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衛軍第一裝甲師

黨衛軍第一裝甲師

黨衛隊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裝甲師(LSSAH)是德國法西斯最強的部隊之一,它是德國納粹的一支王牌中的王牌部隊,也是最早組建的武裝黨衛隊部隊之一,其前身是約瑟夫(澤普)迪特里希領導的柏林黨衛隊總部衛隊。最初只是專門負責保護納粹黨魁阿道夫·希特勒的“御林軍”,參加閱兵場和護衛希特勒,是從希特勒的私人衛隊發展演變而來的一支部隊,完全由標準的日耳曼人組成,從團擴大到旅再擴大為師。是武裝黨衛隊戰鬥力最強的師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黨衛軍第一裝甲師
  • 外文名:1st SS Panzer Division
  • 別名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師
  • 國籍:德國
  • 民族:日耳曼人
  • 信仰:國家社會主義
  • 創始人:澤普·迪特里希
  • 前身柏林黨衛隊總部衛隊
  • 別名:“阿道夫·希特勒旗隊”裝甲師
  • 類型:黨衛軍準軍事部隊
  • 知名將領:約瑟夫·迪特里希
  • 效忠:希特勒
  • 所屬:納粹德國
  • 兵種:裝甲部隊
主要指揮官,歷史事件,

主要指揮官

迪特里希是德國武裝黨衛隊最重要的將領之一,而且因與希特勒有特殊的關係,在納粹運動早期就是希特勒的私人保鏢。
迪特里希本名約瑟夫·迪特里希,大多數軍史愛好者更熟悉他的綽號澤普·迪特里希(Sepp Dietrich)。
1892年5月2日,迪特里希生於德國南部士瓦本的一個小村。士瓦本是南德意志的一個小邦,但當時已經是巴伐利亞王國的省份。德國20多年前剛剛由普魯士統一,當時的"德國人"還是個新生概念,德國人內部的地域觀念很重,大致分南部的巴伐利亞人,西部的萊茵蘭人,中東部的普魯士人3大塊。
迪特里希家境貧寒,只上過8年學,後離家外出遊歷,到達北義大利,曾在一家旅館作過幾年雜役,然後一邊打工一邊流浪經過奧地利和瑞士,在1911年19歲時回到家鄉,在一家麵包房做工。
1914年一戰爆發,迪特里希應徵入伍,在巴伐利亞王太子指揮的德國第6集團軍里當一名炮手,曾兩次負傷,並得過二級鐵十字勳章。
一戰是以塹壕機槍為主的靜態戰爭,交戰雙方都為怎么突破塹壕防禦體系而絞盡腦汁。後來英國人發明了新式武器坦克,而德國則側重依靠組合傳統的兵種,編組精銳的突擊隊"Sturmtrup"以求得突破。一個典型的突擊隊營編有步兵、戰鬥工兵、伴隨步兵炮、塹壕迫擊炮等等。當時每個西線的德國集團軍都至少編有一個營的突擊隊。迪特里希就是在戰爭後期加入突擊隊擔任炮手,在戰爭的最後階段又加入德軍中很少的坦克兵,成為一名坦克炮手。這段經歷足以讓他自豪不已——德國在一戰中坦克部隊規模非常小,後來二戰中德國的著名坦克將領,又有幾人在一戰中就在一線坦克部隊服役,就連德國閃電戰的鼻祖古德里安,一戰時也僅是通訊軍官而已。
德國戰敗以後,迪特里希復員回家,當了一名警察。與納粹黨後來的宣傳相反,迪特里希其實並沒有在希特勒身邊參加1923年的慕尼黑"啤酒館政變",因為直到1927到1928年間,迪特里希才加入納粹黨和黨衛隊。從他的黨徽號是89015號,黨衛隊編號1177號也可以看出來,迪特里希不能算第一批的納粹黨員或黨衛隊成員。但是迪特里希一加入納粹黨,就被希特勒所倚重,擔任了希特勒的司機兼私人保鏢。其中的原因很多,迪特里希本人貧寒的出身,直率而不失幽默的性格,以及一戰中的經歷,都決定了他對納粹黨的意識形態有一種樸素的認同,而且迪特里希沒受過多少教育,智力也不出眾,希特勒反而對其更容易信任。
1933年納粹黨上台以後,作為帝國總理府官方警衛隊的那部分黨衛隊擴充了規模,編成"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以迪特里希為首。這支警衛旗隊挑選標準十分嚴格:所有士兵必須身高180公分以上,後來標準又提高到184公分,必須對"元首"絕對忠誠,士兵必須證明家庭上溯到1800年沒有非雅利安血統,軍官必須證明 到1750年。
1934年,黨衛隊里的武裝部隊繼續擴充,編成4個旗隊,稱為"希特勒警衛旗隊","德意志","日爾曼"和"元首"。但因為兵源有限,"元首"旗隊稍後才成立。這4個旗隊統稱為SS-VT,VT是 德文 verfugungstruppe,大概可以譯為特別行動部隊,SS-VT就是武裝黨衛隊的前身,後來才正式改稱武裝黨衛隊 Waffen-SS. 這一 時期,SS-VT的組織編制和訓練都急劇向正規軍靠攏,一批國防軍軍官加入武裝黨衛隊 ,帶來了武裝黨衛隊所缺乏的軍事經驗。值得一提的是,迪特里希本人頭腦簡單,並不是個"政治動物",再加上他一戰老兵的經歷,他更願意把武裝黨衛隊更多的看作是國防軍的一員,而不是普通黨衛隊的一員。因此他與希姆萊的關係一度緊張,但由於希特勒的信任,希姆萊不得不對其有所容讓。
