行。這對於土地、電力等資源相對富有的遼中來說,無疑又是一個較大的發展機遇。再次,從我們遼中自身的發展條件來看,土地平坦,交通方便,我們不僅有可利用的自然資源,還有很多可利用的產業資源,更重要的是我們有廣大幹部民眾想發展、求發展、支持發展的人力資源,他們會用勤勞的雙手,真誠的情感,優質的服務為投資者創造良好的發展條件,這是我們最大的發展機遇。
在分析發展機遇的同時,我們必須要清醒地看到所面臨的挑戰。一是由於國家巨觀調控政策的實施,致使一部分項目的建設速度和建設規模受到影響,有些低水平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受到了限制。二是受縣、鄉財政支付能力的制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土地出讓、投資獎勵政策等還不能完全滿足投資者的需求。三是隨著國家《行政許可法》、《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等法律、法規的相繼實施,傳統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受到了挑戰。然而,20多年改革開放的實踐告訴我們,思想觀念陳舊,工作思路不清,發展意識不強,搶抓機遇能力不高才是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過去,我們已經經歷了改革開放和小平同志南巡講話兩次大的發展機遇,今天,我們又迎來了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第三次發展機遇。機遇彌足珍貴,稍縱即逝,嚴酷的現實告訴我們,市場不接納弱者,政策不扶持弱者,投資商不憐憫弱者,機遇不傾向弱者,老百姓更不喜歡弱者,如果再錯過了這樣的機遇,我們不僅失去了爭當強者的良機,而且將要為此承擔歷史的責任。
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我們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更新觀念,振奮精神,合力拚搏,以超常的思維,超常的舉措,超常的工作,去搶抓機遇,面對挑戰,要用我們紮實有效的工作,向全縣人民交上一份比較滿意的答卷!
根據縣委十四屆九次全體擴大會議的要求,2005年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和縣委十四屆九次全會精神,以富民強縣為目標,以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扶持縣域經濟發展政策為契機,以改革為動力,以開展“工業年”活動為重點,牢固樹立以項目為綱,環境為本,科學發展的思想,全面實施結構調整、科技振興、外向牽動、產業化經營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全力做好產業集群引進、承接產業轉移、興辦園區、組建集團、創優環境等各項工作,加強政府執政能力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提高服務水平,推進遼中經濟和社會事業快速發展。
2005年主要經濟發展指標是:地區生產總值要實現100億元,比上年增長25%。其中,一產業增加值實現 24億元,比上年增長14.3%;二產業增加值實現42億元,比上年增長41.9%;三產業增加值實現34億元,比上年增長15.3%;
——固定資產投入實現22億元,比上年增長27.9%;
——地方財政收入實現1.5億元,比上年增長25%;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6700元,比上年增長6.3%;
——農民人均收入實現4400元,比上年增長10. 3%;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力爭達到100戶,產值實現32億元,比上年增長14.2%;
——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實現26億元,比上年增長10.6%;
——引進內資30億元,引進契約外資2500萬美元;
——引進3000萬元以上項目30個,5000萬元以上項目15個,億元以上項目5個。
——創建省、市級農業園區5個,發展高科技、高質量種養生產基地10個,新建富民小區150個,畜牧水產增長幅度要達到30%以上。

工作措施


  
根據2004年的工作實際和2005年總的形勢任務要求,2005年要著力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堅持以項目為綱,促進經濟跨越式發展
項目集聚是振興遼中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的根本動力,它不僅能安置就業,創造財富,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而且是推進農業產業化、工業化、農村城鎮化進程的根本途徑。為此,我們必須牢牢地抓住這條主線,堅持以項目為綱不動搖,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財力和資源向項目集聚。
首先要做好產業集群、鑄造城和產業集團的基礎工作。2005年,年產值100億元的不鏽鋼產業集群不僅要開工建設,而且一期工程要投產。年產值100億元的泵閥和九星集團新增生產線不僅開工建設,而且要初具規模。年產值50億元的鑄造城、農產品加工集團的銀豐鑄造、鑄造樹脂、遼冶重工等投資億元以上項目不僅要建設投產,還要確保工具機集團二期擴建、黎明鑄造、金威鑄造和珍珠、白酒、稻米、肉牛加工等項目取得實質性的進展,保證在約定的時限內,做好用地、審批、基礎設施配套等各方面工作。
