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龍門洞是全國五大懸空道觀之一、國家4A級景區、省級森林公園、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真龍門派祖庭。始於春秋,建於西漢,盛於金元,因道教全真派真人之一長春真人丘處機隱修於此,創立龍門派,被譽為“龍門祖庭”。縣上先後投資8200萬元,對龍門洞景區進行高品位、大力度地改造提升,建成了上善廣場、龍潭廣場等特色景觀。今年又投資1700萬元,重點實施丘祖殿、節點景觀等工程。景區地質構造複雜,地形地貌多樣,古木參天,集險、奇、秀、靜於一身,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觀。
龍門洞景觀以奇險著稱,素享關中第二華山之譽,與“西鎮”吳山(今屬寶雞市)東西相望,相互輝映。它是道教龍門派的發祥地,為道教徒頂禮膜拜的祖庭,因而馳譽遐邇。龍門山奇峰疊起,森林茂密,飛瀑流泉比比皆是,更有寒潭幽洞遍布山中,為關中山水奇觀。
龍門洞,坐落在景福山,古名靈仙岩。景福山,一名玄隴,一名龍門,北嶽佐理之山,在隴州汧源縣。周回二千里,屬景福仙伯治之。環列三十六洞,二十四潭,九峰,洞洞通仙界,潭潭透幽境。天地奧區,藏壑於東隴之麓,窈而深,幽而邃,層巒絕巘,無徑可通,丹梯石磴,層俯而下,群峰峭削,實鬼斧所劈。崖瀑淙淙,時作風雨,隱有神龍變化,疑駭莫測。異哉斯境,非有神術具巨靈手辟草開山,則至今一虎豹穴、蛟龍窟也。(乾隆《隴州續志》卷八)
這塊充滿靈氣風水寶地,早就為歷代隱士所鐘情,是道教徒雲遊棲息之所。碑載,龍門洞“始於春秋,建於西漢”。相傳西周的(今河南靈寶市函谷關鎮)函谷關令尹喜,助老子作《道德經》五千言後,棄職歸山,隱居這裡,始名靈仙岩。戰國時,這裡又易名都潭洞。西漢景文帝之時,曾任皇帝侍朗官的建信侯婁景先生棄官入道,晚年隱居修行此地,更名景福山。唐代醫學家孫思邈避詔隱居,施藥濟世。金元時期,道教“七真人”之馬丹陽、丘處機在此修煉傳道,丘處機由寶雞磻溪來此棲居,在此修行七載,時稱龍門山,後山腳下僅有奉祀大禹治水的一座禹王廟。後改山名為龍門洞,繼增景觀,創立了道教龍門派,丘亦為道教龍門派的創始人,成為中國道教史上成就最大的全真高道。丘處機受到南宋、金、元三個王朝的尊崇,先後多次被金世宗和元太祖召見,被成吉思汗策封為國師,執掌全國道教,龍門洞自此聲名大振,步入輝煌,譽滿神州,達到鼎盛。其門徒依山從水,借景取勢,修觀建廟,宏大山門,擴張規模。此後,龍門洞歷經包括楊虎城、孫蔚如等一批軍政要人和善男信女的修葺擴建,又屢遭兵火劫焚,最終形成了今天風貌。
據元代的玉宸宮碑記載,龍門道派創始人丘處機歿後52年中,門下法孫賀志真等於元世祖至元三年(1266)奉旨協定興修丘的舊居,十六年(1279)建成,其規模無考。賀志真等遵照全真道道規,離家入林定居修煉,大修宮觀,宏大山門,加上丘處機被金、元王朝封為國師,總領全國道教,受到道教內外的尊崇,龍門洞聲譽隨之大震。後人修宮建廟,添色補景,道觀格局逐步充實完整,成為陝北道教一大叢林,江山勝跡得以綿延永存。龍門洞地處陝、甘兩省的接壤地帶。層巒疊障,山奇水秀,洞深潭邃,林木青茂,景致引人入勝。春秋佳日,群山裹翠,山花鬥妍,晴日朗月,紫霧繚繞,風前雨後,白雲出山,群鴉晚噪,溪水鳴琴,為關中山水奇觀。人們到此暢遊,曠心怡神。“文革”中雖遭受嚴重破壞,但經近年對廟宇和道路進行整修,解決了供水供電問題,不僅舊觀漸復,而且風彩頻添。1984年,陝西省人民政府批准龍門洞為全省第一批對外開放旅遊點,遊人逐年增加,1989年達1萬多人次,已成為關中西部重要旅遊地之一。
主要景點
龍門洞山場因洞潭繁多而出名,有著三十六洞,二十四潭,有洞洞有仙,潭潭有龍之說。36處大小洞窟及人工修建的殿宇群分布山腰間,24潭點綴在溪流的狹長地帶,潭深水碧,山奇木秀,幽泉怪石,縈素繚白,紛紅駭綠。從元代丘處機起,歷代道徒在此依山從水,借景取勢,修宮建廟,矗碑立塔,鐵索攀岩,棧道懸空,留下許多勝跡,使這裡的自然景觀與人造景物相結合,風景勝地,別開生面。故有人曾於龍門洞山門撰聯“崖懸三十六洞洞洞通仙界,澗系二十四潭潭透幽境”,以昭示龍門洞洞潭之奇妙。在歷經風雨滄桑之後,洞潭有些已經面目全非,僅有痕跡尚存。當然也不能排斥民間傳說的“穿鑿附會”之嫌。但無論如何,岩峰、林木、澗溪、溶洞、潭水、樓閣、摩崖以及歷代道士及文人墨客活動的遺蹟,遮雲橋、石階、鐵索、棧道、掛梯、曲徑在三維空間裡神功般地組合,為我們展示了一幅清幽、秀麗而又雄奇、險峻的詩畫意境!
