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爾主義與人格》是2024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黑格爾主義與人格
- 作者:安德魯·塞斯
- 譯者:王興賽
- 出版時間:2024年5月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頁數:159 頁
- ISBN:9787100235068
- 定價:46.00 元
- 裝幀:平裝
《黑格爾主義與人格》是2024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
《黑格爾主義與人格》是2024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黑格爾主義與人格》是塞斯所作的第二期巴爾福哲學講座(Balfour Philosophical Lectures)的講稿,是其於1886年接近冬季學期時...
在美國哲學中,新黑格爾主義頗有影響,但卻從未占過支配地位。1867年,W.T.哈里斯(1835~1909)等人在聖路易創辦了《思辨哲學雜誌》,形成了美國最高的黑格爾學派 -聖路易學派。19世紀末20世紀初,哈佛大學教授J.羅伊斯把黑格爾的絕對唯心主義與美國的人格主義及實用主義結合起來。他被認為是美國新黑格爾主義的最大代表...
格奧爾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爾(德語: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常縮寫為G. W. F. Hegel;公元1770年8月27日–公元1831年11月14日),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出生於今天德國西南部巴登–符騰堡首府斯圖加特;是柏林大學(今日的柏林洪堡大學)的校長。黑格爾時代略晚於康德,是德國19世紀唯心主義哲學的代表人物...
1818年黑格爾被任命為普魯士王國的教授,即柏林大學的哲學教授。在柏林的主要著作是《法哲學原理》。在這一時期,黑格爾還講授歷史哲學。黑格爾在歷史哲學中通過理性主宰世界這一客觀唯心主義原則,把歷史看作一個有規律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過程,從而結束了把歷史看作非理性的、一團紊亂的觀念。宗教哲學是黑格爾...
作為獨立存在的精神實體,“人格”是創造人所面對的外部世界的精神力量。同時人格主義者把個人有限的人格納入以上帝為最高主宰的世界的人格體系中,倒向了信仰主義,這是萊布尼茨的單子論和新黑格爾主義的絕對唯心主義影響的結果。人格主義者稱自己為“可知主義者”,誇大了經驗在認識論中的作用,把主體的能動作用變成了...
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理論是指在弗洛伊德的學說中,人格被視為從內部控制行為的一種心理機制,這種內部心理機制決定著一個人在一切給定情境中的行為特徵或行為模式。弗洛伊德認為完整的人格結構由3大部分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信息介紹 弗洛伊德認為完整的人格結構由3大部分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所謂本我,就是...
是從新黑格爾主義出發研究和改造黑格爾衍學的著作。該書所理解的宇宙論指把研究純粹思想所得出的先天結論運用於經驗得知的主觀材料,所涉及的問題不是舊形上學所了解的宇宙論,包含更廣的範圍。在人的不朽問題上論述了絕對與個人之間的關係,認為這是一與分殊的關係,絕對實在是一,有限的自我是分殊,兩者辯證統一...
絕對主義有時也作為現代西方哲學中新黑格爾主義的絕對唯心主義的別稱。起源與發展 起源於17-19世紀在歐洲出現的具有絕對權力的君主統治的國家形態。隨著中世紀封建經濟開始解體,商品經濟滲透農村,以手工業的發展為基礎,城市開始發達,農民對封建領主的反抗日益強烈。另一方面,依靠行會制手工業和商業的資產階級也成長起來...
新黑格爾主義者在“復興黑格爾”的口號下,繼承和發展了G.W.F.黑格爾哲學中的神秘主義傾向和維護君主制度的國家學說。第二次世界大戰 這個時期,西方流行的主要哲學流派有:新實在論、實用主義、人格主義、邏輯原子論、邏輯實證主義、現象學和存在主義。新實在論形成於20世紀初,它在奧地利以F.布倫塔諾 (1838~1917)...
黑格爾認為,物質是“絕對理念”否定自身的結果,世界和人是“絕對理念”為了自我完成的邏輯發展的產物。在黑格爾的唯心主義體系中,理念是內在的東西,物質世界是外在的東西,理念到物質世界的轉化就是“外化”。人格理論解釋 外化這個概念與弗洛伊德的投射的自我防禦機制相類似,但它更具有普遍性的意義。外化是一種個人...
