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黑牡丹
- 拉丁學名:Ariocarpus kotschoubeyanus (Lem.) K.Schum.
- 別稱:象足牡丹
- 二名法:Ariocarpus kotschoubeyanus
- 界:植物界
- 門:雙子葉植物綱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薔薇亞綱
- 目:石竹目
- 科:仙人掌科
- 亞科:仙人柱亞科
- 族:乳突球族
- 屬:岩牡丹屬
- 分布區域:墨西哥
形態特徵
栽培技術
春季、初夏和秋季是黑牡丹的生長旺季。在管理上,嫁接的植株由於生長較快,可充分澆水,但盆土不可積水,否則會造成根部腐爛;並經常向植株噴水,增加空氣濕度;每15天左右施一次複合肥或腐熟液肥,宜淡不宜濃,並注意肥水不要濺到植株上。而播種的實生苗因生長緩慢,栽培中水、肥不宜過大,保持盆土濕潤即可,每月施一次肥就能滿足其生長所需的養分;冬季嚴格控制澆水,使植株休眠,能耐0℃的低溫,但花期會向後推遲。如濕度在10℃可繼續澆水,使植株生長並不斷地開花。每1~2年的春季換盆一次,盆土要求疏鬆、透氣、排水良好的粗顆粒,並有一定肥力和鈣質。可用腐葉土3份、粗砂4份、爐渣1份和少量的骨粉或貝殼粉等。近年有愛好者用小顆粒的蘭石或陶粒替代粗砂,效果也不錯。本種易患鏽病,栽培中要多接受陽光,予以預防;也可增施鉀肥,提高抵抗力;一旦植株感染鏽病,可用粉銹寧或其它殺真菌劑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