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址簡介
黑水城是西夏在西部地區重要的農牧業基地和邊防要塞,是元代河西走廊通往嶺北行省的驛站要道,西夏十二監軍司之一黑山威福司治所。黑水城之所以稱為“黑水”,是因為在元之前有黑水河流到這裡,形成內陸湖名居延海,漢朝時,趕走匈奴後就有屯田駐兵,現今額濟納成為居延遺址和黑水城保護基地,成為旅遊風景區。
城為長方形,全城面積超過十八萬平方米。城分為東西兩部分,西城為軍政官署和寺廟等宗教活動場所;東城則為吏民和軍隊居住區及倉庫等。城東西各有一座城門,門寬四米五。建有瓮城,瓮城門南向。城牆高十一米,牆四角加厚,成圓錐形,頂部外側建有女牆一道。城中有一條大道貫穿東西。城東南有一座方形堡子,堡東有一座高土台,台東又建有兩排房屋,外有圍牆。城外是居民的宅院。黑水城在元朝為亦集乃路,蒙古語稱哈拉浩特(黑城)。明以後城漸廢,遺址曾出土大量西夏文獻資料。
發展歷史
黑水城始建於公元11世紀初,是西夏王朝設在北部邊境的一座重要的軍事城堡,也是西夏十二軍司之一黑山威福軍司的治所,故又有“威福軍城”之稱。城堡早在西夏王朝正式建國以前就已建成。儘管城市規模較小,但因它是河西走廓通往漠北的必經之路和交通樞紐,所以,戰略地位極為重要。
在西夏建國以前,黑水城一帶就已有大量居民,在這裡耕耘牧獵、繁衍生息。西夏建國後,為了加強這一地區的管理,以防東面遼國和漠北蒙古的侵入,西夏王朝曾先後調集兩個統軍司來駐守黑水城及整個居延地區。並將大批人口遷到黑水城一帶定居,讓他們在當地屯墾造田、生產糧食,以滿足大批軍民的生活需要.
到西夏鼎盛時期時,黑水城已不再是一座單純的軍事城堡,逐漸變成一座經濟、文化都較為發達的繁榮城市。當時的黑水城內,官署、民居、店鋪、驛站、佛教寺院以及印製佛經、製作工具的各種作坊布滿了城區,一派繁榮昌盛的景象。這種情況大約持續了近200年之久。
公元1226年,北方“蒙古汗國”的成吉思汗率領大軍征伐西夏,首先攻克了黑水城,並由此南下,直取西夏的國都中興府,次年,西夏滅亡。元朝建立後,黑水城依然沿用。而且受到元朝統治者的重視。當時這一地區劃歸甘肅行省,稱“亦集乃路”元朝在這裡設定了亦集乃路總管府,管轄這一地區及西寧、山丹兩州。
由於黑水城是漠北通往內地的重要交通樞紐,元朝統治者不僅派遣了大量軍隊來黑水城駐防,還從各地遷來許多漢族和蒙古族人,來這裡與當地人共同發展農牧業生產。當時,各族人民利用額濟納河的水利資源開渠造田,經過數十年的奮鬥,先後屯田近萬畝。
元朝時期,由於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不斷增加,原來的黑水城已不能滿足需要。於是在原有城池的基礎上,對城市進行了擴建改造。擴建後的黑水城,東西寬450米,南北長380米,是原來城市面積的3倍。擴建後的城市,不僅增加了城區面積,而且加強了城市的防禦能力。當時的黑水城,城牆高達10米,城內有登城馬道7條,設有寬約6米的東、西城門兩座,並在城門外加築了瓮城。在四面城牆的外側還修築了馬面、角台等禦敵建築。
在當時的城區內,分布有街市、官署,驛站、學府、寺院等區域和百姓、官員、兵卒的住宅區;有直通城門的東、西大街和南北街巷組成的整齊街道。街道兩側,布滿了各種店鋪,有飯館、酒店、客棧、錢莊、雜貨店、衣帛行、馬具作坊等。並有馬市、柴市及交換農牧產品的互市場所。黑水城,不僅城內十分繁榮,而且在城外也有百姓集中的居民區和繁華熱鬧的街市。當時,居住在黑水城一帶的固定人口約有七八千人之多。
城名由來
黑水城,西夏城名,今內蒙古額濟納旗東北。西夏十二監軍司之一黑山威福司治所。最初是因額濟納河而得名,額濟納,原是西夏党項族語,意為“黑水”。該河來源於祁連山的雪水。每年,祁連山上融化的部分雪水,都要匯成河流,向北流向內蒙古阿拉善盟的額濟納草原,最後注入最北端的居延海中。這條由雪水匯成的河流,就是古代人稱為“黑水”的額濟納河。
黑水城,位於額濟納河下游的巴丹吉林沙漠的邊緣地帶,因旁邊有黑水河流過,所以取名為黑水城。元代時又稱“亦集乃城”、“哈拉浩特”,仍為黑色都城之意。
考古發掘
建築特點
在黑水城眾多的建築中,宗教建築是這座古城的一大特色。黑水城,曾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城市。歷史上曾建造過許多宗教寺院。有佛教、道教和伊斯蘭教等不同的建築。其中以佛教建築最多,而且占地面積也最大。在西北角的城牆上,至今還聳立著5座寶瓶似的佛塔。最高的一座達13米。佛塔是用土坯壘成,雖經數百年的風沙侵襲,今天依然聳立雲端,成為黑水城獨具魅力的標誌。
