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姓

黑姓

部分源於漢族,部分源於突厥族,出自唐之際突厥族突騎施部黑氏氏族,屬於以部族名稱漢化改姓為氏。源於回族,出自回族黑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源於回族,出自明朝親軍指揮黑資哩,屬於帝王賜姓改姓為氏。源於蒙古族,出自蒙古瓦剌部黑氏部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源於各民族變姓,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黑氏在今西南地區彝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中廣有分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黑姓
  • 淵源:源於漢族、突厥、色目人等
  • 郡望:長沙郡
  • 分布:西南地區彝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
  • 歷史名人黑鳴鳳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淵源一,淵源二,淵源三,淵源四,淵源五,淵源六,淵源七,淵源八,淵源九,淵源十,淵源十一,得姓始祖,郡望堂號,郡望,堂號,家譜,家譜文獻,歷代名人,

基本介紹

姓氏讀音: hēi(漢族姓氏及黑肱氏後裔姓氏)、hè(回姓漢化后姓氏及回姓“朱”姓的改姓)、
mèi(突厥族黑氏分支,默氏後裔的姓氏)、mò(墨肱氏後裔姓氏
(黑肱氏、墨肱氏同源於“姬”姓,其簡改為“黑”)
另外,在《說文解字》寫到,當作姓氏時,讀hè。
黑姓

姓氏淵源

淵源一

《稀姓錄.十三知》記載:“黑氏:微子之後。四川舉人黑光翰。”《春秋》云:“微子之後有黑氏。”《潛夫論》云:“宋微子後有黑氏。”因為宋微子是黃帝的後裔,所以出自宋微子之後的黑姓,當是黃帝後裔。此支黑氏為漢族。分布於河南、湖北、四川、陝西等省。

淵源二

系出羋姓。春秋時楚大夫黑肱(即公子黑肱)之後。後人世居河南省魯山(見《偃師姓氏源流》)。因為楚國公族出自黃帝之後,所以此支黑姓也是黃帝後裔。此支黑氏也是漢族。主要分布於河南、河北、山西等省。
以上兩支為漢族黑氏,均出於軒轅黃帝之裔。

淵源三

源於突厥族,出自漢唐之際突厥族突騎施部黑氏氏族,屬於以部族名稱漢化改姓為氏。漢唐之際,突厥族突騎施部創立汗國,創立者是出身於黃姓突厥部的鳥質勒、娑葛父子。鳥質勒是歐洲人種,他們在接受唐朝冊封后,獨力擊敗東突厥,光復了碎葉。唐景雲二年(公元711年),娑葛殉難,突騎施汗國曾一度出現極大混亂。突厥的另外兩個部,車鼻師部和處木昆部,都是黑氏氏族,蒙古人種,其中的黠戛斯部落中再分為赤、黑兩氏,赤氏(赤發藍瞳)為正統嫡傳,黑氏(黑髮黑瞳)則多被認為是前漢朝大將李陵的後裔。
黑伯理(政治人物)--黑姓黑伯理(政治人物)--黑姓
到唐開元四年(公元716年),出身於黑氏突厥部的蘇祿自立可汗,唐朝政府加速了結好蘇祿可汗的各項政治步驟,包括招收以黑氏突厥部為核心的蘇祿汗國學子入唐學習,加強兩國商品交換與貿易等。
在唐開元六年(公元718年),唐玄宗李隆基詔見了在唐學習的蘇祿汗國學子,予以嘉勉,並按其部族原稱謂,賜其為漢姓黑氏。該批學子中留居中原者,遂以唐皇賜姓為姓氏,稱黑氏,是較早形成的黑氏一族。
後該支黑氏在南北朝時期曾出一達官貴人,因為人處世剛直不阿而得罪了權貴,獲罪滅九族。有正直友人見憐,從中幫忙,其二幼子得以逃脫,為避難遂改姓為“默氏”。這二子為保留血脈,一留北方,一去南方。留北方者即在今河北省新樂縣生息,去南方者據稱在湖南地區繁衍。該支黑氏分支默氏,其姓氏讀音作mèi(ㄇㄟˋ),不可讀作mò(ㄇㄛˋ)。

