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絳唇·一種蛾眉》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所作的一首詞。開頭以“蛾眉”、“下弦”、“初弦”等形象隱喻所思之人的情貌,清新而婉曲。下片皆以景語出之,化情思為景句,又含蘊要眇之至。全詞體現了詞人和妻子的感情至深,將詞人對妻子的懷念以及不捨表達地淋漓盡致。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點絳唇·一種蛾眉
- 作品別名:點絳唇·對月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出處:《納蘭詞》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納蘭性德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語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點絳唇1
一種2蛾眉3,下弦4不似初弦5好。庾郎6未老,何事傷心早?
素壁7斜輝8,竹影橫窗掃。空房悄,烏啼9欲曉,又下西樓了。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 點絳唇:詞牌名。此調因江淹《詠美人春遊》詩中有“白雪凝瓊貌,明珠點絳唇”句而取名。雙調四十一字。上闋四句,下闋五句。
- 一種:猶言一樣、同是。
- 蛾眉:蠶蛾的觸鬚彎曲細長,故用以比喻女子的眉毛。此借指月亮。
- 下弦:指農曆每月二十三日前後的月亮。
- 初弦:即上弦,指農曆每月初八前後的月亮,其時月如弓弦,故稱。古人以蛾眉代指女人的眉毛,又以上弦、下弦之月代指女人的眉毛下垂或上彎。
- 庾(yǔ)郎:即庾信,南北朝後周人,駢文寫得尤好,著有《傷心賦》,傷其女兒與外孫相繼而去時的悲傷。詞人二十三歲喪妻,故以庾信自況。
- 素壁:白色的牆壁、山壁、石壁。
- 斜暉:指月光。
- 烏啼:烏鴉鳴叫。又下西樓:指月落。
白話譯文
同樣的蛾眉月,但下弦之月就不如上弦月好。就像那愁苦之時下垂的眉毛不如歡樂時上彎的眉毛好一樣。被滯留在北國的庾信年紀未老,為何過早地開始傷心呢?
白色牆壁上落下月亮的餘暉,竹影在窗欞間輕輕搖曳。相思的人獨守空閨,直到烏鴉聲起、清曉將至,月亮也落下來了,徒留一人對影憑弔。
創作背景
該詞具體創作年份未知。康熙十六年(1677年)盧氏因難產不幸去世,盧氏死後,納蘭便陷入無盡的悲痛與懷念之中,悼亡之詞大興,這首詞就是其中一首。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此篇《點絳唇》汪刻有副題:對月。而從詞中所抒寫之情景看,確如副題,此作是一首對月傷懷、淒涼幽怨之作。
上片寫到“蛾眉”、“下弦”、“初弦”,都指代的是明月,而明月在古典詩詞中都被歷史賦予了相思之情。這樣的冷清的下弦月掛在天空,本身就是容易使人傷感的意境,詞人又將其與滿月比較,便奠定了整首詞的悲戚的色彩。古人每每見到殘破的、不圓滿的景象都會有一種傷感的情懷。 “庾郎未老,何事傷心早”這句中“庾郎”是詞人藉以自喻,借庾信的人生際遇表現了自己現在的狀況,還表明了他自己此時此刻的孤單與寂寞,詞人此刻還正值壯年,正是人生的大好時光,本該是意氣風發的時候,然而對妻子的思念卻讓他的心境蒼老了幾十歲,已經失掉了許多人生中該有的樂趣。這一切都表明了詞人此時此刻客居異地時的孤寂思鄉之情,看到的這一切景色都讓他感到傷心惆悵,以至於產生了難以排解的寂寞。
下片都是寫景,以景寓情的手法在宋詞中運用得比較多,這句描繪了詞人此時居住的地方的景色,詞人化情思為景句,將一切的思念都寄托在了眼前的景色之中,寓情於景又含蘊杳渺之致。
“素壁斜輝,竹影橫窗掃。”月光靜靜揮灑在淡雅的牆壁上,竹影繚繞,交錯地映在上面,讓人感覺他們很是孤單。一個“掃”字,更加豐滿了這些靜物的意象,有一種靜中有動的感覺。“空房悄,烏啼欲曉”,靜寂的房屋中仿佛又響起了那悲切的啼叫,那悲涼的聲音在房間縈繞,久久不能散去,充斥著詞人的耳膜,而詞人又想到已經亡故多年的妻子,睹物思人,料想她如果還是健在,一定會在家中的樓上盼望自己能夠回去,而自己此時卻在異地他鄉,與她有千里之遙,更是久久不能歸家,這一切都說明了妻子對自己的相思之情,詞人借妻子來表明自己的思人、思鄉難耐的情懷。而此處與其說是描寫了一間空蕩蕩的屋子,不如說是描寫了詞人的心房,那種心中空空如也、無依無靠的感覺,從更深的層次抒發了詞人的悲痛。詞末句“又下西樓了”,一個“又”字表明了詞人對已故妻子的思念之痛每日都在折磨自己。月亮在拂曉時候隱去,這是大自然的規律,千百年來從未變過,然而每當此時,詞人的心都會沉浸在一種思念的悲傷中,此處一句,更讓通篇那種離愁別緒抒發得淋漓盡致。
名家點評
現代作家張草紉《納蘭詞箋注》:“庾信著有《傷心賦》,其序曰:‘一女成人,一外孫孩稚,奄然玄壤,何痛如之。既傷即事,追悼前亡,唯覺傷心,遂以傷心為賦。’此詞可能作於妻子盧氏死後不久,故有‘未老’、‘傷心’、‘空房’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