武裝黨衛隊的旗隊相當於團。德國併吞奧地利的進軍過程中,迪特里希的"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直屬於古德里安的16裝甲軍。1939年二戰爆發,在波蘭戰役中,德軍分博克的北方集團軍群(下轄庫希勒第3集團軍和克魯格第4集團軍),倫斯德的南方集團軍群(下轄萊歇瑙第10集團軍,布拉斯科維茨第8集團軍,李斯特第14集團軍)夾擊波蘭。迪特里希的警衛旗隊團一開始隸屬於第8集團軍的第13軍,軍長魏克斯後來 也晉升為德軍元帥,後來又轉隸給南方集團軍群的機械化主力第10集團軍。
在波蘭戰役中武裝黨衛隊暴露出了作戰經驗不足,訓練不足,指揮參謀業務人員缺乏的弱點。警衛旗隊儘管裝備精良,士氣高昂,但開戰之後卻一再地落後於上級指定的時間表,甚至有短時間被波蘭軍隊包圍,而不得不靠國防軍部隊接應出來的窘境。幸運的是,迪特里希雖然沒有指揮一個團必須的參謀工作經驗,但他有一個從國防軍轉過來的優秀參謀長比特里希。比特里希後來在二戰後期接替豪澤爾當武裝黨衛隊第2裝甲軍軍長,在應對英軍蒙哥馬利的市場-花園作戰中表現出色。
在波蘭戰役中,警衛旗隊犯下了虐待俘虜和殘殺平民的暴行,這將是大戰中武裝黨衛隊一系列暴行中的第一次。不過公允一點講,武裝黨衛隊所犯下的暴行雖然遠多於國防軍,但跟普通黨衛隊中的特別行動隊(負責消滅占領區猶太人)和骷髏部隊(管理集中營)那種有組織有目的的屠殺比起來,遠不可同日而語。
德軍一向以軍紀嚴明而著稱,波蘭戰役以後,對武裝黨衛隊戰爭暴行的內部調查已經展開,擔任占領軍總司令的第8集團軍司令布拉斯科維茨下令逮捕迪特里希,交付軍事法庭審判。但在希特勒的干預下,此事最後不了了之。布拉斯科維茨因為此事得罪了希特勒,從此失寵。看一下德軍元帥名錄就會發現,波蘭戰役的所有集團軍群和集團軍司令,都是後來1940年晉升的首批元帥,只有布拉斯科維茨除外。而且布拉斯科維茨後來再也沒有晉升為元帥的機會,他後來在西線指揮G集團軍群,和盟軍作戰。
1940年的法國戰役中,迪特里希的警衛旗隊團編在博克的B集團軍群,先征服荷蘭 ,然後從北部進攻法軍主力。在法國戰役中,警衛旗隊的表現出色,開始顯露出後來成為德軍王牌部隊的苗頭,但也並非完美。進攻荷蘭首都鹿特丹時警衛旗隊犯過一次嚴重錯誤。當時德軍向鹿特丹守軍下達最後通牒,荷蘭軍隊同意投降,但由於通訊聯絡中斷,已經來不及通知德國空軍,因此鹿特丹仍被轟炸。此後德軍空降特種部隊創建者、空降兵將軍施圖登特進城與荷蘭軍隊安排投降事宜,卻被衝進城來的武裝黨衛隊警衛旗隊誤開槍打成重傷!施圖登特後來官至上將,在西線指揮傘兵集團軍,並曾短時間擔任G集團軍群司令。
雖然幾乎殺死德國最優秀的將軍之一,但法國戰役中迪特里希和他的警衛旗隊的總體表現優異,尤其當迪特里希在敦克爾克接到希特勒暫停前進的命令以後,竟然可以自作主張主動繼續進攻,連軍長古德里安也吃驚不小(當時AB兩集團軍群會合,警衛旗隊暫時轉隸A集團軍群的古德里安19裝甲軍指揮)。直到戰後,迪特里希和古德里安的私人關係都很好,尤其是戰後古德里安當了新西德國防軍的主要戰略理論家,對受審的迪特里希有所幫助。
法國戰局結束後,武裝黨衛隊大規模擴充,原先的德意志、元首、日爾曼3個旗隊合編成第一個武裝黨衛隊師--武裝黨衛隊第2"帝國"師,豪澤爾擔任師長。另外和武裝黨衛隊平行的另一個黨衛隊獨立單位,管理集中營的骷髏部隊,也抽調人員組成一個師加入武裝黨衛隊,為武裝黨衛隊第3"骷髏"師,師長是西奧多艾克。骷髏師因為從師長到士兵原先都沒有作戰經驗,在戰鬥中的表現比警衛旗隊和帝國師都差,要到1942年底才算成熟。另外德國國內的警察也由黨衛隊控制,從警察中抽調人員編組了武裝黨衛隊第4"警察"師。注意,武裝黨衛隊第1師的番號空缺,這當然是留給警衛旗隊的。但當時警衛旗隊只是由團擴編成一個機械化旅,旅長仍是迪特里希。
1941年,德軍發動東線戰事前,先進攻巴爾幹半島,迪特里希指揮警衛旗隊旅在李斯特元帥12集團軍編成內閃擊南斯拉夫和希臘。這一戰標誌著警衛旗隊真正成熟,成為德軍的精銳王牌。尤其是警衛旗隊作為德軍的裝甲矛頭,大膽穿越地形極為複雜的希臘中部品都斯山脈,突破易守難攻的各個隘口,猛穿猛插,一舉切斷了希臘西部在阿爾巴尼亞邊境與義大利軍對峙的希臘軍主力,和希臘東部威爾遜指揮的英國遠征軍之間的聯繫。希臘軍隊主力被合圍,迪特里希代表德國接受希臘軍司令官曹拉克格洛將軍的投降。然後直取溫泉關,迫使英國遠征軍從海上撤離希臘。此後,警衛旗隊升編為武裝黨衛隊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裝甲步兵師,簡稱LAH師——Liebstandarte Adolf Hitler.