淵源四

源於回族,出自回族黑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回族黑氏,據著名民族史學者金吉堂所著的《伊斯蘭教民族說》一書中稱:“也黑迭兒(修建元的領監宮殿)之後裔姓黑。”實際上,在元朝時期,出任丹陽縣達香花赤的黑的兒,清朝時期任象山協副將的黑鳴鳳、任山西大同守備的黑永德,都是不同祖源的黑氏回民,他們都不是也黑迭兒的後裔。另外,據重修於明朝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的《瀋陽黑氏家譜》記載:“吾族之源,乃唐貞觀時西征吾國,至西域,未及攻斗,乃兩國議和,互相各換士卒三千為質。吾祖原系西域一頭目,及至面君(明太祖朱元璋),蒙授職親軍指揮。祖原名黑資哩,故賜黑為姓。”還有,據對今安徽、山東、寧夏、北京、河南等地區朱氏回民家世考證,其先人姓氏為明朝皇帝朱元璋所賜朱氏。因回族讀“朱”音避諱,遂改為“黑”,因此朱氏回民皆稱作黑氏,實際上就是朱氏,亦稱“國姓回回爺”。
該些支回族黑氏,皆屬於以先祖名字首音的漢化諧音字為姓氏,稱黑氏,世代相傳至今。回族黑氏的姓氏讀音皆作hè(ㄏㄜˋ)。

淵源五

源於地名,出自春秋時期晉國黑壤邑,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黑壤,地名,故址在今山西省沁水縣西北與翼城縣接界處的烏嶺腳下。在史籍《左傳·宣公六年》(公元前603年)中記載:“冬,公會晉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於黑壤。”
在黑壤的住民中,很早即有以居邑名稱為姓氏者,稱黑壤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黑氏、壤氏,世代相傳至今,其姓氏讀音作hēi(ㄏㄟ)。

淵源六

源於蒙古族,出自蒙古瓦刺部黑氏部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瓦刺部中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古人,其中不少人歸附中原後而逐漸變為回族人。有學者在陝西省西安市蘭田縣發現的一部《黑氏回族家譜》,按其記載,蘭田黑氏的祖先原為蒙古族人,後來改奉伊斯蘭教而融入回族,稱黑氏。清朝後期的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陝西回民大起義爆發,後黑氏回族的一支隨白彥虎進人中亞地區,成為如今東歐獨立國協中的回族主流。
該支黑氏的姓氏讀音亦作hè(ㄏㄜˋ)。

淵源七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魯國君主姬黑肱,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姬黑肱,就是春秋後期著名的魯國第二十一任君主魯成公,是魯宣公姬餒的兒子,公元前590~前578年在位十八年。在魯成公的支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行時者,稱黑肱氏、或墨肱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黑氏,亦稱墨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據說,戰國時期著名的墨家學派創始人墨子(公元前468~前376年待考),就是他的後裔子孫。
姬姓黑氏族人大多尊奉魯成公姬黑肱為得姓始祖,其姓氏讀音作mò(ㄇㄛˋ)。

淵源八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邾國濫邑令曹黑肱,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書記載:“周有黑肱,黑胎。”在史籍《春秋·昭公三十一年》里,記載了“冬,黑肱以濫來奔”。濫,是當時魯國的附庸國邾國的一個邑地,其邑令黑肱帶著濫邑投奔了魯國。這在史籍《春秋左氏傳》中有所指明:“冬,邾黑肱以濫來奔。賤而書名。重地故也。君子曰,名之不可不慎也”。從此,濫成為魯國的一個邑地(今山東滕州),脫離了邾國的管轄。在史籍《春秋谷粱傳》也對此事件有所記載:“其不言邾黑肱何也?別乎邾也。其不言濫子何也,非天子所封也。來奔,內不言叛也。”很明顯,曹黑肱是邾國人。當時邾國和小邾國是同時並存的兩個諸侯國,二者既有關聯,又不混淆。一些史學家將黑肱列為小邾國人,是錯誤的。曹黑肱後成為魯國的上大夫,依然管轄濫邑。
在邾國濫邑令曹黑肱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黑肱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黑氏。曹姓黑氏皆尊奉曹黑肱為得姓始祖,其姓氏讀音作hēi(ㄏㄟ)。

淵源九

源於國名,出自春秋時期古黑齒國,屬於以國名為氏。黑齒,國名。在典籍《楚辭·招魂》中記載:“雕題黑齒。”春秋時期,在楚國轄下有一黑齒國,其實那是百越、僚、百濮、烏滸等古民族部落,部眾以雕題、黑齒為特徵,因此楚國史家稱其為“黑齒國”。所謂“雕題”,就是紋身,其民族自古就有紋身的習俗;而“黑齒”,就是在族人在十六歲時鑿掉上頜中間或兩側上牙門齒或犬齒,以示成年。因其張口即顯示“黑洞”,俗稱“黑齒”,並不是某些學者認為的將牙齒染成黑色。
黑齒國後被楚國所吞占,其民被稱以黑齒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黑氏,世代相傳至今,主要分布在彝族、土家族中,其姓氏讀音作hēi(ㄏㄟ)。