生命哲學是對19世紀中期的黑格爾主義(見德國古典哲學)和自然主義或唯物主義的一種反抗。生命哲學家不滿意G.W.F.黑格爾所主張的嚴酷的理性,不滿意自然主義或唯物主義所依據的因果決定論,認為這些思想是對個性、人格和自由的否定。他們要從“生命”出發去講宇宙人生,用意志、情感和所謂“實踐”或“活動”充實理性的...
黑格爾的主奴關係並沒有黑格爾自己認為的從外在轉化為內在來的那樣徹底,基督耶穌的十字架事件由於處於轉化的核心,黑格爾的思考,基督耶穌通過劇痛的死亡到復活,這樣形成的人格是古希臘羅馬的神未曾有過的,這樣,將古希臘羅馬的人對外在神性的依附轉化為內在的到的尊嚴,被動的行為轉化為積極主動的實踐。黑格爾1795年...
黑格爾認為,宗教高於藝術,是“絕對理念”認識自己的最高形式。宗教的特點在於以信仰、虔誠的態度,用表象的形式去顯現絕對理念。比如,宗教里所講的那個具有人格的“上帝”,就是絕對理念的表象式的顯現。黑格爾也把宗教理解為一個合理的發展過程,認為宗教經歷了“自然宗教”(佛教)、“自由宗教”(希臘宗教)和“...
浪漫型藝術進一步發展 將是藝術本身的解體 即所謂藝術終結論 黑格爾按照(物質壓倒精神 -物質與精神平衡 -精神超出物質)為標準的分類法 把藝術分成五大系統 : 建築(象徵)雕刻(古典)繪畫 音樂 和詩(浪漫)黑格爾的美學思想體系 影響了馬克思主義 存在主義 與工具主義(當今世界最盛行的三大哲學)
黑格爾認為,應由法院來適用實在法。“在特殊場合這樣地認識和實現法,而且不帶有對特殊利益的主觀感情,系屬一種公共權力即法院的事。”在抽象法階段,不法行為所侵犯的是個人的權利,對付不法的方法是復仇,即以暴力對付暴力;在實在法階段,個人的所有權和人格得到了法律的承認,並具有普遍的法律效力。因此,任何...
18-19世紀,德國學院派倫理學,代表人物:康德、黑格爾等 18-19世紀,英國功利主義倫理學,代表人物:邊沁、穆勒(也譯作密爾)、西基維克等 19世紀,英國進化論倫理學,代表人物:史賓塞、赫胥黎等 19世紀後期,德國新康德主義倫理學,代表人物:李凱兒等 19世紀後期,新黑格爾主義倫理學,代表人物:格林等 過渡時期...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黑格爾主義、甘地思想。在1979年5月,撤切爾夫人作為英國女首相搬進舉世矚目的唐寧街10號時說:“我的一切成就都歸功於我父親羅伯茨先生對我的教育培養。”羅怕茨是英國格蘭文森小城的一家雜貨店主。當柴契爾夫人才5歲時,他就教導女兒: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見,用自己的大腦來判斷事物的...
關於理念和自然界兩者的先後問題,黑格爾寫道:自然在時間上是最先的東西,但絕對在先的東西卻是理念;這種絕對在先的東西是終極的東西,真正的開端。黑格爾所謂的“絕對在先”也就是所謂“邏輯在先”。在他看來,理念是自然的邏輯前提,事物之所以為事物,決定於它的概念。黑格爾的邏輯在先論,對後來歐洲的唯心主...
所以,在當代美國哲學中,比較有市場的往往是那些能夠說清楚的哲學觀念,比如分析哲學、科學哲學、物理學哲學,當然還有實用主義,而像人格主義哲學、過程哲學等帶有濃厚形上學色彩的哲學理念則很難得到人們的共鳴。另一方面,當代美國哲學家們在處理比較棘手的哲學問題時往往採取寬容和解的態度,並不深究各種不同觀點的...
18-19世紀,德國學院派倫理學,代表人物:康德,黑格爾等 18-19世紀,英國功利主義倫理學,代表人物:邊沁,西基維克等 19世紀,英國進化論倫理學,代表人物:史賓塞,赫胥黎等 19世紀後期,德國新康德主義倫理學,代表人物:李凱兒等 19世紀後期,新黑格爾主義倫理學,代表人物:格林等 過渡時期倫理學 非理性主義 倫...
