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化寺

龍化寺

龍化寺始建於唐代,由禪宗六祖法如所創,當時的龍化寺有僧眾數十人,建築包括山門、琉璃井、大雄寶殿、龍王殿等。位於許昌市北行七華里,一座著名的佛教寺院:龍化寺,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龍化寺
  • 外文名稱:Dragon Temple
  • 景點級別:AAA
  • 所屬國家:中國
基本信息,相關歷史,傳說,

基本信息

龍化寺始建於唐代,由禪宗六祖法如所創,當時的龍化寺有僧眾數十人,建築包括山門、琉璃井、大雄寶殿、龍王殿等。

相關歷史

到了宋代,我國許多佛教寺院革律為禪,禪宗漸成漢傳佛教主流。龍化寺在這一時期也有了較大發展。據傳宋代的龍化寺占地面積三百多畝,殿堂、僧舍七百餘間,僧眾達五百餘人,擁有土地五百餘頃,作為禪宗祖庭少林寺的下院,獨領豫南叢林,為當時禪宗界的佼佼者。在少林寺的一口鑄造於1204年的大鐵鐘上記載了龍化寺與少林寺的關係。
明朝時,龍化寺隨著少林寺的鼎盛而迅猛發展。據寺中碑刻和許昌地方文史資料記載,嘉靖年間,原籍龍化寺附近尚集余李村的總兵余大人回歸故里,與鄉老座談,得知龍化寺龍王殿的龍神很是靈驗。於是召集龍化寺附近的的鄉紳、寨首議事,並稟請少林寺倡議重修龍化寺。龍化寺在祖庭少林寺的大力支持下,在余總兵的倡議下,各村會首又加以發動,寺院和民間慕得大量善款,購置土地400餘畝,招集工匠,動工重修龍化寺。
進入清代,少林寺日益凋零,下院龍化寺也舉步維艱。民國時期,河南佛教不興,龍化寺僅是維持山門而已。
新中國建立後,由於土改和實行新的宗教政策,龍化寺僧人大都還俗。寺院也由佛教活動場所改為它用。寺院曾先後成為俎莊國小、許昌縣四中、許昌師專、許昌縣黨校的校舍。文革中,龍化寺更是遭到嚴重破壞,許多佛像、碑刻破毀。1970年許昌縣毛筆杜遷入寺內,後來又改名為許昌縣化工廠。
2001年,宗教部門批准龍化寺開放,2002年8月,永信法師和省宗教局領導同許昌市領導商談重修龍化寺。
釋永信派弟子釋延宣住持許昌龍化寺。許昌信眾聚集龍化寺,千年寺院重現佛光。

