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松,耳鼻咽喉科學專家,變態反應學專家。30年代第一個在中國開展臨床變態反應學工作。他長期從事醫學臨床和醫學教育工作,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積極推進耳鼻咽喉科學會工作並主編《中華耳鼻咽喉科雜誌》。他早在40年代便指出變態反應在扁桃體炎、鼻炎及鼻竇炎發病中的作用及濫施手術的危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慶松
- 職業:耳鼻咽喉科學專家
- 代表作品:《中華耳鼻咽喉科雜誌》
- 性別:男
人物概述,生平簡介,技術成就,社會評價,主要論著,
人物概述
張慶松,耳鼻喉科學家。安徽滁縣(今滁州)人。1932年畢業於協和醫學院。1938年留學美國,1939年回國。曾任協和醫學院副教授、北平醫院副院長兼耳鼻喉科主任。建國後,歷任北京醫院副院長兼耳鼻喉科主任,北京大學醫學院教授,協和醫院院長兼耳鼻喉科主任、變態反應科主任、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副所長,中華醫學會副秘書長、常務理事,中華醫學會耳鼻喉科學會主任委員,衛生部醫學科學委員會委員。195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我國耳鼻喉科和變態反應科的主要開拓者。撰有《兒童變態反應與扁桃體切除術的關係》、《變態反應性鼻炎及鼻竇炎》等論文。主編有:《臨床變態反應學》、《耳鼻喉科學》等。
生平簡介
張慶松,1908年7月生於安徽省滁縣。1982年11月7日上午7時30分因病逝世於北京首都醫院,終年74歲。
張慶松自幼酷愛讀書,國小時因學習成績優良,曾跳班一年。國小畢業後在家鄉滁縣就讀於舊四年制中學。張慶松事親至孝,中學兩年後,因父病輟學,在家侍候父親,為了做好護理工作,他刻苦自學醫書,掌握了不少醫學護理知識,並對眼科學發生了濃厚的興趣,常為鄰里治療眼病,並在此時奠定了學醫的志願。兩年後,父病去世,他以僅有兩年中學學歷的基礎,報考北京協和醫學院在燕京大學創設的醫預科。由於年齡過小(當時僅16歲),且學歷不夠,校方拒絕接收。他無奈借用其兄的中學成績單,隱瞞了年齡,並用其兄之名報名應試,結果竟被錄取,成為當時全校最年輕的大學生。
1928年,張慶松畢業於北京協和醫學院,並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先後任協和醫院外科住院醫師、耳鼻咽喉科助教,並對耳鼻咽喉科學發生了興趣。升任耳鼻咽喉科學講師後,他於1938~1939年出國深造,曾在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耳鼻咽喉科、變態反應科,美國吞朴爾(坦普爾,Temple)大學醫學院氣管食管鏡科和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變態反應科等單位進修。回國後任北京協和醫學院耳鼻咽喉科襄教授,同時創辦中國第一個變態反應專科門診。為中國變態反應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後協和醫院因北平淪陷被迫停辦,他又轉任北平醫院副院長兼耳鼻咽喉科主任。歷任北京醫院副院長兼耳鼻咽喉科主任、北京大學醫學院耳鼻咽喉科主任、教授,抗美援朝初期,他領導成立由軍委建制的中國醫院,為救治志願軍傷員。他利用自己的聲望和地位,協助解放軍順利接管協和醫院,並任中國協和醫院副院長兼耳鼻咽喉科主任、教授等職。
在他的努力下,1951年5月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科學會北京分會成立。1952年12月,他作為大會主席,在北京召開了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科學會第一屆全國會議,成立了中華耳鼻咽喉科學會,並被推選任第一屆主任委員。在這次大會上還決定創辦《中華耳鼻咽喉科雜誌》。該雜誌於1953 年創刊,由劉瑞華任主編,張慶松任副主編。1963年劉瑞華去世,張慶松接任主編。