北極宮(無量祖師殿) | 建在正院北台階上,由後山根躡雲橋登153級石磴,進入龍門道院即至。為道院最大的5間大殿堂,富麗堂皇,雕樑畫棟,氣魄宏偉。殿中有北極玄穹真武無量祖師金身坐像,兩邊陪祀四大天王(元帥)站像,威武莊嚴。桌上供有清代鐵鑄昊天玉皇大帝坐像,高1米,重約25公斤,頭戴王冠,身著蟒袍玉帶,面形豐滿,另有檀木雕刻的無量祖師坐像,高約1米,雕刻精細。此殿為道場主殿,殿內幢、幡、寶蓋、經籍、鐘鼓、道家法器俱全,齋醮誦經均於此處舉行。木架上懸有雲板形片石一塊,重約15公斤,用物撞擊,聲如鐘磬,遠處可聞。殿台下深處,有作為龍門洞山名的黝深石洞,傳說丘處機初到時曾在此居住過,今留有清康熙時刻有龍紋圖案並“秀水”二字的石板標誌。 |
清和宮(丘祖樓) | 位於北極宮大殿西上側,與東山門擺成直線。舊時樓內塑有全真教七真人坐像,現改塑長春真人丘處機像。過去有關丘遺留文物皆藏於此,今已佚失。樓3間,結構精巧,經過裝修,飛閣流丹,典雅肅穆。 |
丘祖洞(長春洞)、丹陽洞、春花洞 | 三洞均在清和宮樓後石岩上,前二洞是丘處機與丹陽真人馬鈺修道處,洞均狹窄,僅能一人容身,須攀緣鐵索而登。春花洞在兩洞下側,傳說為丘的女弟子李春花住處。丘祖洞雖小,但為全真道龍門派祖師潛修處,全真道徒到此,有“高山仰止”之感,必發崇古之幽情,虔誠朝拜。洞內有石球,直徑約30厘米,光澤滑圓,名“磨性石”,傳說丘祖在此洞修道時,磨鍊心志,每天將此石掀滾下去,再抱上來,年深月久,竟將不規則的石塊磨成圓形。後傳說此石具有靈氣,遊人若抱此石,可以增加氣力,沾觸福氣,百事如意。 |
太清殿附近殿宇 | 從東山前方循山路迤邐而上,殿閣亭洞,隨山勢布置,計有:祀奉道教護法神的靈官殿,祀奉東王公的八卦亭,太乙救苦天尊的救苦殿,祀奉天(堯)地(舜)水(禹)三官的太白殿(因首先在太白山供奉而得名),南方火帝真君的火神殿,祀奉太上老君的太清殿,八仙樓及清代整修過龍門道觀的道人田守存、黃本善、曾守榮、苗清揚“四公祠”等,各具特色。祀奉太上老君的太清殿內有清道光十三年(1833)根據《老子化胡經》所繪的《太上一氣化三清》的道教故事壁畫81幅。畫面人物線條勾勒,清晰生動,色調朴雅,為道教廟觀中少見的藝術珍品,是民間藝術工匠的傑出之作。 |
王母宮及索梯 | 王母宮在龍門洞絕岩山腰西側,祀奉西王母(又名金母)坐像,殿三楹,中高側低,結構對稱,藻繪工麗,全系鑿壁架空,四無倚傍。殿台下有10多米長的鐵索懸梯。在北極宮前仰視,梯上人如蟻蠕動,險峻玄妙,令人驚恐。 |
混元頂溶洞 | 此處是龍門洞最高處,距道院高約130米。凡來龍門洞者都以有勇氣到此一游為樂。混元老祖龕洞全用斗拱臨空架設,鑿壁襯托,相當險峻,可謂神工鬼斧。由太清殿通往此處的棧道,長約50米,全在峭壁鑿孔,打入鐵樁,用木板架橋,遊人攀鐵索倚壁而登,往往毛骨悚然。登臨此頂,憑欄遠眺,關山林海,盡收眼底;四顧曠杳,白雲在握,宛如置身雲天,油然而生“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 |
定心峰(香爐峰、望山峰)及鐵塔 | 取安定心神意,峰在四公祠前西端,孤峰獨立,如同削成,峰頂僅可倚坐數人。因此峰正對丘祖樓,如樓前香爐,故又名香爐峰,也稱望山峰,登峰環顧,全洞諸景盡收眼底。峰腰有深洞3處,人跡罕至。峰下有5層空心鐵塔,系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六月,在舊香火爐原跡上建成,全高2.60米,頂層高0.8米,小於塔身,出檐,中層高1.15米,直徑0.88米。底座高0.65米,塔身周圍有6個纏龍小柱,每棱鑄一蹲獅,高約0.8米,空檔上孔上分別鑄有篆書“天精”、“地闓”、“山壽”、“水煬”、“民富”、“物阜”字樣。足部各鑄大獸頭,中部凹入,間隔空檔鑄臥象、臥獅各一。塔頂、塔身、塔座均鑄捐化鑄塔者姓名。 |
早陽洞 | 位於龍門洞溝西側峭壁台階上,高出溝底20餘米,人行道與溝西台地連線,懸崖鑿壁架設板橋10餘米,寬僅盈尺,用鐵索圍欄,以通往來。因洞處西面東,能先見太陽故名。石洞內兩窟相連,祀奉有藥王遜思邈塑像,及有關藥王故事畫像,洞外僅有丈余台地可以迴旋。過去曾在此養驢磨麵,供應山場。又因洞處峭壁,下臨深淵,杳不見底,加上冷風呼號,急湍轟鳴,臨洞令人恐懼。 |
黑虎潭 | 為後山入口躡雲橋下深陷大石潭,直徑約5米,水深1米,一汪黝碧。因潭邊怪石嶙峋似虎,故名黑虎潭。山洪暴發時,滾石泥沙與潭內沉積物翻騰而出,奔騰澎湃,山鳴谷應,猶如猛虎吼躍,十分壯觀。 |
景福山 | 景福山原為附近山場總名,主峰海拔1952米,與龍門洞混元頂山頭隔溝南北相望。清康熙二年(1663)河北宛平人田守存整修龍門洞後,在此山御屏風下興建雲溪宮殿宇,以後不斷擴修,成為有名道院。山場開闊,環境幽雅。主要建築有斗母宮、地姆宮、玉祖殿、丘祖樓、文三司樓、武三司樓、雷神殿、子孫宮、藥王洞、靈官樓、田祖殿、八仙岩洞殿、東西客房、雲廚等。而玉皇大帝殿、靈官大樓之巍峨富麗,斗母宮之新奇工巧,雷神峰之嶙峋獨秀,八仙岩洞之詭奇幽險,各具風姿,令人留連忘返。現經整修,景色更加誘人。 |
龍門洞洞潭 | 舊傳龍門洞有36洞、24潭,雖均有名稱,但說法不一,且歲月推移,風雨滄桑,今已難一一復見。除少數洞潭尚存外,其它僅遺痕跡,不易辨認。 |
(一)三十六洞 | 1.混元洞,位於混元峰頂。2.雷祖洞,位於三仙洞石壁上,舊供有雷祖木像。3.湘子洞,位於後山口湘子灣。4.三仙洞,位於舊黑虎殿北。5.朝元洞,位於湘子灣舊後山門處。6.禹王洞,位於躡雲橋東岩畔。7.玉皇洞,位於玉皇閣後。8.養心洞,位於湘子灣東下方。9.晚陽洞,位於子孫宮白雲洞下。10.飛仙洞,位於太清殿左側。11.列仙洞,位於王母宮下。12.洞中洞,位於湘子灣朝元洞石台。13.丘祖洞,位於丘祖樓後,為僅容二人踞坐淺洞。14.丹霞洞,位於青霞洞左側。15.丹陽洞,位於丘祖樓後。16.臥雲洞,位於丹霞洞右側。17.蜜蜂洞,位於三清閣右側石壁上。18.青霞洞,位於黑虎殿去道院路旁。19.蓮花洞,位於定心峰左下石岩中。20.青霓洞,位於早陽洞棧道下北岩壁。21.心珠洞,位於定心峰頂側。22.婁景洞,位於山腰部王母宮下。23.神虎洞,位於躡雲橋上石蹬北側。24.范陽洞,位於早陽洞南側,有上下兩洞。25.太玄洞,位於混元閣所在地。26.煙霞洞,位於廚房後面下。27.龍門洞,位於北極宮下。28.水簾洞,位於躡雲橋上山台邊。29.黑虎洞,位於黑龍潭上面懸崖上。30.早陽洞,位於龍門洞溝西峭壁上。31.春花洞,位於丘祖洞下側。32.白雲洞,位於子孫宮北側壁上。33.硃砂洞,位於核桃灘臨河斷壁下。34.藥王洞,位於早陽洞院內。35.會真洞,位於子孫宮殿後。36.八仙洞,位於藥王殿後石崖中。 |
