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薯14號

龍薯14號是龍巖市農業科學研究所以浙薯60-2為母本、廣薯88-70為父本採用系譜法培育出的甘薯新品種。

龍薯14號株型中短蔓、半直立、單株分枝數5~8條,頂葉綠色,成葉心形;薯塊下紡錘形,薯皮紅色,薯肉淡黃色,薯塊光滑、美觀,商品率高;單株結薯4~6個,結薯集中整齊均勻;高抗甘薯蔓割病、中抗大田薯瘟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薯14號
  • 審定編號: 閩審薯2008009、國品鑑甘薯2013007
  • 親本來源:浙薯60-2/廣薯88-70
  • 育種者:龍巖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 作物名稱:甘薯
選育過程,特徵特性,產量表現,適種區域,栽培技術,意義價值,

選育過程

針對福建省缺少綜合性狀好的優質甘薯品種的問題,根據選育綜合性狀好(優質、抗病、商品性好等)的育種目標,龍巖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於2002年採用浙薯60-2為母本、廣薯88-70為父本,進行雜交配組獲得種子,歷經實生苗、複選圃、品比試驗、區域試驗、生產試驗,採用系譜法培育出甘薯新品種龍薯14號。
龍薯14號
龍薯14號選育過程

特徵特性

  • 農藝性狀:龍薯14號株型中短蔓、半直立、單株分枝數5~8條,頂葉綠色,成葉心形,葉主側脈、脈基、柄基、莖綠色,莖粗中等,薯塊下紡錘形,薯皮紅色,薯肉淡黃色,薯塊光滑、美觀,商品率高。單株結薯4~6個,結薯集中整齊均勻。
  • 抗病性:龍薯14號2005~2006年參加福建省甘薯新品種區試,抗病性綜合評價為中抗蔓割病、抗薯瘟病;2010~2011年參加國家南方甘薯區試,大田薯瘟病抗性鑑定為中抗,室內甘薯瘟病抗性鑑定為中感,室內蔓割病抗性鑑定為高抗,表現出較好的抗病性。
  • 品質:龍薯14號2005~2006年福建省區試2年平均曬乾率30.95%,出粉率18.25%,食味評分83.20分。2010~2011年國家南方區試,2年平均乾物率29.00%,澱粉率18.87%,食味評分71.5。食味松、香、甜。

產量表現

龍薯14號在各級區域試驗中,其鮮薯產量為28.16~43.80噸/公頃,是對照金山57廣薯87的82.10%~103.90%;薯乾產量為8.05~11.30噸/公頃,是對照的96.50%~109.10%;澱粉產量為5.21~7.51噸/公頃,是對照的98.80%~110.83%。
龍薯14號
龍薯14號的產量表現