傳說

在當地一直流傳著這么一個神話傳說。在很久以前,天上的一條巨龍因維護正義,得罪了上司,被天庭打下凡間,落難到了這個地方。當地人見到後,紛紛拿著臉盆,給它端水解渴。雖然大家都很努力給它送水,因不習慣凡間的生活,巨龍還是不久就死掉了。巨龍的屍體化成了一條溝壑。人們為了紀念這個不幸的落難巨龍,都不約而同地來到這裡祭奠它,並把這個地方叫做“龍化屍”。據說宋朝年間,連續大旱,河井幹涸赤地千里。莊稼乾枯,發生饑饉。萬民祈水,以解酷旱。人們在千佛庵、十方院西北角(即龍頭的位置)鑿井取水。當打井至十幾丈深時,轟隆一聲巨響,井中泉水翻滾,噴涌而出,順溝渠而流,灌地千畝。乾旱得以緩解,救活一方生靈。
鄉紳民眾出資捐款,在泉井處修建八角琉璃井和龍王殿。以感謝龍王之恩德。並將二月二龍抬頭日定為廟會,每年興會慶祝。
龍化寺傳說
據傳,唐代時,禪宗五祖弘忍在湖北雙峰山東馮茂山修建道場東山寺,聚徒傳法,門人眾多,世人稱為“東山法門”。
有“定門之首”之稱,且和慧能、神秀並稱為“禪宗六祖”的法如禪師,在師父弘忍圓寂後,一路北上想到祖庭嵩山少林寺參學交流。走到今許昌北郊的俎莊村附近,見此地風景秀美,便伐木結庵而居。
附近百姓聽說有得道高僧在附近結庵修行,便慕名而往,布施、供奉,有時也把心中的煩心事告訴法如禪師,以求解脫。
俎莊西邊有一條河流,叫青泥河。青泥河的龍王聽說高僧經常在此給信眾講經說法,便化為人形去聽講。法如看到了化身人群中的龍王,並不點破。
這一年,許昌一帶天氣大旱,自春到夏,滴雨未下。地方官員、士紳、百姓舉行了許多祈雨的活動,奈何並無效果。
這日,許多信眾又聚集在茅庵處聽法,龍王也仍混跡其間。就有信眾請求法如禪師用法力降下雨水以救百姓乾旱之苦。
法如說:“大道有常,乾旱、降雨皆有因果,當降即降,非佛法能夠干涉。
信眾有些失望。龍王聽了法如禪師的話,也有些迷惑。
龍王就問法如:“既然大道有常,萬事皆講因果。那么佛是什麼?為何求佛?又該怎么修佛?”
法如回答:“佛是萬物,萬物皆佛,你是佛,我是佛,人人皆可為佛。心在,佛在,求佛,即求其本心。求得本心,方能行正,方可成佛。”
龍王正為附近乾旱百姓不斷祈雨,而自己卻無接到降雨法旨,為是否自作主張降雨而苦惱,聽得禪師的話,頓有所悟。
是夜,俎莊附近幾個村莊的士紳百姓皆得一夢。夢中一龍騰在空中,雲霧繚繞。那龍說道:“我乃青泥河龍王!爾等要解此地乾旱,可到俎莊附近修道的法如禪師茅庵前鑿井,必得湧泉。爾後,爾等可慕資在得井處修建寺院殿堂,供奉佛祖、龍神、可保一方風調雨順,永遠平安。”
第二天,四鄉士紳、百姓趕往法如所在茅庵,按龍王所指方位挖土鑿井。鑿到十多丈深時“轟隆”一聲巨響,泉水翻滾、噴涌而出,不一會兒,泉水就湧出井口。匠人們趕快圈井、圍池、修渠。井水流出匯集在池中,又流進渠里。四鄉飲水得以解決,田地得以灌溉,避免了流離失所。
旱情解決後,四鄉信眾捐資在法如茅庵處修建了寺院,殿堂中塑了佛祖和龍王的像進行供奉。因龍王有行雲布雨之能,且指點四鄉百姓鑿井得泉,寺院又是按龍王的提示所建,所以,信眾和法如合計之後,就把建成的寺院命名為“龍化寺”。
從那以後,許昌一帶果然年年風調雨順!即使略有旱情,只要百姓前往龍化寺龍王殿祈雨,就必有甘霖降下。
龍華寺興建年代說
許昌縣誌》記載;龍化寺,位於城北七華里。明朝嘉靖年間,原籍余李村的總兵余大人,有一次回歸故里,曉知龍王甘泉造福人民,保佑一方。欲舉善事感謝神靈。召集俎莊、王莊、郭樓、陳莊和余李五村鄉紳、寨首進行商議,出資捐款重修寺廟。並倡議成立廟會。民眾捐款、購地,結集工匠,破土動工。沿用莊院廳堂式布局,以古槐、八角琉璃井為中心,向後延伸。占地40餘畝。歷時八個月竣工落成。恰值二月二吉日,召開開光大法會以示慶祝。”
千年古槐
大門外的一棵古槐樹,樹幹空洞,有雷擊的痕跡。向東北一枝,枝葉茂盛。根部並生一棵枸樹。很像一位歷盡滄桑的老者,拉著年輕人在述說千年古剎的古往今來。據說這棵槐樹是許昌地區最古老的國槐,.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在上世紀60年代,因一直沒人維護,這棵古樹的身體中部早已枯乾。不知哪兒來的一場大火,把它的胸部燒了個大窟窿。著火的時候,火苗亂竄,消防車忙碌了好長時間才把它滅掉。隨後,就在著火的地方,奇蹟般地長出了一棵構樹。它長得飛快,現在已經成為大樹了。這就構成了一個奇觀——老槐樹中長出一棵構樹——樹中樹。樹上掛有一個標牌,看來是受那個部門保護了。
關於這棵老槐樹,還有一個美妙的傳說。在很久以前,不甘寂寞的老槐樹化做了一位教書先生,來到山西的一個小村莊收徒教書。老先生的書教得非常好,方圓幾百里地的讀書人都來拜他為師。凡是經他調教過的學生,不是考上進士,就是中了舉人。老先生從沒有告訴人他家住哪裡。三年過後,老先生去世了。去世前,他只是告訴身邊的學生,以後想我了,就到許昌城北10里地一個叫俎莊的地方找我就行了。安排了後事,他的學生就來到了這個地方。不論怎么問,也問不出有人在外地教過書。後來,這幾個人就來到了老槐樹下歇息。當地人告訴他們,這棵老槐樹已經死了三年了,前不久忽然又活了。幾個外地人一算,時間恰好與自己的老師在山西的時間吻合。他們恍然大悟,自己的老師原來是這棵老槐樹變的。他們趕緊磕頭下拜,連聲向老師問安。這件事情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傳揚開來。以後凡是想考進士問功名的讀書人都紛紛前來朝拜這棵老槐樹。 許昌市北行七華里有一座著名的佛教寺院:龍化寺,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龍化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