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索

鼓索

鼓索,面神經的一個分支。起於面神經的面神經管內段,經顳骨岩部的岩鼓裂出顱腔,加入舌神經分布。內含中間神經的特殊內臟傳入(味覺)纖維和副交感節前(一般內臟傳出)纖維。

鼓索自面神經管末段出莖乳孔前發出,含有內臟運動及內臟感覺纖維。它經小骨管入鼓室,又經岩鼓裂出鼓室達顳下窩,從後方加入舌神經。其中內臟運動纖維於下頜下神經節換元後,支配下頜下腺和舌下腺分泌,而內臟感覺纖維則分布於舌前2/3黏膜,傳入味覺衝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鼓索
  • 外文名:chorda tympani
鼓索的形態學結構及其兩種纖維:,與鼓索相關的疾病,

鼓索的形態學結構及其兩種纖維:

鼓索是面神經的分支之一。鼓索在面神經出莖乳孔以前發出,行向前上,進入鼓室,行於錘骨砧骨之間,穿岩鼓裂出鼓室,至顳下窩,在顳下窩內,行向前下,加入舌神經。
鼓索內含有兩種纖維:味覺纖維,分布於舌前2/3的味蕾;副交感纖維,在下頜下神經節內交替,節後纖維至下頜下腺和舌下腺,支配腺體分泌。

與鼓索相關的疾病

周圍性面癱:
周圍性面癱系面神經核或其下的面神經各段損害所致的面肌麻痹。面神經離腦後多次彎曲穿行於顳骨骨管內,較易遭受損害。由於它是混合神經,受損後除影響顏面表情動作外,還會造成咀嚼運動、言語功能、味覺、視覺等功能障礙。
【病因】
(1)自腦橋下部的面神經運動核到內耳門之間的各種顱內疾患,如聽神經瘤、腦膜瘤、原發性膽脂瘤等。
(2)顳骨及其附近病變所致的面神經炎症、水腫、受壓或斷裂。
(3)頸上深部和腮腺的腫瘤,手術與其他利器損傷可累及出莖乳孔後的面神經。
【病理生理】
1.神經失用為輕度損傷引起的神經傳導阻滯。無軸索變性無髓鞘與神經纖維中斷。肌肉癱瘓而不萎縮。去除病因後可恢復。
2.軸索斷裂損傷的面神經遠端,神經軸索與髓鞘變性而鞘膜完整。變性軸索和髓鞘後被吸收軸索即可從近端沿中空的鞘膜管以每日約1mm的速度向遠端再生,直至運動終板,神經傳導得以部分或全部恢復。
3.神經斷裂系神經乾斷裂,伴神經遠端變性。斷端若對合則神經鞘膜的雪旺細胞首先再生。若缺失較多須經手術切除後改道吻合或移植神經才可恢復。
【臨床表現】
單側周圍性面癱,面部兩側不對稱。患側表情動作喪失,不能蹙額、皺眉、閉眼,久之下瞼外翻流淚,結膜角膜因長期外露而乾燥發炎。患側鼻唇溝變淺,口角下垂並斜向健側,鼓腮時漏氣不能發“波”等爆破音。進食時液體從口角外流。雙側面癱者面部呆板無表情。
【定位診斷】
1.核性損害常伴外展神經麻痹,腦橋外側綜合徵及對側偏癱。患側味覺、淚液和唾液分泌功能正常。
2.小腦腦橋角段損傷面癱伴神經性聾和眩暈,角膜反射、鐙骨肌聲反射消失,淚液、唾液分泌及味覺實驗正常或減退。
3.迷路段損害(包括膝神經節)面癱伴神經性聾,鐙骨肌聲反射消失,淚液、唾液分泌及味覺功能減退或消失。
4.鼓室段損傷(鐙骨肌支以上)伴傳導性聾,耳鳴或聽覺過敏,鐙骨肌聲反射消失,唾液分泌及味覺功能減退而淚腺分泌正常。
5.乳突段損害若在鐙骨肌支與鼓索神經之間,則只伴有味覺與唾液分泌減退。若在鼓索神經以下,定位檢查結果均正常。
6.顳骨外段損害累及主幹則所支配的全部肌肉麻痹累及分支則所支配的相應肌肉麻痹。定位檢查結果均正常。
【鑑別診斷】本症與中樞性面癱區別,後者額紋不消失,患側蹙額皺眉正常,多伴有偏癱等症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