(二)二十四潭 | 1.青石潭 2.蓮花潭 3.飛仙潭 4.八龍潭 5.黑虎潭 6.黃龍潭 7.青龍潭 8.三教潭 9.雙龍潭 10.金龍潭 11.淚水潭 12.垂瀑潭 13.漚月潭 14.鼓玉潭 15.蟄龍潭 16.鳴鹿潭 17.蛟龍潭 18.漾月潭 19.烏龍潭 20.臥龍潭 21.玉女潭 22.漱玉潭 23.桃花潭 24.碧水潭 |
混元峰頂摩崖刻字 | 混元閣東側陡壁上摩崖刻石,豎寫有“定日月婁景先生洞”8字,剛勁有力,其左橫刻“福洞天記,太子千秋”,字跡較小,原字跡被苔蘚封閉,經風雨剝蝕顯露。混元閣西側峭壁另刻有“全真岩”3字。這3處均為峰頂凹入部分的懸崖峭壁,距地面約40米,距峰頂約30米,不論從上從下,於左於右,都無從攀援。鐫刻此字,在過去條件下,很難想像。傳為西漢方士婁景所留。崖下舊有婁景洞及煉丹爐遺蹟,今圮毀難考。 |
元代白玉碑 | 俗稱連山碑,碑身為漢白玉,豎立於四公祠前卷殿內。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清明節立石,為龍門洞最早的修建記事碑。碑首方形,刻有龍戲珠花紋,中有篆書“玉宸宮記”4字,碑文多殘損。 |
丘祖青天歌碑 | 碑原鑲嵌於北山腰石崖上,清雍正三年(1725)所刻,歐體楷書,極工整。全文闡述了道家如何修持、驅魔,達到澄清霧障、明心顯性的思想境界等內容。 |
龍門洞仙跡圖 | 為展現龍門洞全景,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有木刻制龍門洞平面圖,長115.5厘米,厚3厘米,圖中有12行簡介小字,概述了龍門洞的變革過程與現狀,現存縣圖博館。 |
景福山大鐘 | 鐘,原置景福山混元頂峰上的三清殿南側(此殿今尚未修復),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開山道士田守存等38人鑄造。鐘高1.4米,肩高1.15米,肩外徑0.81米,鐘口外徑1.2米。鐘頂為虎頭(蒲牢)紋式,互靠成紐結狀。鐘肩端鑄有4個圓形小孔。鐘身分為4部分,肩部有“皇帝萬歲,太子千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篆體大字;腹上部有兩道龍紋圖案,中間為鑄者姓名;腹下部鑄有喜鵲鬧梅、孔雀戲牡丹、雙鳳朝陽、天馬行空、魚龍變化、松竹梅鹿、雲龍戲珠等紋飾;最下部為八卦爻文,圖文清晰。 |
交通信息
從寶雞汽車站乘坐發往隴縣的班車,在隴縣縣城轉車前往。
道教源流
龍門派是道教全真派的支派,在道內影響較大。丘處機根據全真教義,創立了龍門派,傳派授徒,使其獲得進一步發展。他在道教內起過重大作用、是有影響的關鍵人物,龍門支派就是因他在隴州龍門洞住過而取名的。
丘處機(1148~1227),南宋末期人(公元1148年-1227年),山東登州棲霞縣人,字通密,道號長春子,原名叫丘哥,丘處機為師父王重陽所賜。龍門洞長達13年的修煉中,丘處機完善了全真道義,逐漸成為中國道教史上成就最大的一位全真高道。他受到南宋、金、元三個王朝的尊崇,先後多次被金世宗和元太祖召見,被成吉思汗冊封為國師,執掌全國道教,龍門洞自此聲名大振,步入輝煌,譽滿神州,達到鼎盛。清代的乾隆皇帝曾在北京的白雲觀題對聯:“萬古長青不用餐霞求秘訣,一言止殺始知濟世有神功”,對丘處機這一壯舉給予了高度評價。至今龍門洞還遺有丘祖洞磨性石、《青天歌》刻石等遺蹟。
到清康熙時(1662~1722),白雲觀方丈王常月又公開傳戒,龍門派從此大興,一時受戒弟子達一千多人。龍門弟子按所定派單輪轉起名,原為20字,以後徒眾繁衍,增為100字。因傳派開創於丘處機,丘的聲譽高,又住過龍門洞,其傳宗弟子自然是龍門派正宗。但白雲觀是丘受朝廷冊封后定居的地方,戶縣祖庵是王重陽埋骨處,所以3處接收的弟子,全被認為是全真教龍門派的門徒,3個地方都被信徒視為龍門支派的發祥地,受到尊崇(道內稱王重陽為全真教祖,丘處機為教主,真正龍門嫡系指丘處機之後趙虛靜的後裔)。所以重陽宮、永樂宮和煙霞洞被尊稱為“全真祖庭”,而龍門洞和白雲觀、磻溪宮這三大宮觀被稱之為“龍門祖庭”,而龍門洞亦為龍門宗宗源流地。
龍門道派教旨,系王重陽制定的全真教旨,共有15條:①出家須先投師住庵院;②雲遊求道不避險阻;③學書(讀書、書法)以心解為主;④研究藥物濟世;⑤庵房須有屋頂,以避日月之光,但不能建高屋大廈,隔絕地脈;⑥應有道伴,交流修道心得;⑦靜坐清修;⑧求定心絕慮;⑨調和五行精氣於一身,以正配五氣;⑩緊肅理性於寬慢之中以煉性;⑾修性命;⑿積功德;⒀超出欲界、色界、無色界;⒁養身;⒂脫落心地,真離凡世。
傳說故事
一、龍門洞開山傳說
龍門洞開山建廟的時代,缺乏可靠的文獻記載。據傳說,山場最早叫景福山,龍門洞是景福山的另一山頭。南宋末期,龍門山上建有禹王廟,規模很小;當時在今新集川一帶有玉皇寺、石拱寺、龍門寺等佛家寺院,範圍較大。龍門洞舊有一個大鐘,鑄有龍門寺造字樣,就是從龍門寺抬來的。龍門洞山深林密,山根黑虎潭上有禹王廟,出家人可在這裡棲居靜修,在丘處機來龍門洞之前,王重陽的大弟子馬丹陽曾來這裡的石拱寺和隴州城北藥王洞住過,並在龍門洞成立重陽會,約請全真道徒前來集會,紀念全真祖師王重陽。丘離開龍門洞後到終南山祖庵,龍門洞托弟子趙九古主持。趙九占後附丘去雪山,死於西域。龍門洞由丘門下法師賀志真(是龍門派的華山系,石匠出身)接管,曾進行大規模擴修工程,添建了廟宇,修建棧道,作摩崖刻石,並正式定名總山場叫景福,留存到現在的龍門洞布局,就是這時奠定。四公祠下元代大理石碑詳載興建經過,是重要歷史資料。 又有傳說,丘來之前的龍門洞就是龍門寺佛寺的一部分,因有山區民眾紀念夏禹鑿山治水功績建的這座廟,丘才能在這裡落腳,以後創立以此山為名的龍門道派,建立叢林制度,收徒傳戒。加上丘受金、元兩代皇帝接見,優禮見重,命令總領全國道教,所到之處官民及其他教派都香花恭敬迎候,聲譽遍及各地。把龍門洞擴建為大氣魄的道家叢林,表示水源木本之恩對丘的紀念。傳說丘曾把元太祖賜給的金道冠送龍門洞保存,以示對這裡的繫念,至今道教開醮念經,龍門派嫡系道徒可戴金蓮花冠,其它派卻不能戴。龍門派把王重陽尊稱教祖,對丘則稱教主,建殿塑像,丘居正殿,王則居後殿、偏殿。龍門洞保留到現在的道院始建於元初。
