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衛軍第五“維京”裝甲師

黨衛軍第五“維京”裝甲師

維京人生活在1000多年前的北歐,今天的挪威、丹麥和瑞典。當時歐洲人更多將之稱為“Northman”,即北方來客。維京是他們的自稱,在北歐的語言中,這個詞語包含著兩重意思:首先是旅行,然後是掠奪。維京人也是最後一些被羅馬人稱為“日爾曼人”的野蠻人部落,他們曾經使整個歐洲處於恐怖之中。從他們位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的故鄉開始,維京人乘坐龍船,穿越海洋對其它文明發動突然襲擊。人們之所以把維京人乘坐的船稱為龍船,主要是因為這些船的船頭和船尾都雕刻著龍頭。剛開始的時候,維京人在被襲擊地區的正規武裝力量抵達之前,迅速完成掠奪和撤退等一系列行動,但隨著自身實力的增強,他們的膽子也變得越來越大,到了最後,維京人占領了歐洲許多重要地區,並在被占領區定居下來。做為基督教徒眼中的異教徒,維京人會毫不猶豫地殺死教堂裡面的神職人員,並搶劫教堂中的財物。出於對他們冷酷無情和兇猛殘暴的恐懼,當時的人們把維京人比作地獄裡來的魔鬼。他們遠航的足跡遍及整個歐洲,南臨紅海,西到北美,東至巴格達。但他們第一次在當地百姓面前出現,就是以海盜的身份搶劫掠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第五黨衛隊裝甲師
  • 外文名:5.SS-Panzer-Division Wiking
  • 成立:1940年12月
  • 起先被稱:“日耳曼尼亞師
  • 第一次作戰:1941年6月29日
  • 別名:維京師
概述,名稱來歷,軍隊簡介,軍隊歷史,精英部隊,黨衛軍維京師,進軍高加索,浴血科爾松,困獸猶鬥,老兵不朽,人員編制,歷任師長,

概述

⒌SS-Panzer-Division "Wiking"
維京人旗幟維京人旗幟
維京:英語“Viking”一詞來自冰島語中的“Vik”, 意為“海灣”。

名稱來歷

維京人的足跡:從8世紀到11世紀,維京人四處征戰,侵略鄰國。他們逐漸有了國籍,逐漸有了瑞典維京人,挪威維京人和丹麥維京人的名稱。每個國家各選擇一個戰場:瑞典人朝東打;丹麥人向西航行;挪威人經常在海上打劫,侵占未開發的地方或人口稀少的地區。793年維京劫掠了英國東海岸的林第斯法恩修道院,預示了維京時代的來臨,預告了一首將持續近三百年歷史。維京人縱橫四海:發現格陵蘭,駕著長船直達美洲,移民冰島,掠奪愛爾蘭,遠征俄國,陷法國於血海。8世紀的歐洲,響起這樣的祈禱:“上帝啊,保佑我們逃過北方人的暴行吧!別叫我們遇上他們的暴行。”不過,維京人同時也以出色的手藝人,海員,探險家和商人而著稱。
特別是他們的頭目, 是知識和智慧都相當出色的人物。他們熱衷於激動人心的傳奇與漂亮的幽默, 也同樣熱愛美術和精緻的工藝;即使是用於血與火的戰船和長劍上,他們也一定要裝飾得富麗堂皇。這就構成了維京人的一個意味深長的特點:他們崇尚強大智慧的程度恰好同崇尚強大武力相同。在他們中間,一個出口成章的詩人和一個戰無不勝的勇士能夠贏得同樣的讚譽,同樣地出人頭地;而對一個既能出口成章,又能殺敵無算的維京人來說,整個世界幾乎就在他的腳下。
隨著基督教在歐洲大陸的推廣,維京人在金錢或者刀劍下逐漸改變了信仰,宗教終於讓他們放棄了拳頭上討生活的做法,漂泊不定的海盜在各地定居下來。而在伏爾加河流域的原住民是斯拉夫人,部落之間多年不斷的爭鬥之下,有人去北歐請來強有力的傭兵和領導人。於是來自斯堪的納維亞的瓦蘭吉亞人結束了紛爭,大量湧進的維京移民被當地人稱為“Rus”, 羅斯人。直到公元882年奧列格大公建立起羅斯國家,將他們居住的國家稱為“Rusland”,即今天的“Russia”-俄羅斯。這裡實在很具有諷刺意味,黨衛軍一直嚮往的維京族居然和他們眼中不共戴天的敵人有著血緣的關係!
該師標誌在古代北歐文字中代表太陽。
“維京”裝甲師(5th SS Panzer Division “Wiking”)大概是黨衛軍38個師里最奇特的一支部隊。首先這是公認的黨衛軍王牌師,該師官兵總共獲得55枚騎士鐵十字勳章,僅次於帝國師的69枚。在東線的四年血戰中,維京師成為最令蘇軍膽寒的對手之一。當蘇軍指揮官得知對面德軍是維京師時,往往會強烈要求增援。蘇軍戰報三次宣稱將維京師全殲,而維京師即使撤退之時也能屢次重創蘇軍。其次,維京師是黨衛軍最早建立的“外籍軍團”,三分之二的士兵是外國人。這樣一支來自五湖四海,語言不通、習俗各異的部隊能夠凝聚在一起形成堅強的戰鬥力,首任師長施坦因納功不可沒。
施坦因納對黨衛軍的貢獻不只是一個維京師。1935年之前,黨衛隊是由無業游民和街頭地痞組成的烏合之眾,充其量不過是一支民兵武裝。1935年,前職業軍人保羅·豪塞爾菲利克斯·施坦因納加盟黨衛隊,開始對其進行脫胎換骨的改造。豪塞爾使黨衛隊實現了軍事化、正規化,注入了紀律性;而施坦因納則帶來了革命性的軍事訓練理念,他首創的步兵戰術訓練,在短短四年間使黨衛隊成為一支精英部隊。他的訓練方法被推廣到國防軍,成為二戰德軍強勁戰力的基礎。1937年,施坦因納在他指揮的“德意志”團里率先使用迷彩服。二戰中圖案色調各異的迷彩服成為黨衛軍部隊的專利和商標,以後相繼被世界各國軍隊採用。