淵源十

源於國名,出自唐朝時期朝鮮半島古百濟國附庸黑齒國,屬於以國名為氏。百濟國,是公元一世紀至七世紀時期朝鮮半島上的一個強國,與新羅國、高句麗國三足鼎立。黑齒國,是百濟國的附屬國,亦或屬邦部落,古稱黑齒夷。夷,在中國上古時代稱東方部落(夷越部落)為東夷,由於戰爭的緣故東夷分裂出“萊夷、九夷和淮夷”三個國。後“九夷”又分出“徐夷”。東夷之前稱高辛氏國和黑齒國。東夷部落君王(首領)出現過的姓氏有“岳”、“皋陶”、“馮夷(即冰夷,死後稱河伯)”、“后羿”和“越(無餘)”,其中的后羿功德最大神話和傳說最多。黑齒國人以國名為姓氏,稱黑齒氏。朝鮮半島歷史上各勢力原來一直使用漢字,自明正統十一年(李朝世宗荘獻大王李祹六年,公元1446年)起,李氏朝鮮世宗荘獻大王李祹開始創建高麗文,黑齒氏的高麗文為“검정이빨”。唐朝初期,有原黑齒國人、左武衛大將軍黑齒·常之歸附唐王朝,後因軍功勳巨而被封為燕國公。黑齒·常之冤死於武則天的酷吏政策下。
在黑齒·常之的後裔子孫中,皆以祖上為榮,遂用“黑齒”為姓氏,後有省文簡化為單姓黑氏、齒氏者,亦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稱常氏者,皆世代相傳至今,其姓氏讀音作hēi(ㄏㄟ)。

淵源十一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黑赫穆氏,滿語為Heihemu Hala,世居黑龍江地區。黑赫穆氏的後裔在清末民初時期,改為漢字單姓黑氏、赫氏等。
⑵.滿族赫舍里氏,滿語為Heseri Hala,據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亦稱何舍里氏,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紇石列和金舊部“紇石烈”,以部為姓,世居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佛阿拉(今遼寧新賓永陵鎮二道村)、伯都訥(今吉林松源)、多爾濟河(今俄羅斯濱海地區)、黑龍江色欽及穆理哈村(今吉林東豐小四平鎮一帶)、塔散堡(今遼寧錦縣塔山)、長白山區等地。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黑氏、何氏、高氏、康氏、赫氏、張氏、蘆氏、賀氏、索氏、英氏、郝氏、佟氏、普氏、桂氏、艾氏、定氏、布氏、崇氏等。
⑶.滿族扎特黑氏,亦稱查特黑氏,滿語為Jatehei Hala,世居額穆赫索羅(今吉林敦化蛟河境內額穆鎮),所冠漢姓中有黑氏、查氏等。
滿族黑氏的姓氏讀音皆作hè(ㄏㄜˋ)。