至於說西漢初的婁景在龍門洞穴居修煉並開山,混元頂旁的婁景亭、洞遺蹟及“定日月婁景先生洞”刻石,或當時尹志常修廟時,故意留此玄跡,均無翔實資料,難於肯定。
二、陳野仙化瓮
清嘉慶時甘肅靖遠道士陳明耀,碧眼黃須,長相怪異,能詩文。來龍門洞住早陽洞修道,並常行醫看病,鄉人尊稱為“陳野仙”。某日陳到甘肅華亭縣安口鎮陶瓷鋪化緣,店主故意為難他說:“店內沒有現錢捐化,只有待賣的瓷大瓮,你是野仙,當能行法自己搬去。”陳稽首稱謝而去。深夜,狂風忽起,鋪內兩個大水瓮被風吹到龍門洞後山湘子灣岩半崖石台上架放,至今尚留瓷瓮殘跡。
三、王道變鱉
混元頂峰下第二層神龕後有一深洞,傳說可通往甘肅平涼崆峒山。洞內常有神人棲居。但洞口有一深水潭,凡人不能通過。不知何時,有位修煉已有半仙之能的王道士,竟能越過深潭進入洞內。第一次進洞見一木匠在做木工活,他猜想這人一定是神仙變化,機不可失,就編謊說他要翻修龍門洞廟宇,財力不足,請神仙大施法力幫助。木匠表示贊同,指著地下木渣片讓他盡力背去。當時他感到失望,但背出洞一看,木渣片都變成金塊,真是喜出望外。但此人雖說已看破紅塵,卻異常貪財自私,只拿出小數目金子修廟,其餘都拿到他家裡去了。他貪心不足,第二次又進洞去背,並狠狠地裝了一大背斗出來,可是高興得忘乎所以,一個失足,竟掉到躡雲橋下黑虎潭裡去了。鄉人傳說他是挨了守山的黑虎靈官一鐵鞭,被打入潭裡的。並說他死後變成一個大鱉,以後朝山進香的同鄉人過潭邊叫王道名字,這個鱉就鳧出水面,向鄉黨點頭致意。有人討厭他的貪心,變成異類,給同鄉丟了臉,就向它吐唾沫,從此它羞愧地鑽到潭底去,再不出頭露面了。
四、元世祖問道石及拴馬石
元世祖忽必烈,因國師丘處機曾在龍門洞住過,並聽說這裡風景很好,就帶領親貴大臣前來訪問,在定心峰東面岩石上與當時龍門派弟子談論全真教道法,在峰前留有問道石及《無上談玄碑》。因他帶的護衛人員多,這裡都是石壁,無處拴馬,就將御馬拴在前山門懸壁鴉嘴形峭石上。此跡一直傳留至今。
歷代祖師
尹喜
據《莊子》《呂氏春秋》《史記》《漢書》的歷史記載和《終南山說經檯曆代仙真碑記》的宗教傳說,尹喜可能是天水人,與老子同時。善習天文、陰陽。後遊歷至雍州終南山就峪鄉聞仙里,結草為樓,管星望氣,後即稱作樓觀。畢沅在《三輔黃圖》注中引漢博士劉熙釋名說:“觀,觀也,於上觀望也。”周昭王尹喜任函谷關令,逢老子西遊入關,因二人志趣相合,便同至樓觀。老子將平生學說盡行授予尹喜,由他整理為《老子》(後世作《道德經》)一書,不久即辭世。據《水經注》載,老子被葬於就水之旁(即樓觀之西側)。尹喜根據《老子》的思想進一步闡發、撰寫了《關尹子》9篇及《高士老子內傳》。尹喜是一位真實的歷史人物,其生平大致如前所述。《歷世真仙體道通鑑》說他受老子傳授《道德經》後在樓觀靜修三年,後去成都復會老子,另據碑記和傳說,尹喜曾在龍門山靈仙岩隱居。
婁景
龍門山混元峰頂現存“定日月婁景先生洞”摩崖石刻,康熙《隴州志》卷一據此認為是“漢婁景先生棲真之所”。羅彰彝《龍門洞常住碑記》說:“自漢婁景真人誅茅棲止,遂稱洞天福地之一。山曰景福,因其人以福地也。”據《中國道教》1996年第3期舒天嘯《長春丘真人“龍門七載”述略》載:婁景先生是秦末漢初人,曾任漢文帝侍郎官,後棄官入道,從張君學道。得雲母朱英丸方,服之,130歲時,容顏不衰,貌若30年紀。另說,婁景先生能日行三百里,飲一斗酒,壽200歲。《隴州志》卷四載有“漢婁景墓,州西四十里”。從此墓方位看,亦與龍門山一致。又,西漢有郎中婁敬,曾戍隴西,或與婁景同一人,或與之相關。
孫思邈
孫思邈(約541-682),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生於北周,“七歲就學,日誦千餘言,通百家說,善言老子、莊周”。洛陽總管孤獨信視他為神童,並自嘆自己官卑難用。孫思邈成年後,長期隱居於終南、太白山中,採藥行醫、服氣煉丹,精研天文、術數,並與佛教律宗南山宗創始人僧道宣結為林下之友。隋文帝時,擬任用為國子博士,堅辭不就。私下與友人說:“後五十年,當有聖人出,吾且助之。”唐太宗即位,召他入長安,見他年已老邁而耳目聰明,稱為“有道者”。打算授他爵位,被他謝絕。
顯慶四年(659年),高宗再次徵召孫思邈到京,拜諫議大夫,又固辭不受。上元元年(674年)稱疾請求還山,高宗賜給良馬,讓他暫居於鄱陽公主邑司(在長安光德坊)。居太白、長安期間,以陰陽、推步、醫藥之術授徒,有宋令文等投其門下。永淳元年(682年),孫思邈卒於故里。著有《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道藏》中收錄他著作甚多,但難以考訂是否確為其所著。孫思邈是有唐一代偉大的醫藥學家,在醫藥學史上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人物。死後,遺囑子孫薄葬,墓中不設明器,亦不用牲宰之奠。據《續仙傳》載,“月余顏色不變,舉屍入棺如空衣焉,已屍解矣”。傳說孫思邈曾在隴山採藥,居於景福山太玄洞,因隴山與終南、太白相近,且藥材資源十分豐富,孫思邈涉足此山是可能的。
曾若虛
宋代隴州道士。據乾隆《隴州續志》引《西齋話記》及褚稼軒《堅瓠集》卷五:
曾若虛,隴州道士,善醫,尤得針砭之術。時胡寡婦再適人,x疾,且卒,經日而心間尚暖。家人因奔詣若虛,哀祈往救。既至,引針。針之即時而蘇,良久乃能語曰:“始者,夢姑夫相隨出郭外,遠歷郊野橋樑,復入叢林草莽,輾轉不捨。俄而,故夫為一物刺中其足,不能履步,尤是獨行,忽焉夢覺。”郡人詣若虛詢之,若虛曰:“向之所針乃皇帝針,入邪穴也。”
馬丹陽
馬丹陽(1123-1184),山東寧海人,初名從義,字宜甫。祖籍陝西扶風,五代時遷居寧海,世業儒。其父馬師揚生子五人,以仁義禮智信為名,號稱“五常”。丹陽為次子,雖為儒而不求進取,掌管家中財產。一次,馬丹陽與友人游昆x山,有道士李無夢贊其“額有三山,手垂過膝,真大仙之材”。鄉鄰孫忠顯聞言,將女孫不二嫁與馬丹陽,後生三子。馬丹陽受其影響,親近道教,建道舘一座,聘請陸道士居舘住持。大定七年(1167年)七月,與鄉鄰戰師游於范明叔的怡老亭遇王重陽,被其言談所感動,邀至家中,以詩詞唱和。並在其家南園建一道庵供王重陽居住,命名“全真”。王重陽為其更名為鈺,字玄寶,號丹陽子。馬丹陽又自稱“山侗”。馬丹陽的生平著述,多為詩詞吟詠,詞作多達1000多首,後世結為《漸悟集》《洞玄金玉集》《神光燦》等,均載於正統《道藏》中。其弟子王頤中又收集其平時言論50餘則,輯為《丹陽真人語錄》。在《重陽教化集》《重陽分梨十化集》中也收有他寫的詩詞。