軍隊簡介

這個師團成立於1940年12月,起先被稱為“日耳曼尼亞師”,但在1941年1月被改稱“維京師”。2月時,一個芬蘭志願者單位加入了師的編制。在Truppen-Ubungsplatz Heuberg進行的訓練持續到4月,這個師完成了出擊準備。
“維京師”第一次作戰是在1941年6月29日作為南方集團軍群的一部分在加里西亞(Galacia)附近向特洛普(Tarnopol)進攻。1941年8月,“維京師”在第聶伯河Dnieper River為奪取橋頭堡而戰。很快,他們穿過了第聶伯羅夫斯克(Dnepropetrovsk),奔向羅斯托夫(Rostov)。1941年冬天,這個師撤至米烏斯河Mius River一線並在那裡渡過了冬天的幾個月。
當1942年春天和夏天德軍發起攻勢時,“維京師”推進至高加索地區,是到過德軍推進極限的部隊之一。他們在高加索一直戰鬥到1943年春天,由於史達林格勒的慘敗,不得不回撤。
“維京師”和其他師一樣,編成部隊經常發生變動。“諾德蘭”(Nordland)步兵團被撤編,以和其他一些包含有斯堪的那位亞(Scandinavian)人員的單位一起組成一個新的武裝黨衛隊師。同樣,“納瓦”(Narwa),一個愛沙尼亞(Estonian)單位,在1944年加入維京師,但又在同年撤編。
1943年10月,“維京師”的名稱變為武裝黨衛隊第5“維京”裝甲師,成為又一個武裝黨衛隊的裝甲師。在1943年夏秋期間,這個師在哈爾科夫(Kharkov)和第聶伯河地區進行防禦作戰,參加了庫爾斯克會戰。當蘇軍在1944年6月發起他們旨在沖向德國邊界、消滅中央集團軍群的大攻勢時,“維京師”是許多被包圍師團中的一個。他們被包圍在“切卡西瑟口袋(Cherkassy Pockets)”,而且是包圍圈中唯一的裝甲部隊,擔當起了突圍時的“裝甲矛頭”。那時,另一個外籍部隊單位“沃倫涅”(Wallonien)(說法語的比利時人)也劃歸該師指揮。儘管整個部隊最後還是設法衝出了包圍圈,但損失了全部裝甲部隊和大量的人員和裝備。
殘存的人員和裝備被臨時編成一個戰鬥群,很快被送到波蘭以組建新的第5武裝黨衛隊“維京”裝甲師。在整編的同時,蘇軍已經推進到維斯瓦河畔(Vistula River)和波蘭的華沙地區。武裝黨衛隊第五“維京師”裝甲師和武裝黨衛隊第3“骷髏”裝甲師以及陸軍第19裝甲師一起進行了阻止蘇軍前進的拚死努力,將蘇軍制止在華沙城下,使其回撤過維斯瓦河,並將戰線的僵持一直維持到了1945年1月。
“維京師”於1944年12月從華沙前線撤下,立刻被運去南方參加布達佩斯解圍戰。為了解救被圍的45,000德軍,“維京師”向前推進了兩周,但由於蘇軍的強大兵力和資源優勢,始終未能達到目的。隨後該師在布達佩斯以西進行防禦作戰,逐步退到捷克斯洛伐克境內,直至1945年5月向蘇軍投降。

