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家文化紅陶罐是新石器時代的文物,現收藏於平涼市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齊家文化紅陶罐
- 館藏地點:平涼市博物館
- 所屬年代:新石器時代
- 類別:陶器
齊家文化紅陶罐是新石器時代的文物,現收藏於平涼市博物館。
齊家文化紅陶罐是新石器時代的文物,現收藏於平涼市博物館。文物信息通高55.3cm;罐口徑17.8cm;底徑12.3cm;座底徑16.2cm。1文物特徵泥質灰陶。通器由蓋、罐、座三部分組成,螺殼形塔式寬平沿蓋,方唇直口鼓腹...
齊家文化雙耳紅陶罐 齊家文化雙耳紅陶罐是新石器時代的文物,現收藏於平涼市博物館。文物信息 高16.3cm;口徑12.7cm;底徑7.2cm。文物特徵 細泥紅陶。侈口,高領,溜肩,斜鼓腹,小平底,領部作對稱雙耳,肩口部飾一周剔刺紋,下腹部及底部飾籃紋。
齊家文化繩紋紅陶罐 齊家文化繩紋紅陶罐是新石器時代的文物,現收藏於平涼市博物館。 文物信息 高12.7cm;口徑10.3cm。文物特徵 泥質紅陶。敞口,束頸,三乳狀足,分襠。頸以下飾繩紋。
齊家文化的龍紋產生的時間較早。齊家文化的命名地祁甲(諧音為齊家)坪出土的一件紅陶罐上的浮雕龍紋,為我們提供了早期龍紋的珍貴資料。這件罐的器形為短領圓腹,高15.6厘米、腹徑17.3厘米。腹部表面打磨光滑,浮雕龍紋就橫繞在腹上部,約占腹徑的三分之二。龍身以細長的泥條做成,呈波折狀起伏,通身戳印...
齊家文化三獸足單耳紅陶罐是新石器時代的文物,現收藏於天水市博物館。 文物信息 口徑8.90厘米,底10.10厘米,高14.40厘米。文物特徵 紅陶質,敞口,短頸,單耳,斜下鼓腹,三獸足。頸部飾四道劃刻嫌紋,腹上部有三個對稱的鈕狀堆飾;腹中部有兩組對稱由九道錐刺紋交織組成的圖 案。
齊家文化剔刺紋單耳紅陶罐 齊家文化剔刺紋單耳紅陶罐是新石器時代的文物,現收藏於平涼市博物館。文物信息 高11.5cm;口徑6.5cm;底徑5.0cm。文物特徵 泥質紅陶。口微侈,束頸,鼓腹,平底。口至頸部作一寬頻耳。腹上部飾兩周剔刺紋。
齊家文化蓖劃紋單耳紅陶罐 齊家文化蓖劃紋單耳紅陶罐是新石器時代的文物,現收藏於平涼市博物館。文物信息 高12.5cm;口徑9.3cm;底徑4.8cm。文物特徵 泥質紅陶。敞口、束頸、鼓腹、平底。口至腹部置一寬頻耳。腹部飾篦點紋及篦劃紋。
齊家文化雙大耳紅陶罐 齊家文化雙大耳紅陶罐是新石器時代的文物,現收藏於平涼市博物館。文物信息 高13.5cm;口徑9.5cm;底徑5.0cm。文物特徵 泥質紅陶。敞口,高領,折肩,斜腹,平底。口至肩部置對稱的寬頻耳。
齊家文化的主要農作物是粟,在大何莊遺址出土的陶罐中曾發現了這種糧食。生產工具以石器為主,其次為骨角器。農業生產中挖土的工具主要是石鏟和骨鏟。有些石鏟已經用硬度很高的玉石來製作,器形規整,刃口十分鋒利。骨鏟系用動物的肩胛骨或下顎骨製成,刃寬而實用;收割穀物用的石刀、石鐮多磨光穿孔;石磨盤、...
龍紋鏤空響鈴陶罐是齊家文化文物,現館藏於莊浪縣博物館。國家一級文物 1975年出土於莊浪縣韓店鄉西面源頭的齊家文化龍紋鏤空響鈴陶罐,為細泥橘紅陶,輪制,磨光,鏤空。通高14.8厘米、口徑9.5厘米。敞口,圓唇,高領,折腹,平底。肩部陰線刻劃蛇形龍紋纏繞其間,龍為蛇首,細長身、卷尾,龍身刻箭矢狀鱗紋...