得姓始祖

姬黑肱、曹黑肱、娑葛、黑齒·常之、也黑迭兒、黑的兒、黑鳴鳳、黑永德、黑資哩。
黑肱像黑肱像

郡望堂號

郡望

京 兆:亦稱京兆郡、京兆尹,實際上“京兆”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稱謂,“尹”為其太守。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內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三國曹魏文帝黃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為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曹魏黃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禮為秦公,以京兆郡為秦國,曹魏黃初三年又改名為京兆國。魏明帝青龍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為秦王,改京兆國為秦國。齊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為京兆郡,今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內。西晉時仍置京兆郡於長安,轄區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前趙、前秦和後秦、西魏、北周相繼建都長安(後秦稱常安),均在此設定京兆郡(或尹)。隋、唐兩朝均都長安,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大興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隋、唐兩朝均設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為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唐改為萬年)等二十餘縣。唐朝以後,長安城不復為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金、元兩朝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北洋政府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之稱。
藍田縣:秦朝置雍州藍田縣,以地產美玉(次等美玉叫藍)故名。北魏時期併入霸城縣,後復設藍田縣。北周時期升為郡後又置藍田縣,此後一直沿襲至今。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藍田縣是人類始祖的發祥地之一,有聞名中外的公王嶺“藍田猿人”遺址,唐朝詩畫家王維輞川別墅遺址,被譽為“第二敦煌”的佛教淨土宗勝地水陸庵,蔡文姬紀念館、兼有華山之險、黃山之秀的省級自然風景區王順山森林公園等一大批人文、自然景觀,名勝古蹟有水陸庵、藍田人遺址、華胥新石器時代遺址,輞川、湯峪溫泉等。
長沙郡:亦稱長沙國。距今約十五~二十萬年以前,長沙地區有人類的活動,經過十五~二十萬年的發展,長沙歷史進入新石器時代;約公元前五千年,長沙先民開始過定居生活,形成了村落,進入母系社會;約公元前三千年,長沙新石器時代進入屈家嶺文化階段;約公元前兩千五百年,長沙新石器時代進入龍山文化階段,這時有了原始農業,漁獵仍是人們謀生的重要手段,原始制陶業、石器加工技術又有進一步的發展,並產生原始的紡織和玉器加工技術。傳說,人文始祖炎帝和黃帝都曾來過長沙。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說,黃帝曾“披山通道,南至於江,登熊、湘”,後來就把長沙這片地土封給了他兒子少昊氏。宋朝學者羅泌在《路史》中記載:少昊氏“始於雲陽,胙土長沙”(胙,賞賜),據此,傳說中的少昊氏是遠古長沙的一個氏族首領,是開發長沙的第一人。長沙,夏王朝時期屬古三苗之地;到商、周時期,三苗國消失了,但三苗後裔仍然在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這時長沙屬“揚越”(荊蠻),史稱“揚越之地”,作為古越人(古長沙越人為揚越的的一支)到這時創造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越文化,以拍印的幾何紋飾硬陶即印紋硬陶是其最有代表性的特徵。商周時期,北方中原王朝對南方“荊蠻”、“揚越”的戰事頻繁,雖未能在這裡建立起他們直接的統治,但“揚越之地”一度成為商周的“南服”,迫使“荊蠻”臣服納貢。