軍隊歷史

精英部隊

菲利克斯·施坦因納(Felix Steiner)1896年5月23日生於東普魯士。一戰爆發以後,施坦因納入伍,在德國陸軍第41團服役。由於施坦因納作戰勇敢,不斷得到晉升,一戰結束時是指揮一個機槍連的中尉,並榮獲二級和一級鐵十字勳章。一戰以後,魏瑪共和國(Weimar Republic)保留了10萬軍隊,施坦因納便是其中之一。1933年,施坦因納以少校軍銜從軍隊退役,加入了萊茵州的警察部隊。次年初,德國國防部籌建訓練署,施坦因納應邀加盟,晉升上校,負責探索新式訓練方法,可以在短時間裡迅速提高士兵的戰鬥力。1935年,訓練署被納粹黨政府解散,施坦因納可以選擇調往其他軍隊部門,但他最後決定加盟黨衛隊。施坦因納對國防軍內部因循守舊的風氣非常不滿,打算到黨衛隊將他醞釀已久的全新訓練系統付諸實踐。
1935年,希特勒宣布大幅度擴軍計畫,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徵兵制度,而黨衛隊“普通任務部隊”(SS Verfügungstruppen,簡稱SSVT部隊)將接受最高水準的訓練,成為德國陸、海、空三軍以外的第四根支柱。豪塞爾和施坦因納等一批前職業軍人的到來,使希特勒的夢想有了實現的可能。豪塞爾(Paul Hauser)原是國防軍的少將,退役以後加入了納粹衝鋒隊。“長刀之夜”行動中豪塞爾大難不死,立刻改換門庭,加入黨衛隊。1935年,豪塞爾出任黨衛隊VT部隊總監,不遺餘力地進行正規化建設。他將VT部隊重組為3個團,各轄3個營,後來陸續添置炮兵、工兵,這樣VT部隊初步具備了一個師的規模。
黨衛軍從組建伊始就體現出“精英部隊”的理念。黨衛軍的募兵傳單上這樣寫道:“志願者欣然前來,因為他知道元首一定會信守諾言,妥善照顧他的家人。他不會作為炮灰被驅趕上戰場,因為元首的戰士們的生命太珍貴了,絕不應該隨意犧牲。這就是為什麼一個志願者將接受德國士兵所能接受的最好的訓練,使用德國能夠製造的最好的武器。日爾曼男子不需要教授英雄主義觀念,因為這是天生就刻印在心裡的。志願者胸懷豪情,一心嚮往上戰場建功立業。” 黨衛軍也表現出與國防軍截然不同的新氣象。在這裡納粹信仰成為部隊凝聚力的源泉,官兵互相稱呼“同志”(Kamerad),而不是對方的軍銜和官職。黨衛軍的建軍理念,納粹黨的大力宣稱,以及退役以後待遇優厚的承諾,使很多年輕人趨之若鶩,因為他們都願意在一個單純、進取的精英部隊服役。
施坦因納放棄國防軍的上校待遇,屈尊來到黨衛軍接受少校軍銜,負責組建訓練“德意志”團3營。施坦因納這個選擇相當明智,新建的黨衛軍沒有任何歷史包袱,而他麾下的士兵年輕單純、朝氣蓬勃,非常樂於學習新式戰法。施坦因納認為,一個戰士和一支部隊的戰鬥力,取決於他們在前線面臨敵人炮火時的士氣。部隊的士氣來源於每一個戰士的信心 - 堅信自己比敵人訓練得更好,擁有更敏銳的本能和更快的反應。這種信心必須通過艱苦而有效的訓練取得。施坦因納大幅度削減呆板的隊形操練,代以體能強化訓練,個人和團隊攻擊戰術,以及頻繁的實彈演習。這種訓練模式的目的,就是培養士兵的“捕獵”技巧,即在瞬息萬變的野戰環境中的戰術素養。在演習中一個團隊里的每個士兵都有機會接過指揮權,帶領大家完成任務。這種訓練使黨衛軍部隊在失去指揮官以後依然保持戰鬥力。施坦因納要求部隊在進行長距離急行軍以後,還有充足的體力立刻發動進攻。一次閱兵式上,施坦因納的450名官兵身負全套裝備,在三個小時裡行軍25公里以後,依然能夠排成整齊隊形以正步通過觀禮台接受檢閱。
1936年,施坦因納晉升上校,出任德意志團團長。一次野戰演習中,施坦因納下屬的一個連長讓他的士兵用迷彩布包裹頭盔,取得了不錯的隱蔽效果,給了施坦因納很大啟發。施坦因納立刻讓人設計出幾套迷彩夾克,以及配套的迷彩鋼盔、行軍包和子彈袋,供全團官兵使用。身著迷彩服的德意志團官兵在黨衛軍匯演里表現搶眼,迷彩服很快推廣到其他的部隊,成為二戰中黨衛軍的標誌。希姆萊特意為黨衛軍申請了迷彩的專利權,國防軍部隊因此被禁止使用。
施坦因納的新式訓練方法受到豪塞爾等人的歧視,一直未能得到推廣。1939年5月,希特勒聽說了施坦因納的創新,便來觀看 “德意志”團的一次步炮協同進攻演習。演習中希特勒等了一會兒,有些不耐煩地問進攻何時開始,施坦因納回答說已經進行二十分鐘了。這時希特勒從望遠鏡里才看到身著迷彩的士兵以戰鬥隊形悄無聲息地向目標高地前進,不仔細看幾乎察覺不出來。不久炮兵開火轟擊目標,而進攻部隊一直前進到距離炮火一百米的地方,並跟隨延伸的炮火發起衝鋒,以手榴彈清除殘餘的障礙,以火焰發射器拔除防禦據點,士兵們手持衝鋒鎗跳進塹壕里近距離戰鬥。演習過程中德意志團官兵快速機敏,戰術素養一流,希特勒非常滿意,命令其他黨衛軍部隊學習施坦因納的訓練方法。
1939年9月,德軍進攻波蘭。黨衛軍各團被編入國防軍各戰鬥序列參戰,施坦因納的德意志團隸屬國防軍“坎普夫”裝甲師(Kempf Panzer Division)。次年,德軍進攻荷蘭、比利時,黨衛軍部隊編成SSVT師參戰。5月14日,荷蘭投降,SSVT師被抽調出來向比利時南部穿插,企圖包抄英國遠征軍。5月28日,德意志團首次遭遇英軍部隊,將其擊潰,俘虜一百餘人。把英軍圍困在敦刻爾克以後,SSVT師稍事休整,然後揮師南下,進軍巴黎。法軍在索姆河的防線被突破以後,全線崩潰,德軍各部隊長驅直入,德意志團一天之內就前進了60公里,俘虜法軍一個裝甲團和幾個步兵團。
西線戰事結束以後,施坦因納的德意志團到荷蘭駐防。這段時間黨衛軍開始大規模擴軍,德意志團被抽調不少骨幹去組建新部隊。1940年12月,施坦因納接到命令,出任新建的黨衛軍第5師師長。