董守之
元初道士。“居汧隴,慕神仙之術。一日謂其徒曰:‘諸仙邀會’,遂逝”(《重修汧陽縣誌》卷七)。
陳明耀
甘肅靖遠縣人,少年時出家於留壩紫柏山張良廟,後移住龍門山,長居早陽洞和湘子洞,因有異能,時人稱之“野仙”。據傳乾隆年間,曾去華亭縣安口鎮化緣,遇一陶坊開窯,窯主戲言將窯內陶器施捨。次日窯空,窯主循跡至龍門山,見懸崖峭壁多處皆有缸、盆等陶器。又傳陳明耀曾於某石匠處化得以副石磨以禪杖擔入龍門洞,石磨原置於早陽洞,民國年間尚存。置於山嶺間的陶器,至本世紀60年代尚多處可見,“文化大革命”中大部損毀。現仍有三口陶缸置於王母宮左側絕壁凹陷處,人莫能至,其中一口彈孔清晰可辯。陳明耀是如何將這些陶缸運至懸崖之間的,終為千古之迷。就在當時,即被視為神異。華亭縣教諭趙先甲於乾隆六十年(1795年)因“久聞隴州有龍門洞,洞中又陳野仙者,長老往往稱異”,專程前往造訪。在湘子洞於陳明耀相會,見陳一副野人形象。又見洞口有巨缸,峰嶺懸崖峭壁間多置粗笨陶器,趙先甲返回後,有人問陳明耀是否真有其能,他回答說:“何以異於人哉!但其地異,其所置之物異,其貌亦異也。”又據隴州知州李經芳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選寫《重修藥王洞記》,隴州城北穀神觀,州人俗稱為藥王洞,而觀中並無藥王之祀。當年,陳明耀忽對人言“穀神觀中有古聖二尊,埋入土中。有人發心莊嚴者,功德無量。”州吏王廷緒與陳素有交往,聞言後即去穀神觀後尋訪,果然從崩嘊中見一小洞,內有神像而尊,經李經芳辨認為藥王、藥上二真人。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陳明耀逝於龍門洞早陽洞
龍門洞高道
古代
畢知常
畢知常出身於乾州醴泉之巨室,弟兄四人均好道,大定壬辰(1172年)聞丹陽在終南祖庵演教,一同來的數人都投在丹陽門下。因此,他也深得丹陽教誨,得修身養命之要。1182年馬丹陽東歸寧海,讓他西入隴山,以奉伺長春。在那裡菜薪汲水,先後五年,在閒暇時他危坐不。以修靜定之功。1191年,長春亦東歸,留下他與呂道安同主祖庭事。畢知常善醫藥,凡有人患病,不問貧富,必往救之。由此畢知常道緣日弘,在數年間渡門人百人以上,重振祖庭,使道風為之一振。1231年,關中受兵災,畢知常與居民同往太白山峽中避難,三月十六日,告門人曰:“昨於定中,山林潛報,此地不堪久處,當徙之他所。世態如此,吾不忍見”。即焚香辭聖,次日即仙去。1250年春,掌教李志常奉朝命追贈為廣容真人。
賀志真
賀志真(1212—1299)名賀無希,號圓明老人,隆德人(今寧夏)拜呂通明為師,呂通明為郝太古門下,亦從丘祖受法,賀後又拜丘處機門下慕志遠為弟子。先後居於耀州孫姜村長春觀、隴州玉宸宮,且多有建設。至元三年(1266年)他與張志寬協作興建玉宸宮,時賀為隴西路提點。賀志真為石匠出身,龍門洞石崖現存石刻“全真岩、定日月婁景先生洞”為賀志真所刻。他是華山朝元洞的創修人,實為華山派的開派宗師。1299年,移居長安縣潛真庵,後仙去,號通玄散人,為功德主,將賀志真葬於全真觀旁。
唐括姑、鎦瓊
唐括姑,善道,她聞丘長春之名,專訪至長安,京兆夾谷統軍親寫書信給丘長春,並派人將唐括姑送至龍門洞。丘處機在《磻溪集》有詩並序紀其事,詩題名贈濰陽唐括姑,則括姑為濰陽人,題下介紹說:唐括姑“乃丞相女弟也,予時在隴山,京兆統軍夾谷專人書召,姑尋至”。丘處機在詩中說:“東萊之姑性玄遠,蘊德含章自超拔”,是說唐括姑氣質不凡,具有學道的根基。唐括姑至龍門洞親邀丘長春前往長安,丘處機把重到長安的感觸告訴唐括姑,並勸她“速拋家業違物情,早作仙人伴仙侶,壺中自游日月長,身外不復衰殘殃”。唐括姑也因勸入道。
鎦瓊系一女冠,在丘處機身邊學道。據《通微真人蒲察尊師道仙碑》載:蒲察道淵到西安後,清明時遊興慶池,遇女冠鎦瓊,向她打聽長春所在。鎦瓊告訴他:“吾師今隱隴山,翌日逕往參謁”。當蒲察將到的時候,長春對畢知常說,“有自燕都來受教者”。可見,鎦瓊是長春身邊的女徒。丘長春身邊有一些女徒,道心都很堅定,在隴州龍門洞時,至少有唐括姑和鎦瓊二人。後來,人們把這些女冠集中起來,形成一個服侍丘長春的女徒弟李春花的形象,關於李春花傳說甚多,大概可以歸結為對丘處機的一些女徒的典型概括。
近代
曾守雲
曾守雲,號自悅,系清初龍門洞開山祖師。為山東曾子之後,在武當山太子坡入道,傳為龍門五房法眷,屬龍門派第八代傳人。
明代末年,戰事頻仍,即使龍門洞毀為廢墟,加之龍門洞宮、殿、樓、閣年久失修,龍門洞殿堂破敗不堪。據現存康熙元年(1662年)《重修龍門洞諸殿宇碑》載,“惟洞前連山壁碑並懸崖‘全真’鐫字在焉”。清順治年間,曾守雲由武當山太子坡入主龍門洞。順治十一年(1654年),有明末遺老,明固原鎮總鎮張顯中,痛傷明亡,棄職修真,隱跡山林,邀游至龍門洞,曾守雲即與之籌劃,共謀對龍門洞復修之事。於次年建成萬壽宮後,曾即築庵羽靜,主醮道事,專修上乘,其未竣工程由張獨立承擔。後張與接踵而至的黃本善、苗清陽同心協力,共完成修竣事。經過三年募化,開基砌台,重妝飾陋,修閣建廟。自順治十四年至十八年(1657-1661年),以五年時間,修建和補飾青龍白虎殿、文昌殿、關聖殿、太上殿、三官殿、玄帝殿、三清殿、靈官殿、七真樓、湘子洞等15座殿閣,又與華亭善士杜若馥,募鐵為樁修築了通達玉皇閣的鐵鏈棧道,方便了遊人牽引攀登。此次工程浩大,使明代以來漸次殘缺的道觀,面貌煥然一新。
曾守雲與田守存雖均來自武當,但在龍門內部道見相悖。據傳,清初在修建大殿時,田公力主以玉皇大帝掌山,而曾公卻認為當以真武祖師掌山,田因此負氣去景福山八仙崖,開創了景福山道場,以玉皇掌山,曾守雲後羽化於隴縣城內長春觀。
田守存
