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桂林政府工作報告

2004年2月10日的桂林市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由市長王躍飛作2004年桂林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中簡要回顧了2003年桂林市的各項經濟數據,內容上分別從農業、工業、旅遊業、投資項目、城建環保、非公經濟和外向型經濟、社會各項事業方面細緻地總結了工作結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4年桂林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04年
  • 地點:桂林
  • 市長: 王躍飛
基本信息,報告內容,

基本信息

政府工作報告
2004年2月10日在桂林市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市長 王躍飛
2004-02-17 (來源:)

報告內容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各位委員及其他同志提出意見。
2003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在中共桂林市委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下,全市人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富民興桂新跨越”目標,深入貫徹市委二屆二次全會精神,解放思想,開拓進取,紮實工作,堅持一手抓抗擊“非典”不放鬆,一手抓經濟建設不動搖,基本實現了市二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國民經濟持續增長,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據初步統計,全年完成桂林市生產總值397.46億元,較上年增長9.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0.64億元,較上年增長13.6%;財政收入37.04億元,較上年增長12.6%。經濟結構調整初見成效,三次產業發展確立新格局,結構最佳化對經濟成長的拉動效應日益突出。三次產業比例由上年的29.0:32.0:39.0調整為28.5:32.4:39.1,第二產業和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均有所提高。
———農業和農村經濟取得新發展
全市農業總產值165.7億元,增長6.1%;農業增加值113.49億元,增長6.0%;農民人均純收入2354元,增長7.2%。農業生產結構進一步最佳化,糧經種植面積比由上年的51.3:48.7調整為49.5:50.5;優質谷、反季節蔬菜、名特優水果、優質畜禽水產、特種養殖等保持較快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面積增長3.1倍,恭城創建全國無公害水果生產示範縣通過了農業部認證;優勢農產品逐步向優勢區域集中。農業新技術推廣取得新進展,陽朔被列為國家水稻免耕拋秧技術示範基地縣。農機綜合服務水平提高11.2%。農業產業化進程不斷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達323個,其中獲批准的國家級龍頭企業1個,自治區級龍頭企業3個,直接帶動和輻射農戶27.3萬戶,具有一定規模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350多個,帶動農戶8.2萬戶;訂單農業、網上農產品交易量和交易面不斷擴大,效果顯著。林業也取得了較好成績,退耕還林26.64萬畝,營造速生豐產林、珠江防護林、封山育林均超額完成年度任務;新建沼氣池5.71萬座,是歷史上建池最多的一年。農村城鎮化進程加快,全年完成小城鎮建設投資11.47億元,增長63.8%,縣城和鄉鎮基礎設施、公共設施明顯改觀,12縣完成基本建設、更新改造和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84.8%。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引資建立生產基地135個,扶持龍頭企業建立原料基地325個,總面積26.9萬畝;水利建設得到加強,新增有效灌溉面積2.6萬畝,恢復和改善灌溉面積82.6萬畝。通村公路建設完成工程項目48個,全市行政村通車率達96.6%。
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工作通過自治區驗收,初步實行了涉農稅收、價格、收費公示制,貧困縣農村義務教育一費制,村委報刊訂閱限額制,涉農負擔案件、事件責任追究制,農村收費管理進一步規範,農民平均減負率53%。繼續實行單位包村扶貧、小額信貸、以工代賑等扶貧有效措施,制定了286個貧困村優勢產業發展規劃,落實了村屯道路、人畜飲水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222個,貧困村和革命老區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
———工業發展成效顯著