據典籍《逸周書·王會》記載,周初營建雒邑告成,各方諸侯來賀,貢物中有“長沙鱉”一種,這是“長沙”一名見於史籍的最早記載。商、周時期,中原文化傳入,長沙進入青銅器時代。長沙古越人仍然是居住在茅草覆蓋的半地穴式房屋,過著氏族生活,主要以石器作為工具,生產上依靠刀耕火種。商代中期,中原的青銅鑄造技術傳入,開始使用和製造青銅工具銅斧,到西周后期出現了銅製大鋤(鬆土工具)、銅插(耙,鬆土和起土的農具);而且還製造出了形制考究、紋飾精美的青銅容器、樂器。長沙出土的大批商周青銅器,大多具很高的工藝水平,富有鮮明的越族風格;民國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在寧鄉出士的著名的四羊方尊,是商周青銅器中珍品;1959年以來寧鄉、長沙縣出士的十幾件銅鏡,一般重七十~八十公斤,最大的二百二十一公斤半,為中國到目前為止發現的最大的商代銅鏡。東周以後,長沙進入春秋時代,也是中國歷史上的動亂年代,春秋末期,楚國(荊楚)的勢力進入長沙。戰國初期,越國滅吳國,楚、越兩國對峙開始,長沙成為楚國東南邊陲的要塞。戰國中期,楚國實行變法,國力強盛,對南部地區展開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湖南全境納入了楚國版圖,長沙成為楚國南部的軍事重鎮,包括湖南湘北、湘中、湘南廣闊地域的政治軍事中心,楚國在長沙建立了城邑。楚人對長沙的進入,加上經過數百年的戰爭,古越人消失了,長沙古越文化被楚文化替代。楚人的南侵,帶來了中原和江漢地區的生產工具和生產經驗,使長沙地區進入了鐵器時代,長沙結束了商周以來延續了一千多年的原始狀態,直接進入封建社會。楚國至楚懷王時國勢日弱,諸侯各國特別是秦國對楚國多次發起戰爭,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秦國大將王翦率軍南下,打敗楚軍在江南的餘部,楚國以長沙為政治軍事中心的江南之地被秦國所征服,楚國滅亡。長沙(湖南)作為楚地和楚國軍事重鎮的時間長達八百多年,治所在臨湘(今湖南長沙),其時轄地在今湖南省東部、南部一帶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省全州市、廣東省連縣、陽山縣、英德和江西一部分地區,長沙為秦朝三十六郡之一,從秦朝開始,長沙開始納入中國統一的政治版圖,並第一次明確地以一個行政區域載入史冊。秦朝長沙郡涵蓋今湖南大部分、湖北以南、江西西北和廣東的連縣、廣西的全州等地,面積幾乎相當於今湖南全省,臨湘縣為治所。秦朝滅亡,漢王朝建立。漢高祖劉邦稱帝之後,於漢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封西漢王朝開國功臣吳芮為長沙王,以原秦朝的長沙郡建長沙國,臨湘縣駐所作為國都,也標誌著湖南歷史上出現了第一個諸侯國,長沙成為王國都城。長沙王是長沙國的最高統治者(最高官員),其王位世襲,但自東漢漢朝對諸侯王國改變體制之後即漢中元六年(丁酉,公元前144年),實際成為有名無實的番王了。長沙國從漢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始封至漢孺子嬰居攝二年(丁酉,公元7年)被廢除,存在了二百多年,長沙國先後分為“吳氏長沙國”和“劉氏長沙國”兩個時期。古長沙城作為漢王番都,臨湘古城位於長沙國的中心地帶,為歷代長沙王的駐所和長沙國的政治軍事中心。古書《水經注》記載,臨湘城(即古長沙城,史稱臨湘故城)系吳芮始封長沙王建築。漢後元七年(甲申,公元前157年),吳氏長沙國廢除。吳氏長沙國時期,為古代長沙歷史上輝煌時期,政治上始終不渝維護國家統一,是西漢王朝的忠實諸侯王國。劉邦所封八個異姓諸侯王臧荼、韓信、英布等七個諸侯王全部消滅,唯獨吳氏長沙國自始至終效忠朝廷,就是淮陰王英布(長沙王吳芮之女婿)反叛,長沙王吳臣(吳芮之子)還大義滅親。吳氏長沙國自吳芮始封,到漢前元元年(乙酉,公元前156年),其五世孫吳著死,因無子被撤除,共傳五代,歷時四十六年。王國的官吏制度與西漢朝廷相同,設有丞相(漢高祖初曾稱柱國),由朝廷直接委任,名為輔佐諸王,實際上是派來掌握本國實權以控制地方的。公元前158年漢文帝之子漢景帝繼位,重置長沙國,史稱“劉氏長沙國”,漢前元二年(丙戌,公元前155年),漢景帝庶子劉發封為長沙王。劉發之長沙國正值西漢王朝大削諸侯王國勢力的時候,自漢前元二年~漢中元五年(公元前155~前145年),隨著朝廷對諸侯番國管理體制的改變,這時的長沙國轄地大為縮小,已析出桂陽郡和零陵郡,僅有臨湘、羅、下雋、益陽、連道、湘南、安成、丞陽、茶陵、攸、昭陵等十三縣;長沙國的番王至此也削除了實際權力,不得干預自己所轄諸侯國的政務,成為名義上的王,上至相(管理政務的最高行政長官,改制以前稱為“臣相”),下至縣令全部由朝廷任免。“劉氏長沙國”從劉發始封到劉舜被廢,共傳七代八王,歷時一百六十四年,隨西漢王朝滅亡而拆除。