田守存系順天河北省宛平縣人,出身於閥閱名門,為道教龍門派第八代傳人。自由聰慧敏達,博學槍機,才識過人,氣質非凡,抱有匡君救民之志。後見仕途詭異,詐偽滋生,乃幡然悔悟曰:“奈何以有盡之身心,蹈無涯之陷阱乎”。遂視富貴為浮雲,棄田園妻子,雲遊四方,遍涉名山大川,皈依全真教龍門派。康熙二年(1663年)由武當策杖渡關,謁華山,扣吳岳,抵崆峒,後棲於龍門洞,傾心婁景先生之遺蹟,欣慕丘真人之丹灶,與曾守雲、黃本善、苗清陽共謀重建龍門。此時龍門洞因屢遭兵火,廟宇荒涼,羽流星散,開創修葺頗為艱辛,在修建大殿時田因與黃、苗意見相左,遂攜徒高太慧去景福山八仙崖另闢道場,為景福山道場開山祖師。龍門洞在清初重建時,田守存為開創人之一,與曾、黃、苗諸公功同名齊,故被龍門派子孫將四人列為“四公”,並建“四公祠”於龍門洞山場,塑全身像以祀奉。
在開創景福山道場中,田守存探奇尋幽,被其勝若龍門之景所感,奮然發志。初始開山興工,面對寂山幽林,荒坡曠野,他寢於石穴,飲之泉流,霜雪不懼,虎狼不驚。終日早出晚歸,乞化募緣,篤志力行,備受艱辛,其虔誠至誠,辛勤功績為道內和世人所稱道。相傳因他的心跡和作為,感天動地,得到各方的相助。據說在開山中,曾遇虎擋路,田即對虎笑曰:“古人稱你為山中之王,此山應開,君需助之、避之,如守不能開此山,君當啖之”。聽此話後,虎以頭點地,悠然遁去,再未復見。又一說,在此開山半就時,天炎人眾,泉沽流竭,田公即跪地拜天,禱天祈水。這時,忽有兩麋鹿跑出,蹄創角牴,遂甘泉湧出。至德感化,人心悅服,遠近婦女老幼多有歸其門下相助。御屏峰頂建成九皇殿、混元閣、三官殿、山神、靈官二祠,後又創建了雲溪宮。宮內有玉皇殿、斗姆宮、王母宮。三官殿、三清殿及救苦樓、聖母殿共12座,並開壇放戒,使雲溪山場盛及一時。
苗紫霄
苗紫霄號清陽(?--1719),道教龍門派第10代傳人。清初,曾與黃本善、田守存曾守雲重修龍門洞,為龍門派尊祀的“四公”之一。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王輔臣兵變,平涼崆峒山遭劫,僧道逃散,宮觀寺廟殘敗坍塌。兵戎停息後,鄉民李天祿、孫應龍、趙維新等10人於康熙十五年(1676年),發起聚資整修崆峒山全城,並四處尋訪道界高士。訪得隴州龍門洞主持苗清陽道德崇高,遂前往虔請,苗堅辭不就。後經平涼知府楊鳳起親筆書信,再三敦請,清陽顧念官、民,盛情難卻,遂選攜門徒范一聖,潘和真、范一樣、楊一光蒞臨崆峒道場。
經十方募化,又多次得到寧夏文武官員、士庶商民資助,於康熙十六年(1677)春動工整修崆峒山隍城大殿,先後修復了關聖藥王殿,青龍白虎殿。創建增修了鐘、孤二樓,於二十年(1681)竣工,使全城殿宇煥然一新。其後四十年中,在苗清陽苦心經營、眾弟子同心協力下,崆峒道教盛極一時,廟宇殿閣幾遍全山。此間,苗曾於康熙二十三年(1684)春雲遊龍門洞,常與眾道友靜坐與鳳爪峰下,賦詩吟贈,曾有道友贈其詩曰:“山靜紅塵少。庵香紫氣多。長春今復見,瀟灑樂如何”。今崆峒山、龍門洞居山為道者,均為其弟子、門人,已傳至27代。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苗清陽羽化,遺骨由其弟子安葬於頭山北麓。
黃本善
黃本善,號秀峰,中州河南人,龍門洞“四公”之一,龍門派第15代傳人。他於清順治間入道龍門洞,至康熙末年先後與曾守雲、苗清陽、田紫霄、薛教玉等前仆後繼,開山建道,為復興龍門洞道院建立了不朽功績。
清順治十一年至十八年(1657-1661年),曾協同曾、田與固原都張顯中,共謀興建了道院樓閣宮殿15所。
康熙六年(1667年),黃本善與弟子賀常德鳩工修葺了玉皇閣、混元閣、救苦殿、三清殿、三官殿,並分別妝顏金像,使廟觀金碧流輝,彩煥復新。並為混元閣、救苦殿、三清殿、三官殿劈石築階,懸梯架木、方便了攀援登臨。十七年(1678,與苗清陽向五原善士鄒起旺、蔡養神募緣十方鄉庶,對殿閣塑像又進行了一次彩飾。
黃本善深邱祖“民為邦本”思想,道心向善,不與民爭食。他認為“奪民業而資常住,非所以良民也”。故而力墾荒坡,勤耕不輟,為道院廣開福田。到三十四年(1695),道院已墾植耕地七十餘畝,道觀膳食基本自給。為後世徒孫開了自食其力之先河,到康熙末年,道院糧田已達四百餘畝。
黃本善形貌癯然,神氣泰然,虛懷若谷,靜而如淵。昔年,他發開山之宏願,於僻野荒棘之中,刈草結庵,然獨坐,闡玄風之道,倡無為之篇,尤在廟會期以蒲團露坐於院中,自雞鳴呼弟子一一奏疏、誦經,日日復然,數十日不寐,精神如故,使四方朝山者肅然起敬。他不憚艱辛,不畏霜雪。佀虎狼,剪樛木之長蔓,除葛之蔓莖,披荒榛,攀峭壁,廣開基址,構木深林,使山色重輝,仙風丕振。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其弟子薛教玉飲水思源,夢寐懷念師祖開基功德,託夢蓄意,為其構櫞三楹,建黃公祠並樓碑,歲歲祀奉不已。民國六年(1917年),龍門道院將其與曾、田、苗諸道並列,稱“四公”,視為開山祖師,將黃公祠改建為八仙樓。樓下設“四公祠”,祭祀至今。
薛教玉
薛教玉,甘肅省華亭縣人,黃本善法嗣徒孫,全真教龍門派第17代傳人。幼年入學,但未進仕途,天資穎悟,長於經濟學問。七歲即歸玄,壯年出家如龍門洞,冠巾後,雲遊參訪,廣見博聞,繼承師祖擴山闡教之志。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任龍門洞監院,募化各郡,與功德主蔡毓俊、蔡芝仲、趙義、賀英傑、賈崍等人共謀龍門洞道院興工之事。商定後遂攜羽士趙子南跋涉金陵,聘請名藝人工筆彩繪《太上一氣化三清》,八十一幅聖像壁畫,購置法器經典36(部)件,檀像2尊。歸赴本山後,先後建成了太清殿、靈官亭、左右配樓、東西客廳、玉皇前閣、七真樓、王母宮以及道院群房。後將“八十一化”,掛置於太清殿內,其畫面山水人物勾勒清晰生動,栩栩如生,為道教廟觀中少見藝術珍品,為民間無名藝人智慧的結晶。建國後,有關文物保護部門曾拍攝照片,以作為研究學習者刮觀摩參考和維修復建的臨摹藍本。於此同時,他還組織冶銅塑造了玉皇大帝像、鐘磬醮爐等。設立了龍門洞下院二處,置水磨二盤,水窖一眼。這些,都使龍門洞再度山色增輝。