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LAH師在倫斯德元帥的南方集團軍群克萊斯特第1裝甲集群編成內,又一次充當先鋒角色,並參加了烏曼合圍戰。但隨後迪特里希卻沒有機會參加東線最大規模的基輔合圍戰,而是隸屬舒貝特的11集團軍向東越過基輔,進攻羅斯托夫。這時候的LAH師已經是德軍著名的精銳王牌,不過注意,這時候LAH師還不是裝甲師,而是裝甲步兵師。1941年7月,迪特里希獲頒騎士級鐵十字勳章 ,成為德軍第40名獲此勳章的軍官。半年後由於羅斯托夫的勝利,迪特里希在騎士十字勳章上添上了橡樹葉,是德軍的第41人。
在度過了俄國嚴酷的冬天以後,武裝黨衛隊第1LAH師,第2帝國師,第3骷髏師撤出戰場,運往法國,1942年7月,合編為第一個武裝黨衛隊裝甲軍,由於是唯一的黨衛裝甲軍,沒有數字番號,軍長是豪澤爾。同時,LAH師由裝甲步兵師改編為裝甲擲彈兵師。(附言,LAH師最終於1944年3月改編為裝甲師,但那時迪特里希已經不擔任師長了)
黨衛裝甲軍回到東線戰場時,已經是史達林格勒戰役以後,曼施泰因元帥奇蹟般地避免了德軍南翼的總崩潰,正在慢慢地向後撤退,引誘蘇軍拉長戰線。黨衛裝甲軍因為是新銳力量,以主力身份參加了哈爾科夫反擊戰,重新占領哈爾科夫。在這裡,迪特里希的LAH師又製造了一場屠殺蘇軍野戰醫院傷員的暴行。因為哈爾科夫戰役的勝利,迪特里希於1943年2月在騎士十字勳章上又獲得了雙劍,是德軍第26名獲此榮官。
1943年蘇德戰場的重頭戲是庫爾斯克戰役,LAH師是其中的主角,參加了二戰中最大規模的坦克戰——普羅夫霍夫卡戰鬥。但迪特里希本人卻沒有參與其間。因為希特勒決定要編組第2個黨衛裝甲軍,由迪特里希任軍長,番號是第1黨衛裝甲軍,而豪澤爾指揮的裝甲軍則被賦予第2黨衛裝甲軍的番號。所以迪特里希返回法國,任務有兩個,一是由LAH師抽調幹部,組建新的武裝黨衛隊第12"希特勒青年團"師, 二是組建他的軍部。從蘇德戰爭爆發,一直到戰爭結束,迪特里希的參謀長一直是克萊默,此人1941年以前一直是國防軍的參謀部軍官,擁有豐富的司令部工作經驗,正好可以補迪特里希軍事專業知識缺乏的弱點。
1943年7月,迪特里希的黨衛第1裝甲軍正式在柏林成立。當時義大利投降,希特勒命令南線總司令凱塞林元帥在前線和盟軍作戰,讓隆美爾的B集團軍群司令部坐鎮北義大利,彈壓後方局勢,迪特里希的軍司令部也被派去隸屬於隆美爾。但迪特里希只是坐鎮德意邊境阿爾卑斯山的勃倫納山口,手下也沒有可用的兵力, 是個光桿司令。(LAH師這時已經從俄國調到義大利,但不歸迪特里希指揮,而歸豪澤爾的第2黨衛裝甲軍)。義大利局勢平靜以後,隆美爾和迪特里希都去了法國,準備反擊預料中的盟軍登入作戰。迪特里希的第1黨衛裝甲軍隸屬西線裝甲集群,下轄武裝黨衛隊第12"希特勒青年團"師,第17"伯利欽根"師,和陸軍第2裝甲師。
迪特里希對隆美爾的關係也值得一提。迪特里希這幾年遠離希特勒,親身經歷盟軍壓倒性的兵力、火力和空中優勢,所以完全同情隆美爾、倫斯德和其它陸軍將領同盟軍媾和的想法。隆美爾有沒有參加反希特勒的密謀集團,史學界尚無定論,隆美爾被希特勒逼死的,他的參謀長斯派達爾是密謀集團成員,戰後堅持隆美爾是反希特勒的,這種說法最初被幾乎所有史學家採納,但戴維·歐文在他的隆美爾傳記中卻提出了質疑。但隆美爾主張與西方媾和是確定無疑的。而有證據顯示迪特里希也持相同看法。
在諾曼第,迪特里希和隆美爾相互配合,著實讓盟軍吃了不少苦頭,但迪特里希戰後對審問他的美軍談起隆美爾時,說"隆美爾是個報紙上的英雄,他根本不懂得坦克戰,因為他沒有在東線打過仗!他會做的,就是從坦克炮塔探出上半身,揮舞手中的元帥權仗,高喊我是非洲之王!"。這評價顯然有失公允,反映出德軍經歷東線戰鬥的指揮官對沒參加過東線作戰的同事的輕視心理。
1944年諾曼第登入戰,迪特里希的軍下轄武裝黨衛隊希特勒青年團師,國防軍裝甲教練師(師長是前非洲裝甲軍參謀長拜爾萊因),國防軍21裝甲師。後來LAH師也調歸他指揮。當時德軍裝甲部隊的主力全部集中在北方英軍的地段 ,包括迪特里希的第1,豪澤爾的第2(有SS第9霍亨施陶芬師,SS第10弗隆德斯堡師)兩個黨衛裝甲軍,和陸軍第47裝甲軍。當防守諾曼第地區的陸軍第7集團軍司令多爾曼因心臟病突發死亡時,豪澤爾升任集團軍司令,由迪特里希的前參謀長比特里希繼任第2黨衛裝甲軍軍長。
德軍的損失雖然慘重,但依靠著嫻熟的戰鬥技巧和諾曼第地區灌木圍田的有利地形,還是長時間地阻擋了英軍蒙哥馬利的所有突破企圖。LAH師的魏特曼曾經創造過一輛坦克擊潰英軍一個坦克營的戰例,而這個英軍坦克營還是屬於在北非號稱"沙漠之鼠"的精銳第7裝甲師的部隊。
迪特里希因為成功的防禦戰而獲得騎士十字勳章上的鑽石飾,成為第26名獲得德軍最高軍功獎賞"帶橡樹葉、雙劍、鑽石的騎士級鐵十字勳章"的軍官(並且是武裝黨衛隊兩位獲此殊榮的人之一)。獲得這一獎賞的二戰德國軍官共有27人,其中元帥有隆美爾,凱塞林,莫德爾和舍爾納,上將有迪特里希,曼陀菲爾,胡貝,巴爾克,紹肯,毛斯。其實在此之上,還有"帶金橡樹葉、雙劍、鑽石的騎士級鐵十字勳章",不過一共只頒贈了一枚,頒給空軍的俯衝轟炸機飛行員魯德爾上校。他在二戰中共擊毀五百多輛蘇軍坦克和自行火炮,幾乎相當於一個蘇軍近衛坦克集團軍的實力。
