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革命根據地史

黔東革命根據地史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在黔東創建革命根據地的史書,介紹了黔東蘇維埃運動的民眾基礎,黔東革命根據地的形成,黔東革命根據地的革命武裝建設,黔東革命根據地的財政經濟建設等。

基本介紹

  • 書名:黔東革命根據地史
  • 作者:中共銅仁地委黨史研究室
  • 類別:歷史
  • 頁數:428頁
  • 出版社中共黨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5年12月
  • 開本:32開
  • 主編:柳文榮
概況,目錄,黔東革命根據地簡介,

概況

這是一部全面反映土地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在黔東創建革命根據地的史書,介紹了黔東蘇維埃運動的民眾基礎,黔東革命根據地的形成,黔東革命根據地的革命武裝建設,黔東革命根據地的財政經濟建設等。

目錄

導言
第一章 黔東蘇維埃運動的民眾基礎 ……………(4)
第一節 民主革命洪流對黔東人民的影響 ………(4)
第二節 黔東人民的抗爭和如火如荼的“神兵”運動… (11)
第二章 黔東革命根據地的形成…………………(21)
第一節 紅三軍從湘鄂西轉戰進入黔東…………(22)
第二節 湘鄂西中央分局楓香溪會議……………(29)
第三節 蘇維埃政權建設的法律依據……………(36)
第四節 蘇維埃政權的普遍建立…………………(42)
第五節 黔東特區革命委員會(省政府)的誕生…(52)
第三章 黔東革命根據地土地革命運動的蓬勃開展……(58)
第一節 黔東的社會狀況及土地分布情況………(59)
第二節 土地革命的實踐及成果…………………(61)
第三節 土地革命的特點和意義…………………(94)
第四章 黔東革命根據地的革命武裝建設………(102)
第一節 加強革命武裝建設的基本措施…………(102)
第二節 紅軍及地方工農武裝的發展……………(106)
第四節 保衛(自衛)組織的建立…………………(120)
第五章 黔東革命根據地黨的建設和民眾團體建設…(128)
第一節 軍隊和地方黨組織的恢復和發展………(128)
第二節 根據地民眾團體建設……………………(140)
第六章 黔東革命根據地的財政經濟建設………(150)
第一節 財政經濟工作機構………………………(150)
第二節 財經工作的指導思想、原則和基本方針……(152)
第三節 財經工作的實踐…………………………(157)
第四節 財經制度及紀律…………………………(182)
第七章 黔東革命根據地統戰、民族政策的實施及其他事業的發展……(203)
第一節 統一戰線事業的開創和發展……………(203)
第二節 民族政策的制定與實施…………………(210)
第三節 其他事業的發展…………………………(218)
第八章 黔東革命根據地的武裝鬥爭及反“圍剿”重大勝利……(235)
第一節 根據地武裝鬥爭的開展…………………(236)
第二節 湘鄂西中央分局擴大蘇區方針、任務的制定……(241)
第三節 根據地反“圍剿”鬥爭部署及重大勝利………(244)
第九章 紅二、紅六軍團木黃勝利會IJ幣…………(252)
第一節 任弼時肖克王震紅六軍團西征人黔……(254)
第二節 石阡甘溪戰役……………………………(258)
第三節 賀龍、關向應率紅三軍主力南下接應…(269)
第四節 木黃會師及其重大意義…………………(273)
第十章 黔東革命根據地的拓展…………………(281)
第一節 紅二、六軍團策應中央紅軍戰略轉移…(281)
第二節 黔東革命根據地軍民的堅守與鬥爭……(288)
第三節 紅二、六軍團長征進黔東再播革命火種……(310)
第十一章 黔東革命根據地的歷史地位和作用……(334)
第一節 根據地的歷史地位和重要貢獻…………(335)
第二節 根據地的優良傳統和基本經驗…………(345)
附錄…………………………………………………(356)
後記…………………………………………………(427)

黔東革命根據地簡介

黔東革命根據地,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簡稱紅三軍)在賀龍夏曦關向應的率領下,於1934年5月至7月與黔東人民共同開創的。根據地位於貴州省東北部,包括貴州的沿河、印江德江松桃四川酉陽秀山等縣毗鄰地域,方圓200餘里,當年人口數10萬。
根據地的首府位於沿河縣譙家鎮土地灣。根據地的最高權力機關黔東特區革命委員會,時稱“省政府”、“聯縣政府”,下轄區革命委員會(區蘇維埃政府)和鄉蘇維埃政府。到9月上旬,蘇區已發展到17個區及100多個鄉。
根據地組建了五個獨立團,其中屬於沿河縣內的有兩個獨立團。收編“神兵”組建黔東縱隊,並在此基礎上組建黔東獨立師
黔東革命根據地創立以後,紅三軍得到了迅猛發展和壯大,並為與紅六軍團勝利會師創造了條件。1934年夏,湘贛根據地紅軍的反“圍剿”作戰已處於困難境地。7月23日,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命令紅六軍團離開湘贛根據地,作為長征先遣隊開始西征,於10月與紅三軍會師,紅三軍恢復了紅二軍團的稱號。
為了進一步擴大根據地,紅二、六軍團主力部隊撤離黔東,抽調一部分紅軍幹部,重新組建了紅二、六軍團黔東獨立師,繼續堅持黔東革命根據地的鬥爭,留在根據地的游擊隊和各鄉自衛隊堅持與反動勢力鬥爭長達半年之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