黨衛軍維京師

雖然希特勒多次宣稱要把黨衛軍建成德國的第四根支柱,國防軍高層對此並不買帳。由於國防部主持徵兵,壟斷了德國國內的兵源,國防軍對黨衛軍的擴軍計畫處處摯肘。到1940年,黨衛軍只有區區一個師的規模。德國征服西歐、北歐,給黨衛軍提供了新的兵源。西線戰事結束以後,希姆萊迅速在被征服的挪威、荷蘭、比利時等國家建立納粹黨基層組織,扶植當地的親納粹勢力。希姆萊動用強大的納粹宣傳機器,號召這些國家的青年志願加入黨衛軍。
首先回響的是挪威法西斯黨首領奎斯林(Vidkun Quisling)。挪威投降以後,奎斯林組建了一個傀儡政府,呼籲挪威人加入“推翻英國的世界霸權,贏得自由和獨立的戰爭”。大約有3,000挪威人和600丹麥人志願加入黨衛軍。1940年春天,挪威和丹麥志願者組成的黨衛軍“北歐”團(SS Standarte Nordland)正式成軍。值得一提的是丹麥政府將自願加入黨衛軍的丹麥人視為叛徒,剝奪了他們的養老金。後來希姆萊親自向丹麥王室施壓,這些人的養老金才得以恢復。
希姆萊對荷蘭和比利時寄予厚望,認為兩國國民是純正的雅利安人,應該為納粹事業做出貢獻。由於荷蘭、比利時在戰爭中不堪一擊,使很多人對國家民族喪失信心,轉而追隨納粹德國。希姆萊在這兩個國家不遺餘力地宣傳鼓動,名為“黨衛軍在招呼 - 你也應該保衛家園”的傳單到處散發。1940年夏天,黨衛軍“西歐”團(SS Standarte Westland)正式組建,由荷蘭和講荷蘭語的比利時弗蘭德斯(Flanders)志願者組成。二戰期間,荷蘭共有5萬人、比利時共有4萬人加入了黨衛軍。芬蘭在1939年蘇芬戰爭中失敗,喪失了4萬平方公里領土。黨衛軍募兵總監伯格少將幾次飛往赫爾辛基,利用芬蘭的反蘇情緒為黨衛軍招兵,到1941年夏天一共有大約1千芬蘭志願者組成一個營,隸屬北歐團。
1940年9月,希姆萊宣布組建黨衛軍第5師,部隊由原VT師的“日爾曼尼亞”團,以及新建的北歐團和西歐團組成。同年12月,黨衛軍第5師正式命名為“維京”師,施坦因納出任師長。此時施坦因納面臨的最大任務,就是把這個兵源龐雜的部隊迅速捏合成一個整體,具備堅強的戰鬥力。維京師的外籍士兵每天訓練結束以後,還要去上夜校學習德語。來自不同國家的士兵對黨衛軍嚴酷訓練的接受能力也不同。荷蘭、比利時人尤其不適應普魯士風格的紀律和操練。丹麥的軍訓質量相當高,所以丹麥兵就相對駕輕就熟一些。挪威兵普遍性格內斂敏感,沉默寡言,但吃苦耐勞,在戰場上捨生忘死。施坦因納特別要求維京師的教官體諒外籍士兵的困難,因材施教。
二戰初期,德國國防軍對黨衛軍依然相當輕視。波蘭戰役的德軍總司令布勞希奇(Walther von Brauchitsch)就嘲笑黨衛軍是“穿軍裝的警察”。黨衛軍部隊因此無法得到最好的裝備,不得不使用前捷克軍隊的武器。一個例子可以說明當時黨衛軍部隊裝備之低劣:維京師的芬蘭營都是原芬蘭國防軍士兵,他們人手一支芬蘭造Suomi M1931衝鋒鎗,居然成了維京師裝備最好的部隊。直到1941年春天,國防軍仍然拒絕給黨衛軍部隊配備重炮,此事經過希特勒親自干預才得以解決。
德軍進攻蘇聯前夕,維京師下轄日爾曼尼亞團,北歐團和西歐團,每團轄3個步兵營,一個炮兵營。步兵營下屬3個步槍連,1個機槍連(裝備捷克制ZB-30和德制MG-34輕機槍),和一個炮兵連(裝備37毫米和50毫米反坦克炮各1個排,以及80毫米迫擊炮1個排)。團屬炮兵營包括1個連的75毫米輕步兵炮,1個連的150毫米重榴彈炮,1個連的47毫米自行反坦克炮,1個連的75毫米自行野戰炮,和1個連的37毫米高射炮。在隨後的東線血戰中,黨衛軍部隊的表現讓國防軍將領刮目相看,很快每個師都配備了一個坦克營。1943年夏天,黨衛軍希特勒衛隊師、帝國師、骷髏師和維京師相繼換裝成為裝甲師。到此黨衛軍部隊的戰鬥力終於得到了國防軍的普遍認可。

