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黑冠椋鳥頭頂及長冠羽黑色,下體栗黃,尾及初級飛羽近黑,上體餘部淺灰褐色。額至枕,冠羽均呈有金屬光澤的黑色,頭側、頸側、背的兩側、頦、喉、胸及腹皮黃色,各羽均具淡色軸紋;上體餘部、翅上覆羽、次級飛羽灰色,初級覆羽和初級飛羽黑色,肩羽邊緣白色。中央尾羽灰褐色,外側尾羽暗褐色,白色的端斑,愈至外側尾羽愈大。尾下覆羽白色。各種環境均可見。以昆蟲和植物種實為食。雌鳥形態與雄鳥相似,但羽冠較雄鳥為短。
幼鳥羽色較成鳥暗淡;背部灰褐色;無羽冠。
幼鳥羽色較成鳥暗淡;背部灰褐色;無羽冠。
大小量度:體重40-54g;體長190-220mm;嘴峰18-24mm;翅102-112mm;尾63-75mm;跗蹠26-30mm。
棲息環境
生活習性
性喜成群,常4-8隻結小群活動。除繁殖期成對活動外,其他時候多成群活動。常在草甸、河谷、農田等潮濕地上覓食,休息時多棲於電線上、電柱上和樹木枯枝上。平原地區常結群活動,在山區多活動於開闊地段,接近農田、水田的林緣。飛行迅速,整群飛行。鳴聲清脆響亮。當一隻受驚起飛,其他則紛紛回響,整群而起。
主要以昆蟲和植物果實為食。果實以榕樹果和無花果為主,所吃昆蟲種類主要有鱗翅目幼蟲、螟蛾幼蟲、螞蟻、虻、胡蜂、蝗蟲、葉甲、金龜子、象鼻蟲等鱗翅目、鞘翅目、直翅目、膜翅目和雙翅目昆蟲。秋冬季則主要以植物果實和種子為主。
分布範圍
原產地:阿富汗、孟加拉國、中國、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斯里蘭卡。
引進:阿曼、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產地不確定:不丹、緬甸、泰國。
繁殖方式
每年3-8月間繁殖,營巢於闊葉樹天然樹洞或啄木鳥廢棄的樹洞中,也在水泥電柱頂端空洞中和人工巢箱中營巢。通常成群到達繁殖地。有時在繁殖期間亦見有成小群在一起營巢繁殖。巢呈碗狀,巢材由草莖、枯葉、羽毛、草根等材料構成,內墊有羽毛和細草莖。雌雄鳥共同築巢,每窩產卵通常3-4枚,1天產1枚卵。卵為長卵圓形,淡藍色,卵平均大小為24.6mm×19mm。最後一枚卵產出後即開始孵卵。孵卵主要由雌鳥承擔,有時雄鳥亦參與孵卵,孵化期12-13天。雛鳥晚成性,雌雄親鳥共同育雛。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