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纖維血管瘤

鼻咽纖維血管瘤為鼻咽部各種良性腫瘤中之較常見者,常發生於10~25歲的男性青年,男女之比為19:1。瘤中含有豐富血管,容易出血,故又有“男性青春期出血性鼻咽纖維血管瘤”之稱,可說明本病的特性。據多數學者意見,一般在25歲以後可能停止生長,亦有術後復發未再處理,隨訪中發現腫瘤自然消失者。

基本介紹

  • 別稱:男性青春期出血性鼻咽血管纖維瘤
  • 英文名稱:nasopharyngeal  fibroangioma
  • 就診科室:耳鼻喉科
  • 多發群體:10~25歲男性青年
  • 常見症狀:反覆鼻出血、進行性鼻阻塞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預後,

病因

發病原因不明。腫瘤可發生於身體各部,大小不一,表面光滑,可自由推動,纖維瘤可分為軟硬兩種,軟纖維瘤即皮贅、有蒂、柔軟,多發生在面、頸及胸背部。

臨床表現

可因腫瘤原發部位、大小、生長速度、擴展方向及有無併發症而異。
1.反覆鼻出血
為一重要症狀,小的腫瘤僅局限在鼻咽者,出血量並不多,有時僅涕中帶血。待瘤體長大,則易反覆鼻出血,或由口中吐出,有時出血量可達數百毫升,往往不易止住,即使填塞也難以控制。由於大量或長期出血,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貧血。
2.進行性鼻阻塞
腫瘤向前伸展,堵塞後鼻孔,可引起一側或兩側鼻阻塞,鼻塞重時用口腔呼吸,睡眠發出鼾聲,說話呈閉塞性鼻音,咽部常有乾燥感。
3.鄰近器官的壓迫症狀
如腫瘤壓迫咽鼓管咽口,則可發生耳鳴、耳痛及聽力減退等症狀。破壞顱底及壓迫腦神經,則有頭痛及腦神經麻痹。若腫瘤侵及眼眶、翼齶窩或顳下窩,則致眼球突出、視力減退、頰部或顳顴部隆起及三叉神經痛。較大腫瘤突入口咽部,可使軟齶膨隆、飲食困難。

檢查

X線攝片,特別是體層攝片或CT斷層掃描或MRI攝片,可了解腫瘤的大小、擴展方向及侵犯範圍。套用選擇性頸動脈造影術,尤以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更佳,可判斷腫瘤的供血來源,以及腫瘤的範圍和擴展方向,以便制定適當的手術方案。

診斷

根據症狀及檢查所見,結合年齡和性別特點,多能作出診斷。病理檢驗雖可明確診斷,但易引起嚴重大出血,一般不做活檢。

治療

鼻咽纖維血管瘤的治療除了改善營養、治療貧血等一般療法外,還有放療、局部注射硬化劑、動脈栓塞、冷凍等,但均無根治效果。目前治療仍以手術切除為主。因腫瘤位於鼻咽腔,易向鼻腔、鼻竇、翼上頜間隙侵入,由於位置深在,不易暴露,常有猛烈出血,使手術操作有一定的困難和危險,有時因切除腫瘤不徹底而復發。因此,手術前必須做好充分準備,採用優良的麻醉方法,選擇適當的手術途徑暴露腫瘤及熟練的手術操作,以避免危險及減少術後的復發。

預後

多因腫瘤基底較廣,在切除腫瘤時,出血兇猛,留有殘體;或腫瘤繞過翼板後,或經由翼板、翼頜裂達顳下窩、翼齶窩亦不易徹底切除,在術後繼續增長所致。鼻咽纖維血管瘤術後復發率是相當高的,據統計約有1/6~1/2。對於復發腫瘤可酌情再行手術、注射硬化劑、放療或冷凍等治療。至於術後腫瘤復發自行消失問題,目前對此仍有爭議,但可能性是存在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