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北票市政府工作報告

2003年,在市委的領導下,市政府帶領全市廣大幹部民眾,大力推進改革開放和結構調整,努力解決面臨的深層次矛盾和複雜問題,國民經濟保持快速增長,各項事業取得全面進步,實現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良好開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4年北票市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04年
  • 發布單位:北票市政府
  • 性質:政府工作報告
簡要回顧,工作安排,

簡要回顧

一、2003年政府工作簡要回顧
  
2003年,在市委的領導下,市政府帶領全市廣大幹部民眾,大力推進改革開放和結構調整,努力解決面臨的深層次矛盾和複雜問題,國民經濟保持快速增長,各項事業取得全面進步,實現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良好開局。
(一)國民經濟實現快速增長。預計國內生產總值實現17億元,增長17.2%;固定資產投入5億元,增長16.3%,全市經濟恢復到歷史較好水平。農業經濟依靠主導產業開發和產業化經營,克服連年遭災影響,實現了快速發展。新建保護地大棚7667棟,規模飼養“三禽”2000萬隻,栽植辣椒10.3萬畝。加強龍頭企業建設,培育專業批發市場,壯大經紀人隊伍,以龍頭企業帶基地、市場帶基地、基地帶農戶的主導產業格局初步形成。農業總產值實現13.5億元,增長13.4%。工業經濟依靠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和骨幹企業支撐,實現了總量擴張和質量提高。非公有制經濟園區新上振興彩鋼等項目6個,通過園區拉動、項目帶動,非公有制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總產值實現27.1億元,增長16.8%。培育億元產值企業兩戶、2000萬元企業6戶,規模以上企業達到24戶。工業總產值實現12.5億元,增長27.6%;稅金超億元萬元,創歷史最好水平。經濟轉型依靠項目建設,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步增長。啟動“四個一百”項目建設工程,其中投資2.9億元,實施重點項目35個,年內實現產值3.7億元、利稅2825萬元,安置就業5439人。商貿經濟依靠發展主業、轉軌變型,實現新發展。銷售收入實現7.9億元,增長28.6%;工業產值實現2.26億元,增長69.1%。外向型經濟堅持走出去請進來,實現了開放水平的新提高。引進資金2.6億元,新上500萬元以上項目8個;組團跨國招商5次,簽定項目16個;成功舉辦第三屆辣椒節,簽定貿易契約2.18億元;韓國工業園區入駐企業5戶,對外合作成果不斷擴大。
(二)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在大災之年再上新台階。老寨川綜合治理工程提前竣工,新增水澆地2.89萬畝,小區配水89處,新打防氟改水井16眼、人畜基本飲水井87眼,小流域綜合治理13.2萬畝,有望奪取省“大禹杯”;林業實現倍增計畫,退耕還林13萬畝,綠色通道256公里;建設東出口路,翻新西出口路,改造路基200公里,鋪設油路58公里,新增通油路村13個;建設小城鎮6萬平方米。城市建設克服資金緊張困難實現快發展。通過向上爭取、市場化運作、經營城市投入城建資金1.6億元。完成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新建世紀廣場、站前停車場、農具廠停車場和勞動力就業市場;亮化街路2條,硬化5萬平方米,新增綠地10萬平方米;改造供水管線11公里,新增集中供熱面積40萬平方米;採煤沉陷區治理工程正式開工,金河小區拆遷工作順利完成。
(三)社會保障能力明顯增強。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養老保險、離休幹部三個保障機制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日益完善,全年發放保險保障金7129萬元、離休幹部兩費1300萬元,實現了應保盡保、應發盡發。加強財政建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8000萬元,同口徑增長26.5%;財政支出完成2.43億元,增長14.5%,實現了保工資、保發展、保重點、保穩定的目標。加強金融建設,各項貸款餘額達到22.6億元,促進了經濟發展。大力開展城市萬人就業和農村勞務輸出活動,新增就業1.5萬人,勞務輸出4.7萬人次。積極開展扶貧幫困,幫扶1191戶3820人;扶貧開發29個村,臨時救助4萬人。
