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樹尊者

佛教術語,梵名Nāgārjuna,音譯那伽閼剌樹那,意譯亦作龍猛、龍勝。據《龍樹菩薩傳》等,為南印毗達婆國人。青年時期為著名的波羅門教學者,“世學藝能、天文、地理、圖緯秘藏及諸道術,無不悉練。”後皈依佛教,出家為僧,精通三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樹尊者
  • 類別:佛教術語
  • 梵名:Nāgārjuna
  • 音譯:那伽閼剌樹那
簡介,FROM,

簡介

據傳曾入龍宮得方等大乘經典,大事闡揚,為弘揚大乘的關鍵人物。嘗造《毗婆沙論》,論中有《贊彌陀偈》,其略為:若人願作佛,心念阿彌陀,應時為現身,是故我歸命。彼佛本願力,十方諸菩薩,來供養聽法,是故我稽首。彼土諸菩薩,具足諸相好,以自莊嚴身,我今歸命禮。彼諸大菩薩,日日於三時,供養十方佛,是故稽首禮。若人種善根,疑則華不開,信心清淨者,華開則見佛。十方現在佛,以種種因緣,嘆彼佛功德,我今歸命禮。其土具嚴飾,殊彼諸天宮,功德甚深厚,是故禮佛足。又造《大智度論》,示修念佛法門,論中說:“念佛三昧,能除種種煩惱及先世罪。余諸三昧,有能除淫,不能除瞋。有能除瞋,不能除淫。有能除痴,不能除淫恚。有能除三毒,不能除先世罪。是念佛三昧,能除種種煩惱、種種罪。複次,念佛三昧有大福德,能度眾生。是諸菩薩欲度眾生,諸餘三昧,無如此念佛三昧福德,能速滅諸罪。複次,佛為法王,菩薩為法將,所尊所重,唯佛世尊,是故應常念佛。譬如大臣,特蒙恩寵,常念其主。菩薩亦如是,知種種功德,無量智慧,皆從佛得,知恩重故,常念佛。”又云:“常欲不離諸佛者,菩薩世世所生,常值諸佛。”問曰:“菩薩當化眾生,何故常欲值佛?”答曰:“有未入菩薩位,未得阿鞞跋致,受記莂故,若遠離諸佛,便壞諸善根,沒在煩惱,不能自度,安能度人。如人乘船,中流壞敗,欲度他人,反自沒水。又如少湯,投大冰池,雖消少處,反更成冰。菩薩未入法位,若遠離諸佛,以少功德,無方便力,欲化眾生,雖少利益,反更墜落。聲聞辟支,雖有涅槃利益,無一切智故,不能教導菩薩。諸佛得一切種智故,能教導菩薩。如象沒泥,非象不能出。菩薩若入非道中,唯佛能救,同大道故。複次,菩薩作是念,我未得佛眼,如盲無異。若不為佛所引導,則無所趣,錯入余道。設聞佛法,異處行者,未知教化時節,行法多少。複次,菩薩見佛,或眼見,心清淨,若聞所說,心則樂法,得大智慧。隨法修行,而得解脫。如是等值佛無量益利,豈不一心求欲見佛。如嬰兒不應離母,行道不離糧食,大熱不離涼風冷水,大寒不離火,度深水不離船,病人不離良醫。菩薩不離諸佛,過於上事。父母親屬知識人天王等,皆不能如佛益利。佛益利諸菩薩,離諸苦處,住世尊之地。”問:“云何得不離諸佛?”答:“眾生有無量劫罪因緣,雖行福德,智慧薄少。雖行智慧,福德薄少。菩薩求佛道,要行生忍、法忍。行生忍故,一切眾生中,發慈悲心,滅無量劫罪,得無量福德。行法忍故,破諸法無明,得無量智慧。二行和合,世世不離諸佛。複次,菩薩常愛樂念佛故,捨身受身,恆得值佛。如眾生習欲心重,受淫鳥身。瞋恚偏多,生毒蟲中。菩薩不貴轉輪聖王人天福樂,但念諸佛故,隨心所重,而受身形。複次,菩薩常善修念佛三昧因緣故,所生常值諸佛。”如《般舟三昧經》中說:“菩薩入是三昧,即現生阿彌陀國。”後付法於迦那提婆尊者已,入三昧,如蟬蛻而去。按《入楞伽經》“佛告大慧云:大慧汝當知,善逝涅槃後,未來世當有持於我法者,南天竺國中,大名德比丘厥號為龍樹。能破有無宗,世間中顯我無上大乘法,得初歡喜地,往生安樂國。”自世尊入寂700年,而龍樹出世,適符佛記。但考其出世時代,諸說有異,今不具說。龍樹尊者著述甚多,有“千部論主”之稱。漢譯凡22種,西藏所傳122種。重要者有:《中論頌》、《十二門論》、《空七十論》、《回諍論》、《六十頌如理論》、《大乘破有論》、《大智度論》、《十住毗婆沙論》、《大乘二十頌論》、《菩提資糧論》、《寶行王正論》、《因緣心論頌》、《菩提心離相論》、《贊法界頌》、《廣大發願頌》等。於我國、日本,自古以來被尊為八宗之祖。

FROM

【《簡明淨土宗詞典》(林克智編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