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2018年9月北京時代華文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 英]斯蒂文.朗西曼、馬千(譯)。這本書結構清晰,考據嚴謹,文筆典雅,篇幅適中,已成為此領域備受推崇的權威著作之一。
基本介紹
- 書名: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 作者:[ 英]斯蒂文.朗西曼
- 原作品: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 譯者:馬千
- 出版社: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 出版時間:2018年9月
- ISBN:9787569923094
《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2018年9月北京時代華文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 英]斯蒂文.朗西曼、馬千(譯)。這本書結構清晰,考據嚴謹,文筆典雅,篇幅適中,已成為此領域備受推崇的權威著作之一。
君士坦丁十一世帶領守軍進行最後的保衛戰,脫下紫色皇袍,一馬當先沖入土軍陣中,與其部下在巷戰中戰死。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雄踞在歐亞兩洲交界的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南口,三面環水,背靠大陸,地勢十分險要;加...
《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是2023年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1453年5月,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攻陷,是世界歷史中的一件大事。它不僅代表著拜占庭千年帝國的落幕,新興伊斯蘭強權的崛起,更為歐洲、近東帶來了政治、...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是三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鹽野七生。內容簡介 拜占庭帝國又稱為東羅馬帝國,被西歐人視為古羅馬帝國唯一的繼承者。但拜占庭人卻自視為融合了古希臘羅馬文化及東方文明,自成一體「政教合一」的文明帝國。1453...
1453年4月初,這座城市被土耳其的軍隊圍困,5月29日穆罕默德二世的軍隊攻入城內,君士坦丁堡陷落,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滅亡。君士坦丁堡為奧斯曼帝國占領,並成為奧斯曼帝國首都,更名為伊斯坦堡,直到1922年奧斯曼帝國滅亡。東羅馬帝國,...
《征服1453》是法魯克·阿克索執導,德夫瑞姆·埃文和伊巴西姆·切利克科爾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講述了穆罕默德二世在1453年攻陷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的戰役。劇情簡介 土耳其史上最貴的影片,根據歷史上穆罕默德二世在1453年攻陷拜占庭首都...
1453年4月,八萬名裝備了新式武器的穆斯林戰士開始攻城,而守城的是拜占庭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堡十一世麾下的區區八千名基督徒士兵。在一連數周的炮火之後,城市轟然陷落,這一事件改變了世界,也標誌著拜占庭的滅亡和中世紀世界的終結。《1453...
1453年4月,八萬名裝備了新式武器的穆斯林戰士開始攻城,而守城的是拜占庭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堡十一世麾下的區區八千名基督徒士兵。在一連數周的炮火之後,城市轟然陷落,這一事件改變了世界,也標誌著拜占庭的滅亡和中世紀世界的終結。《1453...
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蘇丹向君士坦丁堡發起猛攻。 5月29日君士坦丁堡陷落,東羅馬帝國滅亡了。歷史發展 395年1月17日,羅馬皇帝狄奧多西(346—395)逝世。他在臨終前,將帝國分與兩個兒子繼承。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的...
雙方又一次交戰,1453年5月,君士坦丁堡陷落, 土耳其立即向希臘和阿爾巴尼亞進發,從而使威尼斯前哨地直接與土耳其接觸。威尼斯孤立無援難以堅持,遂被土耳其人從安納托利亞和巴爾幹半島南部的魯米利亞等地趕出。④(1463—1479)。1463年...
1453年5月29日,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在與奧斯曼帝國的總決戰中陣亡,君士坦丁堡陷落。隨著1460年奧斯曼帝國征服摩里亞,1461年征服特拉布松,拜占庭帝國正式滅亡。歷代皇帝 皇帝列表 1.米海爾八世,1259年 - 1282年,約翰四世的攝政,後...
但是從精神上來看,它卻是一次具有決定性的會戰:自從1453年“註:該年君士坦丁堡陷落”以來,整個東歐和中歐都是一直籠罩在恐怖的黑幕之下的,但現在它已經被卷開了,它使整個基督世界都認清了一個驚人的事實——土耳其人不再是無敵於...
1453年4月12日,導火線終於裝入了烏爾班火炮的火門。這支龐大的炮兵部隊在前線足足占據了4英里寬的位置。歷史上首次炮兵協同齊射開始了。這時的君士坦丁堡戰場,恐怕是戰爭史上體驗火藥威力最直觀和震撼的場所。齊射開始之際,天翻地覆,...
其最大的成就是1453年攻陷了君士坦丁堡,終結了千餘年之久的拜占庭帝國。在歐洲,先後將塞爾維亞(1459年)、摩里亞(1460年)、波士尼亞(1463年)、阿爾巴尼亞(1479年)併入帝國;在亞洲,滅詹達爾奧盧公國、特拉布松帝國(1461年)、...
拜占庭與奧斯曼之戰持續百多年,由1299年至1453年,在奧斯曼王朝領導下,奧斯曼帝國奪得安納托利亞及巴爾幹半島的控制,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之陷落標誌著拜占庭帝國滅亡,使權力由基督教歐洲社會轉移至中東伊斯蘭勢力。多個世紀以來,奧斯曼帝國...
教宗們專心致志於塵世的尊榮,甚或更加卑鄙的一味追求擴大家族勢力,即使君士坦丁堡的陷落(1453年)也未能改變。到“教會三惡魔”西克斯特四世、英諾森八世和亞歷山大六世的時代,這些文藝復興舞台上的偉大人物均不能掩蓋羅馬日益衰落的現實...
比如:西班牙Avila城堡但是,在公元1453年擁有完善城防系統的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則宣告著城市攻防戰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在接下來的一個短暫時期是進攻方的黃金年代,一個接一個的要塞屈服於大炮的威力。不過有矛必有盾,不過半個世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