進軍高加索

1941年6月底,維京師隸屬德軍南方集團軍群,向烏克蘭進軍。7月初,基輔戰役正式打響,德軍南方集團軍群為了全殲烏克蘭的蘇軍西南方面軍,以裝甲部隊為箭頭組成的幾個突擊群向蘇軍防線縱深挺進,其中克萊斯特上將(General von Kleist)指揮的第一裝甲集團軍向基輔南側的烏曼(Uman)突擊,由維京師掩護其左翼。8月18日,蘇軍第6、12、18集團軍25個師在烏曼被包圍,苦戰6天以後殘部約10萬人投降。隨後維京師長驅直入數百公里,於9月7日攻克了第涅伯河畔的重鎮第涅伯佩特羅斯克(Dniepropetrovsk),而北歐團渡過第涅伯河在東岸的卡緬科夫(Kamenkov)建立了一個橋頭堡。在這裡維京師經受了參戰以來最嚴峻的考驗。
由於卡緬科夫的得失關係到蘇軍西南方面軍的命運,蘇聯統帥部下死命令必須奪回卡緬卡。集結在附近的蘇軍第38集團軍是大本營預備隊,剛剛調來增援烏克蘭前線。從9月8日開始,該集團軍的8個步兵師向卡緬科夫發動猛烈進攻。在內務部隊督戰下,蘇軍不斷發動團級規模的人浪衝鋒,前仆後繼,維京師承受了極大的壓力。更糟糕的是,第涅伯佩特羅斯克有一所炮兵學校,蘇軍炮兵在這附近演練多年,對每個地方的坐標都了如指掌,戰鬥中頻繁以超乎尋常的準確炮火襲擊德軍陣地。維京師官兵在陣地防守戰中表現得沉著冷靜,精確布置火力網大量殺傷蘇軍士兵。激戰3天以後,蘇軍第38集團軍失去進攻能力,不得不撤出戰場。9月12日,德軍第一裝甲集團軍通過卡緬科夫向北包抄,徹底截斷了蘇軍西南方面軍的退路。19日,史達林終於同意西南方面軍突圍,但為時已晚。到26日基輔戰役結束,蘇軍西南方面軍最後只有15萬人成功突圍,方面軍司令基爾波諾斯大將在突圍中陣亡,66萬5千蘇軍官兵被俘。英國著名軍事史學家裡戴爾 ▪ 哈特稱基輔戰役是“一個空前的傑作”。
基輔戰役結束以後,德軍長驅直入,於10月24日攻克重鎮哈爾科夫,11月21日兵臨羅斯托夫(Rostov)城下。羅斯托夫位於頓河的入海口附近,是通向高加索地區的門戶。黨衛軍希特勒衛隊師和維京師在羅斯托夫成為強弩之末。羅斯托夫守軍是黨衛軍的蘇聯翻版 - 蘇聯內務部隊(Soviet NKVD Troops)。這些部隊雖然缺乏重武器,但鬥志旺盛,死戰不退,和德軍逐街逐戶地廝殺,用步槍、衝鋒鎗 、手榴彈和莫洛托夫燃燒瓶頑強抵抗,並不時組織敢死隊發動反衝鋒。攻進城裡的德軍沒幾天就被趕了出來,不得不後退十幾公里布防。
1941年冬天是俄國百年不遇的寒冬,侵蘇德軍在嚴寒和蘇軍的強勁反擊下全線後退。到1942年開春,德軍東線162個師里,只有8個師仍然具有進攻能力。面對這種情況,希特勒改全線進攻為重點進攻,將1942年夏季攻勢集中在高加索方向。德軍的攻勢有兩個箭頭,鮑盧斯上將率領第6集團軍進攻史達林格勒,而克萊斯特的第一裝甲集團軍向高加索油田進軍。此次戰役目的非常明確,希特勒對鮑盧斯說:“如果我得不到高加索的油田,這場戰爭就打不下去了。” 1942年7月,德軍再次向羅斯托夫發動進攻。這次羅斯托夫守軍喪失鬥志,棄城後撤,高加索的門戶終於打開了。事後史達林怒不可遏,將擅自撤退的軍官將領百餘人槍斃。8月初,德軍攻入庫班油田,德國最高統帥部派了一群石油專家跟隨部隊行動,任務是考察和維護油田設施。這幫人的車隊在路上遭遇蘇軍伏擊,結果全部喪命。事實上蘇軍撤退前將油田徹底破壞,占領庫班期間德軍一滴油也沒有打出來。
9月底,維京師接到克萊斯特的命令,作為第一裝甲集團軍的攻擊箭頭向格羅茲尼進軍。從一年前的後衛部隊到現在的突擊箭頭,維京師強悍的戰鬥力終於得到了國防軍的承認。雖然起初維京師進展順利,但隨著蘇軍來自遠東地區的增援部隊不斷到達高加索地區,德軍的兵力明顯不足,開始舉步唯堅。此時蘇聯每個月生產的主戰坦克達到1,200輛,蘇軍部隊的火力越來越強。維京師面對裝備大量T-34坦克和卡秋莎火箭炮的蘇軍步兵師和內務部隊的抗擊,很感力不從心。雖然不久維京師就換裝成為裝甲擲彈兵師,接收一個營的馬克四型坦克,但只是杯水車薪而已。僵持到12月,維京師不得不撤回庫班地區。這期間鮑盧斯的第6集團軍在史達林格勒灰飛煙滅,導致德軍全線潰退。1943年2月14日,德軍放棄羅斯托夫,向第涅伯河撤退。蘇聯軍事委員會委員赫魯雪夫中將向統帥部報告:“在靜靜的頓河河畔的堡壘羅斯托夫上空,蘇維埃的紅旗又在驕傲地飄揚。”

