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耳岩羚

黑耳岩羚

黑耳岩羚(學名:Raphicerus melanotis):是偶蹄目、牛科、岩羚屬的一種哺乳動物。是一種體型很小的小羚羊。肩高45-55厘米,體重8-23千克。雄性有6.5-13厘米長的尖角,皮毛顏色也比雌性深。背側均具有紅褐色的皮毛,下體為紅色,喉嚨為紅黃色。從頸背到腿的上半部綴滿白色的毛梢。耳朵很大,內側有白色放射狀條紋。側蹄很小,有時不存在,並且有小的假蹄。足腺和眶前腺均存在且發育良好。

棲息環境為乾旱的稀樹草原到潮濕的蘆葦地帶。原生棲息地是“凡波斯生物群系”。是獨居動物。用排便、排尿、足腺和眶前腺體的分泌物氣味來標記領地。主要在夜間活動,白天在灌木叢或岩石的樹蔭下休息。以葡萄葉為首選食物,還攝取草、水果、灌木、樹木和樹葉。是南非的特有物種,主要分布於開普地區。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保護措施,

形態特徵

黑耳岩羚與小岩羚非常相似,是一種體型很小的小羚羊。該物種相當矮胖,肩高45-55厘米,體重在8-23千克之間。僅雄性上有6.5-13厘米長的直形尖角,雄性的皮毛顏色也比雌性深。獸皮由堅硬而結實的毛髮組成。 成羚和幼羚的背側均具有紅褐色的皮毛,下體為紅色,喉嚨為紅黃色。從頸背到腿的上半部綴滿白色的毛梢,使這些羚羊有灰白色的外觀。從前額一直向下延伸到頸項,可以看到深色的Y形標記。耳朵很大,內側有白色放射狀條紋。側蹄很小,有時不存在,並且有小的假蹄。足腺和眶前腺均存在且發育良好。

棲息環境

喜歡在開闊的草地上覓食,而在白天則喜歡藏著茂密的灌木叢。它們的範圍從乾旱的稀樹草原到潮濕的蘆葦地帶。原生棲息地是“凡波斯生物群系”(開普植物區),居住在茂密的灌木叢中。在開普半島,可以在靠近人類活動的城市邊緣發現。有時在果園和葡萄園中遊蕩,也生活在南部卡魯的蘆葦床和河床中。

生活習性

黑耳岩羚具有領地性,每隻動物都有一個明確定義的家園。它們用排便、排尿、足腺和眶前腺體的分泌物氣味來標記附近的植物。是獨居動物,交配時有社交能力。主要在夜間活動,白天在灌木叢或岩石的樹蔭下休息,傍晚時開始活躍,在黑暗的掩護下尋找空地進食。當受到威脅時,黑耳岩羚會平躺在草地上。如果被追趕,這些動物會以之字形疾馳奔跑,並潛入一個洞中以避免被捕食。只有當被抓住時才會叫喊發生。
氣味標記是黑耳岩羚之間進行交流的主要形式。它們具有非常發達的眶前腺,可分泌出具有獨特氣味的粘性黑色物質。 但是,作為哺乳動物,很可能還有其他形式的交流。配偶,父母和後代之間以及對手之間戰鬥時會發生觸覺交流。基於身體姿勢的視覺信號也可能很重要。
葡萄樹(Grapevine shoots)是黑耳岩羚的首選食物。它們還攝取草、水果、灌木、樹木和樹葉。據報導,這些羚羊可以長時間不喝水,從食物中獲取大部分需求,在沒有水的情況下可以長期生存。

分布範圍

黑耳岩羚是南非的特有物種。分布在從祖魯蘭到開普省的小範圍內。主要限於開普地區。在開普省西部和東部的歷史範圍內,它們仍然很普遍。但很少出現於開普省北部。
黑耳岩羚
黑耳岩羚分布圖