漢綏和元年(戊辰,公元8年),王莽篡位自立為帝建“新朝”,長沙國改名“填蠻郡”,國都臨湘改名“撫睦縣”。王莽政權很快就被西漢末農民大起義所淹沒。漢更始三年(乙酉,公元25年),原西漢皇室宗族、長沙定王劉發的後裔劉秀(即光武帝)擁兵稱帝,又建立起一個漢朝,因以洛陽為都,史稱東漢。由於全國各地分布著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隊伍和各色武裝割據,劉秀又展開了統一全國的戰爭。東漢建武二年(丙戌,公元26年),劉秀遙封西漢末代長沙王劉舜之子劉興為長沙王,復建長沙國,以控制洞庭以南的局勢。到漢建武九年(己丑,公元29年),江夏太守侯登、武陵太守王堂、長沙相韓福、桂陽太守張隆、零陵太守田翕、蒼梧太守杜穆、交趾太守錫光等,相率遣使貢獻,悉封為列侯。至此,包括長沙在內的湖南全境正式歸於東漢,長沙的歸漢,對劉秀統一天下的戰爭起到了重要作用,劉秀於東漢建武十六年(庚子,公元40年)統一中國。長沙已早在漢建武十三年(丁酉,公元37年)被劉秀以長沙王劉興等“皆襲爵為王,不應經義”,將其改封為臨湘侯,又將長沙國廢除,改為長沙郡。三國和西晉時期,長沙為長沙郡郡治,屬古荊州。西晉後期和南北朝時期,長沙為長沙郡郡治,湘州州治。隋前期撤郡,長沙為潭州總管府;後期改州為郡,長沙又為長沙郡郡治。唐朝時設潭州治所,曾屬江南道,江南西道。唐朝五代時期的長沙窯,曾興盛一時,成為釉下彩的發源地。五代十國時期長沙為楚國國都,這也是唯一以長沙為都城建立的國家。隋朝初期,長沙郡被廢黜,隋大業年間(公元605~618年)及唐朝的天寶、至德年間(公元742~758年)曾改潭州為長沙郡,治所在臨湘(今湖南長沙)。宋朝時期,長沙為潭州治所。北宋設嶽麓書院,將長沙的文化和教育推向鼎盛時期。元朝於至元十一年(南宋鹹淳十年,公元1274年)時改為潭州路,湖廣行省治所。元至元十八年(辛巳,公元1281年)仍為潭州路,湖南道宣慰司治所,隸屬湖廣行省;文宗天曆二年因“天子臨幸”而改名天臨路,元末改潭州府治所。明初改為長沙府治所,隸屬湖廣布政使司。清朝康熙三年建“湖南省”,長沙同為長沙府府治和湖南省治。明清時長沙有四大米市和四大茶市之稱,為中國最重要的米市之一。在太平天國軍攻打長沙的清朝末年,曾國藩成為“湖南第一人”,長沙府湧現出在中國歷史上重要的人物,如曾國荃、左宗棠、胡林翼等消滅太平天國,發動洋務運動,收復新疆等,對晚清的中國造成深遠的影響。清朝末年到民國初期,長沙成為重要的政治和革命活動地。戊戌變法的陳寶箴、譚嗣同,在長沙興辦時務學堂。之後自立軍起義、華興會、公祭陳天華和姚宏業、瀏萍醴起義、搶米風潮,都是很有影響力的活動。黃興在清朝末年進行了一系列的反清活動,為中華民國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貢獻。民國二十二年(癸酉,公元1933年)長沙縣、市分治,設“長沙市”,為湖南直轄市,長沙一直作為湖南省會至今。長沙在民國時期是中國政治的革命中心之一。清宣統三年(辛亥,公元1911年)10月22日,焦達峰、陳作新為首的起義新軍光復長沙。民國四年(乙卯,公元1915年),曾就讀於時務學堂的蔡鍔發動了護國運動。民國八年(己未,公元1919年),長沙派送大批五四青年赴法勤工儉學,長沙也是共產主義小組的成立地之一。毛澤東、何叔衡、任弼時、蔡和森、向警予等一批中共早期領導人都在長沙讀書或者從事政治活動。民國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毛澤東發動秋收起義,並試圖攻打長沙;失敗後他轉向了“農村包圍城市”的現實方針。民國二十六年(丁丑,公元1937年)曾是長沙發展的鼎盛時期,經濟物業繁榮,初期成為抗戰的大後方。民國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11月12日晚的“文夕大火”成為長沙城最為悲慘的事件,全城各種歷史文化遺蹟幾乎損失殆盡。民國二十八~三十三年(公元1939~1944年),長沙為抗日戰爭的主戰場,中、日雙方以長沙為中心進行了四次大規模的戰役,中方取得前三次戰役的勝利。1949年8月5日,長沙正式建立共產黨政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長沙開始重建與發展。長沙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創始人之一的毛澤東早期讀書和從事革命活動的地方,被認為是革命紀念地。改革開放初期的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長沙經濟開始和沿海城市的差距逐步加大;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期,長沙開始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成為中西部重要的城市之一。