在這期間,7月20日謀殺希特勒未遂事件對迪特里希影響不大,迪特里希的司令部里有一條直通希特勒大本營的聯絡熱線,第一時間就獲悉希特勒還活著。但是隨後美軍在南方"眼鏡蛇"行動獲得突破,卻徹底改變了西線的態勢,美軍新投入巴頓的第3集團軍,從阿弗朗什向德軍防線縱深突進,德軍南方的薄弱兵力再也無法維持一條像樣的防線。
在這一片混亂中,迪特里希於8月代理指揮整個德軍第5裝甲集團軍(原西線裝甲集群),在法萊茲試圖拖住加拿大軍的合圍攻勢,結果法萊茲比南面的阿爾讓唐多守了5天,讓大批陷入法萊茲-阿爾讓唐口袋的德軍鑽了出來。之後,迪特里希又臨時代理負傷的豪澤爾,指揮第7集團軍,8月31日終於把第7集團軍交代給埃貝爾巴赫將軍,但埃貝爾巴赫第2天就不幸被英軍俘虜,迪特里希又不得不回來代理,直到9月份把第7集團軍交給陸軍的曼陀菲爾將軍。
當西線的混亂局勢於9月份告一段落,迪特里希被希特勒召回,組建另一個武裝黨衛隊裝甲集團軍,番號是SS第6裝甲集團軍。在這期間,迪特里希利用他跟希特勒的特殊關係,試圖為他的私人朋友,因為參加謀殺希特勒集團而被捕的,隆美爾的前參謀長斯派達爾中將說情。儘管沒有成功,但斯派達爾在蓋世太保獄中的待遇改善了不少。戰後已經稱為西德軍隊要員的斯派達爾也投桃報李,替迪特里希申請假釋出過力。
武裝黨衛隊第6裝甲集團軍組建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預定擔任阿登攻勢的主力。為此,集團軍下屬第1黨衛裝甲軍,軍長普里斯Priess,編有SS第1警衛旗隊LAH師,師長蒙克Mohnke,第12希特勒青年團師,師長克萊默Kraemer。第2黨衛裝甲軍,軍長是比特里希,下屬SS第2帝國師,師長拉麥丁Lammerding,第9霍亨施陶芬師,師長施塔德勒Stadler,和國防軍裝甲教練師,師長拜爾萊因。另外還臨時借調來了陸軍第15集團軍的67步兵軍。除了正規部隊以外,還配備有斯科爾茲內的武裝黨衛隊特種部隊和海德上校的陸軍空降兵。
迪特里希和他的黨衛裝甲集團軍在阿登戰役中的表現相當糟糕,這部分是因為阿登的地形,整個裝甲集團軍只有5條進軍道路,很快就被堵塞,空投到敵後的海德上校的傘兵旅無論如何等不來預定的主力接應,被迫投降。整個集團軍只有LAH師的派佩爾團級戰鬥隊有過突破性的進展,這還是因為派佩爾在進攻中繳獲了一個美軍補給站的燃料才得以繼續前進的。但派佩爾的部隊和LAH師,黨衛第1裝甲軍軍部,迪特里希的集團軍司令部的聯絡卻無法溝通,進展情況根本不為上級所知,所以集團軍根本沒有發展這個突破口。
阿登戰役的明星由預定的黨衛裝甲集團軍,變成了曼陀菲爾的陸軍第5裝甲集團軍。儘管有這樣那樣的客觀條件,但迪特里希及其集團軍司令部對戰役細節的組織安排能力應該批評,像進軍路線,通訊聯絡,燃料配給這些困難,事先都應有所考慮。
當海德上校戰前因為擔心聯絡不暢,而向迪特里希建議將信鴿作備用聯絡手段時,迪特里希居然斥責道"你以為我是誰?開動物園的嗎?"。迪特里希戰後曾抱怨說天氣也是一個困難,其實他應該感謝糟糕的 天氣幫助德軍避免了盟軍在戰役頭幾天的空中轟炸才對。
派佩爾特遣隊因為孤軍突進過遠,不得不撤回來,但此前製造了一起屠殺美軍戰俘的事件。迪特里希,派佩爾等人將在戰後因為此事而受判。
阿登戰役失敗之後,黨衛第6裝甲集團軍被運到匈牙利,隸屬沃勒爾的南方集團軍群,在巴拉頓湖附近發動對蘇軍烏克蘭第3方面軍的反攻,為此,吉勒Gille的武裝黨衛隊第4裝甲軍也歸迪特里希指揮,包括武裝黨衛隊第3骷髏師和第5維京師。但是迪特里希的反攻和蘇軍向布達佩斯的總攻迎面相撞,在優勢蘇軍的進攻下不得不撤退。為此希特勒大發雷霆,下令取消武裝黨衛隊警衛旗隊師,帝國師,骷髏師,霍亨施陶芬師的臂章。
這對在前線苦戰的迪特里希不啻是一個沉重的打擊,當迪特里希獲悉這一訊息時,整整精神恍惚了一天,嘴裡自言自語著"在所有這一切之後,這就是感謝。"他當即下令禁止傳達取消臂章的命令,但此事還是通過其它渠道傳下去了。傳說迪特里希把全部勳章都摘下來退回給希特勒。但迪特里希沒有退回勳章。他的佩橡樹葉、雙劍、鑽石的騎士十字章至今還保存在他的長子家裡。
匈牙利反攻失敗以後,迪特里希的黨衛裝甲集團軍且戰且退進入奧地利,在那裡向背後的西線美軍投降。迪特里希本人向美國第7集團軍第36步兵師投降,隨即被拘禁。
因為阿登戰役中黨衛軍屠殺美軍戰俘事件,迪特里希和下屬的軍,師,團指揮官都受到審判,結果迪特里希被判處終生監禁,派普爾被判處死刑(但沒有執行),參謀長克萊默判了10年,軍長普里斯判了20年。這些人都被關在Landsberg城堡服刑,這個城堡監獄就是1923-1924年間希特勒因為啤酒館政變失敗而被監禁9個月,在獄中寫"我的奮鬥"一書的同一所監獄。
德軍戰犯都沒有服滿刑期,陸續假釋出獄。迪特里希和派普爾兩人是這個監獄的最後兩名戰犯,於1955年被假釋。但1958年,迪特里希又面臨西德政府的審判,這次是因為在1934年希特勒清洗羅姆的納粹衝鋒隊的 "長刀之夜"當中所扮演的角色。這次迪特里希被判刑18個月,但因為健康問題,只坐了半年牢就出來了。1966年迪特里希在家中死於心臟病。因為西德政府的縱容,他的隆重的葬禮上聚集了大批前黨衛軍成員,造成很惡劣的社會影響。