其次,要繼續做好項目引進工作。儘管上述項目已列入到市政府工業年重點扶持項目序列當中,部分項目已簽約落地,但按實現年產值100億和50億元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因此我們必須把招商引資作為第一發展戰略,以創建招商體制,整合招商資源,建立新型財政體制為契機,全面完成外資2500萬美元,內資30億元人民幣的招商引資任務。要在繼續做好日本、韓國、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招商的基礎上,向歐美等地區拓展。要在繼續做好浙江、福建等地區招商的基礎上,向北京、上海、江蘇、廣州、深圳等方面拓展。要在繼續做好承接瀋陽企業轉移的基礎上,向省內大中城市拓展。要在繼續做好向外招商的基礎上,向遼中內部民營企業家當中拓展。
第三,要繼續做好招商引資的基礎工作。根據區位、資源和產業優勢,做好項目包裝和資源整合,充分利用和挖掘遼中的人力資源,發揮在外工作人員和現存企業家的引資優勢,請他們為家鄉建設建言、獻策、出力。要整合現有的信息資源,搭建招商信息平台,將網上招商變為現實。要注重農業和三產項目的引進與開發,充分利用國家和省、市投資項目的政策,積極申報和爭取,將這些投資項目落戶在遼中。要注重人才和科技成果的引進,使之成為振興遼中的新型產業資源。
第四,要繼續完善項目引進工作考核、激勵機制,增強各級政府引項目、興產業的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堅持項目引進一票否決制度,調動廣大幹部和民眾找機遇、抓項目、尋商機、上項目的積極性,使有項目則興,無項目則衰的理念深入人心。
(二)堅持以環境為本,保障經濟協調發展
環境是生產力,是競爭力,是振興遼中經濟和社會事業的根本。遼中缺少工業材料資源,更缺少較為豐厚的產業資源,要想贏得政策的援助和投資者的關注,必須要創建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要做好“一區四園”的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充分利用開發區與遼中鎮合署辦公的有利條件和市政府“工業年”的投資政策,將開發區基礎設施工程輻射面由2.4平方公里向5.2平方公里延伸。新民屯不鏽鋼園、楊士崗泵閥園的道路、排水、供電、電信等基礎設施配套能力基本滿足投資者的需求。茨榆坨工業園、烏伯牛加工園將從規劃、整合等方面入手,其基礎設施建設也要逐步啟動,使“一區四園”逐步形成功能完備、配套齊全的新型工業生產基地和最具有活力的中心鎮區。各鄉鎮也要整合好建設用地和存量資源,組建工業園、加工園、商貿園,以打好發展基礎。
要做好農業園區和富民小區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充分利用、發揮市政府扶持政策和我縣農業基礎好的優勢,採取組織、協調、引導、服務等辦法,強力推進農業園區、富民小區和十大基地建設。通過農業結構調整,進一步挖掘農業內部的增收潛力。
要做好市場規範管理和物流業開發建設工作。充分利用和發揮縣域經濟政策和政府監管的職能作用。以推進商貿企業、物流企業、經紀人隊伍建設為目標,積極發展服務業。
加強市場和物流業的管理與規範,創建公平、有序、去偽、保真的市場環境。
要做好金融信貸環境建設工作。加強金融安全區建設,在繼續加大農業投貸力度的基礎上,要將信貸重點向中小企業轉移,積極推進中小企業擔保公司的組建工作,為全縣經濟發展創建一個良好的金融信貸環境。
要做好政府各部門服務體系的建設工作,不斷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建立企業評議政府職能部門制度,將評議結果作為考核班子優劣和崗位輪換的重要依據。建立政府領導和部門包扶重點農業項目和工業項目制度,從項目包裝引進到項目落地投產,一包到底,用遼中人的熱情、真誠、優質服務去贏得投資人的青睞。
(三)堅持科技振興戰略,提高經濟運行質量
科技引進和科技武裝是振興遼中之魂。它不僅能使速度和質量同步增長,提高效益,而且能夠成為改變地區經濟結構,發展新型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動力和源泉。
要進一步強化科技振興意識,牢固樹立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在全縣形成一個愛科技、學科技、引科技、用科技的良好氛圍。
進一步做好科技套用工作,全面實施科技武裝戰略。要以促進農民增收為目標,大力發展設施農業,用先進實用的新技術、新成果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傳統的種養模式。不斷擴大安全、綠色、生態、有機等農產品種養面,加大品牌創建力度,拓展品牌輻射範圍,使十大種養基地成為新技術的試驗基地、高質量的產品基地、高效益的富民基地。要以提升競爭能力為目標,加快企業科技成果的引用和科技創新步伐。要圍繞主要產品和關鍵技術的發展,大力引進國內外的先進技術和裝備,推動產業升級和產品的更新換代。強化品牌意識,通過政策引導和保、創、引、靠等方式,將鑄造、機加、服裝、白酒、稻米等產業資源變成科技含量高、品牌影響大、競爭能力強的產業集團。要以拉動經濟發展為目標,不斷完善服務業的功能,讓一批名人、名品、名店、名場成為促進消費,拉動內需,拓展市場的骨幹力量。
