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母墓,即秦時程溪龍母溫氏之墓,位於廣東省雲浮市都楊鎮青旗山,始建於秦始皇三十六年,迄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母墓
- 外文名:Dragon Mother tomb
- 開放時間:全天
- 地理位置:西江中游南岸、雲浮市青旗山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龍母墓,即秦時程溪龍母溫氏之墓,位於廣東省雲浮市都楊鎮青旗山,始建於秦始皇三十六年,迄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
龍母墓,即秦時程溪龍母溫氏之墓,位於廣東省雲浮市都楊鎮青旗山,始建於秦始皇三十六年,迄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龍母墓,俗稱“龍母墳”,自晉朝以後,歷史文獻有詳細記載。南朝《南越志》載:“昔有溫氏媼者,端溪人也,居常澗中捕魚以...
秦龍母墓 東裕堂前面是龍母墓,傳說龍母死於秦始皇三十七年(即公元前210年),五龍子瀠浪轉沙而成墳,就是指這裡。據廟志記載,龍母墓原無護牆,清朝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一位姓佟的巡宰主持修墓事宜,在墓周圍築牆。墓前有塊石碑,是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重修龍母墓時所豎的原件,上面題刻著“秦...
龍母,是戰國時期南方的一位老婦人,有“利涉境豐”的德行,備受人們的愛戴和擁護。龍母文化的發源地最初源於廣東雲浮。龍母文化亦是西江文化,而傳說中的龍母則是西江之神,是西江流域的重要人文始祖。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她曾經對嶺南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藝術、民間習俗、婦女的地位等都打下深深的烙印。有...
龍母祖廟坐落在廣東省德慶縣悅城鎮水口,是供奉龍母娘娘的廟宇。龍母姓溫、秦時人。自小能預知禍福,且樂善好助,人稱神女。傳說一天,溫氏在西江邊濯洗時偶拾到一大卵,孵出五隻小動物,能為溫氏捕魚。長大後五物竟變成頭角崢嶸、身皆鱗甲的五條真龍。溫氏讓他們施雲播雨,保境安民。人們便稱溫氏為龍母。後來...
媼殞,瘞於江陰,龍子常為大波至墓側,策浪轉沙以成墳。人謂之掘尾龍。今人為船為龍掘尾,即此也。”龍母籍貫的“端溪”,是指西漢時期的端溪縣,其管轄範圍約是今天西江中游的雲浮、高州、陽江、肇慶等地,因龍母故里降水口位於今雲浮市境內,故云。龍母生活於周秦交替之際,在降水口一帶豢龍、馴鹿、治水...
梧州屬下的地方志《藤縣誌·卷六》,則對龍母的出生地、生活之地、各墓地作了更精確的考證:“按龍母贏秦時之神也。溫姓或蒲姓···今粵東肇慶府舊志及悅城孝通廟舊志,鹹以為藤縣人,則無論毓於何都,其為藤縣之神固可考核而無疑者,然其墓獨在悅城,何也?父天瑞娶悅城梁氏,生三女,龍母其仲也·...
有一年大旱,本村請孔道士祈雨,三日後雨至,村民到龍母宮唱戲饗神。後來龍母宮遭到毀壞,孔老道也不知去向。 1956年一畝泉村從滿城縣劃歸保定郊區。1968年一畝泉水突然乾涸,沉睡兩千多年的滿城陵山漢墓被意外發現。民間傳言“一畝泉”為漢墓的風水所在,昔日風生水起,該墓故能經久隱匿;如今水落石出(風水已...
青島青雲宮是位於城陽區紅島街道高家村南的景點,總面積為77920平方米。青島青雲宮始建於宋代,主要建築分為東殿(娘娘殿),正殿(龍王殿),西殿(龍母殿),殿梁之上塑巨龍一條沒尾巴老李。關於沒尾巴老李和龍母墳的神話故事,是青雲宮遠近聞名的主要原因,主要景點有娘娘殿。簡介 每年的農曆九月二十七至二十九為...
位於虞山北麓,始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四年,1995年修繕一新,殿內有宋代古銀杏樹一棵,樹蔭奇特,稱為“龍樹”,樹前有龍母墓,殿西北是瑞石澗,澗長百餘米,澗頂處有瑞石,巨大如屋,一半挑出崖外,又名“墜石澗”,石旁清泉四溢,如漉萬斛,稱為“水簾洞”,池水又名“酌泉”,龍殿景區具有獨特自然景色,...