全市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300億元,完成316.05億元,增長10.5%,其中高新技術工業產值增長20.1%;工業增加值完成105.41億元,增長12.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53.98億元,增長15.0%;實現利稅17.65億元,增長23.7%;實現利潤7.1億元,增長48.2%;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117.8%,提高9.4個百分點,經濟運行質量進一步提高。工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34.0%,呈加速發展態勢,促進了經濟結構的最佳化。
國企改革強力推進。成功實施了廣西玉柴集團兼併林業機械廠、加拿大加升公司與造紙廠合資、杭州萬向集團重組汽車配件總廠、廣州立白集團重組漢高洗滌劑公司、上海復星公司重組桂林製藥廠等重點重組項目13項,深圳格林柯爾等一批知名企業對我市相關企業的重組和引資嫁接工作正在加緊進行;公司制改造加快,28戶國有企業正進行改制籌備,以組建成多元投資主體的有限公司;實施了13戶企業下放城區管理、5所企業子弟學校分離和一批企業不良資產處置,妥善安置了5戶停產企業職工。
工業投資與項目建設取得新突破。完成工業投資26億元,增長68.5%,完成更新改造投資13.37億元,增長42.5%,投資力度為歷年之最。實施投資額1000萬元以上的技改項目50項,11項重點新開工項目進展順利,16項重點項目相繼建成投產,形成新增長點;6個項目列入國家第三批“雙高一優”導向計畫,其中4個項目列入國債項目計畫。燕京(漓泉)、桂林娃哈哈、集琦藥業、福達汽配等重點骨幹企業不斷擴大投資和生產,對全市工業起到了強勁拉動作用。
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建設步伐加快。高新區蘇橋園、鐵山園和綜合信息產業園已列入自治區重點建設項目。蘇橋園完成了總體規劃、一期規劃區土地徵用、園區內道路和桂海高速公路出口的建設,客車集團擴建改造等4個重點工業項目的前期工作正在抓緊進行;鐵山園控制性詳細規劃通過評審,與銀行達成9億元企業落戶配套資金的貸款協定,萬向集團桂林生產基地等3個重點工業項目正在引入園區;綜合信息產業園規劃、設計和一期征地已完成,5戶企業簽訂進入園區協定。結合園區建設和城市改造,推進了無線電一廠等一批“退二進三”搬遷改造項目。縣域工業發展勢頭良好。12縣實施技術改造項目近100項,完成投資6億多元。海螺、匯源、雨潤等一批大企業集團在我市建立的興安旋窯水泥、恭城匯源果汁加工、全州福潤肉類加工等重點項目進展順利;臨桂、靈川、永福、荔浦等縣一批技改項目的投資呈良好增長態勢。
———以旅遊為龍頭的第三產業得到恢復性增長
面對“非典”嚴重影響,全市上下克服各種困難,以旅遊為龍頭的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155.31億元,增長10.9%。接待旅遊者854.29萬人次,其中海外旅遊者44.56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34.34億元;接待會議951個,參會人數增長40%;成功承辦了亞歐年輕議員會議第五屆年會、旅遊目的地開發與管理地區合作研討會等國際會議,成功舉辦了“韓國周”、“日本周”活動,開通了桂林至泰國、馬來西亞航線。
在疫情控制之後及時啟動旅遊市場,精心策劃以“桂林永遠是春天”為主題的系列宣傳活動,製作宣傳片,通過多家媒體向全球播放;組織“桂林旅遊經貿友好交流考察團”訪問日本、韓國,組織旅遊企業赴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宣傳促銷,進一步鞏固了入境游主要客源市場。推進重點旅遊項目建設,啟動以王城景區為主的歷史文化資源開發,愚自樂園、錦繡灕江———劉三姐歌圩項目一期工程基本完成,推出了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和木龍湖不夜城、龍勝金坑梯田等景區,龍勝溫泉改造、銀子岩二期、遇龍河等景區建設正在抓緊進行。陽朔休閒度假、恭城生態旅遊、龍勝民俗風情等主題城鎮系列活動成效顯著;爭創“中國最佳旅遊城市”前期工作積極開展,完成桂林建設現代化國際旅遊城市標準和發展戰略課題研究;國有旅遊企業改製取得新的突破;旅遊市場監管有力,遊客投訴逐年減少。
商貿服務業良性運轉。商貿企業進一步挖潛促銷;國有商業企業改革繼續深化;多方位建設、培育城市商品市場,寬領域開拓縣鄉農副產品市場;城鄉商品購銷兩旺,居民消費層次逐年提高;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0.35億元,較上年增長10.5%;物流管理技術和裝備、各類物流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
———效果明顯
以“雙百工程”、“百企入桂”活動為載體,狠抓項目建設,固定資產投資出現全面加速增長態勢。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淨增額達13.24億元,投資拉動GDP增長4個百分點,對GDP增長的貢獻率超過42%。
投資需求多層面快速增長。生產性領域投資加大,銀海高檔紡織品生產線技改、集琦科技園一期等項目相繼完成,高新區工業園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交通能源項目投資有較大的增長,交通項目庫編制已完成,提前兩年實現了自治區提出的“縣縣通二級公路”目標,桂梧高速公路桂林至陽朔段、平樂二塘至鐘山段、國道過境高速公路靈川至三塘段等大型項目已開工建設,桂林至全州高速公路項目前期工作正在進行;通鄉油路、通村公路和等外路改造工程穩步推進;巴江口水利樞紐、銀河水電站、南山水電站及全州至黃沙河高速公路等項目年內完成了較大的投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繼續增長,桂磨公路、中山路二期等續建項目已進入收尾階段,西環路三期改造、東二環路建設如期開工。科教文衛體及旅遊等公益性和公眾設施方面的項目數量和投資力度比歷年有所加大。投資多元化的格局初步形成。