繁殖方式

黑耳岩羚的配偶關係是一夫一妻制或一夫多妻制。沒有記錄特定的繁殖季節。全年都可以交配,但9-12月是高峰期。據報導,雄性會為了爭奪配偶而激烈交戰,不能被養殖在一起。 妊娠期6個月,每胎產一仔。尚未觀察到繁殖和飼養的其他細節,但推測與小岩羚相似,小羚羊出生後會被母親藏匿一段時間,它們生長得很快。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 ver 3.1——無危(LC)。

種群現狀

黑耳岩羚的行為通常是孤獨和神秘的,因此很少看到。在茂密的植被中尤其難以看到它們,這在火災易發地區(如西開普省的fynbos)更加嚴重(Castley和Lloyd,2013年)。對人口規模的估計很少,因此很難從個別研究或地點推斷出數據,以辨別全部的人口的狀況。一些研究也相對過時,需要更新數據。例如,Scott(1991年)研究了1985年至1987年間De Hoop自然保護區內小型羚羊的分布情況,記錄到黑耳岩羚每100公里的動物密度為0.21隻,而Steenbok(Raphicerus campestris)為2.64隻。Castley和Lloyd(2013)認為,鑒於黑耳岩羚種群相對缺乏可見性和密集的棲息地偏好,此類比較可能無法準確估計其種群數量。這再一次強調了對黑耳岩羚各分布點的亞種群進行更可靠估計的必要性。然而,所有跡象表明,黑耳岩羚“自由地”出現於保護區內外的景觀、農田、狩獵場和葡萄園中。
根據可用的棲息地,以及根據植被類型,每隻動物需要6到456公頃的面積,黑耳岩羚植物區的數量可能高達231448,低於棲息地轉化前模型中估計的322977隻(Kerley et al.2003)。這一模型估計數幾乎比先前的估計數(East 1999)高出一個數量級。開普省的最新數據表明,黑耳岩羚分布在58個省級保護區,估計總豐度為1196隻個體。利用西開普省黑耳岩羚存在或持續存在的地塊(2438個地塊)(720個地塊)數量(表明該亞種群持續存在並正在繁殖;1718個地塊),按每頭動物6至456公頃的計算密度,估計77,269公頃的保護區可以養活1704到129544隻動物。在開普敦市地區,黑耳岩羚在一些相對較小(不足100公頃)的孤立地產上以高密度出現,如假灣自然保護區、贊德夫萊、西開普大學和米勒頓賽馬場。狗和天敵的捕食減少以及普通小羚羊(Sylvicapra grimmia)缺乏競爭可能是這些密度升高的原因。

保護措施

在整個西開普省和東開普省的自然分布範圍內,黑耳岩羚一直在保護區內得到保護。在西開普省,黑耳岩羚所在的保護區約占9,104千平方米,其中5,451千平方米是省級自然保護區,1.8千平方米是地方政府級自然保護區,以及2,319千平方米是國家公園 。通過保護立法對捕獵進行規範,目的是確保承購量是可持續的。
截止2015年,黑耳岩羚生活在各保護區:桌山國家公園西海岸國家公園厄加勒斯國家公園,巴維安斯克魯夫自然保護區(Baviaanskloof)和格倫達爾自然保護區(Groendal),阿多大象國家公園(AENP),但納馬卡和坦卡瓦卡魯國家公園沒有。這是根據開普研究中心2011年根據假定分布圖(Skinner和Chimimba 2005)以及參考文獻製作的哺乳動物模型得出的。
尚無全面的黑耳岩羚亞種群趨勢數據,但認為該物種種群是穩定的(例如,空中計數表明,2008年至2014年間,巴維亞安斯克洛夫自然保護區的亞種群是穩定的),儘管有局部下降的跡象。傳聞證據表明,隨著大型食草動物數量的增加,在阿多大象國家公園的主要營地部分,黑耳岩羚的數量有所下降(Tambling et al.201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