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以來中國學人與崑曲藝術的傳承發展研究》是202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世紀以來中國學人與崑曲藝術的傳承發展研究
- 作者:史愛兵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1年
- 開本:128 開
- 裝幀:平裝-膠訂
- ISBN:9787010233819
《20世紀以來中國學人與崑曲藝術的傳承發展研究》是202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20世紀以來中國學人與崑曲藝術的傳承、發展研究》是202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20世紀以來中國學人與崑曲藝術的傳承發展研究》是202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從巨觀角度上來探討20世紀以來中國學人與崑曲藝術傳承、發展的關係,通過涉獵在各個學術領域內有著傑出貢獻的、與崑曲有著關聯的、有代表性的學人,蒐集他們關於崑曲的活動,分析整理出學人群體在近一百多年的崑曲興衰...
崑曲 崑曲(Kun Opera),原名“崑山腔”(簡稱“崑腔”),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現又被稱為“崑劇”。崑曲是漢族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崑曲發源於14世紀中國的蘇州崑山,後經魏良輔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國,自明代中葉以來獨領...
21世紀初崑曲藝術、古琴藝術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當年這不是社會最大話題,但轉過年來,中央電視台第十七屆青年歌手大獎賽列入“原生態唱法”則呈現了史無前例的風暴,“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原生態唱法”成為點擊率最高的辭彙。有人較真,說辭彙描述不合理,其實,約定俗成,...
曾獲第二十四屆中國戲劇表演梅花獎、第十一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主角獎、2002年“聯合國促進崑曲藝術發展大獎”、全國崑劇優秀中青年演員展演“十佳演員”等獎項。原上海崑劇團副團長,現任上海張軍崑曲藝術中心藝術總監、上海戲劇學院附屬戲曲學校校長。個人經歷 張軍,1974年10月生,先後畢業於上海市戲曲學校、上海交通大學...
北京大學作為一所綜合大學,特別是一所研究型的大學,在新世紀發展藝術教育,仍然要重視美學和藝術理論的研究,並且要著重培養藝術研究和藝術教育的高級人才。當然,與此同時,我們也要培養實踐型的人才,要培養專業藝術家(特別是那些要求具有較高文化修養的實踐類專業)。有人看到我們重視美學,認為這就表示我們忽視藝術...
其他的戲曲音樂代表有:河北梆子、豫劇、評劇、越劇、粵劇、崑曲、秦腔、黃梅戲、潮劇、高甲戲和儺戲等。在全中國共有600多種地方戲劇品種。崑曲被聯合國列為世界口頭文化遺產保護目錄。搖滾音樂 提到香港的搖滾樂,就不能不提BEYOND。因為中國搖滾樂最初的萌芽就出現在20世紀70年代的香港和台灣。受西方影響,香港在...
自20世紀初德國理論家瑪克斯·德索提出應將一般藝術學從美學當中獨立出來之後,得到了眾多學者的回響。作者簡介 王廷信,東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戲曲史論研究,出版有《(錦箋記)評註》、《中國戲劇之發生》、《崑曲與民俗文化》,參編著作多部。自2002年起開始涉獵藝術學研究。現主要研究方向為影視...
中國藝術研究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直屬的國家級藝術科研機構,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是在新中國建立初期成立的中國戲曲研究院、中國音樂研究所、中國美術研究所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1980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定名。中國藝術研究院形成了以藝術科研、藝術教育、藝術創作三足鼎立的發展格局,...
明代的崑曲經過發展,首先得到士族大夫的追捧和喜愛,他們大量創造劇本,不斷修改曲譜,同時修正崑曲的戲劇理論,並使得傳奇劇本成為一種新的主流文學形式。隨後崑曲又得到晚明和清代宮廷皇室的喜愛,成為貴族生活的一部分,成為獲得官方肯定的戲劇藝術,故稱“雅”;而以各地方言為基礎的地方戲,廣受民間喜愛,則稱“花...
2014年度藝術學理論研究綜述李心峰 秦 佩(5) 2014年度中國藝術人類學學科發展研究報告李修建(28) 第二篇 成 果 著作選介(45) 【中國藝術學文庫·博導文叢·中國藝術研究院卷】(45) 【論美術】(45) 【自由創造是文學藝術的本質要求:論文化政策與文化戰略】(45) 【開放...
—— 以崑曲與能樂為主要對象 影視藝術 1269 何明敏.健美視域中的女明星形象 —— 黎莉莉在1930—1936年 1291 張雋雋 “上海”作為觀念:20世紀三四十年代好萊塢電影中的上海意象及其修辭 1305 孫寶國試析鄉土影視劇的發展脈絡與形態特徵 1312 齊.青. 趙博翀歷史溯源與空間批判:作為跨媒介範式的“西遊”IP1322 ...
研究範疇包括中國文化意識史,涉及藝術思維、藝術創作、藝術欣賞、評論與文化思維的關係和文化美學等。文藝創作以現代詩及散文為主。主要負責的研究項目有:二十世紀崑曲傳承、陶瓷下西洋(12—17世紀)、茶與中國文化、經典翻譯與文化思維等。主要作品 專著 · 《遨遊於藝》(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8)· 《賞心...
《疏影幽蘭》是2014年8月1日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柯凡。內容簡介 《疏影幽蘭:中國崑曲的當代傳承與發展》在回顧崑曲歷史、論述崑曲現狀的總體觀照下,從崑曲劇目的傳承和發展;崑曲舞台藝術的傳承和發展;崑曲理論研究的發展與探索三個方面進行了分別整理與梳理。其中崑曲劇目的內涵著重論述了知識分子的主體...