另據《龍門洞常住碑記》載,薛教玉不以物累,虛清為懷,修煉精嚴,善結四方誌同道合之士。尤勤勞儉樸,不屑入鄉村鬧市以乞施為道。在常住內,他臥石蓋草、僅設善粥地一處,墾地自耕,奮發興道。康熙五十四年(1751),他視道場土地不足耕種,遂考察本山旁上陰坪獅子灣、交白峴等荒坡數段,呈報州署準為開墾擴大耕種,使龍門洞常住鶴田增達400餘畝。後恐與地方發生地界糾紛,他復勘押帖,依州府文告銘文立碑,明確了道院田地四址。並說:“人不可求,求之於地,地不可求,求之於天。俯仰塵寰奔走形勢,此我之所不能也,戴日荷鋤,披星負鍤,此我之所能也。即地 x山脊,耕種難施,而滿地松花,遍山x栗,此天之所以予我,為辟穀計,莫善於此,奚累於後哉”。其善言高志,與世無爭,名無為而始,實有為而終的高尚道德可見一斑。
薛教玉法嗣龍門洞,對師祖之焦勞,前建之勛猷,念念不忘,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他曾為師祖黃本善建祠造像,歲歲祀奉,雍正三年(1725年)又為祖師“邱祖青天歌”銘碑立石,使龍門善事、文獻得以永存。薛秉志演清,弘揚道法,開拓基業,建樹豐厚,為有清一代龍門洞道院復興之中堅。康熙五十二年(1749年)《重修龍門洞碑記》譽其功績:“龍門非薛子不能顯其奧,薛子非龍門不能展其才而擴其志”。仙逝後,公議入典“四公祠”,塑像陪“四公”受祀。
劉一明
劉一明(1734-1819),號悟一子,別號素樸散人。山西曲沃(今山西聞喜)人,龍門派第十一代傳人。少即慕道,遂棄家資出家為道,雲遊四方學道,先後以龕谷老人、仙留丈人為師,後結廬於甘肅蘭州棲雲山煉養。學思聰敏,富有文采,精通易經,擅長醫術,繼承全真龍門派傳統,得趣養生之道,對修持練功有獨到之處,對此且很自負。曾有七絕曰:“日月如何可定哉,陰陽氣聚結靈胎先生指出神仙竅,自是愚人悟不開”。在龍門洞期間寫有九首絕句,讚美龍門洞景物。對《西遊記》有注釋,並有《道書十二種》行世。
田至盛
田至盛,在嘉慶、道光年間任龍門洞監院,在承擔監院時對監院職責有自述碑,現存於四公祠窗台上。道光二年(1822年)所刻的一塊無名碑上,有署為監院田至盛德文字。據《重修龍門洞救苦殿碑記》田至盛為郭明連之徒,此碑刻於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則他出家當在此以前。另有道光二年碑刻《重修太上殿序》,表明他任監院期間對殿宇進行了一次較大的修葺。田至盛謝職,後即外出雲遊,參訪證道。田雲遊二十餘年後,復歸龍門,在掛單時因年邁失儀,受到擔任知客的年輕道士的斥責,罰入雲廚洗碗、淘菜。在過年時,被當時擔任監院的他的徒弟發現,因訛傳田已羽化,一時不敢肯定。經詢問知客後,知確為本師,即率全院道眾頂著茶盤至雲廚長跪請罪。正田色對他們說:“律科為師傳,為師者首當守持,其責在吾,爾等何罪,請退”。並向眾頂禮致意。田的這種嚴於律己的精神,至今在道教內傳為佳話。關於田的神跡至今在道內流傳,如說他出外雲遊,為救一落水者被急流沖走溺死,而當時適有一嬰兒誕生,乃田轉世等。
楊崇全
楊崇全,隴縣關山人,清末在藥王洞出家。傳說他由混元頂誤跳下來,以致瘋癲,被人稱為楊瘋子。他常在隴縣街巷乞食,得錢即棄於地,引動小兒哄搶,楊則憨笑為樂。一些頑皮兒童向他拋果皮瓦片,楊亦不怒,只以鬼臉對之。他常背一背簍,上遮納頭,從不準人動。入夜即坐於千河石灘上,雖經雨雪,其坐處周圍俱乾,無雨雪跡。雖整日瘋言瘋語,後多有驗。如在辛亥(1911)革命前,楊在天慶觀大殿西牆頭上畫一和尚抱一婦人坐在炕頭,人斥之,以為謗僧,楊則憨笑而歌:“不要笑,不要笑,和尚摟著婦人去睡覺”。辛亥革命後,剪辮去發,人們認為其前圖似有預示之意。民國初年,白朗軍流過境前,楊一手碗,一手持柏枝,邊淘邊向人淋水,口中念道:“淘柏!淘柏!”待白朗軍入境後,人始知其意,淘柏逃北也。因白軍過境只經城南,北鄉安然無事,南逃者遭難,北逃者卻避卻此災。楊羽化前,囑其先祖永平公收屍,後羽化於城隍廟內。
李守志
李守志(1898-1948年),字九春,千陽縣城東街人,龍門洞傳人。其父名李茂天,九春系其長子,12歲時,因家貧生活無著,被父賣於三義廟毛師,毛遂教其讀書。九春天資聰穎,如饑似渴地攻讀詩書,嚴練書法。稍長即隨毛師出家,皈依道教,攻讀道經,兼覽諸子百家。隨後遵師命棲居龍門洞參學,曾任龍門洞知客年余。毛師去世後,九春被千陽各廟觀推選為千陽“道管”,掌管千陽全縣道教,民間遂以“道管”呼之。民國24年(1935),九春遊於樓觀台,住半年後又去八仙宮,因其精明能幹,通曉經書,任知客,不久又晉任都管,代理監院執掌教事。民國28年(1939),辭去八仙宮執事,仍回千陽城隍廟任道管。他能寫鐘鼎文,書法長於顏體與行書,國畫亦工。其字畫特別山水花卉、翎毛、人物等傳統功力渾厚,筆墨工致嚴謹,色調精麗典雅,民國時期在千陽居首位。寶雞地區各縣書法愛好者,均以能索得他的字畫為榮。他平易近人,喜愛農民,常為人寫字作畫,寫春聯而不計報酬。1948年仙逝,享年50歲,葬於城隍廟的安溝塬墓地。靈過街巷鄉村,沿途民眾擺桌祭祀,為其執拂送葬,其哀悼場面在千陽縣是空前的。
馬鵬
馬鵬(1904-1963),又名馬萬九,道號園通,人稱“馬神仙”,寶雞縣石羊廟鄉李家堡人。自幼好學,諸書皆讀,思維敏捷,厭棄名利、仰慕西漢朱家,郭解的俠義行為,慷慨好義,遇人饑寒,則解衣推食。
民國20年(1931年),馬聞龍門洞有法師王永盛,法行崇高,兼長醫術,道行為時所重,遂拜王為師,入教龍門洞。王永盛立道,以虛無為心,精誠待人,不事俗務,每日除晨昏拜禱外,全部精力用於研習醫術和為人治病。耳聞目睹,潛修默化,使馬深受薰陶,完全承襲了其師衣缽。。王仙逝後,馬雲遊四方,以岐黃為業,以扶貧救弱為宗旨,恭身行醫,施藥濟世。他不分白天黑夜,陰晴雨雪,不論貧賤富貴、老幼弱殘,為民治病,即請即至,從不延誤。他自奉節儉,不貪資財,鄉里所送錢物,又復轉施貧窮,深受民間尊崇。被人們尊稱為馬老師,因其醫術高超又被譽為“馬神仙”、對此曾有諸多神奇傳聞,在關中西部各地甚有名聲。後馬鵬定棲鳳翔景福山,將其平生所研醫術心得、驗方、針灸之法刻之於碑,遺傳後世。碑現存於陝西省中醫學院博物館。解放後,馬鵬在寶雞縣石羊廟衛生所行醫。慕名而來的病人絡繹不絕,有時日診患者多達300餘人。由於他無私心利己之念,常將所獲薪水全部用於救濟貧困,1962年,馬鵬當選為寶雞市人民代表,市政協委員。於次年11月24日病故,享年59歲。
現代
閆崇德