長期以來,德國古典哲學中都充斥著唯心主義的思想,尤其是在黑格爾的思辯唯心主義哲學中,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黑格爾去世以後,黑格爾哲學開始解體,青年黑格爾主義哲學家們對宗教進行了嚴厲的批判,但是這些批判都是從唯心主義的立場上進行的,因此缺乏足夠的力量。並且在批判的過程中,使黑格爾的唯心主義走向了極端,發展...
(3)人格理論 康德、費希特和黑格爾等先驗主義哲學理論構成了人格理論的主要源泉。康德和黑格爾等人的人格理論包含了兩個方面:第一,人格權具有倫理意義。康德等人的思想注重人的倫理價值。康德認為,法律應當以人類的自主理性為基礎,而人類則應當是為目的本身,而不能視為某種以道德秩序為準則加以判斷的存在。康德“...
建立在實踐哲學基礎上的生態美學,突破了傳統的認識論與人類中心主義的哲學觀,是當代審美意識領域的一場革命。美學對象上的突破 國內關於美學對象問題的討論,長期以來受黑格爾“美學是藝術哲學”觀點的影響,都將藝術放到唯一的,至少是極為重要的位置上,而忽視了自然。例如,“實踐美學”的倡導者就認為,“美學基本...
關於黑格爾我們要問的真正問題並不是這個,而是問國家作為目的來說是不是本身即是好的:公民為國家而存在呢?還是國家為公民而存在呢?黑格爾抱前一種看法;來源於洛克的自由主義哲學抱後一種看法。很明白,只有認為國家具有屬於自己的生命,在某種意義上是一個人格,我們才會把內在價值歸於國家。在這點上,黑格爾的...
黑格爾哲學的困境表明了認知主體性理論的局限:人的能動的創造性和對自由的追求,是不能用泯滅價值的認知過程來說明的,因此,回歸人的生存,弘揚價值理性,就成為主體性理論進一步發展的必然。現代哲學發展的一個基本傾向就是回歸人的生活世界,去尋求人生存的價值和意義。在這一過程中,人本主義流派進一步深化了對主體...
這雖然有自誇之嫌,但以下結論還是可以成立的:對於科學知識論中的歸納難題,沒有人(包括維也納小組的成員在內)完成了足以與波普爾證偽主義相競爭的可能的解決路徑。這在哲學上是一個重要的貢獻,雖然可能難以稱作“第一流的成就”。失去哲學家青睞 波普爾人格傾向中的偏執與固執可能多少影響到哲學家對他的評價。比如...
7. 《動機與人格(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作者:馬斯洛 (A.H.Maslow),分類號:B84-067/M394 法學 1.《古代法(Ancient Law)》作 者:梅因(H.Maine)分類號:D909.9/M225 2. 《英國法與文藝復興(English Law and the Renaissance)》作 者:梅特蘭(F.W.Maitland)分類號:D909.9/M225 ...
賀麟的“新心學”體系,則是在吸收、融會近代西方新黑格爾主義基礎上對宋明陸王心學的發展。至於熊十力,從《新唯識論》文言本、白話本,一直到《原儒》、《乾坤衍》,他所構築的哲學體系,我認為應當稱之為“新易學”體系最為恰當。他在這個體系中,不僅匯通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道、玄、釋的思想、方法,而且也...
自我實現倫理學是現代西方一種把道德活動的根本目的看作是個人實現自己的“內在自我”的倫理學說。主要代表有格林、布拉德茁、羅伊斯、波溫、霍金等,以及20世紀以來義大利的新黑格爾主義者克羅齊,法國人格主義者穆尼埃,新弗洛伊德主義者弗羅姆等。各種不同類型的自我實現學說,其共同點都是把個人道德上的自我實現看作是...
歷史上,目的論被視為承繼了亞里士多德的理念。其後康德探究了目的論的原理,而黑格爾也以目的論為思辨哲學的中心思想,馬克思及其他新黑格爾學派也有跟隨。科學 人擇原理 在物理學和天文學範疇,以目的論為基礎的研究出現,被冠以人擇原理之名。人擇原理想解決的問題是:為什麼宇宙從極度簡單的狀態(大爆炸)發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