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業鼐(1905~1933),化名梁月來、龍嵩秀,革命烈士,中國第一個戴紅領巾的人。廣西賀州市賀街鎮人,大革命時期在廣州廣府中學讀書,參加學生運動,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業鼐
- 出生日期:1905年
- 逝世日期:1933年
- 職業:革命烈士
- 出生地:廣西賀州市賀街鎮人
生平,成為第一個戴紅領巾的人,紀念,
生平
大革命時期在廣州廣府中學讀書,參加學生運動,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
1925年6月受新學生社派遣,回賀縣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引導黃一平等一批青年走向革命道路。
1926年在廣州轉為共產黨員,任廣東省委書記鄧中夏的秘書兼粵語翻譯,曾參加組織發動工人舉行省港大罷工。
1927年4月國民党進行清黨大屠殺,他轉移到武漢、揚州、香港等地活動。
1933年因叛徒告發,在廣東台山被捕入獄,折磨成疾,保釋後逝世,1985年11月11日,龍業鼐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成為第一個戴紅領巾的人
龍業鼐是廣西賀州人,因為爸爸龍貴謙在廣州謀生,所以五兄妹隨父親在廣州生活。龍業鼐的哥哥龍業鼎(又叫龍舜琴),1920年考上北京大學,在那裡受到了新思想的影響,成為一名馬克思主義者。1925年上半年,因為廣東的革命形勢發展很快,逐漸成為全國革命的中心,中共中央便派龍業鼎和鄧中夏、惲代英、李維漢等前往廣州工作。回到廣州後,龍業鼎把自己的弟弟龍業鼐介紹給鄧中夏、周恩來、鄧穎超、李維漢等人認識。因為龍業鼎經常寄進步書籍回家,龍業鼐受哥哥影響,讀了很多馬列主義著作,接受了新文化和進步思想。1924年,龍業鼐當上學生會主席,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
1925年6月19日,震驚中外的省港大罷工爆發了,大批香港罷工工人回到廣州。罷工期間,工人們的孩子沒人照管。青年團中央決定把他們組織起來加入平民學校,一來避免他們流落街頭,二來也可以讓他們學習工人們急需了解的知識。
因龍家姐弟都寫得一手好毛筆字,又擅長歌舞,且講故事、演話劇、發表演說樣樣在行,更重要的是,他們對革命有熱情,工作能力出色,組織上經過考慮,便決定把這個重任交給龍錦雯、龍業鼐姐弟倆。龍錦雯、龍業鼐也不負重託,把200多名工人子弟組織起來,開展各種集體活動。後來這個工人子弟的組織定名為“廣州勞動童子團”。
當時,廣州各校的學生都有自己的校服,整齊大方,只有“勞動童子團”穿便服。為了使自己的組織更鮮明,並且和其他學校的孩子們有所區別,組織上決定參考蘇共少先隊員的標誌,給“勞動童子團”每人都佩戴一條紅頸帶,負責領導的同志則佩戴一條紅領巾。
1925年11月7日,廣州各界熱烈慶祝蘇聯十月革命勝利八周年,他們在越秀南路的廣州工人代表會禮堂里,舉行了隆重的紅頸帶和紅領巾授予儀式。在雷鳴般的掌聲中,廣東社會主義青年團書記陳延年,給龍業鼐戴上了紅領巾。這是中國的第一條紅領巾。隨後,他又把一寸二分寬、二尺四寸長的紅頸帶,頒發給了“勞動童子團”的團員們。
1926年9月,龍業鼐加入中國共產黨,分別給鄧中夏和陳延年擔任秘書。1927年,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後,龍業鼐和領導同志們撤退到了香港,繼續開展革命活動。1933年,龍業鼐被叛徒出賣,被捕入獄,在獄中受到嚴刑拷打,雖然經過黨組織的積極營救後出獄,最終卻因為傷情過重病逝。1985年11月11日,龍業鼐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紀念
1987年,賀縣人民政府決定:在賀街鎮西南村修建龍業鼐烈士墓,以供後人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