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隱岩摩崖石刻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保護文物,在桂林市區七星公園龍隱洞與龍隱岩中,內容涉及政治、軍事、經濟、文學藝術等各個方面。
【龍隱岩、龍隱洞摩崖石刻】現存摩崖石刻205件,計唐代1件、宋代104件、元代1件、明代40件、清代24件、民國3件、年代無考者32件。這裡摩崖石刻集中,有"壁無完石"之謂,又稱"桂海碑林"。現存石刻最早的是唐代乾寧元年(894)張浚、劉崇龜的《杜鵑花唱和詩》。有關政治歷史事件的石刻有宋代蔡京書刻的《元?黨籍》,狄青等平儂智高班師桂林所刻的平蠻三將題名,明代莊國楨的《右江北三平寇記》、汪道昆的《平蠻碑》、楊芳的《皮林紀事碑》等。尤以《元?黨籍》著稱。此碑反映了北宋末年統治階級內部新舊兩黨鬥爭史實,是目前全國反映此事件僅存完好的碑刻。有關軍事的石刻有宋陳彌壽的《犒賞庫記》,有關發展農業經濟的石刻有李師中的《勸農事》。尤其是梅摯的《龍圖梅公瘴說》,該碑以嶺南的瘴氣比喻官場的五毒:租賦之瘴、刑獄之瘴、飲食之瘴、貨財之瘴、帷薄之瘴,是一篇抨擊時弊的檄文。此外李師中、米芾、程節、章峴、方信孺、謝啟昆的題詩,曾布、劉心源、康有為的題記,李世美、傅恩榮的題榜,以及清初陽刻線描《觀音像》等,都是石刻中的精品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