(四)改革更加深入。推進和完善工業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全面啟動農村稅費改革,並村85個,農民減負比例達到64%;深化林業產權制度改革,新增500畝以上育林大戶30戶;深化教育投資體制改革,積極推行高中後勤社會化管理,推動了高中教育事業發展;擴大養老保險覆蓋面,妥善解決了農村衛生系統、文化系統以及鄉街企業職工養老問題;推行醫療保障體制改革,保障1.95萬人。
(五)社會各項事業不斷進步。集中力量開展抗擊非典的鬥爭,當疫情來臨、人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面臨威脅之時,我們以對人民極端負責的態度,堅決貫徹執行上級部署,形成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巨大合力,取得了抗擊非典的重大勝利。高度重視科技工作,制定鼓勵科技人才創業政策,繼續實施“專家人才工程”,全社會科技氛圍日益濃厚;引進新技術30項、新品種128個,發展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10.5萬畝,科技貢獻率逐步提高。大力發展高中教育,擴招445人;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市職教中心被評為“遼寧省標準化職教中心”;鞏固“普九”成果,提高“普實”水平,改造校舍5.8萬平方米,教育事業實現快發展。民眾性文化活動更加活躍,文化事業日益繁榮。成功舉辦第三屆全民運動會,體育事業得到新發展。加強衛生防疫體系建設,清理整頓醫療醫藥市場,衛生事業不斷進步。夯實基層基礎建設,提高服務水平,計畫生育工作再上新台階。開展“綠色百日游活動”,旅遊事業取得新進展。加強社區建設,社區功能日益完善,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審計、環保、物價、統計、氣象、電力、廣播電視、民族宗教、僑務外事、民兵兵役等各項事業取得新成績,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貢獻。
(六)民主法制建設得到加強。認真執行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的決議,定期向人大報告工作,向政協通報情況,自覺接受法律監督和民主監督,人大代表議案、建議以及政協委員提案辦復率達100%。深入開展普法活動,公民法制意識進一步增強,依法治市水平進一步提高。加大信訪工作力度,認真受理民眾來信來訪和市民投訴,加強礦區穩定工作,妥善處理了一批重大信訪案件,信訪工作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明顯提高。“嚴打”鬥爭成效顯著,與邪教組織的鬥爭取得重大成果,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得到加強,保持了社會的基本穩定。
(七)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1800元,增長10.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4500元,增長9.7%。城鄉居民儲蓄達到23.8億元,增長13.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7.5億元,增長7.1%。
(八)政府行政效能持續提高。堅持學習創新、依法行政、服務為民、廉政勤政,身體力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用市場經濟理念謀劃工作,政府機關建設得到加強,行政效能進一步提高。
各位代表,2003年是“非典”疫情肆虐、農業連年遭災、各種矛盾比較突出的一年,也是抓住國家支持資源枯竭城市經濟轉型、省加快遼西北地區經濟發展等政策性機遇,爭取上級扶持最多、爭取上級政策最多、實現北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一年。成績的取得,是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市廣大幹部民眾萬眾一心、奮力拚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勵精圖治、艱苦奮鬥的全市人民,向同心同德、肝膽相照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勤政務實、甘於奉獻的各級幹部,向同向同為、鼎力相助的中省直單位、駐北票部隊官兵以及熱愛北票、建設北票的域外客商,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更應充分認識到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困難和問題:一是農業產業化水平不高,農業經濟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不強,農民增收困難;二是工業企業規模小,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弱;三是市鄉財力仍很緊張,巨觀調控能力有限;四是就業壓力比較大,就業工作距離人民民眾的要求還有相當差距;五是政府機關建設水平有待提高,服務意識需要進一步增強。對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採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工作安排