1954年起張慶松兼任聾啞人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1956年經過一年多的籌備,他與顧瑞金一起在協和醫院耳鼻咽喉科恢復了變態反應門診業務,使該院成為中國變態反應學的發源地。
1955年10月,張慶松去安徽壽縣人民公社直屬的一個衛生院蹲點勞動、工作達8個月之久。他根據在農村的體會寫成《在農村開展耳鼻咽喉科工作的幾點體會》一文,提出從農村的實際情況來看,每個縣或區級醫院應有一名耳鼻咽喉科專科醫生,可由中級或高級醫學院校畢業後的醫生經兩年專科培養產生;每個公社應有一個五官科醫生,負責眼、耳鼻咽喉、牙3個科的醫療工作,可由國中或高中畢業生經過3年的重點培養產生;每個生產大隊和生產隊的不脫產衛生員應具備關於化膿性中耳炎、鼻竇炎和扁桃體炎等幾種常見病的一般防治常識。他並認為由農村在職醫生中挑選人材,將其積極培養具有耳鼻咽喉科技術的一專多能的多面手是一個多快好省的辦法。
1957年,他先後兼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副所長、首都醫院副院長兼耳鼻咽喉科和變態反應科主任、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央衛生部學術委員等職,並長期擔任中國高級領導人的保健工作。
《中華耳鼻咽喉科雜誌》自1953年創刊以來,由於政治上的原因,曾被迫停刊兩次,自1967年至1978年,停刊12年。相應的學術活動也告中斷,中國與世界先進國家之間耳鼻咽喉科學水平的差距明顯拉大。張慶松不但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身心摧殘,而且還由於頸深部感染腐蝕了頸總動脈,接受了大手術,健康情況明顯下降。粉碎“四人幫”後,為了振興中國的耳鼻咽喉科事業,張慶松與其他耳鼻咽喉科前輩精心安排,在洛陽召開了一次規模空前的學術會議。他帶著虛弱的病體,在開幕式上作了《努力提高耳鼻咽喉科學術水平》的講話。洛陽會議上,張慶松就耳鼻咽喉科今後朝什麼方向發展,提出了以下意見:一是加強基礎理論研究,創辦中國的變態反應學;二是大力開展臨床研究工作;三是大搞中西醫結合;四是辦好學會、辦好雜誌、辦好文摘、大搞學術活動。洛陽會議以後,《中華耳鼻咽喉科雜誌》復刊,張慶松繼續擔任主編直至1982年去世。
技術成就
張慶松是中國最早從事耳鼻咽喉科專業的前輩之一,又是中國變態反應學的創始人。他在耳鼻咽喉科和變態反應學方面有很深的造詣。發表過許多著作。早在當住院醫師時,他就有意研究中國人鼻竇的發育,並為此與當時北京協和醫院停屍房的管理人員達成協定,提供家屬不要的死嬰頭顱,利用下班後的時間進行解剖。經過不懈的努力,他終於寫出第一篇論文《中國人的鼻竇發育——100個嬰兒頭顱的解剖》,發表於1936年在檀香山出版的美國(《遠東論壇》)上。這項研究對兒童鼻竇病的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
1939年,他從美國回北平後,任職於協和醫院耳鼻咽喉科。剛上任,當時負責耳鼻咽喉科的劉瑞華即告訴他,耳鼻咽喉科病房裡住著一名喉阻塞的患兒,經氣管切開後,呼吸困難已解除,但一直堵不了管,因而長期住院,大家束手無策,喉阻塞的原因不明。張慶松經過詳細詢問病史和進行有關檢查,確定引起喉阻塞的原因是對牛奶的變態反應。從其飲食中排除牛奶後,患兒竟奇蹟般地恢復了喉的呼吸功能,順利地堵管、拔管而出院。此後,張慶松將本例連同在美國見到的兩個類似病例,先後以喉變態反應為題,在國內外雜誌上作了報導。他總結到:“以上所報告之三病例,皆極有興趣,且予吾人以極有價值之教訓。第一病例除喉部發生病態外,尚有鼻部及皮膚症狀。第二病例喉部及氣管支氣管皆發生同一病變。第三病例喉部及腸胃部同時發生病態。此三例皆已確實證明與變態反應有關,且皆系對牛乳發生過敏性者。僅用飲食治療法,即可立見功效。著者深信喉部變態反應症,絕非如常人想像之稀罕,故吾人診治喉部阻塞疾病時,當注意有變態反應之可能。”