歷史事件

二戰爆發後,除了其警衛部隊繼續負責守衛柏林和貝希特斯加登外,黨衛隊第1“阿道夫·希特勒黨衛隊親衛隊”裝甲師參加了從入侵波蘭開始德軍幾乎所有的重大軍事行動,一直馬不停蹄地轉戰於東西兩線,在戰場上,這支部隊作戰兇猛無畏,同時槍殺戰俘和濫殺無辜,手段極其殘忍血腥。
該師的前身是希特勒的保鏢部隊,開始希特勒組織一些絕對忠誠的納粹分子成立了一個特別小組,稱為“戰旗護衛隊(Stabswache)”,但它其實還是處於衝鋒隊的節制之下。從形成的一天起,只忠誠於希特勒的“護衛隊”就注定會與衝鋒隊分開。為了區別衝鋒隊員使用的褐色軍服,護衛隊使用特別的黑色制服,帽徽上還繡著骷髏頭圖案。不久之後,“護衛隊”改名“阿道夫·希特勒護衛隊(SAH,Stosstrupp Adolf Hitler)”。
在1923年11月9日,“SAH”隨同衝鋒隊和其它納粹武裝黨徒在參加了企圖顛覆魏瑪共和國的啤酒館暴動。失敗後希特勒以及一批黨徒被捕入獄,但出人意料的是衝鋒隊卻未受波及,在羅姆的領導下,衝鋒隊由11月暴動前的2000人發展到3萬人。
1924年12月,希特勒獲釋後發現越來越強大的衝鋒隊開始成為自己的頭號潛在敵人。在希特勒被釋放後第2年,從“SAH”的基礎發展而來、不受衝鋒隊領導、重被稱作“戰旗護衛隊(Stabswache)”的組織成立了。新組織由激進、忠誠的納粹分子組成,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效忠於希特勒和納粹黨。很短一段時間後,它被改稱“防衛梯隊(Schutzstaffel) ”。“防衛梯隊”的成立標誌著黨衛隊和衝鋒隊的競爭真正開始,“親衛隊”的歷史也拉開了序幕。
自1925年11月9日,希特勒在“啤酒館事件”周年之際又成立了自己的貼身衛隊——黨衛隊,簡稱SS。1929年1月6日,希姆萊接管黨衛隊,當時該隊只有280人。人數雖少,但個個都是久經考驗的精兵。1930年希姆萊就把黨衛隊人數發展到了3000人,1931年增加到10000人。而“防衛梯隊”已經是黨衛隊中最精銳的組織之一了。它的成員只接受希特勒和黨衛隊領袖的命令,按他們的意願行事。它被改名為“柏林黨衛隊戰旗護衛隊(SS-Stabswache)”。
1929年3月17日,專職保護希特勒的柏林黨衛隊總部衛隊正式成立,“塞普”迪特里希從黨衛軍各組織中精心挑選了120人,全都是黨衛隊理想的模範:25歲,身高1.8米,無犯罪記錄。普魯士州警察組織負責為柏林總部衛隊提供後勤方面的支持。
柏林黨衛隊總部衛隊在Freisenstrasse的奧古斯塔·維多利亞兵營舉行首次校閱。柏林黨衛隊總部衛隊遷往柏林的Lichterfelde 兵營,名稱也改為柏林黨衛隊特遣隊。首批12名成員在威廉·蒙克的帶領下到達柏林,開始負責守衛帝國總理府。1929年4月8日在柏林體育館衝鋒隊舉行的一次集會上,柏林黨衛隊特遣隊作為希特勒的護衛隊首次公開亮相。在1933年晚期,它又被改稱“柏林黨衛隊特派司令部(SS-Sonderkommando)”。
在1933年夏天,又有兩個其它的“黨衛隊特派司令部”組織成立,分別稱為“SS-Sonderkommando Zossen”和“SS-Sonderkommando Jüterbog”。這兩個組織任務是為黨衛隊訓練骨幹。不久之後,這兩個組織也被併入“柏林黨衛隊特派司令部”,統稱為“阿道夫·希特勒旗隊(Adolf Hitler-Standart)”。
在1933年11月8/9日,“啤酒館暴動”10周年紀念時,整個“阿道夫·希特勒旗隊”參加了紀念1923年遇難者的宣誓集會。集會地點設在基督禮堂廣場(Feldherrnhalle),那是在暴動中黨徒殞命的地方。在啤酒館政變10年紀念日,措森和於特博格黨衛隊特遣隊更名為“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不久後又在部隊名稱中嵌入了黨衛隊稱號),並第1次配發了領章。同日,835名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的新成員在慕尼黑弗爾德赫哈勒牆(Feldherrnhalle前宣誓效忠,每一個成員都宣誓將生命貢獻給希特勒。
此後,“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全權負責守衛帝國總理府、柏林的3個機場、各政府部門(包括黨衛隊總部)和希姆萊的私人住所。也在這次集會上,“旗隊”正式改名為“阿道夫·希特勒衛隊(Leibstandarte Adolf Hitler)”,簡稱“LAH”。袖標上的文字為希特勒的親筆簽名。
1934年,希姆萊下令在將“LAH”改名“LSSAH(Leibstandarte SS Adolf Hitler)”。“長劍之夜(the Night of Long Knives)”,希特勒突然對衝鋒隊上層組織動手,在這次事變中,為了鎮壓已經發生的或可能發生的衝鋒隊暴亂,“LSSAH”相當於兩個連的武裝黨徒在奧托·萊克(Otto Reich)和華格納(Jürgen Wagner)指揮下,從柏林的兵營開拔,在6月30日下午到達慕尼黑。
