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林鎮

龍林鎮

龍林鎮位於禮縣南部,北靠江口鄉,南鄰雷壩鎮,東與西和縣何壩鎮隔山而分,西與白關鄉相連,東北、西北分別與雷王鄉中壩鎮接壤,總面積122.82平方公里,耕地2.16萬畝,總人口32400人,有行政村28個,鄉政府駐全杜村,距縣城35公里,2016年1月,經甘肅省民政廳對隴南市民政局上報的關於徽縣、禮縣等部分鄉鎮撤鄉建鎮的請示做出決定,同意撤銷龍林鄉,設立龍林鎮,行政區劃和政府駐地保持不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龍林鎮
  • 外文名稱:Longlin Town
  • 別名:龍鱗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甘肅省隴南市禮縣
  • 下轄地區:全杜村、龍林村、萬家村、下目村、杜壩村等
  • 政府駐地:全杜村
  • 電話區號:0939
  • 郵政區碼:742221
  • 地理位置:中國西北
  • 面積:122.82平方公里
  • 人口:3.24萬
  • 方言:川北—陝南過度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
  • 著名景點:龍鱗鐵索橋大悲寺、金輪山雷音寺、龍林鎮文化大院等
  • 機場:隴南成州機場
  • 火車站:隴南站、天水站、鹽官站(論證中)
  • 車牌代碼:甘K
  • 耕地面積:2.16萬畝
  • 主要特產:花椒、核桃、酒柿子、核桃糖等
  • 主要人物:郭景山、辛心田、趙步雲等
  • 鎮黨委書記:秦彥軍
  • 鎮 長:王 勤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區域特產,人口民族,政治體制,經濟概況,社會事業,歷史文化,傳爺,說春,風景名勝,著名人物,

建制沿革

夏,龍林為《禹貢》之雍州、益州交界地。
商,仍為之。
秦,禮縣屬隴西郡之西縣,龍林屬之。
兩漢,禮縣地分屬西縣、武都縣,龍林屬武都郡嘉陵道管轄。
三國,仍為武都、西縣轄地,由於魏蜀戰爭,龍林屬地於魏之西縣、蜀武都郡頻繁更替。
西晉:沿襲漢制,龍林屬秦州武都郡。
東晉:元帝建武元年 (317年),仇池氏族首領楊難敵稱雄割據,自號左賢王。玫族推為武都王,郡縣俱廢,稱武都國,龍林屬之,其後少數民族割據政權,龍林屬地頻繁更變。
南北朝,北魏置漢陽郡,治所在蘭倉(今石橋鎮漢陽);西魏改漢陽郡為漢陽縣,屬長道郡。龍林南北分別[屬武都郡、長道郡。
隋唐朝,龍林為大潭縣(政府駐今白關鄉太塘村)轄地。
宋承唐治,除少數民族政權侵擾外,幾乎未變更。
元朝,禮縣設禮店文州軍民元帥府,初隸王相府,後屬吐蕃宣慰司,龍林受其管轄。
明朝,成化帝時始置禮縣,設縣城於所城西(今禮縣城穿城門以東為所城),領於秦州而屬鞏昌府,龍林隨縣領治。
清朝,順治十六年裁衛所,將鞏昌衛文縣所、西固所十百戶並歸禮縣。雍正七年改秦州直隸蘭州布政司,龍林仍屬之。
中華民國,成立甘肅第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領禮縣,1941年始置龍林鄉,龍林屬禮縣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8月龍林隨禮縣解放,屬武都地區行政專員公署管轄。1955年劃歸天水地區行政專員公署。
1958年8月,西和與禮縣合併,改稱西禮縣,縣人民委員會設在禮縣城,龍林屬西禮縣管轄。
1961年為龍林公社,期間楊寨村為西和縣何壩公社管轄,趙陽、嚴堎等地屬太塘人民公社,下目、水壩、溝底、彭家等屬紅土鄉人民公社。小林、許馬屬中壩鄉人民公社,其餘村由龍林鄉人民公社管轄。
1962年禮縣、西和兩縣分置,龍林劃歸禮縣。
1983年農村經濟體制改革開始,恢復龍林鄉。小林、許馬、下目、水壩、溝底、彭家劃歸龍林鄉,楊寨、趙陽、嚴堎等以西地區屬太塘鄉管轄。
1985年7原武都專區改名隴南行署,月禮縣劃歸武都,至此龍林由天水劃歸隴南地區。
2004年隴南撤地設市,禮縣調整部分行政區劃,太塘鄉撤銷,其所屬的學慢、潘陽、韓河、趙陽、楊寨劃歸龍林。
2016年1月,經甘肅省民政廳對隴南市民政局上報的關於徽縣、禮縣等部分鄉鎮撤鄉建鎮的請示做出決定,同意撤銷龍林鄉,設立龍林鎮,行政區劃和政府駐地保持不變。
截止2016年,龍林鎮下轄全杜村,龍林村,萬家村,潘坪村,下目村,水壩村,溝底村,彭家村,韓河村,學慢村,肖家村,趙陽村,嚴堎村,楊寨村,杜壩村,小林村,石河村,蒲溝村,榆坪村,趙陰村,金聯村,李那村,許馬村,牟山村,黑玉村,潘陽村,水坪村,店子村28個行政村。