二、2004年政府工作安排
  
2004年政府工作總的要求是:高舉“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十六屆三中全會和市委五屆五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以轉型總攬經濟工作全局,用市場經濟理念謀劃北票發展,深入實施三大戰略,擴大特色經濟優勢,夯實發展基礎,增強保障能力,推進“三化”進程,建設“三型”城市,把北票的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面推向新的歷史進程。
主要奮鬥目標: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實現20億元,增長17.6%,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1.4%、21.5%和10.7%。固定資產投資翻一番,達到10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8800萬元,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2200元,增長22.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5000元,增長11.1%。通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確保主要經濟指標提前一年完成“十五”計畫,經濟發展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一)振奮精神、堅定信心,搶抓機遇、把握抓手,實現經濟轉型的新突破。
加快經濟轉型,是實現北票經濟跨越發展的根本途徑。要堅定不移地確立其統領地位,作為全市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和中心環節來抓,進一步振奮精神,堅定信心,努力營造萬無一失抓機遇、萬眾一心抓就業、萬馬奔騰抓轉型的濃厚氛圍,推動經濟轉型以更快的速度、向更高的水平邁進。
抓住機遇,搶占發展先機。加快發展,機遇當前,機遇空前。國家實施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支持資源枯竭城市轉型和採煤沉陷治理,省里支持遼西北地區開發,四大機遇集北票於一身,得天獨厚,千載難逢。抓住這些機遇,就搶占了發展先機,一步為先,步步領先;喪失這些機遇,就可能落後一個時代,一招走錯,滿盤皆輸。機遇是客觀存在的,更是奮鬥的產物。全市上下必須進一步增強機遇意識,樹立憂患意識,努力在認識機遇、研究機遇、搶抓機遇、用好機遇上下功夫,抓緊編制老工業基地改造規劃,完善經濟轉型規劃和主導產業發展規劃,力爭更多的項目擠進籠子、裝進盤子,贏得政策和資金扶持,千方百計把機遇變成加快發展的現實。
把握抓手,推進項目建設。抓項目就是抓轉型,就是抓發展。要把項目建設作為一項非抓不可、非抓好不行的工作,放在經濟轉型工作的首位,堅持內引外聯招項目、依託園區落項目、把握政策爭項目、落實責任抓項目,緊緊咬住“四個一百”的項目建設目標,一心一意推進,扎紮實實運作,以項目建設的大發展推動轉型的快發展;繼續採取激勵措施,安排財政專項資金100萬元,鼓勵項目建設。
(二)創造新機制,開闢新思路,實現改革和對外開放的新突破。
改革是發展的根本動力,對外開放是發展的強大助力。要堅持依靠改革激活內在動力求發展、依靠對外開放藉助外力促進發展的思路不動搖,全方位推進改革,全力以赴擴大開放。
深入推進各項改革,加快體制創新步伐。深化企業產權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引導多元投入。按照“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完善土地承包經營流轉機制,促進規模經營。按照“自願、民主、誠信”的要求,發展專業合作組織,推進信用聯合體深入發展。深化農村稅費改革,鞏固並村成果,努力化解村級債務,切實減輕農民負擔。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加快城鎮化進程。深化林權改革,大力發展私有林。堅持穩定中推進,啟動事業單位改革。積極探索國有民營新途經,增強教育、衛生事業發展活力。鞏固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成果,更好地為“三農”服務。
