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1年-大事記
智利是
南美洲第一個與
中國建交的國家,智利原為印第安人居住地,公元16世紀初以前屬於
印加帝國。1541年淪為
西班牙殖民地,1810年實行自治。
1541年(明朝末年),
中國發現了世界最大的
銻礦產地--湖南
錫礦山,但當時把銻誤認為錫,故命名錫礦山。
1541年 -方濟各會開始在
加利福尼亞建立傳教站。
1541年-出生
陳第
陳第(1541年-1617年),字季立,號一齋,
中國福建連江人,明朝儒生。
陳第為明朝萬曆諸生也他曾先後於
戚繼光與
俞大猷從軍,累功至
游擊將軍,鎮守古北口。晚年喜游,著有《東番記》、《世善堂藏書目》等書。
海野信親
海野信親是天生的瞎子,不能帶兵出戰,成為信濃海野家的養子,出家號龍芳、半俗半僧之身份。 雖然是武田家的嫡子,但是因為身體有殘障,在兄義信自殺之後仍未能成為後繼人。 1573年,父親
武田信玄因病去世,臨終時仍將
家督之位傳給與側室
諏訪御料人所生的四弟勝賴。
波多野秀治
波多野秀治(1541年—1579年6月25日),為
日本戰國時代的大名。
弗朗切斯科一世·德·美第奇
原尻鎮清
原尻鎮清(1541年-1622年),
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原姓古莊,通稱宮內少輔、左馬助,一名鎮勝。立花家老臣。
吉良親貞
吉良親貞(天文10年(1541年) - 天正4年7月15日(1576年8月9日))是
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將,是
長宗我部元親的弟弟。兒子是吉良親實。他是長宗我部國親的次男,1563年,受到兄長的命令承繼吉良氏,後來在討伐一條氏時表現活躍,代替元親成為總大將,後來成功消滅一條氏。1575年,
一條兼定圖謀東山再起而攻打土佐,頓時令長宗我部氏陷入劣勢,後來親貞與兄長元親在渡川之戰大破一條軍,令長宗我部氏脫離劣勢。翌年病死。與弟弟香宗我部親泰一樣,他的死對長宗我部氏來說是很大的損失。
太田成方
太田成方(1541年-1598年),
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初名長之助惟政。通稱久作成方。立花家臣。
奧村永福
奧村永福 出生於1541年(天文10年)卒於1624年7月27日(寬永元年陰曆6月12日)。是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將、
前田氏的家臣。又稱助十郎、助右衛門。官拜伊予守。號快心。其子有奧村榮明、奧村易英、奧村榮賴。
出生於尾張國。奧村家世代皆仕奉於
前田氏、永福自
前田利家父親前田利春(利昌)及其兄
前田利久的時代即開始在前
田家任職。永福於1569年(永祿12年)時因養子繼承問題離開前田家成為
浪人。
齋藤長龍
齋藤長龍(1541年-1582年6月21日),
日本戰國時代武將。是美濃
大名齋藤道三的五子,
織田信長家在
織田信長攻打美濃堂洞城時投降,並在與長井道利的齋藤家援軍交戰時大為活躍,為織田家平定中美濃出力甚多,因為美濃加治田城主佐藤忠能之子戰死,在信長仲介下入繼佐藤家當養子,繼承加治田城。天正二年參加攻打
長島一向一揆,在織田信長將
家督傳給
織田信忠時成為其家臣。
在天正六年趁上杉謙信新死,統領親善織田家的飛驒眾聯合叛出上杉家的蛇尾城主齋藤利信作為神保長住的援軍經飛驒攻打越中今泉城,為上杉名將河田長親,所擋,後趁夜半趁偽撤退又出城兵,於月岡野一戰巧妙利用地形擊破河田長親,一舉攻下今泉城,斬首360 獲得