進一步做好科技人才和行銷人才的引進工作。充分利用瀋陽市科研院所多,人才廣的優勢,不斷探索新技術、新品種的引進、合作、試驗示範和推廣的新路子。要注重行銷人才的引進,將產品推向國際、國內市場。要注重遼中籍在外地從事科研人才的引進,用他們的智慧,他們的高新技術成果和他們的人才網路,來填補遼中沒有高新技術產業的空白。
進一步做好實用人才的培育和科技服務體系建設,充分發揮科研單位、職教學校、農民技校和企業的作用,不斷培養和輸出為產業發展所需要的各類技術員工。要強化科研和科技體系建設,在堅持完善縣、鄉、村三級科技推廣、示範、服務體系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農村科技協會、農民科技服務站作用,鼓勵和支持科技人員創辦、領辦、離職興辦高新技術企業和服務示範產業。要創建良好的人才環境,按照縣委人才戰略要求,制定人才引進和使用的優惠政策,用真誠、用情感、用適當的待遇留住人才,充分發揮他們的才智,為振興遼中服務。
(四)完善財政體制,為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服務
我縣的財政收入雖然實現了歷史性突破,但仍滿足不了低水平運轉的需要,有限的可支配財力,已成為制約我縣發展和建設的瓶頸。為此,我們要在加速培育財源增長點的同時,加快完善財政體制步伐,以適應發展和建設的需要。
要進一步強化依法治稅力度。建立健全稅收監管體系,加大對偷稅、漏稅、騙稅、抗稅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減少、杜絕稅款的流失。
要重新調整縣鄉財政體制,按照屬地管理、收入共享、基數包乾、超收分成的辦法,增強鄉鎮監管和增收能力。要按照項目共享、資源共享、收入共享的原則,著力培植新稅源。從2005年開始,對新上項目形成的縣級財政收入實行四級共享政策,使其成為推動經濟快速增長和促進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的保障。
要全面建立產業效能管理體制,將稅源情況列入到財政管理範圍當中,對重大稅源項目實行全面監管,建立項目經營和納稅檔案,使之逐漸步入依法完稅、按約付獎的良性循環軌道。
要建立收支監管體制,按照《預算法》要求,強化財政監管工作,規範財政運行秩序,加強預算外資金管理,堅決取締執收單位的“小金庫”。強化支出管理,對收支情況、人員編制、工資、車輛等進行重新審查核定,堅決杜絕損失浪費現象的發生。繼續實行會議費、車輛燃油費等費用包乾制度,堅持政府採購制度,全力降低辦公成本,保證重點支出和工資發放。
要逐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大養老保險金的擴面和清收力度,積極穩妥地推進社會救助、重大疾病救治和農村貧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體系建設,逐漸提高離退休幹部、教師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工資及福利待遇。
(五)加強民主法制建設,維護社會穩定
要按照“民主、法制、和諧”的總體要求,進一步推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進程。定期向人大報告工作,向政協通報工作情況,積極主動地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虛心接受和認真辦理人民代表和政協委員提出的意見、建議和提案,建立重大決策前調研、論證、諮詢、聽證和協商制度,使政府的決策得民心,順民意,保障人民民眾的民主權益。
進一步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質和法律意識,加大法制宣傳力度。認真落實《農村土地承包法》、《村民組織法》,徹底完善土地承包關係,嚴格執行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強化基本農田管理與保護力度,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依法規範信訪秩序,不斷完善、規範信訪和社會安全防控機制。要認真做好民眾來信來訪工作,各鄉鎮、各部門對待來訪民眾不僅要做到有誠心、有熱心、有耐心、有愛心,還要做到不敷衍、不迴避、不拖延、不激化矛盾,認真解決民眾所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進一步強化和落實信訪責任制,嚴格責任追究制度。要做好弱勢群體的救助工作,積極穩妥地推進企業改革,做好下崗職工再就業的安置工作。嚴厲打擊“六合彩”賭博活動和“法輪功”邪教組織及各種刑事犯罪活動。堅決防止交通、生產、食品、校園安全等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創建一個和諧的生活環境和良好的社會環境。
(六)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推進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以創建文明企業、文明社區、文明鎮村、文明視窗為載體,深化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以村鎮文化、社區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建設為載體,開展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民眾性文化活動,激發廣大民眾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熱情。
