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母故里,即秦代龍母溫氏的故里,位於今廣東省雲浮市雲安區都楊鎮降水村,地處西江中游南岸,距今已有兩千餘年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母故里
- 外文名:The home of dragon mother
- 地理位置:西江中游南岸,廣東省雲浮市
- 所處時代:秦朝
- 占地面積:1000 m
- 開放時間:全天
歷史沿革,主要景點,旅遊信息,
歷史沿革
龍母故里,即龍母溫氏故里。據南朝《南越志》載:“昔有溫氏媼者,端溪人也,居常澗中捕魚以資日給。忽於水側遇一卵,大如斗,乃將歸,置器中。經十日許,有一物如守宮,長尺余,穿卵而出,因任其去留。稍長尺五,便能入水捕魚,日得十餘頭。稍長二尺許,得魚漸多。常游波中,縈迴媼側。媼後治魚,誤斷其尾,遂逡巡而去。數年乃還。媼見其輝色炳耀,謂曰:‘龍子今復來也?’因盤旋遊戲,親馴如初。秦始皇聞之,曰:‘此龍子也,朕德之所致。’留使者以玄珪之禮聘媼。媼戀土,不以為樂,至始興江,去端溪千餘里,龍輒引船還,不逾夕至本所。如此數四,使者懼而止,卒不能召媼。媼殞,瘞於江陰,龍子常為大波至墓側,策浪轉沙以成墳。人謂之掘尾龍。今人為船為龍掘尾,即此也。”龍母籍貫的“端溪”,是指西漢時期的端溪縣,其管轄範圍約是今天西江中游的雲浮、高州、陽江、肇慶等地,因龍母故里降水口位於今雲浮市境內,故云。龍母生活於周秦交替之際,在降水口一帶豢龍、馴鹿、治水,有功於國,有德於民,所以去世後就被尊奉為西江水神,其故居也被改建為祠廟,即今程溪祖廟,降水村也成為龍母溫氏的故里。明嘉靖《德慶州志》云:“(州東)八十里曰靈溪水,一名程溪,源出新興縣,北流百餘里,經儒林、富祿二里入於江。水口有石崖,高十餘丈,水由此下,其勢如降,故又名降水。古有溫媼者居水口,沒後著靈異,因祀之。”
程溪祖廟自秦漢年間始建,歷代均有修葺。明萬曆年間,曾大修;之後延續至清,亦有大規模增建、修葺,殿堂之間,富麗堂皇,棟樑之際,美輪美奐。民國初年,一度沒落;解放以後,廟中大多文物被毀,有石匾、石碑、石柱、木對聯等文物被用於建設水利工程或被長期埋於地下,直到近年來才得以出土重見天日。另外,程溪祖廟有三個重要誕期,分別是農曆五月初七日龍母降生誕、農曆七月廿一日五龍太子誕以及農曆八月十三日龍母得道誕,三誕期間,來自內地、港澳台以及海外的善信都聚集到祖廟,祈福、朝聖、問祖、觀光,而廟方亦有眾多民俗活動舉辦,如舞獅、值神、遊行等等,以富有民族特色的節目招徠來自世界各地的客人。
主要景點
程溪祖廟景點主要為祖廟、程溪河、青旗山幾部分。祖廟部分即供奉龍母的場所,是始建於秦始皇三十六年的龍母祖庭。程溪河部分即祖廟門前的洚水河,自仙菊方向蜿蜒而來,相傳是當年龍母豢龍之地,據《舊唐書》記載:“都城,漢端溪縣。東百步有程溪,亦名零溪,溫嫗養龍之溪也。”青旗山部分即祖廟後方的青旗山,直入雲霄,相傳是龍母仙逝後所葬之地,有黃猿、三足鹿等神獸守衛,據清《東安縣誌》記載:“青旗山,在城東北六十里,開展若旗,橫連蔽日。楚懷王時,龍母寄寓程溪,即其地也。後遷廟悅城,以此為照鏡山。樹林茂密,有三足鹿馴伏其中,官船至,輒先鳴。康熙癸巳歲,大飢,鄉人詣廟乞以山木賑,許之,自是斧斤相尋,遂成濯濯雲。”
旅遊信息
程溪祖廟所在之地為西江南岸,有“聖人門前水倒流”和“兩水相送必有龍”的自然和玄學奇觀,遠則有五龍山隔江拱衛,近則有程溪水如帶纏腰,舟舸來往,江天交替,魚渚蟹嶼,俱收眼底。今人王秉和詩云:“風搖翠柳寫新章,雨落程溪兩岸香。一碗池荷蓋碧玉,千層稻浪涌金光。清涼痩竹生青葉,興奮肥魚躍淺塘。樹下乘涼邀舊友,評詩論律贊龍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