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村類型

仰韶文化中期的一種地方類型。在豫中地區後岡類型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其中心分布區域在嵩山周圍。迄今閻村類型已經發掘的遺址有汝州市洪山廟、中山寨、北劉莊和洛陽市王灣、鄭州市大河村以及滎陽市點軍台、青台、方靳寨與武陟縣趙莊等。陶器表面以素麵為大宗,少部分磨光。紋飾多見弦紋,有少量劃紋、附加堆紋和線紋,繩紋罕見。彩陶占一定比例,以黑彩多見,紅彩較少,另有白衣和紅衣彩陶。白衣彩陶多是黑、紅或棕、紅二色兼施的複合彩,其數量多於其他類型。像生性動物紋在嵩山以南地區有所發現,主要有鳥紋、龜紋、鹿紋和魚紋,均繪於缸的腹部。圖案花紋種類繁多,主要有弧邊三角紋、圓點紋、迴旋勾連紋、太陽紋、日暈紋、六角星紋、梳齒紋、一形紋、X形紋、鋸齒紋、同心圓紋等。陶器中鼎的數量最多,形制可分為罐形鼎、盆形鼎、折腹鼎、釜形鼎、壺形鼎等。此外,帶蓋直壁筒形缸、矮直領鼓腹罐、矮直領折腹罐、斂口鼓肩彩陶缽等為其典型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