———城建環保工作繼續加強
城鄉規劃編制工作成果明顯。國務院正式批覆了《桂林市城市總體規劃(2001-2010)》;五城區分區規劃、重點區域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製取得實質性進展,部分城區分區規劃編制完成,填補了城市分區規劃的空白;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和灕江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完成綱要編制;桂林喀斯特生態博覽世界概念性規劃已組織編制;地下管網系統以及城市道路改造和建設、停車場等專業規劃的編制也不斷加快。
規劃的控制、執行和監督工作不斷加強;房地產市場秩序進一步好轉,房地產開發保持適度的增長態勢。房改機構改革取得重要進展,住房公積金已實行市、縣統一管理。市政公用事業改革已經起步。新的拆遷辦法得到執行。耕地保護力度加大,土地市場秩序治理整頓取得明顯成效,國有土地有償出讓收益增長110.3%。
城市建設重點工程順利推進。“雙百工程”中20個續建的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進度進一步加快,15個新建項目已啟動,城市交通、燃氣、給排水、照明、環衛等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
環保、城市管理工作取得新進展,城鄉人居環境得到改善,創城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榮獲“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光榮稱號,富有桂林特色的城市綠化系統正在逐步形成;灕江沿岸環境、市容環境衛生的長效管理向縱深發展,醫療垃圾、危險廢棄物處置工作較為規範;“一控雙達標”成果得到鞏固和提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力度不斷加大,空氣污染指數優良率100%,城市水域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00%,環境綜合定量考核繼續在全國47個重點城市中名列前茅;通過了國家環保模範城市驗收的前期調研和自治區環保局預驗收。經過多年建設,我市被國家列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試點地區。
———非公經濟和外向型經濟較快發展
成立了市非公有制經濟服務中心,並開展了軟環境評議評價等活動。隨著非公經濟發展環境的不斷改善,經濟總量有較大的增長,效益不斷提高。非公企業增加值、工業總產值、上交稅金等指標均增長11%以上。規模以上非公企業產值92.87億元,增長23.2%。非公企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3.72億元,增長30.7%。
對招商引資的簽約項目全面實行領導跟蹤負責制,積極參與“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高層論壇”、第七屆中國投資貿易洽談會。新批外商投資企業57家,增長21.3%。引進外資9819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6354萬美元。“非典”過後,抓緊國際市場的開拓,自營生產企業的進出口額均大幅增長。外貿進出口總值達26226萬美元,增長10.1%,其中進口9739萬美元,增長0.9%,出口16488萬美元,增長16.5%。“百企入桂”活動取得好成績,已註冊項目442個,總投資112.05億元,實際到位資金23.18億元。爭取聯合國和外國政府無償援助的項目數量、金額居全區之首。
———社會各項事業持續進步
全市共實施科技創新項目178項,95個科技項目列入國家和自治區各類科技專項計畫,19個科技項目獲自治區科技進步獎。以縣為主的基礎教育管理體制和經費保障體制不斷完善,“兩基”建設進一步鞏固,“危改”工程、基礎教育工程、義務教育工程的所有253個項目全部竣工,12個縣(區)“普實”工程、8所示範性普通高中通過了自治區驗收,職業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民辦教育不斷加強。兒童音樂劇《太陽童謠》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小桂劇《砸鎖》獲首屆“國際小戲藝術節”一等獎;桂海碑林二期保護性建設籌備、靖江王陵第二期維修整治等文物維修及綜合開發利用工作進展順利;成功舉辦了紀念甑皮岩遺址發掘3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突發性事件“三網”建設得到鞏固,全市未發生一例“非典”確診或疑似病例,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全面展開。廣播電視、新聞出版事業蓬勃發展。公共體育設施不斷完善,成功地承辦和參加了全區十運會,並取得了金牌、獎牌數第一的好成績。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各項指標全面完成,荔浦、龍勝獲得“全國計生優質服務縣”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