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砷中毒(Endemic Arsenism)簡稱地砷病,是一種生物地球化學性疾病。是長期飲用含砷量過高的天然水而引起的一種地方病。我國台灣省西南部一些沿海地區,泉水中的含砷量高達1.82mg/L。新疆奎屯砷中毒地區有的自流井中含砷量為0.6mg/L,均有本病流行。
由於外環境中砷含量過高,居民長期攝入過量的砷,導致人體慢性蓄積性中毒的一種新的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地方病分為飲水型和燃煤型。該病的發生是由於居住在高砷地區的人群長期經飲水、空氣、和食物攝入過量砷所致。砷中毒不僅可引起常見的皮膚損害、周圍神經損傷、肝壞死和心血管疾病等,更為嚴重的是可導致皮膚癌和多種內臟癌。我國衛生部於1992年將此病重點防治的地方病。國外有印度、孟加拉、智利、阿根廷等20餘個國家報導有飲水砷中毒,尤其在孟加拉和印度一些地區,砷中毒嚴重流行。目前飲水砷標準為0.05mg/l。我國台灣省嘉義縣和台南縣,1968年發現飲水型慢性砷中毒(烏腳病),涉及大約15萬人。我國大陸自80年代初在新疆發現飲水砷中毒以後,在內蒙、山西發現了嚴重的飲水型地方性砷中毒,此後在貴州又發現了燃煤型地方性砷中毒。據估計病區人口已達數百萬人,地砷病患者已發現17000餘人。
地方性砷中毒還未被更多人了解,病情也不完全清楚。地方性砷中毒的防治在較多方面和地方性氟中毒有相似之處,對飲水型砷中毒採取改水和理化處理。對於燃煤污染型砷中毒採取改爐灶。
基本介紹
- 中醫學名:黑腳病
- 英文名稱:Endemic Arsenism
- 其他名稱:黑足病、烏足病
- 所屬科室:外科 -
- 發病部位:足部
- 主要病因:慢性砷中毒
- 得名原因:因毛細血管損壞引起的足部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