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為民,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結構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入選者。
1991年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物系獲得分子生物學學士學位。1993年和1996年在同系兩次提前畢業分別獲得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碩士和博士學位。博士論文入選"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並獲中國科學院院長獎學金。
曾赴美國冷泉港實驗室(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結構生物學實驗室(1996.7.-1997.5)、愛默蕾大學(Emory University)醫學院生物化學系(1997.5-1998.1)和俄亥俄州立大學(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生物化學系(1998.1-1999.12)從事博士後研究。1999年接受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招聘回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任教授。2002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龔為民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安徽安慶
- 出生日期:1968年2月出生
- 職業:教授、博士生導師
- 主要成就:2002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
- 性別:男
教育與科研經歷,研究方向,學術成績,研究論文,
教育與科研經歷
1986年-1991年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物系,本科; |
1991年-1993年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物系,碩士; |
1993年-1995年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物系,助教; |
1995年-1996年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物系,博士; |
1996年-1997年 | 美國冷泉港實驗室,博士後; |
1997年-1998年 | 美國Emory University,博士後; |
1998年-1999年 |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博士後(1998年入選中科院百人計畫); |
1999年-2003年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2002年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 |
2003年-2014年 |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研究員,歷任生物物理研究所副所長,生物大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生物物理學會理事會常務理事。 |
2014.06 - 現在 | 教授,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 |
研究方向
從事以蛋白質結構與功能關係為核心的結構生物學研究。測定了甲烷微生物單甲基胺甲基轉移酶、氧感應蛋白FixL、細菌去甲醯化酶、DNA甲基轉移酶、轉錄因子VP16、DNA聚合酶β等十餘種蛋白質及其與DNA、配體或抑制劑的複合物總計20多個晶體結構,在分子水平上對其作用機理和結構特徵進行了探討,發現並揭示了由終止密碼子UAG編碼的新型胺基酸結構並命名為Pyrrolysine,發現了與經典方式不同的新的氧感應機制,展示了5種新型蛋白質摺疊類型。承擔了國家"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點和面上項目以及中國科學院和教育部多項科研課題,主要從事與血液系統疾病相關的結構基因組學、抗菌藥物設計相關的靶蛋白結構與功能、芳香化合物分解酶的催化機理與蛋白質工程等研究。
目前課題組主要集中在蛋白質翻譯起始、生物膜轉運等相關的蛋白質複合體和膜蛋白的結構生物學研究,建立了膜蛋白和蛋白質複合體的表達純化體系,形成了相關功能研究的穩定合作夥伴。在真核翻譯起始複合物及其與核糖體相互作用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共解析其中四個真核翻譯起始因子亞基的晶體結構,表達純化了eIF3和mini-MFC兩種複合體,純化了酵母核糖體並完成了亞基拆分,為後續解析起始複合體的三維結構和研究起始複合體與核糖體的相互作用打下了基礎。根據生物膜轉運的功能研究,篩選並大量可溶表達出22種膜轉運相關的人源未知結構蛋白,完成了TRAPP複合體中synbindin蛋白的晶體結構和NMR結構,研究了其與syndecan的相互作用。表達純化出三種人源膜蛋白,其中一種已獲得微晶。另外我們還完成了一些酶催化機制的結構生物學研究。
學術成績
在《Science》、《Proc. Natl. Acad. Sci. USA》等世界著名科學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30多篇,論文被國際同行引用250多次,受到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內的多位國際著名科學家的高度評價。
研究論文
B Hao, W Gong, TK Ferguson, CM James, JA Krzycki, & M K Chan (2002). A new UAG-encoded residue in the structure of a methanogen methyltransferase. Science, 296 (5572), 1462-1466.
J Arndt, W Gong, X Zhong, Z Lin, M Tsai C Paxson, M Tsai & M Chan (2001). Structure of the DNA polymerase beta / DNA template-primer / Cr (III)-dTMPPCP ternary complex -- an intermediate in the catalytic mechanism of replication. Biochemistry, 40(18), 5368-5375.
W Gong, B Hao & M Chan (2000). New mechanistic insights from structural studies of the oxygen-sensing domain of Bradyrhizobium japonicumFixL. Biochemistry, 39(14), 3955-3962.
Y Liu, W Gong, C C Huang, W Herr, X Cheng (1999).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conserved core of the herpes simplex virus 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y protein VP16. Genes & Dev. 13(13), 1692-70.
B Hao, W Gong, P Ravi, Y Hu, D Pei & M Chan (1999). Structure basis for the design of antibiotics targeting peptide deformylase. Biochemistry, 38(15), 4712-4719.
W Gong, B Hao, S Sheref, G Gonzalez, M Gonzalez & M Chan (1998). Structure of a biological oxygen sensor, a new mechanism for heme induced conformational change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95(26), 15177-82.
W Gong, X Zhu, M Teng & L Niu (1998). Primary sequence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acutolysin A, a three-disulfide hemorrhagic toxin from the snake venom of Agkistrodon acutus. J. Mol. Biol., 283(3), 657-668.
W Gong, M O'gara, R Blumenthal & X Cheng (1997). Structure of PVUII DNA- (cytosine N4) methyltransferase, an example of domain permutation and protein fold assignment. Nucleic Acids Res., 25(14), 2702-2715.
M Chan, W Gong, P Rajagopalan, B Hao, C Tsai & D Pei (1997).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Escherichia coli peptide deformylase. Biochemistry, 36(45), 13904-13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