開闢工作新思路,開創對外開放新局面。引進域外資金2億元;新發展外資企業5戶,實際利用外資500萬美元,出口創匯200萬美元。在工作考核方面,變下達引資任務為下達項目任務,提高招商引資質量。在招商主體上,變以政府招商為主向政府企業並重轉變,政府為企業搭建招商引資平台,逐步把企業推向招商引資的前台。在招商領域上,實現以國內為主向以國內、國外並重轉變,以韓國、日本為重點,組織4次以上跨國招商活動,舉辦北京、大連同鄉聯誼會,拓寬招商渠道;舉辦第四屆辣椒節,擴大對外交流與合作。在招商手段上,既要實行面對面招商,又要突出網上招商、以商招商,降低招商成本,擴大招商成果。在對外開放的重點上,變以引進來為主向引進來、推出去並重轉變,突出出口創匯,新增3戶自營出口權企業,著力培育5戶出口創匯企業。
(三)推進“三個最佳化”,實施“四大工程”,實現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新突破。
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已經進入最佳化布局、提高品質和產業化發展的新階段。要著力推進“三個最佳化”,實施“四大工程”,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農村經濟發展。農業總產值實現18億元,增長33.3%。
推進“三個最佳化”,加速農業結構調整。最佳化產業結構,按照保護地提質、畜牧倍增、特色翻番的目標要求,大力發展三大主導產業,新建保護地大棚5000棟,規模飼養“三禽”2100萬隻,栽植辣椒15萬畝,主導產業占農業經濟的比重達到三分之二,畜牧業占農業經濟的比重達到50%以上。最佳化生產布局,重點開發“一線一區”(101線、宏發現代農業園區),培育14個專業鄉,創建5個200畝示範園,建設100個設施農業小區,推動優勢農產品和特色農產品向優勢產區集中,加速實現農業生產布局區域化。最佳化土地資源和勞動力資源配置,引導主導產業、效益農業向優質耕地聚集,實現土地效益最大化;加快農村勞動力的戰略轉移,勞務輸出4萬人次。
實施“四大工程”,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實施龍頭企業建設工程,進一步強化用工業理念抓農業的思想,繼續培育十大龍頭企業,建設五大市場,加快農產品轉化增值,促進農民增收。實施基礎設施工程,因地制宜地發展各具特色的小城鎮,使之成為農產品集散中心和加工基地,年內建成4萬平方米;突出抓好公路建設,完成油鋪110公里,新增通油路村19個;切實加強水利建設,圍繞設施農業和主導產業搞好重點小區配水,實施龍潭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治河20公里,完成大凌河流域和白石水庫上游流域綜合治理面積18萬畝。實施質量興業工程,無公害農產品達到18種,無公害基地面積達到15萬畝,重點發展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提高農產品質量水平和市場占有率。實施綠色北票工程,通過機制活林,科技強林,依法治林,工程育林,植樹造林17.5萬畝,兩接改造3萬畝,實現以綠興業;加強管理,鞏固封山禁牧和退耕還林成果。
(四)做強做大骨幹企業,培育壯大支柱產業,實現工業化推進的新突破。
實現工業化,是北票經濟的根本方向。必須牢固樹立“工業強市”理念,緊緊抓住國家政策機遇,改造傳統產業,做強做大骨幹企業,培育壯大支柱產業,推進工業化進程。工業總產值實現16億元,增長20.4%。
壯大骨幹企業群,擴張總量。大力推行股份合作,迅速壯大企業規模,全市規模以上企業達到27戶,產值超億元企業達到4戶,產值超5000萬元企業達到5戶,產值超2000萬元企業達到10戶。規模以上企業產值增長21%以上。
培育支柱產業,提高運行質量。加快資產整合,重點組建以宏發食品有限公司為龍頭的肉雞產業集團,以紡織有限公司為龍頭的針紡服裝產業集團,以盛隆粉末冶金有限公司為龍頭的冶金產業集團,以北煤有限公司為龍頭的煤炭產業集團,形成以農產品加工、紡織、冶金、煤炭為主體的新的支柱產業,提高企業的運行質量和競爭力。
突出技術改造,培育名牌產品。投資4200萬元,完成重點技改項目13個。著重打造肉雞系列產品、粉末冶金製件、實驗室裝備等優勢產品,努力爭創省級名牌產品3個,朝陽市級名牌產品4個。
(五)創建發展平台,創優發展環境,實現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新突破。
始終堅持非公有制經濟興市戰略不動搖,以更優的政策,更活的機制,推動北票經濟更快發展。新增個體工商戶1000戶,新發展私營企業20戶,產值、稅金分別增長20%以上。