適種區域

龍薯14號適合在中國福建、廣西、廣東適宜地區種植。

栽培技術

  1. 培育無病壯苗:在對龍薯14號薯苗進行培育時,需要建立良好的育苗環境,可利用溫室大棚或是薄膜來對其進行覆蓋,在種薯薯塊的選擇上,選用脫毒原種薯,薯塊大小適中,同時要確保薯塊無龜裂、薯形發育正常、薯塊光滑且不能有病蟲害。二年內沒有種過甘薯和做過苗床的地方作苗床,要確保土壤疏鬆且肥沃,並且易於排灌,畦的寬度應控制在1.3~1.5米之間,高度應在12~15厘米左右,排種時要使薯頂端朝上,種薯前後頭尾相壓不要超過三分之一。應對育苗種植地區進行強化管理,以此確保龍薯14號的藤苗能夠迅速繁殖。在龍薯14號的藤苗生長出後,應根據其長勢來進行施肥和澆水,待藤苗長至0.2米時進行摘心打頂,以確保其能快速分枝,同時施入速效氮肥與農家肥。待藤苗長到五至6個葉時,可采苗然後實施假植育苗,待藤苗成活以後摘心來促進其分枝。此外,還要對苗地進行科學的澆水與施肥管理,以此提高藤苗的繁殖係數,使藤苗的莖部更加粗壯、葉片更加肥厚,並注意及時拔除病株薯苗。
  2. 創造龍薯14號高產的土壤環境:要獲得龍薯14號高產穩產,必須搞好深耕改土工作,創造疏鬆、透氣、深厚的土壤條件,這對提高龍薯14號產量具有重要作用。但甘薯種植田塊多為旱地,土層淺、肥力低,有機質含量低,土壤結構不良。為此,在前作收穫後,進行深耕。適當加深耕作層,結合曬白,促進土壤熟化;高畦栽培。高畦可以加大土壤面積,受光面大,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吸熱散熱快,日夜溫差大,有利於薯塊膨大,也有利於排灌水;中耕曬白。及時中耕除草,結合土壤曬白,土壤疏鬆通氣,可增強抗旱力,使土壤上乾下濕,促進莖葉早發,有利於薯塊膨大;講究灌水技術,防止土壤板結。灌水以能濕透畦心為度,切忌大水漫灌,導致畦面板結,影響土壤疏鬆;增施有機肥料,改善土壤物理性。有機肥料含有豐富的有機質,有機質在土壤中分解時能產生大量的腐殖質,這對改善土壤結構有良好的作用,以提高粘土的通氣性,改變沙土的鬆散性。
  3. 早插密植:合理密植、插足苗數能充分發揮苗足株多,光合面大的群體優勢,有利於奪取高產,栽插密度因不同品種、土壤肥瘠,種植季別和畦作方式而異,在栽插時最好選用頂段苗,做到適時早插,試驗表明,龍薯14號插3500~4000株/畝的產量最高,並在5—6月初插完為宜,晚薯緊跟前作,隨收隨種,最遲不超過“立秋”,以插4000~4500株/畝最為理想。
  4. 科學施肥:龍薯14號需肥量較大,肥力較好的田塊氮10~12千克/畝,磷8~9千克/畝,鉀22~24千克/畝,比例為N:P:K=1.3:1:2.7;肥力一般的的田塊氮13~15千克/畝,磷8~9千克/畝,鉀21~22千克/畝,比例為N:P:K=1.6:1:2.5。在施肥上應做到四個字“足、適、重、巧”。“足”:薯田應施足基肥,占總施肥40%~50%。“適”:在插後10~15天,適施點穴肥,施尿素5~7千克/畝,或稀薄人糞尿1000~1200千克/畝。“重”:重施夾邊肥,在莖蔓仲長至莖葉封行前施用,約占總量的40%左右,以有機肥為主,配施適量化肥。“巧”:龍薯14號生長後期,當畦面出現裂縫時巧施裂縫肥,追施稀薄人糞尿(水)1500千克/畝或尿素10千克/畝,兌水澆施。
  5. 田間管理及病害防治:應根據龍薯14號生長情況來進行科學的管理,如果龍薯14號的地上藤苗生長過於旺盛,可採用兌水後的15%多效唑進行噴灑,應噴灑230克/畝,以促進薯塊膨大。在進行水分管理時,一般以保持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70%為宜。在生長中期如遇降雨季節,要注意開溝排水,防止溝中積水。在生長後期時,遇乾旱進行灌水,做到隨灌隨排,停止灌水的時間應設定在收穫前的一個月,以此避免對薯質產生影響。在病蟲鼠害的防治工作中,可通過用世高、樂施本、大功臣等農藥的噴灑來進行預防,同時採用控穴、誘餌、布置鼠夾、鼠洞灌水等方式來防治鼠害。

意義價值

龍薯14號作為甘薯的優質新型品種之一,其產量穩定性好、抗病抗災能力較強,而且適宜種植的區域較廣,這也使其具備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甘薯作為人們的主要食用農作物來說,通過高產栽培技術來提高龍薯14號產量與效益,將更好地發揮龍薯14號的經濟優勢,不僅能夠有效滿足人們的食用需求,極大程度的緩解了糧食緊缺問題,同時也給農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