浴血科爾松

1943年3月,黨衛軍第3裝甲軍正式組建,部隊由維京師和北歐團擴編而成的北歐師(11th SS Freiwilligen Panzer Grenadier Division ’Nordland’)組成,施坦因納出任軍長,吉爾(Herbert Otto Gille)繼任維京師師長。由於北歐師充斥著來自德國和荷蘭的新兵,尚未形成戰鬥力,施坦因納請求將其調到南斯拉夫承擔清剿游擊隊的任務,以積累作戰經驗。維京師被抽走北歐團和一批骨幹,兵力大減,此時“瓦羅尼恩”突擊旅(SS-Sturmbrigade ’Wallonien’)的加盟就如同雪中送炭一般。
二戰期間,黨衛軍在比利時的募兵行動遇到不少困難。比利時有兩大族裔,分別是講荷蘭語、信奉新教的弗蘭德斯人(Flemish),和講法語、信奉天主教的瓦盧恩人(Walloons)。最初希姆萊認為弗蘭德斯人是純正的雅利安人,而瓦盧恩人就混有拉丁民族的血統,因而黨衛軍的大門只向弗蘭德斯人開放。弗蘭德斯人只是比利時少數民族,提供的兵源有限。隨著戰局的發展,德軍兵力越來越捉襟見肘,不得不降低種族標準,只要政治思想過硬就行了。這樣“瓦羅尼恩”軍團就應運而生。
“瓦羅尼恩”軍團的創始人是比利時法西斯黨派“雷克斯運動”(Christus Rex Movement)領袖德蓋爾(Leon Degrelle)。德蓋爾大概是黨衛軍外籍部隊里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此人是記者出身,儀表堂堂,博聞雄辯,充滿領袖魅力。1936年希特勒會見德蓋爾,對他非常欣賞,說道:“如果我有一個兒子,我希望他象你一樣。” 德軍攻占比利時以後,德蓋爾的法西斯黨派實力大漲。德蓋爾一心想加入德軍,屢次被拒絕,理由總是“你的政治任務更重要。” 蘇德戰爭爆發以後,德蓋爾再次請纓,終於獲準,組建了瓦羅尼恩志願軍團。雖然該部隊官兵都是德蓋爾的黨徒,德蓋爾卻以缺乏軍事經驗為理由拒絕擔任官職,執意從列兵乾起。此後德蓋爾在戰場上表現英勇,從列兵一步一步地升至上校,並被授予騎士鐵十字勳章加佩橡樹葉,他是唯一一個獲此殊榮的外國人。1943年秋天,“瓦羅尼恩”軍團獲得黨衛軍“瓦羅尼恩”攻擊旅(SS Sturmbrigade ’Wallonien’)的番號,在旅長利伯特(Lucien Lippert)率領下前往科爾松(Korsun)和維京師會合。瓦羅尼恩旅雖然只有4個步兵營約2千人的兵力,但裝備很好,擁有一批自行火炮和坦克殲擊車。該部隊的到來受到維京師熱烈歡迎。
庫爾斯克會戰結束以後,德軍元氣大傷,不得不轉攻為守。希特勒痛切感到德軍裝甲部隊的短缺,不惜血本將幾支黨衛軍精英部隊全部升級為裝甲師。維京師間1943年10月接受大批新裝備,在原來一個營的馬克4型坦克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個營的豹式坦克,和一個營的海澤(Hetzer)坦克殲擊車,100毫米以上重炮全部更換成自行火炮。入冬以後,蘇軍在科爾松地區集結三個方面軍約60萬人發動鉗形攻勢,企圖圍殲這裡的15萬德軍。1944年1月5日,科涅夫大將率領的烏克蘭第2方面軍從南側發動進攻,經過激戰於1月28日和瓦圖京的烏克蘭第1方面軍會師,包括維京師在內的6萬德軍被團團包圍在科爾松地區,史達林格勒的慘劇似乎又要重演。
擅長紙上談兵的希特勒在地圖上勾畫出一個大膽構想,他再次嚴令科爾松德軍固守待援,同時命令南方集團軍群司令官曼斯坦因組織精銳裝甲部隊解圍,裡應外合殲滅圍困科爾松的蘇軍。解圍的任務交給胡伯中將(Hans Valentin Hube)的第3裝甲軍。第3裝甲軍下屬國防軍第1、16、17裝甲師和黨衛軍希特勒警衛旗隊裝甲師,是曼斯坦因手中的王牌部隊。曼斯坦因發誓不讓史達林格勒的慘劇重演,他一面命令胡伯不惜一切代價突破蘇軍重圍,一面懇求希特勒允許科爾松德軍撤退,希特勒不予理睬。胡伯言簡意賅地發電給被圍困的德軍司令官:“我來了。” 第3裝甲軍果然不負眾望,成功地在蘇軍防線上打開一條通道,直達科爾松南面十幾公里的的列斯揚卡(Lysyanka)。到此時德軍統帥部上上下下都已經明白在科爾松擊破蘇軍無異於白日做夢,能把困在裡面的德軍解救出來就很不錯了。曼斯坦因違抗希特勒的命令,指示科爾松德軍向南突圍和第3裝甲軍會合。希特勒事後才勉強批准了這個指令。
2月17日清晨4點,被圍德軍丟棄了幾乎所有重武器,以黨衛軍部隊為前鋒,在夜幕的掩護下組成兩個縱隊向列斯揚卡方向突圍。蘇軍在德軍的突圍方向擺了五道阻擊線,前兩道是步兵,第三道是炮兵,第四、五道分別是坦克和騎兵。德軍突破蘇軍前三道防線時僅遭遇微弱抵抗,都以為已經安全脫險,個個朝天鳴槍,歡呼雀躍。早上6點,埋伏多時的蘇軍坦克和騎兵衝進毫無防備的德軍隊伍,開始了一場大屠殺。蘇軍坦克排成密集的隊形,根本不用開火,直接向德軍隊伍碾壓過去,而騎兵跟在後面,追逐消滅逃散的德軍士兵。德蓋爾在回憶錄里這樣記述當時的情景:“救護卡車被頂翻,裡面的傷員被甩到雪地上。蘇聯坦克象海浪一樣掃過車隊,將卡車撞翻,從拖車和馬車上碾壓過去,象壓碎一個個火柴盒,士兵和馬匹都碾為肉泥。這時幾輛蘇聯坦克的履帶被汽車殘骸卡住,動彈不得,我們才趁機逃脫。” 兩萬德軍在突圍中喪生。
此時維京師官兵可能是唯一仍有戰鬥力的部隊。日爾曼尼亞團士兵用手雷炸毀了24輛蘇軍坦克,硬是殺出一條血路。可是德軍的惡夢依然沒有結束,殘餘的部隊被水流湍急的提基什河(Gniloy Tikich River) 擋住去路,而河對岸還有蘇軍4輛T-34坦克和數十挺機槍火力封鎖,向慌不擇路的德軍官兵傾瀉彈雨,在這條河裡喪生的德軍達數千人之多。最後安全突圍的德軍大約有3萬4千人,其中包括維京師官兵4千5百人。瓦羅尼恩旅2千官兵只有632人倖存下來,旅長利伯特陣亡,遺體被士兵們裹在雨衣里扛了回來。九死一生的德蓋爾繼任旅長。科爾松成為繼庫爾斯克之後又一個坦克墳場,共有800輛蘇聯坦克和300輛德國坦克的殘骸散布在這一地區。
此戰以後維京師撤到波蘭休整,接收新兵和裝備,逐漸恢復了元氣,這期間瓦羅尼恩旅離開維京師,擴編為黨衛軍第28裝甲擲彈兵師。1944年夏天,蘇軍集結160個師,4千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在6千架飛機的掩護下發動“巴格拉季昂”攻勢(Operation Bagration),德軍中央集團軍群38個師被消滅了28個,官兵傷亡40萬人。維京師被急忙調往華沙,扼守重鎮比亞里斯托克(Bialystok)。這期間黨衛軍第4裝甲軍成立,吉勒擔任軍長,下轄維京師和骷髏師。施坦因納的黨衛軍第3裝甲軍(下屬北歐師和國防軍第14裝甲師)調到波羅的海地區作戰。