從那兒,又有一小批黨徒接到“只須執行任務,不必知道為何”的命令,被派往斯塔德爾海姆監獄(Stadelheim)作為行刑隊以判國罪和企圖顛覆政府罪槍決了許多衝鋒隊高層人物。7月13日,仍駐紮在柏林的“LSSAH”主力也奉命開始屠殺衝鋒隊成員,大約177人被立即處死,包括衝鋒隊領袖羅姆。
1935年2月26日,一小隊“LSSAH”黨徒入侵薩爾州(Saarland),兩天以後,相當於4個連的武裝黨徒抵達薩爾州,3月1日,“LSSAH”的其它部隊也抵達了薩爾州,薩爾州合併入第三帝國。
1936年2月,警衛旗隊派出其精英參加1936年的冬季奧運會。1939年4月30日 希特勒開放柏林蒂爾加騰區7公里長的主幹道來舉辦慶祝他50歲生日的官方慶典,警衛旗隊負責沿街的警衛工作。
該團參加了占領蘇台德地區、合併奧地利、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等行動,它的第1次戰鬥卻是在1939年的波蘭戰役。是役該團歸屬於南部集團軍群,在馮·龍德施泰特(von Rudenstedt)指揮下,殲滅了波軍第10步兵師。9月25日作為南方集團軍群旗下的一支部隊,警衛旗隊在羅茲、華沙和莫德林地區經歷了首次實戰。希特勒和希姆萊在古左夫視察了警衛旗隊的特遣隊。其後該團隨集團軍群一路打到華沙城下,警衛旗隊護衛營獲得一面特殊的軍旗。在波蘭戰役中,警衛旗隊共傷亡400人。同時該部製造了黨衛軍歷史上的第1起暴行。
1939年12月希特勒親自出席了警衛旗隊在德國巴登 埃爾姆斯(Bad Elms )舉辦的聖誕慶祝宴會,並向部隊的每位成員贈送了香菸、蛋糕和1瓶葡萄酒。1940年3月 希特勒批准警衛旗隊組建一支裝備105毫米榴彈炮的炮兵營。當月德國官方首次開始使用“武裝黨衛隊”(Waffen-SS )這一術語。
全體指揮官的合影(正中為該師首任師長約瑟夫·迪特里希)
波蘭戰役勝利後,德軍主攻方向轉向低地國家和法國。在德國本土休整的該團得到了新型的四號坦克,並且完全實現了摩托化。雖然該團作為預備隊使用,但它的摩托化連卻直接在空降部隊指揮下在荷蘭鹿特丹作戰。在這場戰役中黨衛軍二級小隊長克拉斯(Hugo Krass)獲得了第1枚鐵十字勳章。
但該團同樣犯了嚴重錯誤,誤射了空降部隊的庫特·斯徒登特將軍(Kurt Student)。其後,該團協同第7裝甲師向南進攻,目標直指埃爾斯(Arass) ,但卻被英軍和法軍所阻。“骷髏頭”的進攻也很不順利。經過奮戰,該團到達了敦刻爾克東南的運河地區,其它部隊也已完成了對英軍的合圍,英國遠征軍只能靠船運才能脫險。
但在關鍵時刻希特勒發出了令後世爭論不休的“停止”命令,迪特里希卻不買希特勒的帳,下令部下繼續攻擊。不過由於其側翼部隊已遵照元首之命停止了進攻,該團遭到英國遠征軍後衛部隊的頑強阻擊。幾天后,希特勒又下令恢復進攻時,該團終於突破英軍的阻擊線。當他們氣勢洶洶趕到海灘時,才發現英國大兵們早已乘一切可以漂浮的東西逃回英國去了。該團又製造了一起屠殺事件,在敦克爾克附近的沃爾姆豪特(Wormhout )警衛旗隊的威廉·蒙克命令其手下集體屠殺了65名(80)英第48步兵師戰俘。
在法國戰役的第2階段,該團作為第14軍指揮下的獨立團參戰。第14軍從亞眠(Amiens)的橋頭堡開始向南進攻,但被法軍的頑強抵抗所阻,不得不撤退。隨即該軍在亞眠以東75英里處再次進攻,這次攻勢順利,第14軍穿過塞恩河(Seine),切斷了羅亞爾(Loire)地區大量法軍的退路。西線戰事終以1940年6月25日法國投降而結束,第14軍沿法國海岸一直開到西班牙邊界,完成法國剩餘地區的占領。在這段時間裡,該團主要參加了莫林(Moulins)、泊坎(Pourcain)以及聖·埃田(St.Etienne)地區的戰鬥。
黨衛軍第一裝甲師
法國戰役結束後,該團在法國休整。為了準備即將到來的“海獅計畫”,該團刻苦訓練兩棲作戰。1940年7月喬治克普勒、保羅豪塞爾和“塞普”·迪特里希在柏林國會大廈舉行的勝利慶典上獲頒騎士十字勳章。希姆萊向當時駐紮在德國梅斯的警衛旗隊頒發寫有希特勒名字的軍旗。在1940年8月,該團加強到一個旅的編制。1940年9月在梅斯的阿爾文斯勒本要塞舉行的一個慶祝儀式上,希姆萊向警衛旗隊授予經過修改的新軍旗。
入侵英國的作戰“無限期拖延”。在1941年3月,該團調防羅馬尼亞,歸屬於第40軍,參加入侵南斯拉夫和希臘的行動。該團是德國第1個攻入南斯拉夫的部隊,在以後的18天裡,該團連續使用側翼機動,迫使英國大兵不斷撤退。該團用魚船越過科林斯灣(theGulfofCorinth),一直追趕英國人到塞莫皮萊(Thermopylae),並在伯羅奔尼撒半島(Peloponnesus)截住撤退的英軍。在4月底,英軍又不得不在科林斯灣的卡拉馬塔(Kalamata)來了一個“敦克爾克撤退”,將部隊運送到克里特島(Crete)繼續抵抗,在南歐作戰中以閃電般的速度穿過南斯拉夫及保加利亞,攻入希臘,在希臘投降的3天前,俘虜了16個師的希臘部隊.