元朝時期的黑水城,不僅是一座人口眾多,經濟發達的繁榮城市,而且還是當時“北走嶺北、西抵新疆、南通河西、東往銀川”的交通要衝和元朝西部地區的軍事、政治、文化中心。
公元十四世紀中葉,這裡的情況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昔日的綠洲,被沙漠吞噬,變成了一片荒漠。昔日繁華昌盛的黑水城也變成了一座廢城。現在它們的痕跡依稀可辨。磚石,瓦塊,陶瓷殘片,鐵器,雕刻,泥佛,風化的白骨,破裂的石磨,塊壘等當年的遺物。在古城遺址的西北角上,端坐著12米高的西藏覆缽式佛塔,古樸,圓融,安詳,是黑城的標誌性建築。
城內,荒涼滿目,流沙下遍布官邸、寺廟和民居的頹垣斷壁,到處都散落著各種瓷器和碎片。黑釉刻花、白釉褐彩,以及鈞瓷和南方的龍泉瓷等等。城外還有幾座殘缺不全的喇嘛塔,像是守城的衛士肅然而立。在古城遺址的西北角上,端坐著12米高的西藏覆缽式佛塔,古樸、圓融、安詳,是黑城的標誌性建築。
出土文獻
黑水城遺址所出文獻數量眾多,其中數量最大的為西夏文、漢文寫本與印本,此外還有一定數量的藏文、回鶻文、敘利亞文以及波斯文等,卷帙浩繁,有八千多個編號,內容豐富,大多屬於西夏、宋、金、元時期之物,距今已有數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歷史,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是20世紀繼殷墟甲骨文、漢晉簡牘、敦煌文書以後又一次重大出土文獻發現。由於歷史原因,這批珍貴的文獻大部分流失于海外。
但是除收藏在俄羅斯東方學研究所聖彼得堡分所,柯茲洛夫獲自黑水城“著名的塔”中的文獻比較完整外,柯茲洛夫得自黑水城其他遺址的文獻,以及隨後斯坦因所獲黑水城文獻則基本上全是散卷、殘卷、殘片,英國國家圖書館東方部編為3949號,編號下附殘片,總共有7300件。1983年和1984年,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發掘的黑水城文獻中,漢文文獻2200件中基本上都屬於殘片或紙屑。
神秘傳說
(一)
風沙填埋一座城市也許需要更多的時間,但在當地卻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在隋朝時,有一天天氣顯得十分怪異,忙碌的人們雖然在心裡嘀咕,但都無暇深究,在沉悶的城中往返穿梭著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並高聲叫賣他背的棗梨:“棗梨!棗梨!”雖然老人叫賣得非常起勁,但由於他的要價太高而無人問津,天黑之後,老人出城而去。當時駐守此城的隋朝大將韓世龍聞聽此事覺得十分蹊蹺,百般思索之後恍然大悟:“棗梨不正是早離嗎?”遂果斷地率領全城軍民離開黑水國。果然,在人們離開不久,狂風大作,風沙從天而降,整個城池很快被沙掩埋……這一傳說還有史料記載,說韓世龍“去後一夕被沙掩埋”。
(二)
在內蒙古的民間一直流傳著一個傳說:幾百年前,在西夏國的軍事重鎮黑水城曾駐紮著一位“哈拉將軍”,他的名字叫哈日巴特爾(蒙古語,意為黑英雄),由於哈日巴特爾驍勇善戰,深得皇帝歡心,皇帝於是將自己的小女兒許配給黑將軍做哈敦(譯意夫人)。
後來,黑將軍羽翼漸豐,權勢強盛,竟然覬覦皇權,企圖一統天下。這一陰謀被公主得知,她便將黑將軍陰謀篡權的訊息報告了父皇。皇帝在盛怒之下派數萬大軍進攻黑城,懸賞捉拿哈日巴特爾。但是大軍對黑城久攻不下,為不使黑將軍逃脫,只好把黑城圍困起來。為了攻克黑城,西夏皇帝請來巫師卜卦,巫師說:“黑城地高河低,圍城官軍在城外打井無水,而城內軍民卻不見饑渴之象,肯定有暗道通水,如果將這條水道堵截,則必勝無疑。”
於是,西夏士兵用頭盔盛著沙土,在黑河上游築起一道巨大的土壩,截斷了城中水源。沒過多長時間,城中儲水耗盡,士兵饑渴難耐,只好在城的西北角打井求水,不料卻滴水未見。黑將軍看到城池危在旦夕,失敗已成定局,決定與對手進行最後的決戰。戰前為防備
萬一,他把庫內所存的80餘車黃金連同其他難以計數的珍寶全部倒入這口枯井中,又親手殺死自己的妻兒。一切處理停當之後,黑將軍便在城西北側破牆打洞,率領士兵傾城出戰,身先士卒直衝敵營,經過殊死拼殺,終因眾寡懸殊全軍覆沒,最後黑將軍自刎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