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薯24號

龍薯24號

龍薯24號是福建省龍巖市農業科學研究所以龍薯39-1為母本自然雜交選育的澱粉、鮮食型甘薯品種。

龍薯24號株型中長蔓半直立,單株分枝數5-12條,成葉五裂片,葉片大小中等,頂葉、成葉為綠色,蔓粗中等;單株結薯2-4個,薯塊紡綞形,薯皮黃色,薯肉黃色,結薯集中,薯塊均勻;蒸煮食味香、軟、粘、甜、纖維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薯24號
  • 審定編號:閩審薯2013002
  • 選育單位:福建省龍巖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 作物種類甘薯
  • 登記編號:GPD甘薯(2018)350005
  • 品種來源:以龍薯39-1為母本自然雜交
選育過程,特徵特性,產量表現,適種區域,栽培技術,

選育過程

龍薯24號是福建省龍巖市農業科學研究所以龍薯39-1實行放任授粉獲得雜交種子,經加速繁殖,綜合鑑定選育而成。
2005年,獲得雜交種子。
2006年春季,播種育苗秋季剪苗種植實生苗品系中選出,系號為19-1。
2007—2009年,歷經複選、鑑定、品種比較試驗。
2010—2011年,參加福建省甘薯品種區域試驗。
2012年,進入福建省甘薯品種生產試驗。
2013年,通過福建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閩審薯2013002)。

特徵特性

  • 農藝性狀:龍薯24號株型中長蔓半直立,單株分枝數5~12條,成葉心齒形,葉片大小中等,頂葉、成葉、為綠色,葉主脈、葉側脈、柄基色、脈基色均為紫色,葉柄、莖為綠帶紫;蔓粗中等;單株結薯2~4個,薯塊下紡錘形,薯皮黃色,薯肉黃色,結薯集中,薯塊均勻。
  • 抗性:經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用蔓割病菌株和甘薯瘟菌群進行盆栽接種鑑定結果表明,龍薯24號抗甘薯蔓割病,中感甘薯瘟病。
  • 品質:龍薯24號食味面、香、較甜、纖維少,食味評分82.7。曬乾率31.97%,出粉率21.45%。據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中心實驗室分析化驗結果,營養物質中鈣、粗灰分維生素C、鉀、蔗糖、粗脂肪胺基酸總量明顯高於金山57。
龍薯24號
營養成分

產量表現

2010年,龍薯24號參加福建省甘薯區試,平均鮮薯產量30.86噸/公頃,比對照品種金山57減產17.41%;平均薯乾產量10.05噸/公頃,比對照金山57增產4.07%,達顯著水平,居第4位,5個參試點增產;平均澱粉產量6.78噸/公頃,比對照金山57增產12.52%,達極顯著水平,居第2位,7個參試點增產。
2011年續試,平均鮮薯產量35.68噸/公頃,比對照金山57減產21.33%;平均薯乾產量11.10噸/公頃,比對照金山57減產2.07%,未達顯著水平,居第7位,3個參試點增產;平均澱粉產量7.38噸/公頃,比對照金山57增產5.88%,達極顯著水平,居第4位,3個參試點增產。
2年平均:鮮薯產量33.27噸/公頃,比對照金山57減產19.56%;薯乾產量10.58噸/公頃,比對照增產0.75%;澱粉產量7.08噸/公頃,比對照金山57增產8.96%。

適種區域

龍薯24號適宜在福建省甘薯瘟病輕發區春季和夏季種植。

栽培技術

  1. 培育壯苗:採用釀熱物溫床覆蓋薄膜育苗或地膜加拱棚育苗,於2月20日至3月10日下種為宜。苗床必須施足基肥,按20厘米×15厘米排種。幼苗出苗後要加強管理,勤施水肥,做到栽插時苗足、整齊、健壯。待苗長20厘米左右,有5~6個節間,百苗重達1.0~1.5千克移栽。
  2. 土壤選擇:選擇疏鬆、通氣性好,肥、水、氣協調,保水保肥能力強的土壤。並增施有機肥料,改善土壤物理性,進行深耕,整地培高畦。及時中耕除草,結合土壤曬白,灌水時以能濕透畦心為度,切忌大水漫灌,防止土壤板結。從而擴大根系發展,增強根部吸收水分和養分的能力,促進莖葉生長和塊根膨大。
  3. 合理密植:早薯4月下旬可開始扦插,一般扦插深度為3~4厘米;晚薯生育期短,在前作收穫後,立秋前扦插完,因氣溫高,扦插深度可略深些。一般要求畦寬1米,畦高35厘米,株距17~22厘米,早薯植3000~3500株/畝、晚薯植3500~4000株/畝。
  4. 科學施肥:施純氮10千克/畝,氮、磷、鉀比例為1:0.5:1.5,分基肥、點穴肥、夾邊肥3次施用,比例為5:1:4。基肥以有機肥為主,於起畦前施入大田;點穴肥於扦插後10~15天,開穴或開溝施於株旁;重施夾邊肥,於插後30~40天,除開畦邊土,經曬白施肥後復土。
  5. 防治薯瘟:龍薯24號不抗甘薯瘟病,適宜福建省甘薯瘟病輕發區種植,栽培上應注意防治甘薯瘟病。
  6. 適時收穫:龍薯24號的生育期控制在130~150天為宜,于晴天時收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