在1940年發表於美國(《耳鼻喉科文集》)(兒童扁桃體切除與變態反應的關係:常規扁桃體切除病例中呼吸道變態反應的發生率)一文中,張慶松根據對200例扁桃體切除手術的分析,發現26例(13%)的發病與變態反應有關,根本沒有手術適應證;切除扁桃體不僅不能解決患兒原來的病狀,而且加重或產生各種新的呼吸疾患,因而認為這些患兒進行手術是錯誤的。這項研究在國際上沒有先例。濫行扁桃體切除手術的情況在歐美普遍存在;例如當時美國每年行此手術123.5萬人次,而其中16萬人次是不該做此手術的;在美國,有的醫院甚至把扁桃體切除手術作為兒童的一項常規手術。美國醫學會對此論文給予高度評價,並發表評論,呼籲耳鼻喉學界重視此問題。張慶松的這個觀點震動了國際耳鼻喉科學界,以後的許多資料(如扁桃體是免疫器官,至少在嬰幼兒時期是有功能的)都證明他的觀點是正確的。
1953年,在《變態反應性鼻炎及鼻竇炎》一文中,他指出,在前北京協和醫院耳鼻喉科所見的鼻病患者中,40.3%是變態反應性的;並指出,在單純性變態反應性鼻炎和鼻竇炎,手術療法是絕對禁忌的。鑒於當時醫學界對變態反應的了解普遍不夠,許多變態反應性鼻炎和鼻竇炎患者進行了不必要的手術,其結果不但是沒有解決問題,反而增添了手術的後遺症,所以這篇文章是有很大指導意義的。
《一○八聾人調查》是張慶松在40年代進行的工作,對象是北平市立聾啞學校和北平私立聾啞學校全體聾啞人和門診患者。1956年,他在《一○八聾人調查》一文中指出,30例屬於先天性聾,78倒屬後天性聾;在後天性聾中,急性傳染病致聾占絕對多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也曾對聾啞人進行調查,這些調查例數較多,而且與他的論文相比,後天性聾在其中所占比例也顯著下降,這充分說明了社會制度的不同對聾症發生率的影響。
1955年至1956年間,北京協和醫院和北京醫學院附屬醫院曾收治多名惡性肉芽腫患者,治療效果大多不滿意,死亡者多。張慶松根據此病的一般過程,病理特點,治療反應,在《惡性肉芽腫》一文中,提出了變態反應發病機制的可能性。當時的醫學水平不可能對這一問題進行進一步的探討。由於免疫學的發展,後來對這一類疾病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已經證明惡性肉芽腫有不同的臨床類型,其中的Wegener 肉芽腫病確屬變態反應Ⅲ型病變,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
慢性化膿型鼻竇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多發病,過去治療以手術為主,但效果常不理想。張慶松在《慢性化膿性鼻竇炎治療的過去現在和將來》一文中寫到:“鼻竇根治術往往在清除病變組織的同時,也破壞了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正常結構,其結果不僅影響治癒,反而增加病人痛苦”。他根據變態反應學的發展、鼻和鼻竇生理學的發展,以及磺胺製劑和抗生素治療的進步,預言慢性化膿性鼻竇炎的治療將會有一個根本的變化。他寫到:“慢性化膿性鼻竇炎的治療過去是以外科療法為主,很少採用內科療法。現在則採用綜合內科和外科療法,兩者並重。外科療法則以保守性為主。根據過去和現在的演變預測,隨著耳鼻咽喉內科學包括變態反應學、生物化學、內分泌學、抗生素學和維生素學的發展,將來慢性化膿性鼻竇炎的發病率將會大大降低,它的治療將逐步趨向於耳鼻咽喉內科學的範圍。”後來的情況完全證實了他當初預言的正確性。