困獸猶鬥

戰爭進行到這個階段,蘇軍在東線已經掌握了絕對的主動權。某些德軍部隊雖然能夠在局部暫時遏制蘇軍攻勢,擁有兵力絕對優勢的蘇軍只需要更換進攻點,就能夠從千瘡百孔的德軍防線找到突破口。蘇軍第二坦克集團軍在距離華沙十幾公里的地方突然遭到德軍迎頭痛擊,陣亡3千人,被俘6千,損失坦克百餘輛。蘇聯戰後出版的《偉大的衛國戰爭》一書中有這樣的記述:“在華沙城下我軍的攻勢驟然停止。德國統帥部投入了一批最優秀的部隊阻止我們的攻勢,敵人的防守異常頑強。要知道我們的步兵和坦克部隊在此前的戰役里損失很重,部隊缺乏彈藥和汽油,炮火的準備也不足. . . ” 擊退蘇軍第二坦克集團軍的德軍部隊就是黨衛軍維京師。此時華沙附近集中了一批德軍最精銳的部隊,包括裝備了新型“虎王”坦克的黨衛軍維京師、骷髏師,“赫爾曼 ▪ 戈林”傘兵師,和國防軍第4、19裝甲師。
面對德軍沿維斯杜拉河(Vistula River)建立的堅固防線,蘇軍停滯不前,戰況在此膠著一直到1945年春天。10月間,波蘭抵抗力量在華沙發動起義,期望城外的蘇軍能夠裡應外合。但史達林命令蘇軍按兵不動,坐視波蘭抵抗力量的覆滅。起義失敗後大約兩萬波蘭游擊隊員陣亡,平民死亡20萬人,華沙成為一片廢墟,波蘭抵抗運動領導層幾乎被消滅殆盡。波蘭戰局僵持不下之時,蘇軍將攻擊方向轉到南面。1944年8月底,蘇軍攻入羅馬尼亞,9月底攻入保加利亞,10月初狄托的南共游擊隊勝利進入貝爾格勒。到聖誕節,布達佩斯7萬德國、匈牙利守軍被蘇軍包圍,危在旦夕。希特勒對匈牙利的油田念念不忘,又在地圖上策劃了一次攻勢,企圖把蘇軍從匈牙利趕出去。1945年1月1日,希特勒跳過戰區司令官古德里安,直接命令華沙附近的黨衛軍第4裝甲軍南進700公里,解救布達佩斯守軍。
維京師的日爾曼尼亞團和西歐團組成兩個戰鬥集團(Kampfgruppe),向布達佩斯外圍蘇軍發動正面強攻。面對數倍於己的蘇軍,維京師再一次展現出超強的戰鬥力,向蘇軍防線不同地段發動一次又一次試探性進攻,終於找到一個薄弱點突破進去。1月11日,黨衛軍第4裝甲軍攻至布達佩斯機場,離市區僅僅21公里,城內德軍欣喜若狂。正在此時,希特勒又有了新的打算。布達佩斯西南方100公里的巴拉頓湖地區有蘇軍10個師正和德軍僵持,希特勒立刻命令第4裝甲軍折向西南,配合第2裝甲集團軍圍殲這些蘇軍部隊。這個異想天開徹底斷送了布達佩斯守軍的生機。蘇軍立刻向巴拉頓湖地區集結大批裝甲部隊,德軍的圍殲計畫很快流產。黨衛軍第4裝甲軍在傷亡7千人(包括51名校級以上軍官)以後,不得不向奧地利撤退。2月13日,布達佩斯7萬守軍全軍覆沒,僅僅700餘人逃生。
1945年3月25日,蘇軍攻入奧地利。維京師、希特勒衛隊師和國防軍第17步兵師擔負起保衛維也納的任務。雖然此時只有幾千人的兵力,維京師官兵依然鬥志旺盛,炸毀橋樑,埋設地雷,利用地形以反坦克火箭筒頻繁伏擊蘇軍裝甲部隊。維京師的頑強抵抗使蘇軍第6近衛坦克軍損失慘重,每個坦克團都只剩下不足10輛坦克。這些局部勝利都於事無補,第三帝國氣數已盡。黨衛軍北歐師參加了柏林保衛戰,這些外籍士兵忠實履行了對希特勒的誓言,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因為他們知道落到俄國人手裡也是死路一條。
納粹德國投降以後,維京師最後一任師長烏爾里希(Karl Ullrich)解除了外籍官兵的入伍誓言,允許他們自謀生路。絕大多數官兵結伴西行,向美軍投降,在巴伐利亞的戰俘營里得到禮遇。1945年9月,巴伐利亞戰俘營解散,維京師官兵都回到了各自的故鄉。瓦羅尼恩師堅守奧得河一線,忠實地執行了希特勒“戰至最後一人”的命令,全師僅有35人活了下來。德蓋爾率領這些人逃到丹麥哥本哈根,企圖召集他的雷克斯黨徒組織地下抵抗運動。不久盟軍解放丹麥,德蓋爾駕駛飛機逃到西班牙,在弗朗哥的庇護下安度餘生。比利時缺席審判德蓋爾死刑,並幾次試圖引渡他回國未果。德蓋爾1994年去世,享年87歲。德蓋爾死不改悔,生前經常身穿黨衛軍上校軍服,佩戴騎士鐵十字勳章出現在公共場合。有人問他此生有何遺憾,他答道:“只可惜我們輸掉了戰爭。”