行政區劃

全杜村,龍林村,萬家村,潘坪村,下目村,水壩村,溝底村,彭家村,韓河村,學慢村,肖家村,趙陽村,嚴堎村,楊寨村,杜壩村,小林村,石河村,蒲溝村,榆坪村,趙陰村,金聯村,李那村,許馬村,牟山村,黑玉村,潘陽村,水坪村,店子村28個行政村。

地理環境

西漢水縱貫全境,分為東西兩片,太塘河橫貫東西,於龍林村境內注入西漢水。鎮政府駐地地處兩端窄狹,中部開闊的西漢水河谷地帶。東、南、西三面山區峰巒陡峭,溝壑櫛比,山頂高寒陰濕,有少量灌木叢,最高海拔2266米,北面山區,黃土覆蓋,起伏舒緩,有大面積人工營造片林。山下氣候乾燥,有大小人工引水渠道6條,有效灌溉面積2398畝。1990年糧食年總產2551.46噸,工農業總產值209.4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1元,盛產柿子、花椒、核桃,曾兼植少量棉花、水稻。有縣內修建最早、最長的鐵索吊橋。盛產野草莓、莓子等野果。有鼴鼠、刺蝟等野生動物生長

區域特產

高梁酒柿為該地特產。酒柿皮肉棕色,酒味濃郁醇正,味美甘甜,色味俱佳,為饋贈親友之珍品。核桃糖亦為一特色美食。
龍林鎮

人口民族

民族單一,漢族為主

政治體制

經濟概況

經濟相對落後,以農業為主。農業占總生產的98%,以小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以花椒、核桃、油菜、大豆、蕎麥為主。

社會事業

有中學1所、國小20餘所,幼稚園兩所。在校師生4000餘人。有衛生院、醫療站16個,公路串聯28個行政村。
2008年確立的全縣四個(鹽官鎮、祁山鎮、永坪鎮、龍林鄉)小城鎮建設之一,禮武二級公路縱貫過境,先後推進了全杜街、潘坪村崖灣小城鎮建設工作。龍林鎮初級中學、龍林鎮中心國小的改建工程,完成了龍林派出所的搬遷,文化站、人民舞台的改建、以及楊寨村、下目村、溝底村、水壩村北山片區飲水工程,截止2015年11月,全鎮農村主要道路硬化率達96%以上。
2015年,經民眾自發組織,龍林漢水秦韻劇團成立,服務於全鎮民眾精神文化建設當中。

歷史文化

龍林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有傳爺、唱社火、秦腔、春官說春等。其中以傳爺和說春最為盛名。