在打完南斯拉夫和希臘戰役後,該團被升級為黨衛軍步兵師,擴編為機械化步兵師,此時的總兵力為10796人,平均年齡19歲。它被立即調防布拉格,跟隨南部集團軍群,再次在馮·龍德施泰特指揮下,參加“巴巴羅薩行動”突襲蘇聯。南部集團軍群攻勢順利,從盧布林市(Lublin)一直攻到維斯瓦河(Vistula),目標直指西烏克蘭。在突擊塔特(Tarter)築壘地區以敞開克里米亞(Crimea)門戶時,該師第1次在侵蘇作戰中出現。
從那兒南部集團軍群將攻擊目標轉向基輔(Kiev),該師和“維金師”跟隨第11軍和第17軍在烏曼(Uman)合圍了蘇軍第6、第12集團軍以及第18集團軍一部,總計23個步兵師、山地師和坦克師,俘虜10.3萬餘人,其中包括蘇第6和第12集團軍的司令官,繳獲裝甲戰鬥車輛317輛,火炮858門,反坦克炮和高射炮242門,載重汽車5000餘輛,鐵路列車12列,以及無數其他作戰物資,蘇軍傷亡在20萬人以上。烏曼會戰結束後,德軍離開該地,在寬大正面上向第聶伯河推進。一路未遇敵較大抵抗,於8月的第3個星期進抵基輔與克列緬楚格間的第聶伯河一線。該師在塔甘羅格(Taganrog)作戰中發現蘇軍槍決了6個被俘的黨衛軍士兵,作為報復,迪特里希下令在今後3天內該師部隊“不準接受任何(蘇軍士兵)投降”。在蘇聯的塔甘羅格,師長迪特里希下令屠殺了4000名蘇軍戰俘。
基輔會戰勝利後,1941年11月,該師參加了向蘇聯西南部重鎮羅斯托夫(Rostov)的突擊,雖一度突入市區,卻遇到了蘇軍的瘋狂抵抗而退出,這使得馮·龍德施泰特不得不下令部隊轉入防禦。希特勒大發雷霆,撤了龍德施泰特的職。1942年夏季,在頓內次(Donets)地區渡過可怕的俄國嚴冬之後,該師返回德國重組,繼“帝國師”和“骷髏頭師”後成為第3個黨衛軍裝甲擲彈師(裝備兩個裝甲擲彈兵團),1941年12月第3裝甲軍司令官埃貝哈德·馮·馬肯森上將在給希姆萊的信中寫到:每支部隊都想與警衛旗隊並肩作戰,他們訓練有素,充滿著樂觀主義精神和旺盛的戰鬥熱情,臨危不懼,……….這是一支真正的精銳部隊。
作為對其奮戰的獎勵,該師調防法國土倫(Toulon),1942年6月在接下來舉行的穿越巴黎勝利閱兵式上,警衛旗隊接受了龍德斯泰特元帥的檢閱。1942年7月15日重新命名為黨衛隊“阿道夫·希特勒黨衛隊警衛旗隊”(摩托化)步兵師。1942年10月22日師重新命名為黨衛隊“阿道夫·希特勒黨衛隊警衛旗隊”裝甲擲彈師(以下簡稱LSSAH師)。LSSAH師在維希法國作占領軍。全師兵力為:軍官678人,士官及士兵20166人,LSSAH師部分成員作為基礎骨幹調往正在組建中的黨衛隊第9“霍亨斯道芬”裝甲師。
次年,該師重返東線,作為保羅·豪塞爾(Paul Hausser)新組建的黨衛軍裝甲軍的一部參加了哈爾科夫(Kharkov)爭奪戰。在這次戰役中,蘇軍損失52個師級和旅級部隊,2萬多名士兵陣亡,600多輛坦克損失,在蘇聯哈爾科夫市將700名蘇軍傷員殺死在醫院的病床上。
1943年3月21日,希特勒為迪特里希的騎士十字勳章加上了雙劍飾。希特勒還告訴迪特里希他打算抽調LSSAH師的軍官(包括團和連級軍官)去組成組建中的黨衛隊第1裝甲軍和黨衛隊第12“希特勒青年團”裝甲師的基本骨幹。在哈爾科夫戰役中LSSAH傷亡了4500人,占了全師戰鬥人員的44%。全師轉入修整和補充,接收了來自空軍的2500名補充人員;1943年6月,迪特里希卸任,師長一職由“特迪”維希接任。隨著德軍奪取哈爾科夫,圍殲庫爾斯克突出部蘇軍的“堡壘作戰”已蓄勢待發。
1943年7月5日凌晨,蘇軍出人意料的炮擊德軍的進攻出發陣地及其縱深。庫爾斯克會戰拉開了序幕。該師在曼斯坦因指揮下於午後隨同第332步兵師、第3裝甲師、“大德意志”機械化師、第167步兵師、第2黨衛軍“帝國”裝甲師、第3黨衛軍“骷髏頭”裝甲師、第168步兵師、第6裝甲師、第7裝甲師、第106步兵師及第320步兵師開始向蘇軍南部防線實施突擊。
1943年7月12日凌晨,該師(歸第2黨衛軍裝甲軍指揮,側翼為第48裝甲軍)在普羅霍洛夫卡附近的陣地傳來震耳欲聾的坦克引擎轟鳴聲。歸屬於草原方面軍的第5近衛坦克集團軍的第18和29坦克軍的403輛坦克(233輛T-34)和21門自行火炮出現在德軍陣地前沿。一場歷史上最大的坦克大決戰即將在這塊狹小的15平方公里戰場上展開。
此時,該師共有坦克67輛和突擊炮10門。德軍一方參加普羅霍洛夫卡大戰的坦克和突擊炮數量為198輛。
1943年7月12日早晨6時30分,德國空軍開始了對蘇軍防線實施轟炸,接著8時30分,德軍和蘇軍幾乎是同時發動了攻勢,兩軍迎頭撞擊在普羅霍洛夫卡郊外的原野上,在衝鋒過程中,蘇軍的坦克付出了可怕的代價,在德軍“虎式”坦克和88毫米反坦克炮的轟擊下,一輛接著一輛蘇軍坦克爆炸起火,但蘇軍並沒有後退。
在12日一整天裡,蘇軍幾乎不停頓的發起了一波連著一波的攻擊,雙方將士都打“瘋”了。那些坦克被打壞的坦克兵們,就在坦克的殘骸旁,用輕武器互相射擊,甚至進行肉搏。慘烈的戰鬥一直進行到夜晚,精疲力竭的雙方才停了下來。蘇軍未能完成摧毀第2黨衛軍裝甲軍的任務,但德軍向普羅霍洛夫卡的突破被擋住了。
蘇軍第29坦克軍在戰鬥中損失慘重,損失高達50%以上,而第18坦克軍投入戰鬥的第170和181坦克旅也同樣受到很大損失,不過該軍還保持著完整的第110坦克旅和第36近衛坦克團。總的來說,蘇軍在12日普羅霍洛夫卡損失坦克和自行火炮在180輛左右。在這同時,德軍損失接近其總兵力的50%,也就是80~90輛坦克和突擊炮。
1943年7月12日的戰鬥後幾天,第2黨衛軍裝甲軍仍繼續進攻,包圍了蘇軍的幾個步兵陣地,占領了一些極有戰略價值的高地。但希特勒已經喪失繼續戰鬥的意志了,接到盟軍在西西里島登入的訊息,希特勒決定放棄庫爾斯克會戰,將軍隊撤出以保存實力,為防禦做準備。
