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腳芒箕

黑腳芒箕

黑腳芒箕別名鐵魯箕、黑腳蕨、黑骨芒箕、大豬毛七、旱豬毛七、過壇龍。即扇葉鐵線蕨,Adiantum flabellulatum L.鐵線蕨科鐵線蕨屬植物。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扇葉鐵線蕨,植株高20-45厘米。根狀莖短而直立,密被棕色、有光澤的鑽狀披針形鱗片。葉簇生;柄長10-30厘米,粗2.5毫米,紫黑色,有光澤,基部被有和根狀上同樣的鱗片,向上光滑,上面有縱溝1條,溝內有棕色短硬毛;葉片扇形,長10-25厘米,二至三回不對稱的二叉分枝,通常中央的羽片較長,兩側的與中央羽片同形而略短,長可達5厘米,中央羽片線狀披針形,長6-15厘米,寬1.5-2厘米,奇數一回羽狀;小羽片8-15對,互生,平展,具短柄(長1-2毫米),相距5-12毫米,彼此接近或稍疏離,中部以下的小羽片大小几相等,長6-15毫米,寬5-10毫米,對開式的半圓形(能育的),或為斜方形(不育的),內緣及下緣直而全緣,基部為闊楔形或扇狀楔形,外緣和上緣近圓形或圓截形,能育部分具淺缺刻,裂片全緣,不育部分具細鋸齒,頂部小羽片與下部的同形而略小,頂生,小羽片倒卵形或扇形,與其下的小羽片同大或稍大。葉脈多回二歧分叉,直達邊緣,兩面均明顯。葉乾後近革質,綠色或常為褐色,兩面均無毛;各回羽軸及小羽柄均為紫黑色,有光澤,上面均密被紅棕色短剛毛,下面光滑。孢子囊群每羽片2-5枚,橫生於裂片上緣和外緣,以缺刻分開;囊群蓋半圓形或長圓形,上緣平直,革質,褐黑色,全緣,宿存。孢子具不明顯的顆粒狀紋飾。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00-1 100米的陽光充足的酸性紅、黃壤上。

分布範圍

產自我國台灣(台北)、福建(南靖、南平、長汀、寧化、建陽、建歐、連城、沙縣、武夷山、福州、廈門)、江西(瑞金、興國、會昌、安遠、廣昌、大余、尋部、遂川)、廣東(大埔、惠陽、增城、花縣、平遠、連南、蕉嶺、南雄、德慶、封川、和平、饒平、仁化、陽山、防城、高要、新興、豐順、樂昌、廣州、電白、信宜、珠江口沿海島嶼)、海南、湖南(江永、黔陽)、浙江(雁盪山、青田)、廣西(南寧、桂林、興安、琶寧、平樂、陽朔、橫縣、百色、憑祥、梧州、蒼梧)、貴州(三都、冊亨、望謨)、四川(縉雲山、樂山、江北)、雲南(麻栗坡、屏邊、允景洪、河口、思茅、勐海、普洱)。生於陽光充足的酸性紅、黃壤上,海拔100-1 100米。日本(九州及琉球群島)、越南、緬甸、印度、斯里蘭卡及馬來群島均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我國珠江口島嶼。

主要價值

【來源】為鐵線蕨科植物扇葉鐵線蕨,以全草入藥。四季可采,洗淨曬乾。
【性味歸經】微辛、澀,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祛瘀消腫。用於感冒發熱,肝炎,痢疾,腸炎,泌尿繫結石,跌打腫痛,骨折;外用治疔瘡,燒燙傷,蛇咬傷。
【用法用量】 1~2兩;外用適量,搗爛或研粉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