傳爺

傳爺是師人以羊皮扇鼓的耍唱為主要表演形式的一項隆重而神聖的用來祭神和還願的封建祭祀活動,在龍林尤為盛行。
師人是一種特殊的巫師,傳爺是師人的主要活動之一。師人在長期的巫術活動中,對羊皮扇鼓的表演形式和內容不斷改進和完善,傳承和延續,最終形成了各種不同的固定的套路和程式,用於不同的巫術活動。傳爺就是這種以祭祀和還願為目的的封建祀祭活動。
傳爺雖帶有濃厚的封建迷信色彩,但揭過其迷信色彩,發現這種信仰時俗也有其一定的文化底蘊。在文字未誕生前,歷史只能從人們的輾轉傳說中延續,在延續中形成傳說。而這些傳說往往與神話混雜在一起,便成了人類最早的歷史。而傳爺這種古老的民間神靈崇拜習俗,用它特有的形式和有關唱詞在一定程式上記述和延續了這段人類最早的歷史。
師人傳爺的過程就是一個或幾個師人按其固定的內容程式進行唱爺,起鼓,耍鼓,迎爺,法爺,開山等一系列動作的表演過程。 傳爺的內容和程式基本是固定的,分為暖壇,正教,結壇三壇。也稱為上壇,中壇,下壇,每壇約二十五個段落內容,共七十五段落,需一天兩夜的時間。

說春

說春是一種源遠流長的獨特的民間習俗,也是一種非常原始的說唱藝術。主要流傳於龍林、大潭等地。說春的人叫"春官"。春官說春是春官在春天來臨前的臘月時離開家門到外地走村入戶以說唱的形式向人們傳播農時節氣,報送吉祥祝福,最終獲得人們回贈的財物米麵的一項民間習俗。說春時春官一邊向人們說吉祥話,唱新春調,道祝福詞,送春帖表,宣揚政策,教人為善,一邊又獲得人們回贈的謝禮。春官說春即是一項傳統的民間習俗,又是春官謀取生計的手段。

風景名勝

境內有金輪山,海拔較高,終年煙霧瀰漫,堪稱人間仙境。山上有雷音寺,香火旺盛。龍鱗鐵索吊橋,為縣內建成最早的吊橋,橋中間獨島上有大悲寺,往南與雷壩鎮接壤的山麓間有觀音聖地的大香山,也為禮縣道教協會所在地。
位於潘坪村山腰上有一株古槐,其生命力頑強,僅靠一半樹幹存活。樹身一半早已乾枯,上面留有刀削之痕,據傳為上世紀50-60年代該地農民為充飢砍而所食,也有傳言因其太粗,農民不能整個拿動,用斧子砍小塊而燒火用,後由於當地迷信說法原因停止砍伐,遂成一半枯軀。
龍林古槐龍林古槐

著名人物

郭景山,龍林鎮安子山人,早年父子參加長征國境禮縣的紅軍,後其父於慶陽陣亡,解放後回鄉,曾任禮縣人民政府縣長等職,現已故。
辛心田,1941年出生,禮縣龍林鎮人。1956年參加工作,1958年加人中國共產黨,同年調到禮縣委財貿部、宜傳部、辦公室當幹事。1960年任龍林公社主任,1965年任聖泉公社書記。文革初期受衝擊。1969年全國北方農業會議後,調任石橋公社書記。1973年任禮縣革委會副主任、縣委副書記。1979年調往西和縣工作,先後擔任副縣長、副書記。在此期間,主持編寫了(西和縣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30條意見,並提出了“四個一”的扶貧措施,得到了國家、省、地領導同志的讚揚和肯定。1986年末,調武都縣,先後任縣長、縣委書記,他根據當地實際,提出了“植樹種草治溝治坡修梯田,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的措施,幾年實踐效果突出,這一經驗被國家長江治理辦公室總結推廣,譽為“長治精神”。1993年10月,調任隴南地委委員、隴南行政公署常務副專員等職。代表作有《足跡——我的自述》《歲月影紀》等,因病於2017年5月6日在禮縣家中逝世,享年77歲。
楊金喜,1964年出生,禮縣龍林鎮肖家村人,農民書法家。
楊亞強,1991年出生,青年企業家,東莞市小蝸牛電子智慧型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東莞安防協會理事、亞太裝飾協會東莞分會促進會會員、廣東獅子會百善服務隊隊員、中國安全防範產品行業協會理事、新外貿人全國16強、東莞市甘肅青年商會秘書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