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九部樂》
- 作品別名:《煬帝九部樂》和《隋制九部樂》
- 創作年代:隋代
- 作者:隋煬帝
九部樂的溯源,九部樂的制定,龜茲樂辨考,
九部樂的溯源
隋文帝極重視音樂,文帝開皇初(約581~585)制七部樂:①《國伎》、②《清商伎》、③《高麗伎》、④《天竺伎》、⑤《安國伎》、⑥《龜茲伎》、⑦《文康伎》(即(禮畢))。隋大業中(605~608),增《康國伎》、《疏勒伎》成九部樂,並將《清商伎》列為首部,改《國伎》為《西涼伎》。
九部樂的制定
隋煬帝大業五年六月十一日西巡至張掖。六月二十一日在張掖舉行盛會,“上御觀風行殿,盛陳文物,奏九部樂,設魚龍曼延,宴高昌王、吐屯設於殿上,以寵異之。其蠻夷陪列者,二十餘國”。大業七年,隋煬帝在七部樂之上擴設《九部樂》:
③ 龜茲樂——西域音樂,
④ 天竺樂——印度音樂,
⑤ 康國樂————《康國》在今中亞烏茲別克一帶,《舊唐書·音樂志》載周武帝天和三年(568年)娶突厥女子為後“於是龜茲、安國、康國之樂大聚長安”。
⑥ 疏勒樂——“疏勒”在今新疆喀什葛爾一帶。
⑦ 安國樂——“安國”在今烏茲別克布哈拉一帶。
⑧ 高麗樂——“高麗”即今朝鮮、韓國。
⑨ 禮畢曲——南朝樂府歌舞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