堂號

京兆堂:以望立堂。
藍田堂:以望立堂。
長沙堂:以望立堂。

家譜

家譜文獻

遼寧瀋陽黑氏重修家譜,著者待考,明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木刻活字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遼寧省瀋陽市圖書館。
陝西藍田黑氏回族家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一冊(殘本)。現被收藏在陝西省西安市博物館,陝西省西安市蘭田縣文物管理局。

歷代名人

黑光翰
漢族,明代四川人,弘治舉人。
黑元龍
(生卒年待考),漢族,明代遼東參將。
(生卒年待考),回族,字羽輝,號朝陽;臨清州人(今山東臨清)。著名清朝將領,黑氏得姓鼻祖之一。黑鳴鳳是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武進士,授侍衛。其父黑嵩早死,黑鳴鳳事母甚孝。乾隆大帝賜食,黑鳴鳳多揣在懷裡。帝潔問其故,黑鳴鳳說:“臣有老母,敢珍此以獻。”因此乾隆大帝特賜他母親食品二盤,黑鳴鳳馳遣奉母。
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乾隆大帝南巡至德州,黑鳴鳳隨從扈駕。黑鳴鳳扈駕至杭州西湖,除浙江提標右營游擊,任象山協副將。
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僧人一念聚眾大嵐山作亂。總督委寧台道處理,被困。黑鳴鳳奉命前去解圍。一念和尚乘舟從海上逃跑。黑鳴鳳曾沿海巡邏,獲巨舟並擒盜賊數百人。其中有被劫商民,黑鳴鳳查明情況,盡予釋放。黑鳴鳳不僅能武而且善屬文,工書法,對伊斯蘭教義信仰甚虔,嘗以“吾教言性,本乎實有,歸於一真。理有一定,言確可征,與佛氏之虛無,大不相同。苟有卓犖傑出之士,會通翻譯,發明精義,與世共證,稗益斯道,當非淺鮮”。
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春,劉智《天方性理》既成,南遊至杭,黑鳴鳳亟請相見,誦讀《性理》,亟為推崇,說:“三復斯傳,精言妙義,堅卓不磨。大慰予懷。”後他以研讀所得,附志於《性理》各篇之後,還寫了序跋,分別置於全書的首尾。黑鳴鳳把他所序跋和加有附志的本子刻了版,公開問世,這就是漢文伊斯蘭教義書籍有了私人刊本之始。黑鳴鳳又為《天方性理·本經》五章作注釋五卷,旨在以淺顯的文字解說深奧的道理。這書甚為歷代學者所推崇,認為其功不在劉智原書之下。黑鳴鳳在《自序》中說:“並負笈親聆一齋之指示,庶茅塞少開。遵從有自。”可見黑鳴鳳鳴鳳的解說,是曾經親自受到劉智的指點的。這裡的“一齋”,就是指劉智。
黑永德
(生卒年待考),清朝時期山西大同守備。
(公元1924~今),土家族;湖北來風人。著名基礎教育家。中學高級教師。1950年參加革命工作,1952年進修於湖北省教師進修學院數學系;19561965年通過函授學習,先後取得華中師範學院專科、本科文憑。五十年代在來鳳一中任教,擔任數學教學工作,兼任數學科教研組長;六十年代在來風二中擔任教導主任,兼任數學教研組長,並任兩個班的數學課程。七十年代在來風二中擔任數學教學工作,1978年恢復高考制度以來,任來風二中副校長,兼管教學工作,並任兩個班的數學課程;1984年調人來風一中任教。工作中曾先後被評為積極工作者,先進工作者,並數次獲得國家民委、國家勞動人事部、國家科普協會、自治州等榮譽證書。七十年代末在縣教委主持的高中一年級教師培訓班任教,給與會學員講授高一數學課,並與其它任課教師一起編寫高一課本習題解答,並裝訂成冊,學員人手一本。
(1934~),回族;北京人。著名古玩收藏家。
2003年9月,中國鼻煙壺研究會成立,其會長黑冠宇是位儒雅老人,祖輩三代皆經營古玩玉器,打爺爺那一輩起便在京城的玉器行做事了。父輩一代曾在北京前門廊坊二條開有著名的“德義興珠寶店”,提起黑家珠寶行在當時的京城古玩界可謂數一數二。黑氏經營的古玩鋪子,藏有各式鼻煙壺珍品五六百個。父親五兄弟在前門廊坊二條經營著“德義興珠寶店”時,只有十四五歲的黑冠宇,便經常在放學後跑去店裡跟著父親學習古玩珠寶的鑑賞與經營之道,十八歲就在父親的指導下正式入了行,成為當時京城玉器行里年齡最小的一位玉器商。
(1934~),回族;河南滎陽人。著名高級統計工作者。
1955年畢業於蘭州大學。現任河南省鄭州市統計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兼任鄭州金秋統計師事務所主任。主要業績:從事經濟工作四十五年,在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和工作實踐經驗,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肯定和民眾的信任。在市級以上報刊發表文章一百三十多篇,獲市級以上獎勵的達三十三篇。個人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1992年被國家統計局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所撰寫的論文《鄭州市非國有工業經濟發展狀況研究》被收入《跨世紀領導幹部論》一書;《現階段鄭州市大中型工業企業虧損的成因及擺脫虧損方略》被收入《黨政幹部論》一書;《五年巨變——鄭州解放五十年》一文入編《紀念鄭州解放五十周年專輯》;論文《對鄭州市集體工業提高經濟效益的思考》、《鄭州市工業產成品存貨何其多?》及《對全面提高鄭州市三資工業經濟效益的思考》被收入《中國統計》雜誌1996年增刊號;《輝煌的"八五"》被《鄭州宣傳》雜誌採用;《工業十年路》、《十四大以來鄭州工業持續增長》等文章被《鄭州經濟》刊登。
