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茲樂

龜茲樂

龜茲樂是古龜茲的音樂。龜茲樂是隋唐胡樂的代表,其中使用的印度樂調理論,成為二十八調體系形成的基礎。

簡介,歷史,影響,

簡介

龜茲人擅長音樂舞蹈;()玄奘在《大唐西域記》寫道:“屈支國……管弦伎樂特善諸國”[1]。龜茲樂器有豎箜篌、琵琶、五弦、笙、笛、簫、篦篥、毛員鼓、都眃鼓、答臘鼓、腰鼓、羯鼓、雞籹鼓、銅鈸、貝、彈箏、候提鼓、齊鼓、檐鼓等二十種。龜茲樂曲有:《萬歲》、《藏鉤》、《七夕相逢》、《投壺》、 《舞席》》、《同心髻》、《玉女行觴》、《神仙留客》、《擲磚續命》、《斗鸛子》、《鬥百草》、《泛龍舟》、《還舊宮》、《長樂花》、《十二時》、《善善摩花》、《婆伽兒》、《小天》、《疏勒鹽》等。

歷史

前秦建元十八年(382年)苻堅之大將呂光龜茲,將龜茲樂帶到涼州呂光亡後,龜茲樂分散。後魏平定中原,重新獲得龜茲樂。
南北朝北周周武帝時有龜茲蘇祗婆,從突厥皇后入國,善胡琵琶,其所奏琵琶樂有七聲:宮聲、南呂聲、角聲、變徵聲、徵聲、羽聲、變宮聲。
隋文帝開皇初(581年)定令置《七部樂》:《國伎》、《清商伎》、《高麗伎》、《天竺伎》、《安國伎》、《龜茲伎》、《文康伎》。開皇中(590年),龜茲樂器大盛於朝野。當時著名樂師有曹妙達、王長通、李士衡、郭金樂、安進貴等人,精通龜茲弦樂、管樂,新聲奇變,公王之間,爭相慕尚。
隋大業中(611年)隋煬帝定《九部樂》:《清樂》、《西涼樂》、《龜茲樂》、《天竺樂》、《康國樂》、《疏勒樂》、《安國樂》、《高麗樂》、《禮畢樂》。

影響

龜茲音樂舞蹈對唐代也有重要影響。唐朝設樂工196人,《新唐書》記載“分四部:一、龜茲部,二、大鼓部,三、胡部,四、軍樂部。龜茲部,有羯鼓、揩鼓、腰鼓、雞婁鼓、短笛、大小觱篥、拍板,皆八;長短簫、橫笛、方響、大銅鈸、貝,皆四。凡工八十八人,分四列,屬舞筵四隅,以合節鼓。大鼓部,以四為列,凡二十四,居龜茲部前”。
根據歷史學家向達考證,龜茲琵琶七調起源於印度北宗音樂。龜茲樂娑陀力(宮聲)來自印度北宗音樂的Shadja,般贍調(羽聲)來自印度北宗音樂的Panchama調[2]。龜茲音樂傳入中國後,在唐代演變成為唐代佛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