織田信長的感狀。在
本能寺之變時與
織田信忠共同行動,於
二條城與
明智光秀軍力戰後討死。
1541年-逝世
帕拉塞爾斯
帕拉塞爾斯(Paracelsus,約公元1493年-1541年),中世紀歐洲醫生、鍊金術士。帕拉塞爾斯是
蘇黎世一個名叫馮·霍恩海姆醫生的兒子。他自稱為帕拉塞爾斯,是因為他自認為他比
羅馬醫生塞爾斯更加偉大的意思。公元1514年左右,他在南部日耳曼財政家兼鍊金士西基斯蒙德·富格爾的礦地和冶金工場工作。然後在瑞士巴塞爾大學學醫,在那裡後來又教了兩年書。他打破了學者們用拉丁語講授的傳統而用日耳曼方言,第一個在大學裡這樣講授.他邀請了巴塞爾的藥劑師和理髮師兼外科醫師的人來聽他講課,使醫學職業的工匠們與學者們聯合起來。他還用焚燒為一般人們所公認的醫學權威蓋侖和阿維森納的書作為他開講的儀式。
王艮
王艮(1483年7月20日-1541年1月2日),原名王銀,字汝止,號心齋,明朝
泰州安豐場(今江蘇
東台安豐)人,人稱王泰州。思想家王陽明弟子,
泰州學派創始人。先世原居蘇州,後落戶於泰州
安豐場,以燒鹽為生,始祖名王伯壽。
王艮生於明憲宗成化十九年(1483年),為“灶丁”(燒鹽的苦力)階級,世代為
灶戶,“七歲受書鄉塾,貧不能竟學”,十一歲時家貧輟學。
十九歲時隨父王守庵經商至山東。在山東曲阜曾謁孔廟而嘆曰:“夫子亦人也,我亦人也”。十九歲後“常銜《孝經》、《論語》、《大學》袖中,逢人質難,久而信口談解,如或啟之”,因善經營,“自是家道日裕”,成為富戶。
尼子經久
尼子經久(1458年12月25日—1541年11月30日),
日本戰國時期出雲國的武將、
大名。
尼子經久以其
下克上的傳奇經歷而與
伊勢長氏、齋藤秀龍等人齊名,故流傳下來的生平資料有被後人修飾和誇大的可能。
孝康敬皇后張氏(逝世於1541年),明孝宗皇后,
興濟(今河北青縣)人。父親
張巒,母親金氏。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張氏品行出眾,被選為太子妃。孝宗即位,冊立為皇后。
孝宗與
張皇后的感情極深,同起居,後宮除了張皇后,竟無其他
妃嬪,是古今唯一一位一夫一妻的
皇帝。孝宗因為皇后的緣故,優待外戚,追封老丈人
張巒為
昌國公,妻弟
張鶴齡為壽寧侯、
張延齡為建昌伯,為皇后建立的家廟也十分壯麗。
朱祐梈
朱祐梈(逝世於1541年),明憲宗第十一子、母德妃張氏。
弘治四年(1491年)受封汝王。
弘治十四年(1501年)就藩衛輝,嘉靖二十年(1541年)去世,謚汝安王,無子封除。
北條氏綱
北條氏綱(1487年-1541年8月10日)是
日本戰國時代的大名,
北條早雲的長子。幼名為
伊豆千代丸,通稱新九郎。養有兒子氏康、為昌以及養子綱成。
1516年,從早雲繼承了
家督,但有說以前他已經實則從政,因為早雲年事已高。在早雲死後,他將主城遷於小田原城,並且增建,成為了大居城的基礎。1522年,否則了弱化的足利
幕府,企圖與
古河公方聯合。對關東管領的山內
上杉氏攻擊。與
足利晴氏的
芳春院進行婚姻,達成了同盟。
莫太祖
莫太祖(1483年-1541年)名諱
莫登庸,是越南
莫朝開國君主。先祖為
中國廣東移民,父名莫萍,乃
陳朝狀元
莫挺之後裔。
莫登庸是宜陽古齋人,自小從事漁業,長大後,以健壯成為勇士。在襄翼
皇帝時,他被封都指揮使,仕襄翼皇帝、昭宗神皇帝、恭皇帝三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