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履歷
龍 躍,江西萬載人。1930年9月參加
中國工農紅軍,並參加了一至五次反“圍剿”和浙南三年游擊戰爭,先後任宣傳員、保衛組長、連政委、軍分區政治部主任、浙南特委委員兼鼎平中心縣委書記、特委組織部長兼共青團委書記、閩浙邊臨時省委委員等職,參與創建浙南遊擊根據地。
抗日戰爭時期,他擔任新四軍閩浙邊留守處副主任、中共浙南特委書記,中共浙江省委委員、常委、組織部長,領導抗日救亡運動,保存並積蓄了革命力量。
解放戰爭時期,先後任中共閩浙贛區(省委)黨委常委,浙南遊擊縱隊司令員兼政委等職。
新中國成立後,1949年5月起,歷任中共浙江省委委員、浙江省溫州
地委書記兼軍分區政委,溫州市軍管會副主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浙江省政府委員、浙江省農委副書記、副主任,浙江省供銷合作總社主任,浙江省合作事業管理局局長等職。
1953年調到上海,歷任上海汽輪機廠黨委書記,中共上海市重工業黨委委員。
1960年3月,調任中共上海市委工業生產委員會副主任,組織與領導了中國製造第一台六千、一萬二千、二萬五千、五萬千瓦汽輪機,填補中國大型汽輪機製造業的空白。
“文化大革命”期間受迫害。
1973年5月重新工作,先後任上海壓縮機廠、上海柴油機廠黨委書記。
1980年1月~1985年7月,任上海市政協第五、六屆副主席。
是第一屆全國政協代表、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
1995年2月1日,在上海病逝。
人物經歷
龍躍,原名龍兆豐,參加紅軍時改名龍躍,曾用志堅、越城等化名。1912年10月21日出生,
萬載縣株潭豐林村煙竹山人。江西省立第七中學肆業。1929年11月,在家鄉參加村農會。1930年9月,在
袁州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4月參加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3年5月,轉為中國共產黨。
1930年9月至1934年6月,先後任紅軍第一方面軍第三軍團第八軍第六師第六十九團團部宣傳隊宣傳員,紅一方面軍第四預備醫院第四所文書,
紅七軍團政治保衛局檢查科科員、技術書記。參加了中央蘇區五次反“圍剿”鬥爭,在第一次反“圍剿”的富田戰鬥和第三次反“圍剿”的高興圩戰鬥中兩次負傷。1934年7月隨由紅七軍團改稱的北上抗日先遣隊從江西瑞金出發,轉戰閩、浙、皖、贛四省。1935年2月,隨
粟裕、
劉英率領的紅軍挺進師從閩浙贛蘇區出發,3月23日進入浙江。先後任師部政治保衛組組長、政治工作連政委、代理師特派員、特務隊政委,參加浙江三年游擊戰爭,參與創建浙西南和浙南遊擊根據地。
1935年11月,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成立後,龍躍隨省委書記劉英在省委機關工作。1936年5月,任中共浙南特委委員、鼎平中心縣委書記;6月,任紅軍浙南軍分區政治工作部主任;8月,在省委擴大會議上,增補為省委委員,並任命為中共浙南特委組織部長兼少共浙南特委書記;1937年3月,任中共浙南特委代理書記。5月至9月間,龍躍參加了閩浙邊臨時省委與國民黨閩浙贛皖邊區主任公署的和平談判工作;並參與挺進師部隊的集中改編及幹部培訓。
1938年3月,粟裕率挺進師北上抗日,龍躍隨劉英留在浙江堅持鬥爭。1938年5月,中共浙江臨時省委在
平陽北港鳳臥鄉玉青岩村成立(9月,經中央批准為浙江省委),龍躍為省委委員併兼任浙南特委書記。他在特委機關駐地鳳臥鄉親自抓支部建設,建立了鳳林、玉青岩、馬頭崗三個特委直屬支部,取得經驗向各縣推廣。1940年10月,黨中央和東南局關於隱蔽精幹政策的指示傳到浙南,龍躍立即認真貫徹執行,實行了一系列措施。1942年2月8日,劉英被捕,省委機關被破壞。龍躍在遠離中央,而且數度與華中局失去聯繫的情況下,獨立堅持浙南地區的革命鬥爭。
1944年6月,華中局給浙南特委的指示中指出:浙南黨在龍躍領導下“不僅奠定著長期獨立堅持鬥爭的有利條件和基礎,並且已引起華中各地黨員的稱讚與效法”。1945年5月1日,陳毅在黨的七大的發言中熱情地讚揚浙南以龍躍為首的游擊隊艱苦堅持根據地的鬥爭。
抗日戰爭勝利後,龍躍和浙南特委及時指示各縣作和平和戰爭的兩手準備,有計畫有準備地開展游擊戰爭。1947年6月,由龍躍建議,華東局批准浙南特委歸閩浙贛省委領導,並任命龍躍為省委常委,代表省委指導浙西南地區工作。1948年10月浙南特委改稱浙南地委。又經閩浙贛省委和華東局批准,1948年11月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浙南遊擊縱隊,龍躍任司令兼政委。
1949年5月起,任中共
溫州地委書記、溫州軍分區政委、浙江省委委員。9月參加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並參加10月1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10月任浙江省農協副主任(次年4月起任主任),12月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
1950年3月在浙江省第二次黨代表會議上及以後,受到所謂“山頭主義和家長制”的錯誤批判和不公正的待遇。1950年5月,調浙江省工作,任浙江省農委副主任。1951年10月任浙江省合作事業管理局局長兼供銷合作社主任。1953年1月,調離浙江,到上海工業戰線工作,先後任上海汽輪機廠黨委書記、中共上海市重工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市工業生產委員會副主任。在上海汽輪機廠,他領導試製成功了我國第一台6000千瓦汽輪機,進而試製了205萬千瓦、5萬千瓦以及能量更大的汽輪機,為我國電力工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曾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劉少奇等的讚揚。1964年起分管國防科研和軍工生產,勝利完成了“兩彈一箭”(核子彈、氫彈和火箭)的配套生產任務。
“文化大革命”中,龍躍受到嚴重的迫害,下放勞動達6年之久。1973年5月重新出來工作,先後任上海壓縮機廠、上海柴油機廠黨委書記。
1978年2月,龍躍被特邀為全國政協第五屆委員。1980年1月起任上海市政協第五、第六屆副主席,直至1986年7月離休。
1976年12月,龍躍患肺癌住院,1977年7月切除右肺一葉,從此長期住院治療。在病期間撰寫出版了長達20萬字的革命回憶錄《堅持浙南十四年》,還撰寫了許多關於北上抗日先遣隊、挺進師、閩浙邊臨時省委、浙江省委的回憶文章。1984年7月6日,中共浙江省委發文為龍躍和浙南地委在1950年所受“山頭主義和家長制”的錯誤批判進行了平反,重申過去省委和華東局對浙南黨組織的評價。
1995年2月1日,因病在上海華東醫院逝世,終年83歲。骨灰被安放於宣布中國人民解放軍浙南遊擊隊成立的浙南山區——
瑞安市桂峰鄉板寮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