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彎曲

鼻中隔彎曲也叫鼻中隔偏曲,凡鼻中隔偏離中線向一側或兩側彎曲或局部形成突起,引起鼻功能障礙或產生症狀者,稱鼻中隔偏曲。事實上鼻中隔完全正直者甚少,常有不同程度的偏斜,且上述各種形態可同時存在。如無功能障礙的鼻中隔偏曲稱為“生理性鼻中隔偏曲”;如發生功能障礙,對鼻中隔偏曲可採用鼻中隔偏曲矯正術。

基本介紹

  • 又稱:鼻中膈偏曲,鼻中隔偏曲
  • 英文別稱:deflectionofnasalseptum
  • 就診科室:耳鼻咽喉科
  • 常見病因:鼻外傷,發育異常,遺傳,壓迫因素
  • 常見症狀:鼻塞,鼻出血,頭痛,鄰近器官受累症狀,嗅覺障礙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治療,預防,

病因

1.鼻外傷
多發生在兒童期,外傷史多遺忘,因組成鼻中隔的各個部分尚在發育階段,故兒童期鼻部症狀多不明顯。隨著年齡增長,鼻中隔各部分的增長和骨化而出現鼻中隔偏曲。成人鼻外傷也可發生鼻中隔偏曲或鼻中隔軟骨脫位。如鼻中隔軟骨段均發生偏斜並偏向一側則形成歪鼻。鼻外傷常並發鼻中隔軟骨脫位,甚至軟骨骨折,如不及時復位,可遺留鼻中隔偏曲。
2.發育異常
鼻中隔在胚胎期由幾塊軟骨組成。在發育生長和骨化過程中,若骨與軟骨發育不均衡或骨與骨之間生長不均衡,則形成畸形或偏曲;在相互接縫處形成骨棘或嵴。常見的原因有腺樣體肥大導致長期張口呼吸,日久發生硬齶高拱,縮短鼻腔頂部與鼻腔底部的距離,使鼻中隔發育受限而發生鼻中隔偏曲;營養不良影響鼻中隔發育和骨化,也可發生鼻中隔偏曲。
3.遺傳
鼻中隔偏曲的發生與遺傳因素有關。
4.壓迫因素
鼻腔、鼻竇內腫瘤、巨大鼻息肉也可推壓使鼻中隔偏向一側。

臨床表現

1.鼻塞
為最常見症狀具有交替性或持續性,向一側偏曲者,常為單側鼻塞;向雙側偏曲者如S型偏曲,則鼻塞多為雙側。但一側偏曲者如對側出現了下鼻甲代償性肥大,也可出現雙側鼻塞。如患急性鼻炎則鼻塞更重。
2.鼻出血
為常有症狀。發生在偏曲的凸面、骨棘或骨嵴的頂尖部,此處黏膜薄,常受氣流和塵埃刺激,易發生糜爛而出血。
3.頭痛
如偏曲部位壓迫下鼻甲或中鼻甲,可引起同側反射性頭痛,主要因分布於鼻腔黏膜的三叉神經末梢受刺激所引起。鼻塞重,頭痛加重。鼻腔滴用血管收縮劑或套用表面麻醉劑後,則頭痛減輕或消失。
4.鄰近器官受累症狀
如高位鼻中隔偏曲妨礙鼻竇引流,可誘發化膿性鼻竇炎或真菌感染。如影響咽鼓管通氣引流,則可引起耳鳴、耳閉。長期鼻塞、張口呼吸,易發生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並可在睡眠時發生嚴重鼾聲。
5.嗅覺障礙
鼻中隔高位偏曲,阻塞嗅裂,使空氣中嗅素不能到達嗅區,可產生呼吸性嗅覺減退。如嗅區長期閉塞,同時並發鼻竇感染,嗅神經末梢長期受炎性刺激,亦可發生退行性病變。

檢查

鼻內檢查以判斷鼻中隔偏曲的類型和程度以及是否同時存在鼻內其他疾病,如原發病變—腫瘤、異物或繼發病變—鼻竇炎、息肉等。

診斷

依據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可以確診。

鑑別診斷

1.鼻中隔黏膜肥厚
多位於鼻中隔上部,近鼻中甲平面處,系中隔黏膜局限性肥厚形成的突起。鼻中隔一側或兩側黏膜肥厚隆起,稱鼻中隔結節。為柔軟隆起,用探針觸查,易與質硬的中隔偏曲相區別。
2.鼻中隔血腫或膿腫
有外傷或手術史者,鼻中隔一側或兩側膨隆,其周圍黏膜隆起。對可疑患者,需作穿刺抽吸證明。
3.鼻中隔梅毒瘤
多發生於鼻中隔骨部,境界分明,其周圍黏膜充血,常有他處梅毒病變,梅毒血清試驗呈陽性。

治療

確診為鼻中隔偏曲並出現明顯症狀者,可採用手術治療,在鼻內鏡的配合下,對偏曲的鼻中隔進行矯正,從而改善鼻腔通氣,達到治療的目的。手術方法一般是鼻中隔黏膜下切除術和鼻中隔黏膜下矯正術或成形術。18歲以下青少年患者不建議手術,特殊情況下進行手術應選擇矯正術。鼻中隔軟骨段偏曲伴有歪鼻者,可採用“轉門法”術式。

預防

鼻中隔偏曲的病因,以外傷為主,前已述及,故預防頭面部外傷,為重要措施,對新生兒和兒童期的外傷,尤應避免。如產鉗傷、碰傷、跌傷等,當時症狀雖不明顯,但卻為以後發生偏曲的根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