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EL61

發現 ,軌道資料 ,物理資料 ,大小,軌道,衛星,

發現

發現者 布朗等人
發現日期 2004年12月28日
其他編號 (無) B
天體分類 外海王星天體

軌道資料

曆元 2005年08月18日
離心率 (e) 0.18874
半主軸 (a) 6.484×1012m (43.335 AU)
近日點 (q) 5.260×1012m (35.164 AU)
遠日點 (Q) 7.708×1012m (51.526 AU)
公轉周期 (P) 104,234 日 (285.4 a)
平均公轉速度 4.484 km/s
軌道傾角 (i) 28.19°
升交點黃經 (Ω) 121.90°
近日點引數 (ω) 239.51°
平均近點角 (M) 198.07 °

物理資料

直徑 ~ 1960×1520×1000 km (~ 1400 km)
質量 (4.2±0.1) × 1021 kg
密度 2.6–3.3 g/cm³
表面重力 0.44 m/s²
逃逸速度 0.84 km/s
自轉周期 0.16314 ± 0.00001 d
(3.9154 ± 0.0002 h)
光譜分類 ?
反照率 0.7 ± 0.1
表面平均溫度 ~? K

大小

2003 EL61的質量可透過其衛星的軌道以及克卜勒第三定律去計算,初步得出的結果為4.2×1021 kg,約為冥王星系統的28%。
體積方面,如果它只是一顆普通的天體,便只能以猜測來估計其大小。但觀測結果顯示,它的自轉速度非常快,沒有任何一顆直徑大於100公里的已知天體擁有如此的自轉速度。這樣的速度定會令天體的形狀變得扁平,同時,人們觀測得2003 EL61的光度變化頗大,比冥王星每6天自轉周期出現的35%光度變化還要大。這種情況是因為它的形狀被拉長,這樣也限制了其密度數字的上限,因為天體密度越大,便會越不容易被拉長,因此人們認為行星內部並非由冰塊,而是由岩石組成的,密度約為3 g/cc左右。憑著質量及密度數字,人們便可計算該天體的尺寸。
如果以上推測準確,它最長的直徑會與冥王星差不多,而最短直徑大約是冥王星直徑的一半,使之成為最大的外海王星天體之一,小於2003 UB313及冥王星,大於小行星90377「塞德娜」、90482「俄耳枯斯」及50000「夸奧瓦」,還有新發現的2005 FY9也可能比它稍大。天文學家阿西莫夫建議把該天體分類為“mesoplanet”,即大小介乎水星小行星穀神星之間,全數7顆天體皆可納入。
2003 EL61的自轉周期少於四小時,人們相信這樣快的速度並非由距離行星漸近或漸遠的衛星所造成,可能是因為受到其他天體撞擊,其熱力使行星表面的水份蒸發掉,表面餘下冰層覆蓋。
據雙子座望遠鏡所得的光譜資料,該天體可能存有冰水,與冥衛一的結果相似。同時也在2003 EL61表面找到甲烷冰,意味著它從未曾接近太陽

軌道

據小行星中心的報告,該天體的日距約為51個天文單位,其近日點約為35個天文單位,比冥王星平均日距的39個天文單位要近。由於該天體的運行速度緩慢,軌道傾斜角約為28°,比冥王星的軌道(傾斜角17°)更為神秘,因此才較遲為人們所發現。該天體可能是類冥天體(Plutino)之一。

衛星

該天體被發現有兩顆衛星,發現者將其暱稱為「魯道夫」(Rudolph),其質量約為天體的1%。該測量結果只代表系統的總質量,如果假設該行星和衛星擁有相同的密度及反照率,那它們的3.3等之視星等差距,便能準確計算出其他數值。與冥王星比較,其衛星「查龍」的質量是行星的10%,對其他行星來說,該比率顯得比較大。此外,2003 EL61衛星的公轉周期為49.12±0.03天,距離行星49,500±400公里,離心率為0.050±0.003。該衛星曾於1999年與行星發生掩星,下一次掩星將於2138年發生。此外,該衛星的直徑約為350公里。如果它放到小行星帶,它將成為第五大的小行星。
2003 EL61
第二顆衛星於2005年11月29日被宣布發現。它被命名為Namaka,臨時編號為S/2005 (2003 EL61)2。它的亮度是2003 EL61的1.495%,直徑約為170千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