(1938~),回族;黑龍江哈爾濱人。著名婦科主任醫師。畢業於哈爾濱醫科大學醫療系。曾任哈爾濱市婦幼保健院科主任。現任哈爾濱市房地局職工醫院婦產科主任。曾赴毛里塔尼首都努亞克特友誼醫院婦產科從事建院醫療工作。系黑龍江省1993年人大代表。從事婦科臨床及教學、科研工作三十餘年,熟練掌握婦產科專業技術,對婦產科常見病、多發病及疑難病症的診治積累了豐富的的經驗,造詣頗深,為無數患者解除了疾病痛苦,深受患者的信任和愛戴。創建哈爾濱市房地局職工醫院婦產科,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對技術精益求精,認真培養下級醫生,高尚的醫風醫德受到同仁的一致好評。
曾被評為局衛生先進工作者。
(1944~),回族;湖南常德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醫藥專家。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藥劑科副主任藥師。
1968年畢業於廣州軍區衛生學校藥劑大專班。1977年畢業於廣東衛生幹部進修學院。現任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藥劑科副主任藥師、廣東藥學院兼職副教授。曾任廣州軍區第五屆醫學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廣州軍區醫藥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三十多年來,潛心於醫院製劑、調劑工藝與質量檢測、臨床藥理、臨床藥學、藥品管理的研究,具有紮實的理論與實踐技能。勤奮執著,孜孜不倦追求科學,主編了《簡明新藥手冊》、《中毒急診手冊》,參與編寫了《基本藥物臨床套用評價》,《臨床醫護用藥必備》、《醫療護理技術操作常規》等專著。先後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五十多篇。主研的《眼鏡蛇毒抗肝癌作用的研究》、《醫院臨床常用輸液配伍的研究》獲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等獎勵。他以學而不厭,悔人不倦為自律,傳道、授業、解惑於一身,先後負責廣東藥學院、廣州中醫院大學、廣州醫高專、第二軍醫大學藥學院的學生實習一百多名,學生達到了較好的學習效果,受到學校的好評。
黑良傑
(1952~),回族;寧夏銀川人。著名中共黨務工作者。原為北京大學團委副書記,後任中國北方工業集團副總經理。現任寧夏回族自治區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寧夏貿促會會長。分管工作廳黨務、政務、業務全面工作,分管辦公室、政策法規處、機關黨委等工作。
(公元1954~今),彝族;雲南牟定人。著名中共黨務工作者。畢業於雲南大學。現任中共雲南省永仁縣縣委書記。歷任戰士、通訊員、班長、排長、學員、副連職參謀、正連職教員、副營職副中隊長、牟定縣紀委常委、鄉黨委副書記、鄉長、鄉黨委書記兼鄉人大主席、副縣長。在部隊和地方工作中多次受嘉獎、表彰獎勵,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戰榮立三等功一次。撰寫的論文《統一思想、明確任務、放手發展、真抓實幹,再創永仁工作新局面》被收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黑錦鳳
(1955~),回族;女;天津人。著名圖書管理專家。
黑的兒火者黑的兒火者
1988年畢業於天津電大。現任天津市紅橋區少年兒童圖書館館長。天津市紅橋區社會力量辦學學會理事。紅橋區圖書館學會理事。任職十幾年來,帶領全館同志為培養少年兒童做出積極努力,培養出一批跨世紀人才。任職期間連續兩次被評為天津市公共圖書館系統“文明圖書館”稱號;連續兩次榮獲市、區“文明單位”稱號,1992年獲“紅讀”活動先進集體;1994~1998年連續三次榮獲天津市及本區社會力量辦學先進集體及先進個人。1995年參加全國少年兒童圖書館首次科學評估上了二級館。個人先後被紅橋區文化系統評為先進個人、優秀黨員、文化系統“崗位之星”及“學術、學科、技術帶頭人”,1996年評為“八五”立功先進個人及天津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自從1992年成立文化藝術培訓部以來,為社會培養各種人才。多年來,共辦四百多個班次,一萬八千人次,創收入四十萬元,補貼了事業費不足。撰寫論文《在改革大潮中,少兒圖書館發展趨勢》獲天津市一等獎,《淺談現階段如何搞好少兒圖書館改革》獲“三北”地區二等獎。論文《淺談少兒圖書館在社會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談少年兒童圖書館讀者工作》、《淺談二十一世紀館員素質》、《少兒圖書館自動化、網路化問題》論文獲全國少兒圖書館工作研討會全國優秀論文獎。《圖書館自動化的回顧與發展》論文在天津市第十屆圖書館學會獲“交流”論文,並獲“三北”地區三等獎。
英文名:JOANNE·MISSINGHAM(喬安娜·米辛漢),著名圍棋選手。1994年5月26日出生於澳大利亞,中外混血兒(母親是中國台灣漢族人,父親是澳大利亞),現定居於美國聖地亞哥,擁有澳大利亞護照,6歲開始對圍棋上癮,14歲就通過定段賽成為第一個進入大陸棋院的台灣女生。黑嘉嘉的中文姓氏即是隨母親黑南萍。黑家祖先在河南鄧州市趙集鄉黑白窪村(該村為漢族村),村子裡只有黑兩個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