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淨化未成年人的成長環境。要不斷完善“以縣為主”的教育管理體制,充分發揮鄉(鎮)、村關心、支持教育的積極性,鞏固、提高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成果。以鞏固九年一貫制教育為重點,進一步整合教育資源,搞好布局調整。大力發展素質教育,為社會培養複合型人才。
要不斷深化醫療體制改革,廣泛吸納社會資金參與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做好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完善縣、鄉、村三級醫療保健網路,不斷提高農村的醫療能力和水平。
強化文化市場的管理與監督,徹底清除“黃、賭、毒”等社會醜陋現象,規範其走向健康化、法制化的軌道。廣泛開展全民健身的文體活動,提高人民民眾的健康水平。
堅持建設與管理並重的原則,不斷加大城市建設的力度。要充分利用省、市的政策支持,利用家鄉人士的愛心資助,全面實施城內“道路暢通工程”,年內要全面啟動城內巷路和公廁的改造建設工程,為居民提供便利的生活條件。
實施西水廠改造工程,以解決高峰期用水緊張的問題。啟動郭家窯排污站改造工程,重點解決好汛期排水不暢的老大難問題。搞好政府路、環路、火車站新區等城內道路的綠化、亮化工程。繼續抓好污水處理廠建設工程,保證按期交付使用。要做好蒲河公園建設的論證、規劃等籌建工作,為提升城市形象和功能打下良好的基礎。繼續實施油路通村的改擴建工程,提高全縣交通網路化水平。按照放而有度,管而有法,活而有序的原則,加大城市綜合管理力度。充分發揮社區的職能作用,不斷增強市民城市環境意識,對亂停亂放、占道經營、環境污染等現象進行徹底整治,營造出一個清潔、文明、優美、有序的城市環境。要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繼續開展好村屯整治和道路格線綠化工作,建設一個環境優雅、生活富庶、行為文明的新農村。
(七)加強政府執政能力建設,全面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
提高政府的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能力,強化機關作風建設,是全面振興遼中經濟,推進社會事業進步的保障。
要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堅持搶抓機遇,加快發展的戰略不動搖。按照縣委十四屆九次全會提出的各項任務要求,將每一個目標的實現作為政府執政的第一要務,不僅要落實到每一項具體工作當中,而且要落實到政府全體成員的一切行動當中。堅持科學決策和民主決策不動搖,充分尊重民眾的意願,嚴格履行決策程式,把維護廣大人民民眾的利益和促進可持續發展戰略貫穿到政府的每一項決策和工作當中。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不動搖,提高統籌協調的能力,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處理好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的關係,處理好關係人民民眾切身利益的生產、生活、生存與“政績”的關係。
要強化政府依法施政的能力,增強法制觀念,維護法律權威。認真學習和貫徹《行政許可法》和《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提高依法辦事能力。要徹底轉變政府職能,在充分運用法律手段解決各種矛盾和問題的同時,把能夠通過市場機制調節的職能交給市場,把中介組織協調的事務交給中介組織,把基層、企業、村、農戶自主範圍內的事情還給他們自己,支持嚴格執法,決不干預執法,創造一個公平、公正的法制環境。
要強化政府機關作風建設,進一步樹立與振興遼中經濟相適應的思想觀念。按照縣委的“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要求,摒棄舊觀念,打破舊框框,用新思路、新體制、新方式,走出一條振興遼中的新路子。
要進一步轉變作風,求真務實,真抓實幹。按照縣委“政治硬,本領強,作風實”的要求,力戒膚淺、浮躁、浮誇,重實際、說實話、辦實事、求實效,提高辦事效率和成功率。
要具備說乾就乾,雷厲風行的衝勁,一抓到底、百折不回的韌勁和搶抓機遇、不畏艱難的幹勁。
進一步加強廉政建設,著力解決好權力為誰服務的問題。按照縣委“主要領導負總責”和“誰主管誰負責”的要求,落實好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從政府組成部門的領導和工作人員做起,帶頭執行廉政建設的各項規定,強化審計機制建設,不斷擴大審計範圍,創建一個清正廉潔的政府。
進一步發揚艱苦奮鬥的作風,密切聯繫民眾,按照縣委“察民苦、解民憂、去民愁”的要求,變“官”為“仆”,深入實際,著力解決好民眾所盼、所求、所憂的問題。堅持勤儉辦事原則,力戒講排場,擺闊氣,千方百計地降低辦公成本,集中財力,盡最大的努力,為老百姓多辦實事,多辦好事。
各位代表:
實現遼中的偉大振興是全縣52萬人民的共同願望,讓我們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與支持下,團結一致,合力拚搏,搶抓機遇,紮實工作,為遼中的崛起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