閆崇德,(1898—1971),寶雞縣人,龍門洞第二十六代傳人。民國八年,(1919年)棄家求道,游棲隴縣藥王洞,受龍門嗣師鄭信元引度,皈依全真。閆崇德天賦慧敏,參通道德,涉獵諸子百家與四書五經,過目成誦,臨難不亂,頗能前知,如道場常有岩石下落,廟房倒塌,他皆能預測防範,使人有備,免於災難,處道修持嚴謹,自奉儉樸,思維敏捷,性直口爽,且語言洪亮,故有“瘋子”之綽號。閆崇德於民國26年(1937年)起,先後但任隴縣藥王洞、火燒寨、龍門洞住持或監院30多年,直至臨終。在從道中,他曾訪游關中、甘肅等地名山道觀,研習道教經典,交遊廣泛,在隴東、關中道教界享有極高的威信,亦有較大的影。
閆崇德出身貧苦,思想進步,同情革命:信仰虔誠,處人和善,愛老憐貧。抗戰當中,他積極支應差撥,支持抗戰。1945年,他親自燒毀了道院多年出租田地的契約賬單,並舍平地數十畝於貧苦百姓耕種,施糧米百畝擔賑濟孤寒。1943年起,他多次利用龍門洞有利條件掩護地下黨員避難脫險。中共隴東地下黨負責人李義祥、張可夫等常與閆往來。1947年,地下黨員潘自力因受國民黨追捕,來龍門洞避難,被閆以僧人身份予以掩護,臨行時,閆給其銀元作為盤費。因此,國民黨隴縣縣黨部對其劇增,不久就被人告密。同年7月23日,國民黨隴縣公安局長帶領40餘人,持槍荷彈對龍門洞進行了搜查,一無所獲後,欲逮捕閆崇德與數名道士,閆即大怒,痛罵道:“我把你們這些吃得紅眼了的吃廟賊,龍門洞有什麼事,我是當家的,要殺要砍,有我閆崇德一人承當,何以累及他人?”局人無奈,只得帶了閆崇德一人關押於隴縣看守所,月余後又押解西安監獄。在獄中,閆被審訊40多次,嚴刑拷打,坐老虎凳,備受折磨,直至解放後還雙腿行動不便。但他意志堅定,閉口不言,未漏一點真情。國民黨省黨部及軍統人員在口供俱無的情況下,只能將其以“通匪”之名看押。後經西安八仙庵監院邱明中,(邱原系黃埔軍校畢業生,曾任蔣介石近侍衛數年,後調軍統局任特務營長,熊為其部下。抗戰時,邱因不滿蔣之逆行,憤而出家),與當時的陝西省省長熊斌多次交涉,並以八仙庵3000萬元(舊幣)作期,於同年臘月十三日將閆崇德保釋出監獄。先後共被關押140天。
解放後,閆崇德堅決擁護共產黨的領導,認真貫徹黨的宗教政策,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熱情服務。土改中,他積極回響黨的號召,主動獻出廟產土地,分給貧苦農民。鎮反中,他帶領公安人員捕捉暗藏在道教內的一貫道頭子。1950年春,他又拿出龍門洞2000斤糧食發給農民度荒。1952年,抗美援朝中,他捐款50萬元(舊幣)支援前線。合作化運動中,他說服教徒入社,並自願擔任會計,積極工作,拿出廟產、耕畜糧食支持集體生產,救濟困難民眾。“文化大革民”中,黨的宗教政策受到破壞,道觀廟宇被砸,閆崇德特別對打毀神像十分不滿,被民眾一度以“牛鬼蛇神”對待,讓其與四類分子一起接受批判,並令其參加修路等勞動改造。閆崇德終生從道,其善行義舉受到了黨和人民政府的肯定。解放後,他曾歷任縣人委委員、縣人民代表、縣政協常委、省人民代表和全國道教協會理事。1957年,參加全國道教協會成立會議,並受到了朱德委員長的接見。1971年冬,仙逝於龍門洞莊房,葬於龍門洞墳塋,終年73歲。
田嗣舜
田嗣舜,(1921—2003),寧夏西吉縣降台鄉人,全真龍門派第二十八代、龍門洞第二十八代傳人。田嗣舜道長於1942年出家龍門洞,拜師高高學道長,在龍門洞苦志修學,勤於耕種,尊敬師長,愛護後學,專於清修,重於全真內修,一生忠誠、儉樸、和藹可親,受到道眾們的推崇。
1972年老監院閆崇德道長委託田嗣舜道長住持龍門洞道院,田嗣舜道長率領道眾,擁護黨的領導,愛國愛教,落實黨的宗教政策,先後恢復重建道院,禮請有文化道長辦學,培養道教後繼力量,在宗教開放初道教青黃不接時,培養大量青年道徒,1989年被陝西省道教協會推薦於北京白雲觀領受全真三壇大戒。
多年來,田嗣舜道長帶領道眾,為地方道路建設、教育發展、扶貧助困、抗擊非典等公益事業捐款捐物、奉獻愛心。田嗣舜道長多次受到人民政府表彰,先後擔任中國道教協會名譽理事、陝西省道教協會常務理事、寶雞市道教協會會長、隴縣道教協會會長、寶雞市政協常委、隴縣政協常委,自落實黨的宗教政策後,為恢復、重建龍門洞道院作出重大貢獻,為後輩稱道。
2003年8月21日,田嗣舜道長仙逝於龍門洞道院,葬於龍門洞墳塋,終年83歲。田嗣舜道長19歲出家慕道,先後在龍門洞從道62年。他一生愛國愛教, 勤苦修行,為弘揚道教文化、保護國家文物古蹟做出了貢獻。他駐錫龍門洞逾60餘年,為龍門洞祖庭的繼承與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徒弟有朱法友、
賈慧法等,徒孫有
梁興揚等。
建設管理
“文革”中,道院建築破壞嚴重。1980年後逐步整修,重建的殿堂有太上殿、太白殿、混元頂殿、三清殿、火神殿、山門、靈官樓、子孫宮、八仙樓、四公祠、湘子灣殿。玉皇洞前洞補修,後洞重建,擴建藥王殿1間為3間,並用鋼筋水泥改建高8米、寬4米的舊躡雲橋,上山石磴台階153級,擴建客堂為3大間,加固客堂,石基高10米。1981年3月,投資3000元建成抽水站,鋪設管道260米,用柴油機三聯泵抽水。1986年春投資2萬餘元,建成輸電線路3公里,使道院通了電。數次整修公路,耗資8萬餘元,路況得到改善。
建國前,由會首會管理,後廢。龍門洞不設方丈,設監院,由龍門派的弟子擔任,主持叢林一切事務。凡有10年以上道齡的老道長,均能收徒弟,傳授道規道法。道徒若犯規,輕則罰跪,重則起單(驅逐)或取消道士資格。雲遊道眾經監院許可,可以“掛單”暫住。會期齋、醮念經,邀請外地道友來山相助,會後離去。春季會期,朝山香客不能回去的供給食宿。
山場行政管理由縣人民政府民政局負責,新集川鄉政府就近協助,縣委統戰部從宗教政策上給予指導,並通過與宗教上層人士的聯繫,團結和幫助宗教人員進行自我教育,自覺執行國家的宗教政策。廟產有王家灣莊房,房屋24間,耕地28畝,自墾菜地10畝,養牛4頭,由道友耕種。年生產糧食4000餘公斤,足以自給。歷年栽樹1000餘株。下院,磨兒下洞賓庵、火燒庵上清觀、藥王洞3處,均由各處自行管理,與上院不統管。
目前,景區內建成上善廣場、養善濕地、早陽洞棧道、大小瀑布、溪之源、紫爐煙霧、紫藤廊架、旅遊步道、生態公廁、飛瓮崖修復、龍潭廣場、九間房護坡、變朽回春、石上談玄、甘泉潤物、混元棧道加固、丘祖殿、丘祖廣場、24潭水景觀提升改造、觀潭棧道等景觀及基礎設施35處以及配套綠化、照明、標識系統等,一個生態環境優美、人文資源深厚的龍門洞景區展現在遊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