重點要做好“一快一嚴四放”。加快園區建設。成立專門機構,完善園區功能,搭建發展平台,提升園區投資熱度和聚集效應,非公有制經濟園區入園企業達到20戶,實現產值1億元;韓國工業園區入園企業達到10戶,實現產值5000萬元。從嚴治理環境。強化環境就是經濟、抓環境就是抓發展的思想,下大力氣清理“三亂”,逐步推行一個部門集中收費,保護和發展好非公有制經濟的積極性。放活政策。借鑑招商引資政策,創造公平競爭環境,激發域內非公有制經濟投資創業的活力,引導民營資本更好地發揮建設家鄉、發展北票的作用。放寬市場準入。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等法律法規未禁入的行業和領域,讓非公有制經濟廣泛滲透,釋放能量。放大服務領域。把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放在政府服務的第一序列,成立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在投融資、稅收、土地使用、信息服務、政策諮詢、代辦事項等諸多領域提供公開透明、快速便捷的服務。放手發展流通領域和街區經濟。發揮非公有制經濟活躍城鄉商貿流通的作用,滿足人民生產生活需求;發揮社區優勢,開展社區服務,發展便民利民服務網點230個,安置就業1800人。
(六)強化財政支撐,促進金融發展,實現經濟調控能力的新突破。
財政和金融是調控經濟的重要槓桿。要大力加強財政建設和金融建設,促進財政集權和支持發展、保持穩定相統一,實現金融自身發展和地方經濟發展“雙贏”。
大力加強財政建設,實現保穩定、保運轉、保重點。千方百計集中財力,強化稅收征管,努力應收盡收,降低稅收成本,提高收入質量;加強非稅收入管理,規範非稅收入行為,推進綜合預算;嚴細支出管理,最佳化支出結構,增強財政供給能力。千方百計促進發展,採取配套或貼息的辦法,加強對主導產業和重點項目的扶持,加大對科技的投入,培養稅源,涵養財源。千方百計維護穩定,及時發放公教人員工資,保證社會保障等重點資金需求,積極籌措司法機關和信訪部門辦案經費,加大轉移支付力度,增強財政保障能力。
大力加強金融建設,實現與地方經濟共同發展。牢固樹立經濟金融一盤棋思想,加強對金融工作的指導,加大支持力度,引導對公存款向貢獻大的銀信單位傾斜;強化信用觀念,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金融部門要進一步強化“地方發展我發展”的大局意識,在用活用足政策上下功夫,在拓寬投資渠道上做文章,在爭取政策上出成效。年內,每個金融企業都要推出一項信貸新業務,累計發放貸款13億元以上,其中工商銀行4億元、農村信用聯社3.5億元、農業銀行2億元、建設銀行9000萬元;抓住“兩國兩呆”的政策機遇,剝離不良貸款2.1億元;積極向上爭取,籌措支農再貸款和中小企業再貸款1.3億元,支持地方經濟發展。
(七)堅持經營建設並重,建設管理並舉,實現城市建設的新突破。
城市是區域經濟中心,城市建設既是形象建設,也是經濟建設。要堅持規劃先行、城市優先發展,依靠搞活經營謀發展,加快建設求發展,強化管理促發展,提升城市形象,充分發揮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
搞活經營,努力籌措城建資金。牢固樹立經營城市理念,公開招標拍賣城市經營性建設用地,促進城市滾動建設;積極探索城市管理和公用事業的市場化進程,拓寬城市建設投資渠道,實現以城養城,以城建城。
以民為本,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把方便市民生活、提高市民生活質量作為城市建設的第一指向。改造水源地,實現城市全天供水,提高居民用水質量;綠化亮化西出口,打通人民路,油鋪市府街西段,改造客運站,規模建設封閉市場4處,方便市民生活;建設世紀廣場二期工程,完善民眾體育活動場所;抓好採煤沉陷區治理,打造優質工程、陽光工程、廉政工程、民心工程,讓沉陷區居民滿意;改造舍宅小區,新建樓房16萬平方米;完成北河套下段排水防護工程和岳家溝防洪工程,確保防洪安全;抓好城市及周邊地區綠化,植樹10萬株,加快生態城市建設進程。
強化管理,嚴格規劃約束。實施百巷治理工程,注重消滅衛生死角,提高公共衛生安全水平;發揮執法部門作用,促進依法管理;發揮社區功能,成立保潔隊伍,重點清理亂占亂建、亂貼亂畫,創造綠安淨美的居住環境;嚴格規範交通秩序,妥善解決機動車違章占道停放問題。切實加強規劃約束,逐步消化城中村,擴大城市規模,提升城市建設水平。
(八)統籌兼顧,協調發展,實現社會各項事業的新突破。
充分發揮科技第一生產力的重要作用,積極落實優惠政策,加快科技創新和推廣套用,爭創國家級科技示範縣(市)。優先發展教育,鞏固“普九”成果,擴大高中招生;調整農村學校布局,推廣婁家店國中辦學經驗;突出發展職業教育,增強受教育者的就業能力、創新能力、創業能力,努力把人口壓力轉變為資源優勢;採取政策措施,促進教育產業化。改造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繁榮文化事業;制定發展規劃,開發文化產業。新建體育場,完善基礎設施,培育體育產業。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最佳化醫療衛生資源。推進綜合改革,大力實施計畫生育村(居)民自治,穩定低生育水平。開發自然風光旅遊,發展文化旅遊,打造化石品牌,壯大旅遊產業。編制總體規劃,規範採礦行為,加大監管力度,開展專項整治,下大力氣整頓採礦秩序,保護和合理有序開發礦產資源。增強環保意識,加強以兩河流域和城市周邊地區為重點的污染治理。搞好統計工作,完善審計監督職能。充分宣傳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做好換屆選舉工作。抓好民兵預備役建設,充分發揮工商、物價、監察、氣象、電力、廣播電視、民族宗教、外事僑務、郵政電信等部門的作用,推動社會進步。