庫爾斯克會戰以德軍失敗告終,迪特里希也離開了這支隊伍。該師被送到義大利執行一些肅清游擊隊任務,在這段事件里該師又在小鎮博斯(Boves)製造了另一起暴行,LSSAH師收到情報說義大利“叛軍”抓了2名黨衛隊軍官並計畫攻擊LSSAH師。據此,約阿希姆·派普下令用150毫米榴彈炮轟擊懷疑是“叛軍”據點的波維斯鎮(Boves,結果炸死了34名平民。
此後該師重新返回東線,經歷連番惡戰後的LSSAH師損失慘重,只剩下3輛坦克和4輛自行火炮可用了。但不久又和第一裝甲師、第16裝甲師以及“帝國師”的2500人一起被蘇軍合圍在卡曼特斯-波多里斯克(Kamenets-Podolsk)。但由第九、第十黨衛軍裝甲師組成的第二黨衛軍裝甲軍成功解救了這些被合圍的部隊,LSSAH師雖然突圍成功,但部隊遭到了毀滅性打擊,全師只剩下不到1250人……該師再次退入法國休整。
1944年3月,該師被升級為黨衛軍裝甲師。由於部隊編制已不到滿員標準的半數,該師獲準到比利時境內休養補充,LSSAH師駐紮在比利時的Turnhout,同時接收了超過2000名來自黨衛隊第12“阿道夫·希特勒青年團”裝甲師的新兵。當月,經過修整補充後的LSSAH師擁有19691或21386名官兵(可以確定是軍官有208人,士官2234人),45門自行火炮,50輛PanzerIV型坦克,38輛豹式坦克和29輛虎式坦克……當盟軍在挪曼底登入後,該師冒著盟軍的轟炸機的狂轟爛炸從比利時緊急開赴法國卡昂(Caen),準備隨同第116裝甲師、第二裝甲師、“帝國師”、第17黨衛軍裝甲擲彈師“伯利欣根師”一起在保羅·豪塞爾指揮下抵抗美軍的攻勢。
當時該師暫配屬在第12黨衛軍裝甲師“希特勒青年”師(由“裝甲”梅耶指揮)的第101黨衛軍裝甲營裝備了德軍在挪曼底唯一的“虎式”坦克部隊。1944年6月13日,該營第二連連長、SS二級突擊隊中隊長米希爾·魏特曼(MichaelWittmann)單槍匹馬奇襲英軍占據的波卡基村(Villers-Bocage),擊毀英軍27輛坦克以及若干其他車輛,創造了一次坦克戰的經典戰例。
但英國皇家空軍卻沒有放過地面任何一輛移動的德軍坦克,第254“獵鷹”中隊颶風戰鬥機使用空地火箭彈大批殺傷德軍坦克。這大大阻滯了第1黨衛軍裝甲師的前進。直到7月,該師才總算抵達戰區。
雖然諾曼第地區的德軍頑強抵抗,但正像隆美爾所預言的:如果第一道防線即海灘不能阻止盟軍登入,那其後使用預備隊的反擊毫無意義。在法萊斯地區,盟軍以小股部隊為餌,誘使德軍深入。意識到中計的德軍開始後撤,但已經晚了,法萊斯包圍圈已經形成,德軍在法國的主力部隊被殲滅。1944年8月29日LSSAH師被打散,1944年9月1日f,LSSAH師已損失了全部坦克及火炮。好不容易逃出的第1黨衛軍裝甲師撤入德國本土的齊格菲防線休整,其一部分參加了亞琛戰役。
1944年12月,希特勒寄予厚望的阿登反擊開始了。該師作為第6黨衛軍裝甲軍的一部分在老上司迪特里希指揮下參戰。LSSAH師奉命參加阿登反擊戰,全師被分成4個戰鬥群,漢森戰鬥群(KampfgruppeHansen)桑迪格戰鬥群(KampfgruppeSandig)克尼特爾戰鬥群(快速集群)(KampfgruppeKnittel)(SchnelleGruppe)派普戰鬥群(KampfgruppePeiper)-進攻的前鋒,實力最強的戰鬥群。該師“派佩爾戰鬥團”在黨衛軍二級突擊隊大隊長約阿希姆·派佩爾(JoachimPeiper)指揮下突入比利時,一直快打到繆斯河邊(RiverMeuse),但隨著天氣放晴,“虎王”重型坦克、“在聖誕節前拿下安特衛普”的豪言壯語都比不上強大的盟軍戰鬥轟炸機編隊。24日,戰鬥團因補給告罄而在破壞所有車輛後退出戰場。1月,阿登反擊徹底失敗。
派佩爾戰鬥團”製造的馬爾梅蒂屠殺事件被揭露。派佩爾將90名已解除武裝的美軍戰俘押到馬爾梅蒂公路旁的農場,用機槍悉數射殺。1944年12月20日,在奪取斯塔維洛特鎮的戰鬥中,LSSAH師以協助美軍為由屠殺了130名比利時平民(其中包括47名婦女,23名兒童,甚至還有9個月大的嬰兒和60歲的老人)。
在阿登反擊失敗後,仍歸屬於第六黨衛軍裝甲集團軍的該師重返東線,在匈牙利準備解救在布達佩斯被蘇軍所圍的德軍集群,作戰代號“春醒”,這是德軍在東線發動的最後一次進攻。但這次進攻遭到了蘇軍兩個方面軍、3000輛坦克的迎頭痛擊,該師不得不向西撤退。
1945年2月15日,黨衛隊旅隊長奧托·庫姆成為LSSAH師的師長。LSSAH師開赴匈牙利參加即將開始的“春醒”行動,此時全師還擁有25輛豹式坦克和21輛PanzerIV型坦克。在匈牙利格蘭地區的戰鬥中LSSAH師遭受了重大損失,坦克數量銳減為豹式坦克11輛,PanzerIV型坦克12輛。1945年2月26日參加代號“平湖”的進攻行動,以阻止蘇軍進入奧地利。“平湖”進攻行動開始。
1945年3月14日希特勒獲悉“平湖”進攻行動失敗後大為震怒,命令LSSAH師、“帝國”師、“骷髏”師和“霍亨斯道芬”師將他們的榮譽袖標從制服上取下。時任黨衛隊第6裝甲集團軍司令官的迪特里希拒絕執行此項命令。1945年3月16日LSSAH師作為後衛掩護整個黨衛隊第6裝甲集團軍撤退。全師只剩下不到1700人和16輛坦克。
1945年5月7日,在得知柏林已投降的訊息後,這時連師長奧托·庫姆在內全師只剩下1682人的殘兵敗將,LSSAH師根據德軍司令部最後的命令,在破壞了所有裝備後前往美軍的防線向其投降。許多部隊的官兵燒掉身上的制服並儘量向西走,以遠離伺機報復的蘇軍,該師在奧地利向美軍繳械投降,自此該師被徹底消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