1961年初,北京協和醫院耳鼻咽喉科曾連續見到兩例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炎。第一例為鼻咽纖維血管瘤,因經鼻腔採取活組織引起出血不止,經用紗布條填塞後止血,但紗布條不能撤除,每抽換紗布均引起大出血。由於長期不能撤除填塞物,出現局部感染,體溫上升,用青黴素不能控制感染,乃加用鏈黴素肌肉注射及氯黴素口服,但局部感染有增無減,又加用紅黴素靜脈滴注,仍無效。鑒於出血及炎症均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決定於全身麻醉下行腫瘤切除術。術後出血停止,繼續套用上述4種抗生素,但體溫不降,並開始腹瀉稀便,血培養發現金黃色葡萄球菌,診斷為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炎及菌血症。經用新生黴素口服後病情迅速好轉,於手術後一個月痊癒出院。此後不久,又收入一例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及乳突炎合併化膿性腦膜炎患者,由於入院時給予氯黴素口服,手術後也合併了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炎、經搶救無效而死亡。由於當時耳鼻咽喉科臨床醫師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炎這一嚴重併發症普遍缺乏認識,張慶松結合此兩病例撰寫了《耳鼻咽喉科所見的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炎——抗菌素的嚴重併發症》一文,指出本病的發生是由於長期大劑量套用抗生素導致腸道正常菌群失調所致。建議應嚴格掌握抗生素的套用,尤其要避免不必要的大劑量長期套用。嚴格控制醫院內的交叉感染,嚴格無菌操作,改善病人一般情況等是預防本病的重要措施。
1981年在哈爾濱召開的中華醫學會第三屆全國耳鼻咽喉學術會議是張慶松參加的最後一次全國性大會。這次大會的一個中心議題是防聾治聾。在這次大會的推動下,防聾治聾工作發展較快,特別是有關聽力學的研究進行的較多,先後召開了兩次聽力學的學術會議和舉辦了學習班,與之有關的聾人康復和助聽器事業等也有了較大的發展。他建議成立的3個專業組業已陸續成立,並開展了工作。 治學嚴謹,不圖虛名,堅持實事求是,是張慶松在學術上的一貫作風。在“大躍進”的年代裡,針刺治聾的風颳遍了全國,“療效”由百分之七八十“提高”到百分之九十多,最後達到百分之百。有關針刺治聾啞的文章雪片似地飛向《中華耳鼻咽喉科雜誌》編輯室,作為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科學會主任委員,《中華耳鼻咽喉科雜誌》主編的張慶松面臨著嚴峻的抉擇。他堅決頂住了這陣歪風,堅持不在他主管的雜誌上發表一篇不實事求是的文章。他的這種高風亮節贏得廣大耳鼻咽喉科工作者的信任和支持,為此他也沒少挨批鬥。
80年代初,報刊、電台大肆宣傳“特異功能”,有些耳鼻咽喉科醫生也對此將信將疑起來,甚至把它作為一個學術問題提出來討論。他在一次會議上專門談了自己的看法:“作為一個耳鼻咽喉科醫生,我就不相信耳朵還有認字的功能。如果耳朵能認字,還要眼睛乾什麼?”他的這些話是在請教了心理學家、魔術師後才說出的。他告訴大家,他所請教的魔術師都表示,所謂“特異功能”這一套,魔術師們都能變出來。
這一股席捲全國的“特異功能”風激起了一些投機取巧的榮華富貴夢,他們最需要的就是醫學界的權威人士出來表態支持,於是在張慶松的家裡,就出現了手提菸酒,甚至公然以錢財為釣餌的不速之客。對於這些人,張慶松都是轟之出門。
對於耳鼻咽喉科同道們在學術上的失誤或錯誤思想,張慶松也向來是嚴格要求,絕不將就。70年代後期,國內有人提倡無麻醉行小兒扁桃體擠切術,並且不厭其煩地屢次在學術會議上發言,介紹“經驗”。張慶鬆氣憤地指出:近代外科學的基本原則之一是麻醉,無麻是違反此一原則的。由於他的堅持,無麻醉手術在全國的推廣才得到阻止。
在70年代後期,某教授創導用菌苗脫敏治療感覺神經性聾,以後又把這方法推廣到治療精神分裂症等多種疾病。張慶松指出這個研究的設計存在問題:菌苗經高壓消毒,抗原性早已破壞,那裡還能有脫敏的效用?而且,脫敏治療只適用於Ⅰ型變態反應病,沒有任何證據證明這些病是屬於I型變態反應病。但是,這一項研究竟然在當地被評為科技成果,並報送到衛生部,準備與國外交流。張慶松得知後堅決予以阻止。