村內有程溪祖廟、程溪河、青旗山、龍母墓、降水沙灘、太保甘泉、光學余公祠、七連炮樓等名勝古蹟,其中程溪祖廟是西江流域龍母文化起源地,青旗山“青旗擁翠”是明朝嘉靖年間“晉康八景”之一。降水村人口2921人,耕地面積2500畝,林地面積16000畝。村委辦事處位於降水村。該村委的山地資源豐富,村民多種植松、杉、...
程溪流域有較多風景名勝,如程溪祖廟、龍母墓、青旗山、龍脊山、阿公壇、仙洞古牌坊、仙女瀑布、鎮北樓、七連炮樓、布務更樓、南山文塔、五福堂、九星岩、蟠龍洞、蟠龍天湖、龍珠島、將軍祠等等,其中程溪祖廟、龍母墓俱建成於秦始皇三十六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是人們尋根、祈福、朝聖的勝地。
及晴,見冢移山上,墓土高數尺,人以為神龍遷葬雲。後,禿尾龍見,年即豐。每見雲霧畢集,土人習而知之。因構祠祀之。後,柘陽寺僧取龍母墓石,風雨大作,雹隨之,其大如斗,寺中盡黑氣,咫尺不見。周圍里許,二麥盡傷,獨龍母廟內,花木皆無殃焉。”光緒《文登縣誌》載,“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龍...
據說是清光緒年間,閱邊大人覃玉次為根治家鄉水患,求得風調雨順,徵集民工,將原孽龍母墳修築成一座頗具氣勢的墓園,立在龍母墓前的墓碑和龍柱雕刻的字跡現仍很清楚,孽龍圖案栩栩如生。墓地依山傍水,周圍繁花似錦,林茂草密,時有珍禽出沒,每到清明,前來掃墓的人絡繹不絕,成為旅遊觀光的勝地。在穿山河的西...
龍母廟 詠白增 夫差墓 周南老 白龍廟 陽山 顧德輝 陽山 寄雞籠山琦元璞 釋善住 陽山道中 王賓 陸績墓 劉炳 瓊姬墓宋仲珩同賦 徐賁 陽山瓊女匝墓 高啟 登陽山 白龍廟迎神送神曲 雨中過憩龍山 瓊姬墓 沈周 登大石雲泉庵讀李武選吳太史張夢坡史西村諸公聯句有作(成化辛丑)望陽山(有序)大石狀 三過...
及晴,見冢移山上,墓土高數尺,人以為神龍遷葬雲。後,禿尾龍見,年即豐。每見雲霧畢集,土人習而知之。因構祠祀之。後,柘陽寺僧取龍母墓石,風雨大作,雹隨之,其大如斗,寺中盡黑氣,咫尺不見。周圍里許,二麥盡傷,獨龍母廟內,花木皆無殃焉。”光緒《文登縣誌》載,“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龍...
66 龍母廟 69 馮夏威墓 72 翠岩摩崖石刻 74 傅氏山莊 76 傅老榕故居 78 傅氏宗祠 80 傅氏山莊南門 82 敦義崇禮碉樓 84 李子長墓 87 九龍巖摩崖石刻 91 霍韜夫人墓 94 百西鐵屎墩冶煉遺址 97 西樵山抗日陣亡將士暨死難同胞紀念碑 100 玉廩峰摩崖石刻 104 大科峰摩崖石刻 108 寶峰勝處摩崖石刻 112 吉水竇...
龍母廟 翻新的龍母廟 從普濟橋沿著江邊往東走,行進大概500米左右,就能看到龍母廟。這座被翻新過的廟宇建在一個不容易被發現的小山坡上,面朝東江。這時,我們已到達古道的分界點——古渡口。行走至此的商賈官吏,不得不坐上渡船,到達隔江的梅湖村,才能繼續趕路。上世紀90年代中期,王宏宇先生曾在龍母廟附近的...
《泰伯梅里志》載:“峭立丈余,上有平境,可容數十人,下臨白龍母廟”。站在高處平境,足下遍地青松,可盼遠近十二山峰,縱橫的河流和遍地莊稼。它與東嶺石幢對峙,中間山凹中一條山路,名石徑。石徑頂端有座雙角亭,又稱半山亭,供翻山過路人和遊客休息。石徑與雙角亭聯在一起,形似一條臥龍,伏在山凹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