老兵不朽

施坦因納以愛兵如子著稱,贏得了麾下官兵真心的愛戴。一個在維京師服過役的瑞典籍士兵在1945年3月又見到了施坦因納,他後來深情地回憶道:“當施坦因納將軍走近時,他刻板的臉上立刻迸發燦爛的笑容,他認出了我。他離開部隊已經有一年多了,此間一定見過無數的新面孔,但他依然記得我,並叫出了我的名字。”
1945年,施坦因納的黨衛軍第3裝甲軍在波羅的海地區作戰。2月間,蘇軍克服波蘭,愛沙尼亞的德軍被截斷退路。施坦因納利用他在德國海軍里的關係,將8萬德軍官兵和他們的家屬從塔林港(Tallinn)海運回德國。隨後施坦因納出任第11裝甲集團軍司令官。4月中旬,希特勒命令施坦因納率部向柏林進攻。在希特勒的幻想中,施坦因納將是柏林的救星,力挽狂瀾擊破圍城的百萬蘇軍。他並不知道,此時的第11裝甲集團軍只是數千殘兵敗將而已。施坦因納已經清醒地認識到戰爭敗局已定,於是竭盡全力保全部隊,不願做無謂的犧牲。第11裝甲集團軍一直拖到4月24日才向蘇軍發動進攻,一遇到蘇軍反擊就立刻後撤。不久德國投降,施坦因納率部朝易北河撤退,最後向英軍投降。
戰後施坦因納相當活躍,頻頻在前黨衛軍官兵的聚會上亮相。1951年,豪塞爾組織黨衛軍老兵社團HIAG,應邀加盟的前黨衛軍將領有施坦因納、庫姆、吉勒等人。HIAG發展成一個非常有實力的遊說集團,成功說服西德政府向前黨衛軍官兵補發軍人養老金,並從1945年算起。HIAG還擁有一個財力雄厚的基金,用來尋找戰爭中失蹤的黨衛軍官兵,以及援助他們的家屬。施坦因納於1966年去世,他的戰友成立了一個名為“施坦因納同志會”(Kameradenwerk Korps Steiner)的組織紀念他。施坦因納同志會的會員遍布荷蘭、瑞典、挪威、丹麥和波羅的海國家,直到現在還每隔一年舉行一次為期三天的盛大聚會。

人員編制

“維京師”著名之處並不僅在於它是一個狂熱和善戰的師團,還在於它的很大一部分成員並非德國人,而是從西歐和北歐許多國家來的外籍志願者。以下列出了一些“維京師”中外籍人員的概要情況:
荷蘭: 631個荷蘭人在1941年6月加入了“西方(Westland)”步兵團。
弗蘭芒人 (說服蘭芒語的比利時人): 人數不詳,主要在“西方”步兵團。
挪威: 1941年6月22日時共有294個挪威人在“北方Nordland”步兵團服役。一些訊息說挪威人還組成了一個獨立的武裝黨衛隊外籍裝甲擲彈兵營,但也有人說此營是“北方”步兵團的一部分,而不是獨立單位。
丹麥: 1941年6月時共有216個丹麥人在“北方(Nordland)”步兵團服役。有訊息說一個獨立的丹麥單位(名稱即為“丹麥”)成立過,但未得到證實。
瑞士: 同樣存在不同的說法,爭論在於瑞士人是以一個獨立單位作戰的還是僅僅為“維京師”貢獻了800人。
芬蘭: 1941年時師中共有421個芬蘭人,另一個芬蘭志援營在1942年加入。
瑞典: 人數不詳。
愛沙尼亞: 愛沙尼亞人組成了武裝黨衛隊“納瓦(Narwa)”裝甲擲彈兵營。
沃倫涅人(Wallonian): (說法語的比利時人)- 服役於武裝黨衛隊“沃倫涅”突擊旅。
Volksdeutsche(德裔非德國人): 在巴爾幹地區作戰時,一些該師的補充人員來自Volkdeutsche以及一些其他地方。

歷任師長

武裝黨衛隊上將菲利克斯·施坦因納(Felix Steiner),40年12月1日 - 43年5月1日
武裝黨衛隊上將赫爾貝特·吉勒(Herbert Gille),43年5月1日 - 44年8月6日
武裝黨衛隊上校埃德蒙得·德賽霍芬(Edmund Deisenhofer),44年8月6日 - 44年8月??日
武裝黨衛隊上校魯道夫·繆倫肯普(Rudulf Mühlenkamp),44年8月??日 - 44年10月9日
武裝黨衛隊上校卡爾·烏爾里希(Karl Ullrich),44年10月9日 - 45年5月5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