2. 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中華藝術精神在當代藝術實踐中的傳承發展研究 3.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現代文學中的鄉賢文化研究子課題“鄉賢文化的影視傳播”4.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網際網路+”崑曲協同創新保護傳承模式研究 5. 教育部高教司新農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模式...
主持並完成國家崑曲藝術搶救、保護和扶持工程項目《崑曲與民俗文化》(2005)、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20世紀戲曲傳播方式研究》(2014)、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推動江蘇文藝“高原”出“高峰”的對策研究》(2015),主持江蘇省社科基地重大項目《中國藝術學經典理論文獻研究》(2010)、“中國傳統藝術傳承與傳播...
多年來,她與張充和的丈夫傅漢思教授同在耶魯東亞系共事,而張充和在耶魯的藝術系教書法,課外兼教崑曲。百歲張充和作品系列《曲人鴻爪》與《古色今香》,即孫康宜(筆錄者)向晚年張充和(口述者)密切請益的成果。《曲人鴻爪》,百歲張充和(“合肥四姊妹”之小妹)倍加珍藏的曲人本事。一位文化曲人獨特的世紀...
由專家對南昆遺產進行盤點、清理和論證,然後挑選其中最有價值的古典名著逐一改編、搬演;二是理論研究成果套用基地。崑劇院與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合作,開發和研究中國藝術研究院院藏的崑曲折子戲身段譜,經專家逐批論證後仿古複製,使之重現於崑曲舞台;三是傳承檔案建設工程。崑劇院把所有傳承劇目製成音像光碟以及...
先是從我國歷史中揀取一些管律理論的糟粕,後是津津樂道一個德國教授所作的一次極普通的實驗,目的在讓後者來壓倒前者;後半部草草講些有關樂譜、樂隊、樂種等問題,對我國發展最高的戲曲音樂非但不能從中看出我國勞動人民在音樂創作上的成就,反而無限抬高‘近代西洋音樂家之所為’,把‘上自元曲、崑曲,...
《崑曲藝術的復興之光》 《藝術百家》2010年第6期CSSCI論文 2011年 《中國導演,還能走多遠》(約5千字) 《光明日報》2011年3月2日 《曾靜萍表演藝術談》 《中國戲劇》2011年第3期 《北京平谷賦》 《中華辭賦百家賦選》 新華出版社2011年版 《世界戲劇都會中的北京小劇場風景》《文藝報》2011年11月25日 《...
2005年7月,國內首套以崑曲藝術為主題的傳記類專題片DVD《尋夢半世紀》,由中國唱片公司上海分公司公開出版發行。這部展現了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崑劇表演藝術家成長曆程的專題片,首度披露了大量藝術家們的珍貴資料,具有較強的史料價值。一直以來,有關戲曲藝術的音像製品幾乎都是唱段或者大戲,卻很少有記錄藝術家成長...
”“至於徐三稚青居岳陽而工度曲,是岳陽亦有崑曲之證。”這些記載均說明,崑腔是明末清初岳陽巴陵戲的主要聲腔,巴陵戲仍然保留著一些崑腔傳統劇目,如《天官賜福》、《打三星》等,在舞台表演中依然沿用了許多崑曲曲牌。興盛期與衰落期 清代乾隆年間,社會經濟得到迅速發展,各種民間藝術漸次繁盛。當時的岳州作為湘北...
同時,由於他身兼京、昆兩種表演藝術,把崑曲中歌和舞的特殊表演手段和京劇的明快、強烈、平易近人的風格結合起來,既采二者之長,又不破壞劇種風格的統一,形成了俞派小生的獨特風格。唱腔 俞振飛天賦佳嗓,大小嗓運用自如,唱腔旋律豐富,裝飾音多,氣口掌握好,咬字吐音善於將音韻學原理與崑曲藝術相結合,講究四...
傳承保護 流傳現狀 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平湖鈸子書遭遇了困境,觀眾人數急劇減少,平湖縣曲藝團解散,專業演員流失,創作乏力和後繼無人,平湖鈸子書發展舉步維艱。20世紀90年代以後,平湖鈸子書的表演人才越來越少,創作人才和表演人才均出現斷層,平湖鈸子書陷入低谷,後繼乏人,搶救保護刻不容緩。保護措施 2010年,...
洛地先生是一位對於中國戲曲尤其是崑曲藝術具有開創性貢獻的理論家和歷史學家,洛齊先生的藝術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進入西方國家並且非常成功。從洛齊的藝術線條中,我們可以看到最通俗的關於藝術的全球理解:“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洛齊對我國傳統戲劇、水墨畫、書法的理解、研究的深度,與他出生成長的環境是密不可分的...
在音樂上以鑼鼓助節,一人主唱,眾人幫腔,有時以嗩吶伴奏,使其高昂激越的唱腔更顯婉轉流利;唱腔以江西贛劇為主要唱腔,保留了部分古老弋陽高腔的唱腔特點,也有亂彈腔和江西化了的崑曲特色。現存部分連台本戲、整本戲、折子戲、木偶道具,行當齊全,對研究古代戲劇形式、表演藝術、唱腔、戲俗、民俗及戲劇發展史具有...
從18世紀後期,中國劇壇出現了受崑曲重大影響而形成的京劇、秦腔、弋陽腔、梆子腔、羅羅腔、二簧調的“花部”與崑山腔的“雅部”之爭,導致了崑曲在國內衰退的局面。清乾隆時期,市民階層崛起,士大夫開始務實,崑曲不受市民青睞,並失去士大夫階層這一陣地。從晚清至民國初期,崑曲藝術在國內更趨衰敗,昆班絕跡。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