龍泉寺齊家文化遺址 甘肅省平涼市崇信縣龍泉寺齊家文化遺址發現於1986年,分布面積約1000㎡,文化層距地表2.4—3米。遺蹟有半地穴房子白灰層居住地面(白灰居住地面是齊家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特點)、袋形灰坑、燒陶器的窯址等;遺物有籃紋灰陶、桔黃陶罐、陶鬲、石斧以及骨錐等。磨溝齊家文化墓地 磨溝齊家文化墓地...
復道三角紋圜底彩陶罐是蘭州市八里窯崖頭出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甘肅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復道三角紋圜底彩陶罐現藏於甘肅省博物館,屬於齊家文化時期作品,蘭州市八里窯崖頭出土,口徑9.5厘米,高22厘米;甘肅省博物館藏。夾砂橙黃陶,通體施紫紅彩。口沿內外各繪一圈倒三角網紋,耳部繪折帶紋,腹部兩面分層繪...
齊家文化蠶紋二聯陶罐是齊家文化時期文物,於臨洮縣出土,現收藏於甘肅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罐腹部刻劃出六條蠶紋,分為兩組,每組三條。蠶有頭、嘴、腿、尾,身上有八九條平行線紋和折線紋,表示蠶的多節肢。文物鑑賞 蠶體略呈彎曲狀,有生靈蠕動之感,是生活中蠶的真實寫照,是一幅早期罕見的群蠶圖,雕刻精美...
一些泥質陶器上施一層紅色陶衣,用很寬的黑邊紫紅條帶構成圓圈紋、螺旋紋、變體蛙紋、波折紋等。也有用黑色或紅色單色線條畫出波折紋、菱形紋、編織紋和變體蛀紋等。馬廠彩陶工藝熟練,但漸趨簡單化,很多器物圖案單調而疏朗,接近齊家文化。它表明中國仰韶文化的彩陶工藝是獨立形成、獨自發展的。通過仰韶文化的...
齊家坪遺址,位於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廣河縣齊家鎮(原排子坪鄉)園子坪村齊家坪社,分布面積50萬平方米。齊家坪遺址是齊家文化的命名地,是中國西北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主要文化遺存。齊家坪遺址,東西長約1000米,南北寬約500米,分布面積50萬平方米,遺址所處地勢西北高。先後發掘墓葬117座,房址2座,出土器物...
寺窪文化無疑是人類遠古文明的一座山峰,是悠悠洮河亘古積澱的一方聖土。寺窪遺址內除寺窪文化外,還有豐富的馬家窯文化遺存。寺窪文化的墓葬,有的打破了馬家窯文化的灰層,同時還發現銅器。這說明寺窪文化晚於馬家窯文化,其年代大約在公元前1000年前後。當地有位文人寫道:我展望寺窪遺存的一個個陶罐,無不被它的奇與...
馬家窯文化是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向西發展的一種地方類型,曾經稱甘肅仰韶文化。考古認為人口壓力、農業經濟與狩獵、採集經濟的結合是馬家窯文化從仰韶文化中分化出去的主要原因。出現於距今五千七百多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歷經了一千多年的發展,有石嶺下、馬家窯、半山、馬廠等四個類型。馬家窯文化是齊家文化的源頭之一。馬家...
屬仰韶文化、齊家文化和周代、秦代、漢代文化疊存。面積約20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5—3米。遺址的硬地面是一種近似混凝土的材料鋪就,表面青色、光硬,內含小石子,長度為20多米,厚為20—30厘米,是地面建築遺址。遺物有紅陶尖底瓶、紅陶黑彩缽、紅陶罐、紅陶繩紋瓮和繩紋罐、斷片及漢代灰陶罐、陶倉等。1993年...
仰韶文化的陶器,主要是泥質紅陶,夾砂紅陶,泥質灰陶幾種,也有一些泥質黑陶和夾砂灰陶器。半坡類型的陶器主要是夾砂陶罐、小口尖底瓶、缽和卷沿彩陶盆。器表多飾繩紋、線紋、錐刺紋、指甲紋和弦紋,彩繪圖案是在缽的口沿外繪畫一周紫色、紅色寬頻紋、盆的內外繪畫人面、魚、鹿、植物等象生性花紋和三角形...
