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腹罐】器腹圓鼓罐的統稱。流行於西周時期的南方地區。口較大,溜肩,鼓腹,平底,器身飾曲折紋。多見硬陶器,亦有施一層薄釉者。各朝代都有製作。 ...
廟子溝文化主要的陶器器類有小口雙耳罐、鼓腹罐、桶形罐、深腹瓮、尖底瓶和折沿缽、曲腹缽等。廟子溝文化的核心內涵是頸部飾一周堆紋的鼓腹罐和小口雙耳罐...
二期石器多為磨製,有鑿、研磨器等,陶器有夾砂紅、灰褐陶,飾繩紋、乳釘紋、附加堆紋、戳印紋,器形有平底缽、三足筒形罐、三足鼓腹罐等。遺址保存較好。對...
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山西省襄汾縣陳郭村汾河西河旁台地上。1987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襄汾縣博物館進行搶救性發掘。發現灰坑6個、墓葬62座。出土陶器有筒形罐、鼓...
陶器為手制,器形主要是鼓腹罐、高領壺,其次是豆、三足盤。紋飾以刻劃紋居多,有幾何紋、人字紋。其次是附加堆紋。 [1] 參考資料 1. 王魏總主編,中國考古...
[張家圪旦遺址] 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內蒙占自治區準格爾旗薛家灣鎮張家屹旦+ 1983年發掘。於一個坑穴中出土有小門尖底瓶、小口斜肩罐、折肩罐、鼓腹罐、直口...
新石器時代文化。因台灣省台中市清水鎮牛罵頭遺址而得名。陶器以紅色繩紋陶為主,器形有侈口鼓腹罐、缽和瓶等,有的帶有圈足和三足。紋飾有拍印的細繩紋和...
陶器均為手制,器形多為鼓腹罐、長頸壺,腹部常見橋狀耳,還有圈足缽。紋飾主要是附加堆紋、刻劃紋。附加堆紋多豎向細泥條,一般附加在腹部上;刻劃紋有橫向或豎向...
採集到的陶製器物有小口鼓腹罐、直口短流壺、直口寬把壺、缽、沙鍋、墊餅等30餘件。經鑑定,系宋代燒制。其地,俗稱“硋山”。民國《閩江金山志》、清《洪塘...
還出土鼓腹罐、三足鬹。2) 野外灶址發現2座野外灶址,平面呈橢圓形。以Z2為例。Z2位於遺址東部,平面呈橢圓形,最大直徑為60厘米,灶底呈鍋底狀。灶內堆積分...
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得名於北京市雪山遺址第二期遺存。主要分布在桑乾河流域及滹沱河以北的冀中一帶。陶器中習見敞口深腹罐形航、鼓腹罐形顧、雙鍪敞口深...
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得名於內蒙古自治區大口遺址一期遺存。分布在大青山以南的內蒙古中南部和陝北、晉北及冀西北一帶。典型陶器有雙鋈大袋足鬲、鼓腹罐、單...
“京陵城村”四周,又發現一處漢代文化遺址,遺址總面積約0.8平方千米,文化層厚約0.9米,斷崖上暴露有灰坑、墓葬遺蹟,採集有泥質灰陶繩紋鼓腹罐、盆和繩紋板瓦...
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準格爾旗。1990年進行發掘。獲大量坑穴,以及方形半地穴房址、溝和墓葬。所出陶器主要有雙鏨大袋足鬲、鼓腹罐、單把聲、高領折...
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山西省汾陽市三泉鎮段家莊村東。總面積約2萬平方米。1982年晉中考古隊調查並發掘。發現遺蹟有房址、灰坑。出土遺物有疊唇直腹的罐、缸、鼓...
[偏堡子遺址] 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遼寧省新民市偏堡子村沙丘上 1956年調查。2010年進行發掘i石器有磨製錛、鏃和細石器、陶器為手制,器形有筒形罐、四耳鼓腹...
出土陶器以泥質紅陶為主,夾砂褐陶次之,器形有泥質雙耳折唇壺、圜底缽、平底缽、假圈足缽、折腹平底缽、盆、三足盂、器座及夾砂鼓腹罐、直腹罐、釜等。...
禹州瓦店遺址位於河南省禹州市火龍鄉瓦店村東北。面積約40萬平方米,文化層厚2-3米,1980-1982年發掘發現房基、窖穴等遺址,出土陶器有鼎、鼓腹罐、折腹盆、...
隨葬陶器主要有小口高領壺、侈口鼓腹罐、高足缽、平底缽、杯、大口高領罐等器物。 [3] 庫倫旗所獲榮譽 編輯 2019年2月2日,被文化和旅遊部命名為2018-2020...
壺、豆、缸等;第四期屬高台山晚期類型,陶器以褐陶、黃褐陶為主,器形有雙耳高領壺、四耳高領鼓腹壺、廣口鼓腹罐、高領鼓腹瓮,紋飾多為素麵,少數有附加堆紋...
陶器中鼎的數量最多,形制可分為罐形鼎、盆形鼎、折腹鼎、釜形鼎、壺形鼎等。此外,帶蓋直壁筒形缸、矮直領鼓腹罐、矮直領折腹罐、斂口鼓肩彩陶缽等為...
阿善文化陶器以純淨之灰陶見長,主要器類有鼓腹罐、瓮、小口雙耳罐、瓶、盆、缽、豆和單耳罐,除素麵者外,盛行籃紋,其次為繩紋、泥條堆紋和方格紋。文化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