(九)崇尚文明,擴大民主,依法治市,實現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的新突破。
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深入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弘揚北票精神,創建“十星級文明戶”、突出抓好“示範信用戶”創建活動,實現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建設的互促共進。自覺接受人大的法律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執行人大決議和決定,做好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的辦理工作,完善社會監督機制。深入開展普法活動,增強全社會法制意識;加強政府法制建設,規範行政行為,提高行政水平。
做好來信來訪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繼續堅持領導包案和屬地化管理制度,嚴格落實責任,切實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建立健全打防結合、以防為主、群防群治的長效機制,構建嚴密的社會治安防範體系,嚴厲打擊刑事犯罪、經濟犯罪和邪教組織的違法犯罪活動,重點打擊帶有黑社會性質的刑事犯罪,保持安定團結的政治環境。
(十)開拓創新,勤政為民,實現政府行政水平的新突破。
面對艱巨繁重的發展任務,承載著全市人民的期望與重託,我們必須下大力氣加強和改進政府工作,建設“勤政、務實、高效、廉潔”的政府。
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建設一個充滿希望的政府。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深入學習世貿知識、法律知識、市場經濟知識,解讀吃透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政策。切實增強機遇意識和創新意識,堅持用改革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矛盾和問題,用市場經濟理念謀劃工作,始終保持朝氣蓬勃、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努力開創工作新局面。
轉變作風,真抓實幹,建設一個人民滿意的政府。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深入實際,調查研究,辦實事,求實效,解決實際問題。大力提倡雷厲風行、認真負責的工作作風,杜絕推諉扯皮,確保政令暢通,提高工作效率。
艱苦奮鬥,廉潔從政,建設一個民眾信任的政府。發揚艱苦創業、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凡是可花可不花的錢堅決不花,必須花的錢儘量少花,決不允許講排場、比闊氣。要把有限的財力用在刀刃上,特別是用在縮小廣大幹部職工與其他地區收入差距上。切實加強廉政建設,堅決糾正行業不正之風,堅決制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現象發生。
把全心全意為民眾辦好事辦實事,作為檢驗政府行政水平的重要標尺,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培訓5000人,新增就業崗位8000個,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0%以內;千方百計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努力實現應保盡保;千方百計搞好扶貧開發工作,開展滾動扶貧和搬遷扶貧,重點開發30個扶貧村;千方百計安排好睏難民眾生活,妥善解決安居、取暖、飲水、行路難等問題,籌集解困資金300萬元,新建農村基本飲水井和防氟改水井75處;千方百計提高民眾生活水平,確保公教人員工資、低保金、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各位代表,即將到來的2004年是北票的機遇年。我們將緊緊抓住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遼西北地區開發、經濟轉型和採煤沉陷治理等歷史性機遇,以堅定不移的信心、堅韌不拔的鬥志、堅持不懈的努力,開創工作新局面,實現北票新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