齊家文化單耳雙聯罐,造型奇特,耳把左右反向。兩罐聯體,兩腹中穿圓孔貫通,以供坐在同一桌上的前後兩人相互飲用。設計富有創意,在齊家文化類型的陶器中非常少見。 齊家文化是中國西北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種金石並用文化,遍布陝、甘、寧諸省。 此件藏品在1985年出土於甘肅莊浪縣南坪鄉陰彎馬村。
文化堆積0.15~3米。遺址斷面暴露有灰坑,地面散布有大量陶片,馬廠類型有蛙紋、圓圈紋泥質彩陶壺和彩陶罐、雙耳盆、夾沙紅陶盆、罐、瓮等;齊家文化有泥質紅陶罐、雙大耳罐、折肩藍紋壺;辛店文化有夾沙紅陶罐、繩紋罐、鬲、豆、盆、瓮及彩陶壺、罐等,彩陶紋飾有雙鉤羊角形紋、連續回紋、S形紋、太陽形紋...
遺址發現有仰韶文化彩陶壺、細繩紋素陶片,馬家窯類型水波紋彩陶片、半山類型、馬廠類型彩陶片和素陶殘片以及齊家文化彩陶罐、素陶罐、磨製石斧、玉璧等器物和窯址、窯餅,暴露有灰坑、白灰地面、燒窯等遺蹟。1990年出土於老人溝遺址的人頭鈕蓋紅陶罐,現為國家一級文物,收藏於會寧縣博物館。紅陶泥質,口徑9厘米、底...
蓋罐,配有蓋子的罐。依據其形制的不同,有不同的造型及裝飾。早在新石器時期已有陶罐配有專用的蓋子。早在新石器時期,先民已經有將罐子配以專門的蓋子,如甘肅武威皇娘娘台出土齊家文化蓋罐,其蓋的形制似倒置的敞口碗。1995年江蘇南京趙士崗出土的紅陶人物飛鳥罐,蓋似倒置直牆洗。到南北朝時期,比較注重蓋鈕的...
此處斷崖處有大量的細泥,壁薄紅色的龍山齊家文化陶片、灰坑層多處,屬龍山齊家文化遺存。考古證明,龍山齊家文化與黃帝同時代。黃帝時代在華夏文明史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代,這個時代繼承了以伏羲文化為代表的原始文化,特別是仰韶文化的繁榮,造就了當時的酋邦文明,為奴隸制文明奠定了基礎。軒轅黃帝是這一時期文化...
其中有半山型的彩陶瓮,齊家文化的陶碗、陶盆、陶壺、雙耳罐、單耳罐等。這裡出土的人面形與裸人形浮塑彩陶壺和葫蘆形彩陶罐,造型別具一格,世民少見。馬廠類型文化 因1924年首先發現於青海民和馬廠塬而得名,廣泛分布在甘肅西部和青海河湟地區,距今約4000年。柳灣出土的彩陶器中,以馬廠類型最豐富、珍貴,其...
軒轅鎮”,解放初稱“軒轅區”。縣城北2公里處的上邦鄉李崖村有兩孔窯洞遺址,日“軒轅窯”,亦稱“軒口窯”,相傳為軒轅之母攜帝棲居之所。解放前後,窯洞有畫廊。此處斷崖處有大量的細泥,壁薄紅色的龍山齊家文化陶片、灰坑層多處,屬龍山齊家文化遺存。考古證明,龍山齊家文化與黃帝同時代。
在砂質紅陶器表還有施用劃紋、三角紋、繩紋和附加堆紋,表明馬家窯文化的彩陶已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具有代表性的陶器是彩陶,有小口圓腹瓮(又稱彩陶罐)、雙耳彩陶罐和彩陶缽,其炊器為大口、深腹、平底砂質罐;食器如敞口微斂、淺腹、平底盆,敞口、喇叭形座豆,大口、平底碗和敞口、淺腹、平底缽;盛儲...
西坪遺址,甘肅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廣河縣城關鄉西坪村廣通河南岸二級台地上,面積約20萬平方米,分布於堡子根、西坪山根、張家墳一帶,內涵分屬馬家窯和齊家兩種文化,文化層厚0.5—1米。斷崖面暴露有墓葬、灰坑、灰層、窯址、白灰居住面,出土有雙大耳罐、折肩侈口罐、盉、單耳罐、垂腹罐和灰陶罐等。墓葬...
彩陶文化分布廣泛,延續時間長,從距今8000年到距今3000年左右,綿延了5000多年,跨越老官台、仰韶、馬家窯、大汶口、屈家嶺、大溪、紅山、齊家等文化,在世界彩陶歷史中藝術成就最高。從製作工藝、藝術成就、歷史價值、升值空間等諸多因素看,陝、甘、寧、青的仰韶、馬家窯、齊家文化彩陶和山東地區的大汶口文化彩陶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