社會評價
張慶松一貫胸襟坦白,追求進步。他的成績有目共睹,但他從不居功自傲,不擺大專家的架子。一生中都是和年輕人一樣按時上下班、甚至早來晚走。凡是找他看病的,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一般人,他都一視同仁。
對於下級,他熱情的像一團火。他一生為許多人的書寫序,幫許多人設計科研題,為許多人修改稿件。
他心地善良,也把每一個人看得和他自己一樣善良。1966年“文革”初期,他和他的學生顧瑞金慘澹經營了10 年的協和醫院變態反應門診被他人接替,顧瑞金被調到西北的一個廠礦醫院,他自己被剝奪了處方權,先是在門診叫號,後來乾脆被派去掃廁所。對於這一切,他都默默地忍受著。
1976年,他看到被調至新疆工作的顧之燕發表的論文後,高興極了,連著去信祝賀。1977年,他被平反,恢復了科主任和副院長的職務後,又給顧之燕去信,幫她設計關於花粉症的科研計畫。
張慶松將一些學生如顧瑞金、顧之燕等,調回北京或安排了更合適的工作崗位。他和他的學生們規劃要大力發展中國變態反應學事業,包括籌劃舉辦全國變態反應學學習班等。但正當國內形勢一片大好,百業復興之際,張慶松因病逝世。
張慶松精心設計、苦心安排寫成的講義稿在他去世後不久付印。後來顧瑞金和顧之燕按照張慶松生前的設計和布局寫出了《臨床變態反應學》,該書封面上赫然印著“張慶松主編”。
主要論著
1張慶松.喉部變態反應症.中華醫學雜誌,1941,27:747.
2 張慶松.前言[《中華耳鼻咽喉科雜誌》發刊詞].中華耳鼻咽喉科雜誌,1953,1:1.
3 張慶松.變態反應性鼻炎及鼻竇炎.中華耳鼻咽喉科雜誌,1953,1:12.
4張慶松.鼻部變態反應和其他部位變態反應的關係.中華醫學雜誌,1956,42:201.
5張慶松.一○八聾人調查.中華耳鼻咽喉科雜誌,1956,4:184.
6 張慶松.惡性肉芽腫(附六例報告).中華醫學雜誌,1957,43:677.
7 張慶松.出席南斯拉夫世界聾人協會第二次大會報告.中華耳鼻咽喉科雜誌,1958,6:61.
8 本刊編委會(張慶松執筆).解放十年來我國耳鼻咽喉科學的發展及成就.中華耳鼻咽喉科雜誌,1959,7:301.
9 張慶松.慢性化膿性鼻竇炎治療的過去、現在和將來.中華耳鼻咽喉科雜誌,1964,10:291.
10 張慶松.耳鼻咽喉科學(高等院校教材).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64.
11張慶松,葉世泰.耳鼻咽喉科所見的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炎——抗菌素的嚴重併發症.中華耳鼻咽喉科雜誌,1964,10∶344.
12張慶松.我參加農村社會主義教育工作的收穫.中華耳鼻咽喉科雜誌,1965,11:276.
13張慶松.在農村開展耳鼻咽喉科工作的幾點體會.中華耳鼻咽喉科雜誌,1966,12:4.
14張慶松.努力提高耳鼻咽喉科學術水平——在洛陽耳鼻咽喉科學術會議開幕式上的講話(摘要).中華耳鼻咽喉科雜誌,1978,13:4.
15 張慶松.《中華耳鼻咽喉科雜誌》復刊詞.中華耳鼻咽喉科雜誌,1978,13:3.
16張慶松.建國三十周年來我國耳鼻咽喉科學的發展和展望.中華耳鼻咽喉科雜誌,1974,14:129.
17張慶松.《新疆花粉症》序言.見:顧之燕.新疆花粉症.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79.
18 張慶松.幾點希望——祝賀《耳鼻咽喉經緯》創刊.耳鼻咽喉經緯,1980,1:1.
19 張慶松.耳鼻咽喉變態反應病.鼻息肉.見:李寶實主編.中國醫學百科全書.耳鼻咽喉科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0,5.126.
20張慶松.《耳鼻咽喉科學進展》序言(1981年6月為《江蘇醫學》編輯部編《耳鼻咽喉科學進展》作).南京:江蘇醫學編輯部,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